歌曲《大海啊,故乡》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唱歌曲,体会歌曲传达的温馨亲情,进一步加深对祖国、对家乡以及生活的热爱。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讲解、示范、小组讨论演唱等教学方式,提高音乐表现力。
【知识与技能】
感受三拍子的起伏,用自然、和谐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用自然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
【难点】
理解重复使用歌词的作用,体会歌曲所要表达的思乡的情感。
三、教学用具
多媒体、钢琴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播放海浪声的音频创设情境,通过问答方式展开课堂,提问学生:见过得大海是什么样的?请学生说出自己心中大海的样子。
2.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总结每个人心中大海的样子都是不一样的,今天就来看一看歌曲的作者王立平老师心中的大海,引出新课。
3.组织教学
(1)趣味节奏:3/4?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三拍子的强弱规律。在老师的引导下,分组配合,前排学生唱强拍,中间排学生唱中间的弱拍,后排学生唱最后的弱拍,形成时大时小、时远时近的波涛声。
(2)三拍子的发声练习
(二)初步感知
1.初听歌曲,谈一谈歌曲带给你什么感觉?(学生:优美的)?2.歌曲的情绪如何?如何体现出来的?力度又是如何变化的?? (交流讨论后师小结:这首歌的情绪由深情到激动,歌词质朴深情,借助对大海的思念与赞颂,抒发人们对哺育我们成长的故乡和祖国的热爱之情;从力度上提现出来,由弱到强。)? (三)探究学习
1.教师伴奏范唱歌曲。提问:歌曲中的旋律所展现的大海带给你怎样的印象?(学生发言,其他同学补充。)老师归纳:歌中的大海总体上给人以微起波澜的印象,显得较为平和,这是由三拍子的节拍特点以及优美起伏的旋律,舒展的节奏所决定的。
2.教师弹琴,学生识唱曲谱,发现并讲解节奏问题。
(1)?
注意切分节奏的唱法。教师反复范唱,指导学生演唱。
(2)?
注意后十六分音符的唱法,要做到准确清晰。“5--”的时值要唱足。
(3)教师带领学生反复演唱练习。
3.教师弹琴,引导学生随伴奏轻声哼唱歌曲。提出问题:歌曲的拍子都是三拍子吗?有什么变化?(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出两种拍子3/4和4/4)?
4.完整演唱歌曲,歌曲在从什么地方(哪个部分)最能体现对家乡的思念,并谈一谈自己看法?(学生各抒己见,学生加入自己对家乡的思念的故事来自主讨论,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学生会发现从旋律的起伏,音量大小的变化等。答案可以不统一)?
5.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展开讨论。
“大海啊,故乡”重复了多次,在情感的发展上每次的重复有何不同?是否有些多余?(“大海啊,故乡”重复了多次,不但没有感到啰嗦,恰恰相反每重复一次感情的发展就更进一步,从亲切倾诉—抒发情怀—情感升华—怀恋之情,这样感情的发展线也仿佛象是大海的波澜。从旋律的起伏到感情的发展,词曲的完美结合使我们更真切感受到大海的宽广汹涌,从而更好地出对祖国对故乡的深情。)
6.学生自主学习演唱英文歌词部分。
7.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第一遍演唱中文歌词,第二遍演唱英文歌词。
老师引导:演唱要轻柔连贯,注意节拍重音,随音乐情绪的发展,表达出高潮乐句情绪的变化,有的同学在演唱歌曲的结尾气息不够,可以进行换气演唱。
8.师生共同有情感的演唱歌曲。
9.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故乡对你来说是什么?(学生自由发言)体会《大海啊,故乡》这个歌曲旋律的起伏变化和情感的变化,抓住学生发自内心的感情,在练习中帮助学生掌握演唱强弱处理的关键,组织活动进行自主的展示。
(三)巩固提高
播放歌曲《梦驼铃》《故乡的云》引导学生感受离别之情。
(四)课堂小结
1.教师用优美的语句总结:大海是宽阔的,生活是多彩多姿的,生活中有许多值得我们用心去感受的事物,生命源于海洋,音乐源于生命。同学们,让我们热爱大海,热爱生活,共同歌唱大海、赞美大海宽阔的胸襟吧!?
2.课下利用网络和书籍的方式收集一些保护大海的环保资料,下节课和同学们一起分享。
五、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