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歌曲《浏阳河》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6.1 歌曲《浏阳河》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花城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0-09-10 15:33: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歌曲《浏阳河》教学设计
一、教学理念
为激发学生兴趣,引导他们用正确的方法和不同的演唱方式演绎歌曲及表现音乐的情感,体验民歌的韵味。我以“培养兴趣”“音乐审美”、“音乐实践”、“完善评价机制”等理念为指导完成本科的教学任务。
(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的理念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以“旅行”的环境创设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运用听赏、模仿、歌唱、创演等教学方法,让学生感受《浏阳河》的美感。
(2)鼓励音乐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聆听、演唱以及合作演绎歌曲《浏阳河》,通过音乐实践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善用学生自评、互评和他评的综合评价机制,关注学生在课堂中对音乐兴趣、情感的反应等,实现促进学生发展的根本目标。
二、教材分析
《浏阳河》是一首湖南民歌,歌曲中速、地方特色与韵味浓厚,歌曲的歌词是口语化的回答,两段歌词一问一答,风趣轻松的问答中饱含着对毛主席的敬仰与爱戴。歌曲分为4个乐句,一字多音的组合、丰富多样的节奏使歌曲呈现出欢快、流畅、淳朴、明朗的风格。衬词“啊依呀依子呦”更增添了湖南民歌的地方风味。
三、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处于小学中年级段,该段的学生随着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的进一步扩展,学生的体验感受和探索创造能力增强。有了基本的识谱能力,所以在设计本课时,我以“旅行”创设环境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用看、听、仿、唱、创、演等教学手段,在师生互动与小组合作式的教学活动中学唱歌曲,探索正确演唱歌曲的方法,体验民族音乐的魅力。
四、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唱歌曲《浏阳河》能够促进学生对民族音乐的了解,激发学生对中国民族音乐的喜爱。
2.知识与技能:
通过学习《浏阳河》掌握正确的歌唱方法,小组可以运用不同的演唱方式进行歌曲的演绎。
3.过程与方法:通过练声、聆听旋律、方言模仿等方式,让学生在建立好的声音概念基础上能够有表现力的展示湖南民歌《浏阳河》并感受其韵味。
五、教学重点
能用正确的发声方法以及对唱的演唱方式演唱歌曲《浏阳河》。
六、教学难点
解决演唱中一字多音的问题。
七、教学准备
多媒体、钢琴、字词卡片、湘绣。
八、教学课时
1课时。
九、教学过程
1.导入:
情境创设、接触湖南、诱发性趣。
师:孩子们,今天咱们搭上了旅行巴士一起来到了一个美丽的地方,这里不仅有“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的美景,还有“麻辣子鸡汤泡肚,油炸豆腐臭而香”的美食,更有写出“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这样雄浑气魄诗句的伟人,这里是哪个省份呢?
生:湖南。
师:对,湖南不仅有好山好水好风光,它的文化尤其是湖南的民歌更是为人熟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感受地道的湖南民歌。
【设计意图】:通过“旅行”的情境创设,借助多媒体配以浏阳河的背景音乐展示湖南的美景、美食以及伟人让学生初步了解湖南的风土人情,激发学习兴趣,背景音乐的播放则潜移默化的奠基学生歌曲旋律学习的基础。
2.引出主题,
师:湖南民歌时而婉转,时而泼辣,不仅有美丽的歌词,更有清新的曲调,今天我们要一起感受湖南民歌中的代表《浏阳河》,一起来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3.学唱歌曲。
师:已经来到了浏阳河边,那让我们一起跟随旋律划起手中的船桨吧!一遍划船一遍聆听一边思考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歌曲的旋律,听完尝试哼唱出你印象最深的某一句旋律呢?
生:哼唱。
师:赵老师也很喜欢这段旋律,让人有如沐春风的感觉,就像是河边的微风,我们一起用“呜”来模仿微风拂来的感觉,感受一下这段旋律吧!
生:用“呜”结合歌曲中的旋律练声。
【设计意图】通过情景带入,用练声曲熟悉旋律的同时达到练声的效果,解决歌曲中一字多音的难点。
师:非常好,如此有美感的音乐加入歌词会是怎样呢?我们一起来完整的听一遍,告诉赵老师,你感觉整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生:欢快、亲切。
师:我们再来一起听一遍,看看有没有哪些字和我们平常的演唱不一样?
生:有加入地方方言。
师:我们再来一起听一听,找一找哪些字用的是湖南方言?
生:河、路、个、出、主。
师:赵老师可是个地道的湖南人,赵老师来教教大家这些字的湖南发音。(将字词卡片展示)
师:为了方便大家的记忆,我们可以在旁边写出谐音字,
谁愿意分享自己方言学习小窍门?
生:河(活)、路(漏)、个(过)、出(区)、主(举)
师:你们的方法真不错,我们一起来试试这些方言你们能否用到歌曲中去呢?一起来跟着音乐演唱一次吧!
生:演唱。
师:浏阳河的水在流淌,你们的声音是否也可以像河流一样流淌起来呢?河流一定要托住头顶的船只噢,千万别让船只沉入水底了!
生:按要求演唱。
师:在结束句,船儿已经渐渐的驶向远方了,那我们的速度和力度应该怎样啊?
生:渐慢渐弱。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找出有地方方言的字以及谐音字的记忆方法让学生可以尝试用湖南方言进行演唱,把握歌曲的韵味。模拟船儿在浏阳河上行驶的情境,通过头顶托住小船来让学生感知头腔的位置,通过船儿的渐行渐远来形象的感知渐慢渐弱。
师:有没有同学发现第一段歌词和第二段歌词好像有什么关系?
生:一问一答。
师:在前两段歌词的一问一答中有谁可以想到用什么演唱方式来演唱呢?
生:对唱。
师:现在你们是导游,赵老师是游客,咱们一起用问答的方式合作歌曲。(师生对唱)
师:除了对唱,我们还学过其他的演唱方式,请各小组用3分钟时间自行创编然后赵老师来看看哪个小组可以赢得旅行团的湖南之旅纪念品。
生:表演并说明演唱方式,自评并请另外的小组进行点评。
【设计意图】通过歌词的关系引导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演唱方式进行演唱,通过自评、互评、他评的评价机制促进学生的发展。
4.思维拓展
师:时代在发展,民歌也被赋予了新的味道,除了新民歌《又唱浏阳河》以外,在2008年的奥运会中有一首歌曲也引用了《浏阳河》中的一些元素,向世界人民展示了中国民歌的美,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播放歌曲《Forever Friends》。
5.小结
今天咱们愉快的湖南之旅马上就要结束了,这次旅行中,我们欣赏了湖南美景、感受湖南美食、了解演唱湖南民歌,还有小朋友带回了湖南特色,相信都是难忘的体验,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让我们一起伴随浏阳河的歌声返回吧,XX(班名)旅行团期待下一次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