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歌曲《快乐的铁匠》教学设计+反思

文档属性

名称 5.1 歌曲《快乐的铁匠》教学设计+反思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花城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0-09-10 15:45: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歌曲《快乐的铁匠》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歌曲《快乐的铁匠》
【教学课型】歌唱课
【教学年级】四年级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材分析】
歌曲《快乐的铁匠》是根据德国音乐家亨德尔创作的《古钢琴组曲》的最后一曲《变奏曲》填词而成。歌曲由两段组成,歌曲旋律质朴简练,节奏平稳舒缓,歌词形象生动,使人联想起铁匠打铁丁丁当当的情景,全曲洋溢着人们辛勤劳动时快乐的心情。
【教学目标】
1、用欢乐的情绪演唱歌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精神和对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
2、用准确的音准和节奏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复习学过的强、弱、渐强、减弱等力度记号,并运用到演唱的歌声中;了解这首歌曲与钢琴独奏曲《钢琴变奏曲》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
用准确的音准和节奏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用准确的音准和节奏演唱歌曲第3、4乐句,唱准减五度音程。
【教学媒体】
多媒体、钢琴、钢片琴、铁勺、铁桶、自制小乐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趣味发声
1.节奏发声
(1)老师暑假的时候去了德国,当我漫步在村庄的时,听到了打铁的声音。(师脚踩稳定拍,用钢片琴演奏节奏)
(2)你能来模仿他们的声音吗?
(师出示节奏,用“丁当”模唱节奏作发声练习)
(3)铁匠打一个很大的物品,需要用什么力度?(生:F)请你用歌声来表示。
雕琢铁器的时候用什么力度?(P)请用歌声表示。
(师做指挥手势,生分别用F、P的音量模唱练声曲。)
2.模唱旋律。
(1)初听乐句,师敲钢片琴。
(2)再听乐句(师边用钢片琴演奏边用“丁当”演唱难点乐句,生聆听)。
铁匠边打铁边歌唱,请听。
(3)师分小节,带生模唱乐句。(注意一字多音)
(4)生完整演唱乐句。
3.?体验场景模拟,感知力度变化。
(1)当我越来越靠近工作间的时候,声音会有什么变化?当我越走越远呢?
(师唱乐句,生答:渐强??减弱)
(3)那请你们为我配音吧。
(师带生场景模拟,感受并演唱渐强、减弱)??
二、学唱歌曲,表现音乐。
1.聆听歌曲,感受体验。
我看见工作间里有一个老铁匠,他正热火朝天的干活呢!
2.律动引领,划分乐句。
(1)原来打铁这么好玩,让我们加入他们吧。这首歌是弱起的,我们要先拿起铁锤,再打铁哦!
(播放歌曲伴奏,师带生律动)。
(2)让我们加入快乐的“丁当”声吧。
(播放歌曲伴奏,师与生一起律动,加入“丁当”声势)。
(3)请看乐谱,刚才做打铁动作是哪个乐句?(生答:第一、二乐句)
(4)第一和第二乐句有什么关系呢?(生答:相同)
(5)有没有你熟悉的乐句呢?我们唱来听听。
(生答:第三乐句,生唱第三乐句乐谱)
3.趣味旋律线,解决难点乐句。
(1)老铁匠为你们敲出一条特别的旋律,请在心里默唱。
(师出示旋律线,模拟打铁场景,按节奏敲击旋律线,生默唱)。
(2)有两个非常难唱的五度音程,试打手号唱。
(师带生打手号唱5—1?7—4)
(3)完整唱旋律。
(生打手号唱旋律)
(4)找一找,旋律出现在歌曲的哪一乐句?我们来接龙唱第四乐句。
(生答:第四句,师生接龙唱第四句)
4.师生接龙,熟唱歌谱。
(1)师生接龙演唱歌曲乐谱
(师唱第一二句,生唱第三四句。)
(2)师生交换接龙(生唱第一二句,师唱第三四句。)
(3)还有哪些方式接龙唱?
(生答接龙方式,师生接龙唱)
(4)请你们完整演唱歌曲乐谱。
(生唱完整歌曲乐谱)
5.?出示课题,演唱全曲
(1)那王老师来给你们唱首歌,你听听这是个怎样的铁匠?
(师自弹自唱歌曲,生回答:快乐的,有趣的,愉快的)
(2)从哪里表现出来呢?我们来唱唱吧。
(生答第三乐句歌词,师带生演唱第三乐句,重点解决一字多音)
(3)我们就要来听听这首《快乐的铁匠》,跟着快乐的铁匠一起小声地哼唱。
(出示课题,播放范唱,生轻声哼唱)
(4)跟钢琴,完整演唱歌曲。
6.播放视频,情感升华。
(1)你认为铁匠是一份怎样的工作呢?(生答:辛苦的,劳累的)
(师播放视频,生观看)
(2)你觉得他热爱这份工作吗?(生答)
(3)正是因为他对工作的热爱,让各种铁器熠熠生辉,怎样可以表达我们对铁匠由衷的赞美?乐曲给我们这样的提示。
(出示歌曲中的渐强减弱记号,生答)
(4)你们能表达出来吗?跟着我的指挥一起来唱唱。
(生跟着师的指挥手势,带着力度记号与情感演唱歌曲)
(5)加入“丁当”声势,合唱歌曲。
三、歌曲拓展
感悟升华
1.探索音源,尝试演奏。??
(1)铁匠送给你们一些小礼物,大家找找看。
(生探索各种金属物品的声音,并尝试不同的伴奏节奏,分别确定伴奏的高音乐器和低音乐器)。
2.趣味合奏,歌曲伴奏。
(1)请歌唱小组唱歌,打铁小乐队伴奏。
(一组演奏勺子,一组演奏自制鼓与大油桶,两组演唱歌曲,师指挥。)
(2)加入“丁当”声势与打铁小乐队合唱。
(一组做“丁当”声势,与歌曲、打铁小乐队合唱)
四、知识链接,延伸课堂
(1)我们今天演唱了这首非常好听的《快乐的铁匠》就来自于一首亨德尔作曲的钢琴变奏曲,我们一起来听听看。
(播放《钢琴变奏曲》,生欣赏)
(2)教师小结,我们要把铁匠热爱劳动,享受劳动的精神传播到我们的校园里。
五、教学反思:
本课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并带上渐强渐弱演唱乐句;运用旋律模唱的柯达伊教学法,学习难点乐句的旋律,并引导学生感知歌曲“一字多音”的特点。运用的不同律动分乐句,引导学生划分乐句、区别异同乐句;通过趣味旋律线以及柯达伊手号的运用,帮助学生唱准减五度音程;通过聆听、模唱、接龙唱等过程逐步熟悉歌曲旋律和节奏,循序渐进地掌握歌曲的节奏和音高;加入声势,让学生初步感知二部合唱,感受丰富的歌曲演唱方式。最后通过探索音源、声势、合作表演的方式参与演唱活动,让学生在情景中体验、感受节奏、音乐之美,初步感知多声部合作能丰富对歌曲的表现力,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合作意识,享受歌唱带来的全身心的愉悦感,提升学生音乐素养。课堂音乐活动学生参与面广,教学目标达成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