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 第二章 2.3 《欧姆定律》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 第二章 2.3 《欧姆定律》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5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9-10 19:57: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3
《欧姆定律》导学案
【学习目标】
理解电阻的定义式,掌握欧姆定律并能熟练地用来解决有关的电路问题.知道导体的伏安特性.
【重点难点】
运用数学方法处理实验数据,建立和理解欧姆定律。
【学法指导】
认真阅读教材,观察演示实验,体会影响电流的因素,体会“控制变量法”在研究过程中的应用
【知识链接】
电流强度
①定义:
比值.用来描述电流强弱,这个比值称为电流强度.简称
,用
表示.
②表达式:
③单位:安培(A)毫安(mA),微安(μA),1A=
mA=
μA
④电流方向的规定:
【学习过程】
一、导体的电阻
根据实验作出的导体A和B的U-I图象可知,同一金属的电阻的U-I图象是一条过坐标原点的倾斜直线。这表明统一导体不管电压、电流怎样变化,电压和电流的之比都是一个常数。
(1)定义:

的比值,叫做这段导体的电阻.
(2)定义式:
(3)单位:电压单位用伏特(V),电流单位用安培(A),电阻单位用欧姆,符号Ω,
且lΩ=
V/A
常用单位:1kΩ=
Ω;1MΩ=
Ω
★R=U/I仅仅是电阻的定义式,而不是决定式,电阻的大小不决定于电压和电流.
尝试应用:
1、在一个电阻两端加12
V电压时,通过它的电流是240
mA,这个电阻的阻值是多少欧?
当通过它的电流为1.8
A时,它两端的电压是多少伏特?
二、欧姆定律
德国物理学家欧姆最早用实验研究了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最后得出用他的名字命名的定律.
(1)内容:

(2)表达式:
(3)欧姆定律适用条件:

尝试应用: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由R=知道,一段导体的电阻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通过它的电流成反比
B.由I=知道,通过一段导体的电流跟加在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C.比较几只电阻的I-U图象可知,电流变化相同时,电压变化较小的图线属于阻值较大的那个电阻
D.导体的电流越大,电阻就越大
三、伏安特性曲线
1、
什么是伏安特性曲线?
2、什么是线性元件?
什么是非线性元件?
【训练测试】
1.一段导体两端电压是4
V,在2
min内通过导体某一横截面积的电荷量是15
C,那么这段导体的电阻应是_________
Ω.
2.如图所示,四只电阻并联起来使用时,通过各个电阻的电流分别是I1、I2、I3、I4,则其大小顺序为(

A.I2>I4>I3>I1
B.I4>I3>I2>I1
C.I1=I2=I3=I4
D.I1>I2>I3>I4
3.一个阻值为R的导体两端加上电压U后,通过导体截面的电荷量q与通电时间t之间的关系为过坐标原点的直线,如图所示。此图线的斜率表示(

A.U
B.R
C.
D.
4.把5.0
V的电压加在一段电阻丝的两端,通过电阻丝的电流为1.0×102
mA,当电阻丝两端电压增至8.0
V时,通过电阻丝的电流为多少?
【学习反思】
欧姆定律的适用条件是什么?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是直线还是曲线?应该怎样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