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荷
赏荷
请用几句话作为献给莲花的颂语。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采莲曲 王昌龄
王昌龄的《采莲曲》写的是采莲女,但作者自始至终不让她们在这幅活动的画面上明显地出现,而是让她们夹在田田荷叶、艳咽荷花丛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人花难辨,花人同美,画面中采莲少女与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使全诗别具一种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这首小诗描写了江南采莲少女的劳动生活和青春的欢乐。
咏荷
移舟水溅差差绿, 倚槛风摇柄柄香。 多谢浣纱人未折, 雨中留得盖鸳鸯。
莲叶 唐 郑谷
诗中不仅描写莲叶的色彩、香味、形象,还特别写了莲叶在风中的动态美;诗中不仅从侧面写了人们对莲叶的喜爱,还进一步写了莲叶的高贵品质。 这首诗意境优美,句句是画,它由舟行荷塘图、荷塘浣纱图、风摇荷叶图、鸳鸯戏莲图组成,这组画面生机盎然,充满诗情画意。这首诗清新秀逸,是咏物诗,又是一幅色彩鲜艳充满动感的立体风俗画。
这首小诗,吟咏莲叶,通篇不着一个“莲”字,但句句均未离开莲。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花此叶长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赠荷花 李商隐
诗的前两句写花与叶的两种不同的命运。总写花的万幸和叶的不幸,以它们的“不相伦”反映出荷花独特品质的可贵。古人以荷花喻君子美德的很多,借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特性,比喻和赞美高洁脱俗、不媚于世的卓然自主的品格。但这首诗,却咏了荷叶“任天真”的品质,借以歌颂真诚而不虚伪的美德。这首诗语言通俗浅近,寓意明显,表现直露,节奏明快,与李商隐很多诗歌的含蓄婉曲不同,体现了他诗歌风格的多样性。
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真合在瑶池。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
白莲 唐·陆龟蒙
这诗是咏白莲的,全诗从“素花多蒙别艳欺”一句
生发新意;然而它并没有黏滞于色彩的描写,更没有
着意于形状刻画,而是写出了花的精神。特别后两句,诗人从不即不离的空际着笔,把花写得若隐若现,栩栩如生。借吟咏白莲,全力着意于白莲的精神之美,咏赞白莲的淡雅高洁、出淤泥而不 染,抒写白莲内心的幽恨,流露出诗人隐居中孤高寂寞、自伤迟暮的情怀。
莲 苏轼
诗的开头两句叙事,交代了“卖莲房”一事强烈地吸引了诗人,诗人连泛舟游西湖的打算都放弃了。透露出诗人对莲子的喜爱之情。莲子的味道如何?“露为风味月为香”。“露”是什么“风味”?“月”是什么“香”?谁知道。但“露”在视觉上是晶莹湿润的,给人的感觉是清凉的;而“月”在视觉上是皎洁的,或者是淡雅朦胧的。用视觉形象来形容味觉和嗅觉形象,这在修辞上叫“通感”。用“露”和“月”来形容莲子的风味和香气,似乎不合情理,但这种形容却给读者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和无穷的回味。
这首小诗,表达了诗人对莲子的喜爱之情,反映了诗人不以官场失意为意的恬淡闲适的心情。语言质朴自然,比喻新颖生动。
城中担上卖莲房,未抵西湖泛野航。
旋折荷花剥莲子,露为风味月为香。
在这么多的咏荷诗文中,你最喜欢哪一篇?为什么?
荷是一种普通的植物,为什么许多文人都喜欢吟咏它呢?你能结合你所了解的知识说说为什么吗?
托物 言志
1、从专题中你知道荷还有哪些名称?你能说说它各个部分的特点吗?
2、说说你所了解的荷有哪些价值?
荷
实用价值
精神价值
荷花
荷花,别名莲花、芙蕖、水芝等,它清纯自然,宁静雅致,是圣洁、和平、吉祥的象征。
拓展延伸:
1、中国历史上的许多志士仁人、文人墨客用自然界的事物来表达自己的远大志向,请列出一些这样的人物,同时写出浓缩了他们崇高的人生境界的名言。
2、学习作者托物言志的写法,以“我爱 ”的形式说一段话,抓住事物的特征,力求说出新意。
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刘禹锡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王冕的“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文天祥的“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誓不休。”
龚自珍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
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把莲奉为自己心目中的圣花,为莲写下了许多动人诗篇。你能说说你心目中的植物具有何种精神品质吗?具体说说这种品质体现在哪里?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以“我爱 ”的形式说一段话,抓住事物的特征,力求说出新意。
愿我们心中的莲花
常开不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