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第二学期第一单元考试答案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30分)(每题3分)
1. A 2. B 3. A 4、A 5. A
6.略
7、现实中,人们(虽然)并不缺乏雄心壮志,(但是)常常没有始终专注于一个目标并为之奋斗,(所以)人们努力的结果往往最终无所建树。或者:现实中,人们(虽然)并不缺乏雄心壮志,(但是)努力的结果往往最终无所建树,(因为)人们常常没有始终专注于一个目标并为之奋斗。
8、语意重复“首创”删去;搭配不当“提高”改为“改善”;语序不当“西湖边的空气质量提高了”和“尾气排放也随之减少了”互换。
9、加强个人所得税方面的宣传工作,培养广大居民自觉依法纳税的意识。
10.“希望江河一泻千里,却常常有旋涡和逆流”“希望生活幸福美满,却常常有悲伤和忧愁”等。
二.现代文阅读。(26分)
11.“无非”表达了作者对东京失望、厌恶的感情。(3分)
12.反语。(1分)表达作者对日本“爱国青年”把中国人看成低能儿的不满和愤慨。(3分)
13.“那时那地”指看电影时、在仙台的讲堂。(2分)“我的意见却变化了”指鲁迅决定弃医从文。(2分)
14.能结合鲁迅的经历和选择谈对自己的启示。提示:如个人的命运往往与祖国的命运息息相连,国民的不觉悟和国家的不强盛有紧密联系,个人的选择应该考虑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等等。
15、(1)建筑物内的无数光纤维传感器和执行器(2)改变阻尼物的振动频率。(各2分,共4分)
16、举例子,具体说明生命建筑有自我保护功能。(1分,2分,共3分)
17、把光纤直接埋进建筑物,让建筑物有“感知”“反应”功能;在建筑物的合成梁中埋植记忆合金(SMA)纤维,使建筑物的框架结构具有延长寿命的功能;有自动调节和控制功能;有极好的自我保护功能。(各1分,共4分)
18、B.在提出“建筑生命”这一概念之前就已经有科学家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令人振奋的结果。(选择1分,简述理由3分)
文言文阅读。(20分)
19.风烟俱净__消散尽净_ 负势竞上___争着向上
互相轩邈____向远处伸展 窥谷忘反____看 _
20. C
21.翻译下列句子。(略)
22.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人生的感情。
23. (1)“偶”、“侵”或“偶求”、“侵霜”
(2)写出诗人流转无定的困苦、思念故园的情思、仕途不遇的愤慨、壮志难酬的隐痛。八年级第二学期第一单元考试试卷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30分)(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繁衍(yǎn) 侏儒(rú) 恍然(huǎng) 滞留(zhì)
B.黝黑(yǒu) 愚钝(yú) 迁徙(shí) 炽热(chì)
C.广袤(máo) 禁锢(gù) 文绉绉(zhōu) 庶亲(shù)
D.匿名(nì) 喝彩(hè) 诘责(jié) 谦逊(sùn)
2.选择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组: ( )
A.野蛮 托辞 匿名 油光可鉴 B.枪毙 心慰 禁锢 深恶痛绝
C.粗劣 酒肆 敦实 落英缤纷 D.争执 脾气 激荡 诚惶诚恐
3.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王老师讲课时总是抑扬顿挫,生动有趣。
B.如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C.赵亮真是别有用心,办的手抄报从内容到形式都很精彩。
D.在以前表现革命题材的影片中,叛徒总是鹤立鸡群,让群众一眼就看出来。
4、填入横线上的句子,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
一直以来,我们都认为植物是没有“情”的,更别说“智”了。 。
还有,我们常常把失去记忆、没有什么行为能力者称为“植物人”。
②“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这句话说的就是草木的无情。
③在神奇的植物世界,许多植物为了生存,不仅能“看”,能“睡”,还能“吃”。
④然而,随着科学家植物研究的逐步深入,他们惊奇地发现植物不但有“情”,而且还有“智”呢。
A、②①④③ B、①②③④ C、④②③① D、①④③②
5.选出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 )
A.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神形兼备,充满生机”。
B.戴震幼时读《大学章句》,便问《大学》是何时的书 朱子是何时的人
C.那时候,人的什么荣誉呀、感情呀、思想呀、统统化为乌有了。
D.从停车场到湖边,大约还有十五、六米的路程,我们只要步行就可以了。
6.按上下句填空。(任选其中三句)
(1)不戚戚于贫贱, 。
(2)其真无马邪, 。
(3) ,天涯若比邻
(4) _________,松柏有本性。
7、用上恰当的关联词语,将下面三个短句组合成一个复句。(句序合理,语意贯通;可删去和调换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3分)
①现实中,人们并不缺乏雄心壮志。
②现实中,人们常常没有始终专注于一个目标并为之奋斗。
③现实中,人们努力的结果往往最终无所建树。
8、下面这段文字有三句话,各有一处语病,请加以修改。(3分)
①五一黄金周期间,杭州所采用的小型车辆换乘办法,是国内首创的创新举措。②交警部门同时采用的环西湖单向交通组织和公交优先体系,让今年黄金周期间西湖风景区的交通状况彻底提高。③而车辆减少了,西湖边的空气质量提高了,尾气排放也随之减少了。
①
②
③
9、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段话的主要内容。(3分)
目前,我国广大居民个人依法纳税的意识还很欠缺,因此,加强个人所得税方面的法制宣传工作非常必要。通过各种形式进行个人所得税的宣传、教育工作,培养广大居民自觉益发纳税的意识,在全社会树立一个依法纳税光荣,偷税、逃税可耻的社会风气。
10.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再写两个句子,组成语意贯通的一段话。
希望大海风平浪静,却常常有狂风和恶浪;
希望 , ;希望 , ;
二.现代文阅读。(26分)
(一)藤野先生(节选)(15分)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漫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 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11.“无非”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3分)
12.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运用什么修辞手法?你如何怎样理解这句话(4分)
13.文中“ ”句中“那时那地”是何时何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指什么?(4分)
14.文中“我”的经历和选择,对你有哪些启示?(4分)
(二)让建筑拥有生命(15分)
①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建筑业将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它们不再仅仅是一幢幢由无数钢筋和水泥堆砌起来的框架结构,科学家们正在努力赋予它们生命,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生命建筑。
②生命建筑概念是1994年底来自15个国家的科学家在美国讨论时提出的。而在此之前,已有不少科学家在努力研究试验,并取得了令人振奋的结果。如:美国的彼得·弗尔教授把光纤直接埋在建筑材料中作为建筑物的“神经”,通过感知光信号的相对变化特征,来反映建筑物变形和振动的情况;美国南加州大学的罗杰斯研究小组,则在建筑物的合成梁中埋植记忆合金(SMA)纤维,由电热控制的SMA纤维能像人的肌肉纤维一样产生形状和张力变化,从而根据建筑物受到的振动改变梁的刚性和自动振动频率,减少振幅,使框架结构的寿命大大延长。
③此外,生命建筑还应具有“大脑”,有自动调节和控制功能,让建筑物内的无数光纤维传感器驱动执行器有条不紊地工作。为此,科学家们为它们设置了一种计算机程序,这个程序模仿一个真实的神经细胞,它能在突发的建筑事故中,具有判断能力,并由神经网络作相应处理;同时,生命建筑还设置了自动适应系统,以便在必要时自动接换各自的传感器,达到防御灾害的目的。
④由于地震和风灾会造成建筑物大幅度震动,导致崩塌摧毁,因此生命建筑应有极好的自我保护功能。日本开发成功的智能化主动质量阻尼技术就有显著作用。当地震发生时,生命建筑中的驱动器和控制系统会迅速改变建筑物内的阻尼物的质量,从而改变阻尼物的振动频率,以此来抵消建筑物的震动。美国则研究在地震发生时如何让生命建筑之间能自动伸出自己的驱动阻尼器,并连在一起,就像人在摇晃的船甲板上手拉手一样不易跌倒。至于生命建筑的自我修复,美国科学家已找到了好办法,它的执行元件是充有异丁烯酸中酯粘结剂和硝酸钙抗蚀剂的水管。当生命建筑有裂缝时水管断裂,管内物质流出,形成自愈的混凝土结构。
⑤让建筑拥有生命,这已不是梦想。不久的将来,生命建筑将可能在公路、桥梁上首先实现,从而造福人类社会。
15、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所指代的内容。(4分)
(1)科学家们为它们设置了一种计算机程序。
(2)以此来抵消建筑物的震动。
16、第四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3分)
17、根据文意,简述“生命建筑”的特征。(4分)
18、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并简述理由。(4分)
A.本文以美国、日本等国的科学家对生命建筑研究的实验结果,说明了当今世界对生命建筑的研究进展情况。
B.“让建筑拥有生命”这一课题于1994年底提出,对生命建筑的研究试验至今虽然只有十多年,但已取得了令人振奋的结果。
C.将来,建筑拥有生命就会变成现实,生命建筑首先会在公路、桥梁上实现,从而造福人类社会
三.文言文阅读。(20分)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9.解释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分)
风烟俱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负势竞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互相轩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窥谷忘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下列句中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天下独绝 猿则百叫无绝 B.一百许里 猿则百叫无绝
C.风烟俱净 皆生寒树 D.在昼犹昏 有时见日
21.翻译下列句子。(4分)
(1)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5分)
初冬夜饮① (杜牧)
淮阳多病偶求欢②,客袖侵霜与烛盘。
砌下梨花一堆雪, 明年谁此凭栏杆?
[注] ①本诗作于会昌二年,当时杜牧受人排挤,被外放黄州,又转池州,睦州等地。
②欢:指的是酒。《易林》“酒来欢伯,除忧来乐。”
(1)一二句诗中哪两个词形象地描绘出一个幽独苦闷的诗人形象?(2分)
(2)三四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