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检测:第四单元《老子》选读 word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检测:第四单元《老子》选读 word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9-11 18:46: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 《老子》选读
有无相生
一、基础达标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B.
C.
D.
解析:B项,后一个“强”读qiǎng,尽力;C项,“和”读hè,应和;“长”读zhǎnɡ,尊敬;D项,“亡”通“妄”,读wàng,荒谬。
答案:A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解析:C项,均为代词,“……的人”。A项,代词,代“混乱”/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B项,介词,在/介词,从。D项,连词,表转折/连词,表修饰。
答案:C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长短相形 形:形状
B.自伐者无功 伐:讨伐
C.慎终如始 慎:慎重
D.柔弱者生之徒 徒:同类
解析:A项,形:比较。B项,伐:夸耀。C项,慎:慎重对待。
答案:D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与“当其无,有器之用”中“当”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 B.木兰当户织
C.当是时也 D.安步以当车
解析:C项与例句均为“在”。A项,两者相抵。B项,对着。D项,当作。
答案:C
二、阅读鉴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
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
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
自孔子死之后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始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
老子之子名宗,宗为魏将,封于段干。宗子注,注子宫,宫玄孙假,假仕于汉孝文帝。而假之子解为胶西王昂太傅,因家于齐焉。
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邪?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
(节选自《史记·老庄申韩列传》)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
B.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
C.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
D.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
解析:根据关键词语“去”“是”“所以”等即可正确断句。
答案:A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名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字是二十岁举行冠礼才起的。
B.“隐君子”原指隐居逃避尘世的人,最早见于《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是隐士与君子的结合。
C.玄孙,曾孙的孙子,自身以下的第五代。泛指远孙。
D.太傅,中国古代官职。起始于春秋时期的晋国,为国王的辅佐大臣与老师(辅弼官,国王年幼或缺位时他们可以代为管理国家),掌管礼法的制定和颁行,三公之一。
解析:玄孙,曾孙的儿子。
答案:C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论语·长沮、桀溺耦而耕》篇中孔子重视对社会道义的承担、积极入世的思想与本文中老子对孔子的教导是一致的。
B.老子认为真正生意做得好的商人即使家有万贯看上去也好像什么都没有的样子,德行非常高尚的君子,表面上看起来却是十分的愚钝。
C.孔子在告别老子后,对弟子们说的一番话,彰显了圣人的虚怀若谷、温良恭俭,同时也侧面烘托了老子见识远过于常人。
D.社会上信奉老子学说的人就贬斥儒学,信奉儒家学说的人也贬斥老子学说。“主张不同的人,彼此说不到一块去”,难道就是说这种情况吗?
解析:老子认为君子遇到时机就出来做官,赶不上时机就隐居起来,老子这个说法与《论语·长沮、桀溺耦而耕》篇中孔子勇于担当、积极入世的观点是截然相反的。
答案:A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始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句主要考查两个“其”的用法,“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中的“其”为代词,代指龙;“其犹龙邪”中的“其”表猜测的语气,大概。(2)句的“始”意为“当初”,“合”意为“合并”,“离”意为“分离”,“霸王者”意为“称王称霸的人”。
答案:(1)至于龙,我就不知道它能驾着风而飞腾升天。我今天见到的老子,大概就像龙一样吧!
(2)当初秦国与周朝合并在一起,合了五百年而又分开了,分开七十年之后,就会有称霸称王的人出现。
【参考译文】
老子是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姓李,名耳,字聃,做过周朝掌管藏书室的史官。
孔子前往周都,想向老子请教礼的学问。老子说:“你所说的礼,倡导它的人和骨头都已经腐烂了,只有他的言论还在。况且君子时运来了就驾着车出去做官,生不逢时,就像蓬草一样随风飘转。我听说,善于经商的人把货物隐藏起来,好像什么东西也没有,君子具有高尚的品德,他的容貌谦虚得像愚钝的人。抛弃您的骄气和过多的欲望,抛弃您做作的情态神色和过大的志向,这些对于您自身都是没有好处的。我能告诉您的,就这些罢了。”孔子离去以后,对弟子们说:“鸟,我知道它能飞;鱼,我知道它能游;兽,我知道它能跑。会跑的可以织网捕获它,会游的可制成丝线去钓它,会飞的可以用箭去射它。至于龙,我就不知道它能驾着风而飞腾升天。我今天见到的老子,大概就像龙一样吧!”
老子研究道德学问,他的学说以隐匿声迹、不求闻达为宗旨。他在周都住了很久,见周朝衰微了,于是就离开周都。到了函谷关,关令尹喜对他说:“您就要隐居了,勉力为我们写一本书吧。”于是老子就撰写了一本书,分上下两篇,阐述了道德的本意,共五千多字,然后才离去,没有人知道他的下落。
有的人说:老莱子也是楚国人,著书十五篇,阐述的是道家的作用,和孔子是同一时代的人。
据说老子活了一百六十多岁,也有的人说活了二百多岁,这是因为他能修道养心而长寿的啊。
孔子死后一百二十九年,史书记载周太史儋会见秦献公时,曾预言说:“当初秦国与周朝合并在一起,合了五百年而又分开了,分开七十年之后,就会有称霸称王的人出现。”有的人说太史儋就是老子,也有的人说不是,世上没有人知道哪种说法正确。总之,老子是一位隐君子。
老子的儿子叫李宗,做过魏国的将军,封地在段干。李宗的儿子叫李注,李注的儿子叫李宫,李宫的玄孙叫李假,李假在汉文帝时做过官。而李假的儿子李解担任过胶西王刘昂的太傅,因此,李氏就定居在齐地。
社会上信奉老子学说的人就贬斥儒学,信奉儒家学说的人也贬斥老子学说。“主张不同的人,彼此说不到一块去”,难道就是说这种情况吗?老子认为,无为而治,百姓自然趋于“化”;清静不挠,百姓自然会归于“正”。
三、语言运用
9.仿照例句,选择合适的对象,写一段话,要求语境相符,字数大致相等,句式基本一致。
示例: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一半在尘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一半洒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语句的仿写。从所给例句看,要采用比喻手法,并且要将喻体恰当地分成两个方面。
答案:如果有来生,要做一只鸟,飞跃永恒,没有迷途的苦恼。东方有火红的希望,南方有温暖的巢床,向西逐退残阳,向北唤醒芬芳。
10.日常交际中,注重礼貌用语、讲究措辞文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请依照示例,根据语境提示,在下列方括号中写出恰当的敬辞谦语。
示例:贺人新婚,可以说“祝你们喜结连理”,也可以说“祝你们荣偕伉俪”。
(1)祝贺同学高考得胜,可以说“祝你________________”,也可以说“祝你________________”,还可以说“祝你________________”。
(2)拒绝别人请求帮助,可以说“我实在________”,也可以说“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金榜题名 蟾宫折桂 独占鳌头(或“名列榜首、一举夺魁、梦想成真”等)
(2)爱莫能助 无能为力(或“心长力短、无法遵命、心有余而力不足”等)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