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 必修第一册1.2 时间 位移课件+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 必修第一册1.2 时间 位移课件+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9-11 11:55:40

文档简介

课时分层作业(二) 时间 位移
(建议用时:25分钟)
考点一 时刻和时间间隔
1.下列关于甲、乙两图中计时数据的说法,正确的是(  )
甲     
 乙
A.甲图中博尔特百米夺冠成绩“9.58”是指时刻
B.乙图中的列车到点“16:30”是指时间间隔
C.乙图中的列车“晚点1小时8分”是指时间间隔
D.甲、乙两图中所列计时数据均指时间间隔
C [甲图中博尔特百米夺冠成绩“9.58”是指时间间隔,选项A错误;乙图中的列车到点“16:30”是指时刻,选项B错误;乙图中的列车“晚点1小时8分”是指时间间隔,即时间,选项C正确,D错误。]
2.如图所示的时间轴,下列关于时刻和时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t2表示时刻,称为第2
s末或第3
s初,也可以称为2
s内
B.t2~t3如表示时间,称为第3
s内
C.t0~t2表示时间,称为最初2
s或第2
s内
D.tn-1~tn表示时间,称为第(n~1)s内
B [t2表示时刻,称为第2
s末或第3
s初,而2
s内表示时间,A错误;t2~t3表示时间,称为第3
s内,是从第3
s初到第3
s末的时间间隔,B正确;t0~t2表示时间,称为最初2
s内,而第2
s内指t1~t2,C错误;tn-1~tn表示时间,称为第n
s内,D错误。]
考点二 位置和位移 矢量和标量 直线运动的位移
3.(多选)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可以用坐标轴上的坐标表示物体的位置,用坐标的变化量Δx表示物体的位移。如图所示,一个物体从A运动到C,它的位移Δx1=-4
m-5
m=-9
m;从C运动到B,它的位移为Δx2=1
m-(-4
m)=5
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由C到B的位移大于由A到C的位移,因为正数大于负数
B.物体由A到C的位移大于由C到B的位移,因为符号表示位移的方向,不表示大小
C.因为位移是矢量,所以这两个矢量的大小无法比较
D.物体由A到B的合位移Δx=Δx1+Δx2
BD [A、C错,B对:物体由C到B的位移小于由A到C的位移,虽然前者是正数,后者是负数,但正负号表示方向,因此比较位移大小要比较长度。
D对:物体由A到B的合位移,就是起点到终点的有向线段,Δx==+=Δx1+Δx2=-9
m+5
m=-4
m。]
4.如图所示,在距墙1.0
m的A点,小球以某一速度冲向与墙壁固定的弹簧,将弹簧压缩到最短时到达距离墙壁0.2
m远的B点,然后又被弹回至距墙1.5
m的C点静止。则从A点到C点的过程中,小球的位移大小和路程分别是(  )
A.0.5
m,1.3
m    
B.0.8
m,1.3
m
C.0.8
m,1.5
m
D.0.5
m,2.1
m
D [位移的大小等于初末位置的距离,则小球的位移大小等于AC之间的距离,即为1.5
m-1.0
m=0.5
m;路程等于运动轨迹的长度,则小球的路程s=(1.0-0.2)
m+(1.5-0.2)
m=2.1
m。]
5.如图所示,物体沿两个半径为R的圆弧由A到C,则它的位移和路程分别为(  )
A.R,方向由A指向C;R
B.R,方向由A指向C;R
C.R,方向由A指向C;R
D.R,方向由C指向A;R
C [从A到C的直线距离l==R,所以位移为R,方向由A指向C;从A到C的路径长度为πR,所以路程为πR。]
考点三 位移—时间图像
6.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其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设向右为正方向,则在前6
s内(  )
A.物体先向左运动,2
s后开始向右运动
B.在t=2
s时物体距出发点最远
C.前2
s内物体位于出发点的左方,后4
s内位于出发点的右方
D.在t=4
s时物体距出发点最远
D [物体向右运动为正方向。由图像可知,物体从-5
m处向右运动至5
m处,然后返回至4
m处。物体在前4
s内向右运动,后2
s内向左运动,故A、C错误;物体在t=4
s时物体距出发点最远,B错误,D正确。]
7.沿同一直线运动的A、B两物体,相对同一参考系的x?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前5
s内A、B的位移均为10
m
B.两物体由同一位置开始运动,物体A比B迟3
s才开始运动
C.在前5
s内两物体的位移相同,5
s末A、B相遇
D.从3
s末开始,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同,且A比B运动得快
D [5
s末A、B到达同一位置,两者相遇,在前5
s内,A通过的位移为10
m,B通过的位移为5
m,A、C错误;A从原点出发,而B从正方向上距原点5
m处出发,A在B运动3
s后开始运动,B错误;在x?t图像中图线的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和方向,从t=3
s起,两图线的斜率均为正值,说明两物体均沿正方向运动,A的斜率比B的斜率大,说明A运动得比B快,D正确。]
考点四 时间和位移的测量
8.下列关于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和电磁打点计时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打点计时器都使用交变电源
②两种打点计时器的打点频率与交变电源的频率一样
③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是靠振针和复写纸在纸带上打点的④电磁打点计时器打点是靠电火花和墨粉在纸带上打点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A [两种打点计时器都使用交变电源,只是工作电压不同,电磁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压为6
V以下,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压为220
V,故①正确;两种打点计时器的打点频率与交变电源的频率一样,故②正确;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是靠火花放电使墨粉在纸带上打出点迹,故③错误;电磁打点计时器是靠振针和复写纸在纸带上打点的,故④错误。综上所述。A正确。]
9.某同学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得到如图所示的纸带,按照打点的先后顺序,纸带上的计数点依次用O、A、B、C、D、E表示,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计时点没画出来。
(1)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
V的
电源(选填“交流”或“直流”)。
(2)已知电源频率为50
Hz,由图可以知道,打A、B两点的时间间隔是
s,小车经过OE段的位移大小是
m。
[解析] (1)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4~6
V的交流电源。
(2)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
s,由于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计时点没画出来,则A、B两点的时间间隔为T=0.02×5
s=0.1
s,小车经过OE段的位移为40.8
cm=0.408
m。
[答案] (1)4~6 交流 (2)0.1 0.408
(建议用时:15分钟)
10.如图所示,一小球在光滑的V形槽中由A点释放,经B点(与B点碰撞所用时间不计)到达与A点等高的C点,设A点的高度为1
m,则全过程中小球通过的路程和位移大小分别为(  )
A.
m,
m
B.
m,
m
C.
m,
m
D.
m,1
m
C [实际轨迹长度即路程s=2=
m,位移的大小为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的长度,x==
m。故选项C正确。]
11.如图所示是甲、乙两车在同一条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向同一目的地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由图像可以看出(  )
A.甲、乙两车是从同一地点出发的
B.甲车比乙车先到达了目的地
C.甲、乙两车在到达目的地前都处于运动状态
D.甲、乙两车的位移是不同的
D [在计时开始时刻,甲车已经在乙车前方x0处,而且运动时间t1后静止。乙车在t2时刻才开始运动,由于乙车运动是持续的,t3时刻就先到达了目的地,而此时甲车才重新开始运动,结果在t4时刻才到达目的地。由于两车的初位置不同,而末位置相同,所以位移不同,选项D正确。]
12.如图所示,自行车的车轮半径为R,车轮沿直线无滑动地滚动,当气门芯由车轮的正上方第一次运动到车轮的正下方时,气门芯位移的大小为(  )
A.πR
B.2R
C.2πR
D.R
D [如图所示,气门芯由车轮的正上方第一次运动到车轮的正下方的过程中,设初、末位置之间的距离为x,则位移大小x==R,选项D正确。]
13.如图所示,一辆汽车在马路上行驶,t=0时,汽车在十字路口中心的左侧20
m处;过了2
s,汽车正好到达十字路口的中心;再过3
s,汽车行驶到了十字路口中心右侧30
m处.如果把这条马路抽象为一条坐标轴x,十字路口中心定为坐标轴的原点,向右为x轴的正方向.
(1)试将汽车在三个观测时刻的位置坐标填入下表:
观测时刻
t=0
过2
s
再过3
s
位置坐标
x1=
x2=
x3=
(2)前2
s内、后3
s内汽车的位移分别为多少?这5
s
内的位移又是多少?
[解析] (1)马路演化为坐标轴,因为向右为x轴的正方向,所以,在坐标轴上原点左侧的点的坐标为负值,原点右侧的点的坐标为正值,即:
x1=-20
m,x2=0,x3=30
m,
(2)前2
s内的位移
Δx1=x2-x1=0-(-20
m)=20
m
后3
s内的位移
Δx2=x3-x2=30
m-0=30
m
这5
s内的位移
Δx=x3-x1=30
m-(-20
m)=50
m
上述位移Δx1、Δx2和Δx都是矢量,大小分别为20
m、30
m和50
m,方向都向右,即与x轴正方向相同。
[答案] (1)-20
m 0 30
m
(2)20
m 30
m 50
m 方向都与x轴正方向相同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