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音乐 1.4拉起手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音乐 1.4拉起手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0-09-10 21:59: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拉起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1.学唱合唱曲《拉起手》
?2.表演集体舞《校园圆舞曲》
?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准确的理解歌曲的情绪,并用欢快、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准确把握歌曲中的连续切分节奏。
?2.学生能用和谐、饱满的声音演唱合唱歌曲《拉起手》。
?3.能轻松、自信的随着《校园圆舞曲》的音乐表演集体舞。
?
教学重难点
?歌曲中连续切分节奏的正确演唱及合唱时声部间的和谐、均衡。
?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音乐是人类快乐的源泉,好的音乐总能让人心旷神怡。今天,我们就一起用我们的歌声创造动听的旋律吧!
?(1)教师用柯尔文手势带学生进行二声部声音训练,演唱前强调演唱状态,注意坐姿、表情、声音要求。
?1=C 4/4
1 — 2 — | 3 — 4 — | 5 — 6 —?| 7 — 1 — |
1 ———| 3 ———| 5 ——— | 1 ———|
??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常准基本音的音高技能)
?(2)旋律练习:(教师用稍慢和稍快两种速度指挥演唱)
1=C 4/4
1?1?5?5 |?6?6?5 —|?4?4?3?3 | 2?2?1 —|
5?5?4?4 |?3?3?2 —|?5?5?4?4 | 3?3?2 —|
1?1?5?5 |?6?6?5 —|?4?4?3?3 | 2?2?1 —||
?
师:请同学们体会用两种不同的速度演唱同一旋律,分别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学生回答
?教师补充说明:稍慢的速度—抒情、柔美;稍快的速度—欢快、活泼。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唱准基本音的音高技能,帮助学生尽快进入歌唱状态,并为下面感受歌曲的情绪打下基础。)
?
二、新课教学
?(一)聆听歌曲,感受情绪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歌曲,同学们聆听,它所表现的情绪又是怎样的?他可以分成几个乐段呢?(聆听合唱歌曲《拉起手》)
?学生回答
?教师补充说明:可分为两个乐段;情绪欢快、活泼、热情、富有朝气。
?师:是什么原因让歌曲拥有这么欢快、活泼的情绪呢?让我们再次聆听歌曲,请同学们从速度、节拍、节奏这些音乐要素来分析。
?学生回答
?教师补充:速度:中速稍快;节拍:2/4拍;节奏:稳健中富有动感。
?(二)认识节奏,突破难点
?师:哪种节奏型的运用使你感受到这种节奏的特点?
?学生回答????
?教师补充:X?X?X ,切分节奏的运用;教师演唱歌曲前四小节,让同学们感受切分节奏带来的变化,让旋律更具流动感与弹性。
?师:大家伸出双手,让我们用拍手来感受切分节奏。完整击打以下节奏:
?2/4?X?X?|?X —?|?X?X?X ?|?X —?|
?加入歌词,边拍边念
?2/4?X?X?|?X —?|?X?X?X ?|?X —?|
???? 拉起??? 手?????? 拉起手
?教师补充说明:切分音常见形态(1)X?X — X
(2)X?X?|?X?X?|
(3)X?X?X | 0?X?X |
(4)X?X????
(5)X?X?X
?师:同学们认识了切分节奏,下面老师考考大家,请大家按连续切分节奏对以下旋律进行改编,说说改编前后的不同。
?1=F?2/4
??? 5?5?5?|?5?? 3?|?6?6?6?|?5 — |
?5?5?5?|?5?? 3?|?3?3?3?|?2 — |
?(设计意图:解决教学难点,即连续切分节奏的准确掌握,为准确歌唱做准备。)
?(三)学唱歌曲,感受合唱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大家对难点节奏已基本掌握,下面,我们一起来唱唱歌曲的旋律。
?1.轻声视唱歌曲的旋律。全班同学分成两组,第一大组演唱高声部,第二大组演唱低声部,注意切分节奏的演唱。
?2.分组做歌曲前两个乐句的二声部练习,注意音准,以气带声,轻声演唱。歌曲后面的视谱合唱,以此类推。
?师:下面给同学们播放范唱音频,同学们注意聆听,想想,歌曲表达了怎样的主题?
学生回答
?教师补充:体现了和平、和谐、团结、友爱的主题。
?3.学生随钢琴轻声填词演唱高声部旋律,老师带领学生朗读歌词前两句,要求字正腔圆。再随琴轻声填词演唱低声部旋律。
?4.带有感情的随琴合唱歌曲,注意声部间声音的和谐,注意对指挥的起、止、表情等做出正确的反应,感受多声部音乐的和谐美。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合唱时聆听各声部声音的能力,培养合唱中看指挥的习惯。)
?(四)表演集体舞
?1.播放《校园圆舞曲》音乐,聆听并思考,这段音乐的节拍是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补充:3/4拍,属于圆舞曲的音乐体裁。圆舞曲(Waltz),有时音译为“华尔兹”,是奥地利的一种民间舞曲,18世纪后半叶用于社交舞会,19世纪开始流行于西欧各国,它采用3/4拍,强调第一拍上的重音,旋律流畅,节奏明显,伴奏中每小节仅用一个和弦,由于舞蹈时需由两人成对旋转,因而被称为圆舞曲。
?2.老师带领学生跟音乐哼唱歌曲,感受音乐主题。
?3.教师示范舞蹈动作,播放《校园圆舞曲》视频,学生自由组合,随乐舞蹈。
?
三、课堂总结
??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团结、友爱身边的每一个人,珍惜、热爱自己的大好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