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音乐 3.2歌剧《白毛女》选段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音乐 3.2歌剧《白毛女》选段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0-09-10 22:00: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歌剧欣赏《白毛女》选段

【课 型】欣赏课
【课 题】歌剧《白毛女》选段
【教材版本】人教版音乐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歌剧之夜》第二课时
【年 级】八年级
【主要教学内容】1、欣赏歌剧《白毛女》选段
2、随音乐学唱《北风吹》
3、分角色表演《扎红头绳》
【教材分析】
歌剧《白毛女》创作于1945年,是在延安开展新秧歌运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国第一部新歌剧,由鲁迅艺术学院的艺术家们集体创作而成。其剧情根据民间传说改编,采用了中国北方民间音乐的曲调,吸收了地方戏曲音乐及其表现手法,并借鉴西欧歌剧的经验创作而成。其音乐与剧情结合紧密,音乐形象鲜明生动,成功刻画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歌剧《白毛女》的诞生,标志着《白毛女》是我国歌剧创作史上一座光辉的里程碑,它的诞生,标志着中国新歌剧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本课选用《北风吹》《扎红头绳》两个唱段欣赏学习。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课前学生通过各种途径了解白毛女的故事。杨白劳、喜儿的简易道具。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歌剧《白毛女》选段,领略歌剧艺术的魅力,感受音乐刻画的人物形象及性格特征;
2、通过学唱歌曲,能够正确理解歌曲的音乐情绪,并能自信、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北风吹》。
3、通过简单的动作创编表现《扎红头绳》的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从而体验歌剧这一体裁的内涵。
4、通过模唱和表演歌剧片段,培养学生对中国歌剧的兴趣和热爱之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爱国主义情操。
【教学重点难点】
1、 通过学唱歌剧《白毛女》选曲《北风吹》、《扎红头绳》,使学生懂得音乐要素对表现音乐内容、塑造音乐形象所起的作用。
2、 分角色表演《扎红头绳》,使学生感受并体验音乐所表达的不同人物形象及性格;
【教学方法】
1、 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并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看、想、听、唱、动,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2、 在学习方法上,我采用了“欣赏、感受、表现、对比、分析、讨论”等。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1、 教师范唱《北风吹》片段引入课题。
2、引出课题。
(1)学生根据自已查的资料,讲述关于《白毛女》的故事。
【设计意图】
(通过讲述《白毛女》的故事了解歌剧的创作背景及剧情,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感受和体验将要欣赏的歌剧中表现的人物形象。)
(2)板书课题——歌剧欣赏《白毛女》选段
(3)微视频介绍歌剧《白毛女》的创作背景及重要意义
【设计意图】
(通过微视频整体了解歌剧的创作背景及其重要意义,对歌剧《白毛女》有个大致的了解。)
(二)欣赏《北风吹》
1、欣赏《北风吹》,学生聆听与思考:
这个唱段的旋律带给你什么感受?
这个唱段表现了喜儿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2、视唱乐谱《北风吹》
(1)师生随琴视唱乐谱。
(2)旋律是怎样进行的?表现了怎样的情绪?
3、学生随音乐演唱歌曲
【设计意图】
通过学习,能够正确理解歌曲的音乐情绪,并能自信、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三)欣赏《扎红头绳》
1、欣赏《扎红头绳》,学生聆听与思考。
(1)这个唱段表现了什么故事情节?
(2)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
(3)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
2、再次聆听歌曲,感受不同人物角色的声音特点
3、对比分析喜儿和杨白劳两个唱段,并讨论其旋律节奏等音乐要素对于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
【设计意图】
通过欣赏和学唱《扎红头绳》片段,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绪,了解音乐要素刻画出了不同的人物形象及其不同的心情。
4、学生分角色模唱歌曲,再次体会不同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设计意图】
通过听、看,感受不同人物的音色特点,并能分辨不同人物的情绪,通过歌曲了解故事发展情节。
5、完整欣赏《扎红头绳》视频。
6、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动作,教师指导。
7、请学生上台随音乐表演。
8、师生评价并总结歌剧表演所具备的要素。
【设计意图】
通过动作创编合作表现《扎红头绳》的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从而体验歌剧这一体裁的内涵。
(四)拓展总结:
1、谈影响:
歌剧《白毛女》自1945年在延安首演后,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人们纷纷拿起武器,向旧势力做斗争。“要替喜儿报仇,要替千千万万受苦受难的人们报仇”!这在当时的土改运动和解放战争中,起着巨大的教育和鼓舞作用。
几十年来,歌剧《白毛女》又经过多次修改加工,先后被改编为电影、京剧、舞剧、交响乐等多种艺术形式,在全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久演不衰,耐人寻味。
2、欣赏芭蕾舞剧《白毛女》视频片段:
3、歌剧与舞剧的对比
4、小结:
在歌剧《白毛女》的影响下,先后涌现出了一大批闪烁着中国民族色彩的新歌剧,如《刘三姐》、《洪湖赤卫队》《江姐》等等。
请同学们课后查阅资料,了解一部歌剧作品剧情,学唱一首歌剧歌曲片段,下节课共同交流展示哦!今天的课到此结束,下课!同学们再见!
教学反思:
音乐教育的理念是以审美为核心,引导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体验、表现和享受音乐的美。音乐课上,只又通过充分的体验才能对音乐的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从而理解作品,产生共鸣。
本节课,为了让学生理解音乐作品、感受歌剧的美,我始终把体验放在核心地位,从听觉和情感两个维度展开。因为音乐是听的艺术,所以学歌曲时,淡化了传统的音乐知识和技能训练的方式,采用模唱的方法。在分析歌曲时,从引导学生感受旋律的特点上入手,去挖掘人物的性格特征及情感表现。在本课的欣赏教学中,我设计了从聆听——模仿——表演三个环节,层层叠进,环环相扣,营造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氛围,使课堂气氛达到高潮。
在歌剧内容选材方面一直很纠结,本想从歌剧故事情节上给孩子们一个完整性欣赏,但是由于时间和版本的关系不能达成。所搜集到的歌剧视频还是不够全面,所以在这节课的拓展部分就选择了舞剧欣赏,不过也刚好给学生明确了歌剧和舞剧的区别,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