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高二地理课件 2.2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湘教版必修3)

文档属性

名称 2011高二地理课件 2.2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湘教版必修3)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8.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1-08-27 16:39: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2张PPT)
——以洞庭湖区为例
第二节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在世界自然保护大纲中,湿地与森林、海洋一起并称为全球三大系统。
2009主题:
从上游到下游,湿地连着你和我
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
含义
一、湿地的含义
天然湿地:沼泽、滩涂、湖泊、河流、河口三角洲、红树林、低潮时水位小于6米的浅海
人工湿地:水库、池塘、稻田
2.分类
三江平原
红岛
洞庭湖
海南红树林
青岛海滨
十三陵水库
稻田
3.特点
地表常年或经常有水,属于陆地与水体之间的过渡地带。
广布于世界各地,从寒温带到热带、从沿海到内陆、从平原到高山均有分布。
4.分布
三江平原
鄱阳湖
长江中下游平原
分布空间不均:
东部湿地多,西部湿地少
1.下列不属于湿地的是
A.三峡水库 B.海南岛红树林
C.水稻田 D.青藏高原上的冰川
2.下列事物属于湿地的是:
①海洋 ②耕地 ③河流 ④湖泊
⑤森林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③④ D.②④⑤
湿地的作用 湿地美称
“资源的宝库”
“生命的摇篮”
“天然空调机”
“天然水库”
“地球之肾”
“鸟类的乐园”
产出粮食、药材、工业原料、
水产品等
涵养水源,调蓄洪水
提供水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
调节气候,美化环境
净化水中污染物质
众多鸟类的栖息地
二、“地球之肾”
洞庭湖
洞庭湖湿地的功能
维持生物多样性
调蓄洪水
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
航运
旅游观光
“生命的摇篮”、“鸟类的天堂”
“天然的水库”
“资源的宝库”
生态
功能
经济
功能
其他
功能
调节气候、涵养水源、美化环境、净化水中污染物、调蓄洪水、保护生物多样性等
提供水资源、提供农副产品、提供工业原料、航运
旅游观光、教育、科研等
湿地功能
如果失去湿地,鸟类将失去生长、栖息和繁衍的场所,使鸟类迁徙,破坏了本地的生态平衡,甚至导致鸟类失去食物而死亡。
1.如果失去湿地,鸟类会受到什
么样的影响?
2.谈一谈你对洞庭湖区是天然生物基因库的理解。
洞庭湖湿地的存在,为许多生物物种提供了生存栖息的环境和场所,使得生物物种繁多。所以洞庭湖区可以看成是我国的天然生物基因库。
3.有人说,“湿地水分的蒸发,可在附近地区形成降雨,具有调节区域气候的作用”。你赞成这种说法吗?
这种说法正确。湿地水分的蒸发,能增加湿地附近的空气湿度,可在附近地区形成降水,减小气温日较差,具有调节区域小气候的作用。
1.下列不属于湿地生态系统作用的是( )
A.调节气候 B.防风固沙
C.美化环境 D.净化水污染
2.下列不属于洞庭湖湿地作用的是( )
A.蓄洪水 B.灌溉、发电
C.提供丰富农产品
D.航运
3.2003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是“从高山到大海,湿地在为我们服务”. 湿地的作用( )
①湿地能为我们提供矿产资源、一个湿地就是一个聚宝盆;②湿地是许多珍稀水禽的重要栖息地;③湿地能为人类提供大量粮食、肉类、药材、及多种工业原料;④为人类提供旅游资源;⑤调节气候;⑥提供大量木材
A.① ② ③ B.① ② ③ ⑥
C.② ③ ④ ⑤ D.② ③ ④ ⑤ ⑥
C
2.洞庭湖区为什么会出现围湖
造田的现象?
人多地少,围湖垦田能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
泥沙淤积、围湖造田
1.洞庭湖为什么会萎缩?
三、湿地资源的利用
3.围湖造田对湖区社会经济
发展有哪些影响?
好处:
增加粮食,带来经济效益
危害:
(1)调蓄洪水的能力下降,洪涝灾害频繁
(2)影响航运
(3)破坏生物多样性
洪水一大片,枯水几条线
(1)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水热丰富。
(2)地形:地势低平,土壤肥
沃。
(3)河湖:河湖密布,水产养
殖发达。
洞庭湖成为“鱼米之乡”的有利条件:
P44
读图2—10 、2—11 ,说出其含义,
并针对这些现象谈一谈你的看法。
图2-10的含义是过度性捕捞,破坏了湿地的生产能力。图中渔民连非常小的鱼苗都捕了上来,这种做法会使河湖海中的鱼的繁殖能力下降,导致鱼产量下降。这种杀鸡取卵的行为是不可取的。应当采取休渔制度、限制网眼等措施,以保证鱼类的再生产能力,满足人类的后来需要。
图2-11的含义是指人们的滥猎行为。图中的珍稀鸟类被人们捕杀后摆放在地面上,惨不忍睹。人类滥捕滥猎行为导致一些物种的灭绝,破坏了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平衡,必将遭到大自然的报复。因此应当严禁滥捕滥猎,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
突出问题 产生原因
湿地数量
不断减少
湿地生物多
样性锐减
水质污染
问题突出
围垦湿地、
泥沙淤积
过度利用水生
动植物资源
大量排放
污染物
P45
四、保护湿地
保护湿地的措施有:退田还湖、退田还沼泽、退耕还林还草;防止水污染;保护野生动植物,禁止滥捕滥猎;建立保护湿地的法规,增强保护湿地意识。
P45 5
保护湿地要注意的两个原则:
(1)湿地保护与开发的关系。
(2)湿地既是自然资源,又是环境
资源。
P46还可以采用哪些移民生产安置方式

利用当地的水资源及运进原料发展加工业

利用当地优美的自然风光发展旅游业等第三产业
三江平原沼泽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三江平原的自然特点: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是由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冲积形成的低平原,面积10万多平方千米;处于中温带,夏季温暖、冬季寒冷而漫长;地势低平、土质黏重,河网密集,地下水位高;夏秋多雨,排水不畅;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这里形成了集中连片的沼泽,面积达110多万公顷;此外还有季节性积水的沼泽化土地130多万公顷。
三江平原为何会由“北大荒”变为“北大仓”?
建国后,人口和粮食需求的不断增长,国家决定对北大荒进行大规模开垦,相继建立了一大批国营农场,使耕地由原来的40万公顷变为370万公顷。
为何“北大仓” 又将变为“北大荒” ?
土壤肥沃的北大仓如今因大量的水土流失而变得沟壑纵横,经过50年的开发,黑土层几乎变薄了一半,土壤颜色也慢慢由黑变黄,肥力下降。
P46活动的第2小题参考答案
2.收集资料一:中国各类湿地资源的分布
(1)沼泽、低湿地草甸资源
我国有沼泽,低湿地草甸湿地资源177 824平方千米,根据全国各区的地质、地貌、气候、植被、土壤和水文地质条件,可分为以下六十区。
①东北湿地区
包括三江平原湿地区、松嫩平原沼泽湿地、大小兴安岭沼泽湿地区湿地、辽东湾北岸及辽东半岛滨海芦苇沼泽湿地。
②青藏高原低温地、沼泽湿地区
包括青海高原沼泽地(主要分布在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头地区)、四川沼泽湿地(主要分布于甘孜、阿坝两个自治州)、西藏高原湿地。
③西北高原沼泽湿地区
西北高原沼泽区,位于我国西北部,东以贺兰山而北至狼山西端,南以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和祁连山脉北麓为界,西部和北部为国界。植被类型主要是芦苇湿地与苔草湿地,以芦苇湿地分布最广。仅博斯腾湖地区就有165万亩,是我国较大的芦苇湿地之一。
④内蒙古高原沼泽湿地区
内荤古湿地西部与西北高原区接壤,东部与东北湿地区和南部华北平原相邻,北王国境线,湿地区主要分布在阿拉善高原内蒙古部分、东部的坝上高原、两辽河上游的老吩河、锡要河和辉河流域,温地主要类型有苔草沼泽湿地、芦苇沼泽湿地和低湿地草甸。
⑤华北、长江中下游沼泽湿地区
本区位于我国东部,北起东北湿地区和内蒙古高原湿地区的南界,南至长江中下游地区。
⑥南部高原湿地区
本区从秦岭、长江向南,至海南岛和台湾岛。
(2)滩涂湿地资源
我国海岸线漫长曲折,岛屿星罗棋布,滩涂湿地资源十分丰富。大陆海岸线长17545千米。全国岛屿面积大干500平方米的共6526个,岛屿海岸线长14 390千米,包括台湾省属岛屿岸线1 824千米。岛屿围海工程较小,根据11个省的海岸带资料,我国淖涂总面积为3247.4万亩,难涂资源的95%以上分布在大陆海岸线的潮间带。
(3)湖泊温地资源
我国是一个多湖泊的国家,天然湖泊遍布全国,常见的名称有“湖”“池”“淀”“漾”“错”“淖”“诺尔”和“茶卡”等。据统计,面积在1平方千米以上的湖泊近2 300个,湖泊面积积达l 787平方千米,占全国总面积的8‰。湖泊边缘湿地资源分布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