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1张PPT)
1.3 区域发展差异
一、东、中、西差异
(一)、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
1 、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经济地带各包括哪些省级行政区?
经济地带 东部经济地带 12个 中部经济地带 9个 西部经济地带 10个
范围
辽宁、河北、北京、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不含台港澳)
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山西、河南、湖南,湖北、江西、安徽
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西藏、陕西、宁夏、青海、甘肃、新疆
(二)东、中、西部发展差异
东部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超过全国一半
1、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2、产业结构差异
全国的产业结构:
比重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二>三>一
东<全国<中<西
东>全国>中>西
东>全国>西>中
西部经济地带 中部经济地带 东部经济地带
产业结构
工业结构
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还占有较大的比重
加工制造业和第三产业相对发达
以重型产业为主
以轻型或轻重混合型产业为主
表现出一定的过渡性特征
“南轻北重,东轻西重”
产业结构的差异是导致三大地带经济发展差距的重要原因。
(1)该城市第一产业的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产业的比重基本稳定,第三产业的比重迅速上升。从工业结构来看,轻工业比例大幅度上升,重工业比例逐步下降。
这对于促进经济的发展,改善人民的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2)加工制造业和第三产业比较发达,工业以轻工业为主。说明该市经济较发达,产业结构较合理。
3、工业化和城市化差异
东、中、西部地带的工业化水平存在很大的差异。
东、中、西部地带的城市数量、规模都存在很大的差异。
4、对外开放的差异
对外开放的差异:
东早西晚,东高西低,东强西弱
87.9%
对外开放程度直接影响到区域经济增长
影响因素 中、西部地带 东部地带
地形
气候
自然资源
社会因素 城市化水平
科技、教育和文化
对外开放
程度
自
然
因
素
属于我国地势最低的第三级阶梯,低平的丘陵和平原有利于开发利用
海拔较高,地形复杂,对工农业生产和交通建设极为不利
多属于半干旱、干旱区和高寒区,对农业发展极为不利
基本上位于东部季风区内,气候湿润,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能源和矿产资源具有明显优势
能源、原材料不足,北方各省市淡水资源短缺
低
高
低
低
高
高
影响因素 中、西部地带 东部地带
经济因素
发展
基础
产业
结构
交通运 输状况
(续表)
发展基础薄弱,20世纪30年代后才一度出现工业向西推移的趋势
历史上形成的社会经济基础较好,19世纪40年代后,近代工业首先出现在沿海地区
第一产业比重相对较大,乡镇企业不发达,生产力水平总体较低,经济发展相对迟缓
产业结构相对较优,第二、三产业比重都在35%以上,远大于第一产业,农村工业化程度较高,生产力水平较高
交通线路较少,运输条件较差
交通设施齐全,网络稠密
影响因素 中、西部地带 东部地带
其他因素 地理
区位
民族
心理
国际
化程度
(续表)
距海较远,长期处于较封闭的状态,缺少东部地带的区位优势
国际化程度高,与外界保持着密切的社会、经济和技术联系
面向大海,具有开放性,海运的便利为发展开放型经济提供了优越的区位条件
人们的思想观念还比较保守,经济竞争的危机感和紧迫感较差
人们的思想观念比较开放,在经济竞争面前有较强的危机感和紧迫感
内部联系和对外交流较少,社会经济比较封闭
二、南方与北方
请在图中指出南方和北方的位置和范围
看图,说出南方和北方地形的差异及主要地形区。
北方以高原、平原为主。
东北
平原
华北
平原
黄土
高原
南方山地、丘陵、平原、盆地、高原均有分布。
四川
盆地
云贵
高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东南丘陵
1、地形差异
北方某地气候资料
南方某地气候资料
试分析两地气候的差异
2. 气候差异
南方 北方
气候类型
1月均温
年降水量
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0°C
<0°C
>800mm
<800mm
2. 气候差异
南方 北方
河流径流量
季节变化
含沙量
结冰期
大
小
小
大
小
大
无
有,自南向北逐渐增长
3. 河流水文特征差异
(续表)
4. 农业生产的区别差异
读图对比南方和北方农业生产的区别
北方
南方
南方 北方
土地
利用类型
主要
农作物
种植制度
水田为主,生产规模小
旱地为主,
生产规模大
小麦、大豆等
水稻、油菜等
一年两熟、
一年三熟
一年一熟、
两年三熟
4. 农业生产的区别差异
比较南方和北方各有哪些矿产资源
单击图片放大
北方:煤矿、铁矿、石油丰富
发展重工业
南方:有色金属矿丰富,能源缺乏
发展冶金工业和轻工业
5. 矿产资源与工业类型的差异
第一产业比重较大,第三产业比重有待提高,调整产业结构任务紧迫
第一产业比重较小,第三产业比重较高,产业结构较合理
主要以公路、铁路运输为主
水路、公路、铁路交通便利,尤其是水运很发达
开放程度较低,需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
对外开放相对较早,开放程度较高,外向型经济成就突出
产业结构
交通运输
对外开放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优势:热量、水分充足
有色金属、生物、
水力资源丰富
南方
限制:洪涝灾害、环境污染、
山地丘陵地形破碎
人地关系日趋紧张,注重生态保护
优势:森林、煤、石油、铁
资源丰富
北方
限制:水资源不足,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调整产业结构、加大改革开放、
改善生态环境
请问:南方和北方还有其他方面的差异吗?
提示:如饮食、建筑、文化等
三、西部大开发
1.目的:
2.范围:
3.优势:
4.劣势:
5.措施:
6.意义
缩小东西差距,加速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12省级行政单位+3个自治州
自然资源丰富(矿产、油气、水能、土地资源等),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落后;人才、技术、资金匮乏;生态环境恶化
1.增加西部基础设施投资
2.引进资金技术人才 3.改善生态环境
西部资源得到开发利用,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可缩小东西部发展差距,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1.范围及区域概况
三、西部大开发
西部地区从地形上说,主要位于地势一、二级阶梯,以高原、山地和内陆盆地地形为主;
从气候上说,主要有西北的温带大陆性气候,西南的亚热带、热带季风区和青藏高原高寒气候区;
从植被看,草原、荒漠面积广大。
自然资源丰富(矿产、油气、水能、土地资源等),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缩小地区差距,加速西部经济发展
3.西部大开发目的
4.西部地区的优势
5.西部地区的劣势
基础设施落后,人才、技术、资金匮乏
三、西部大开发
西部资源得到开发利用,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可缩小东西部发展差距,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对加强民族团结,维持社会稳定与边疆的安全,扩大国内市场需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6. 西部大开发战略意义
西部的绝大部分地区深居内陆,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社会经济较落后;而东部地带位于沿海地区,以汉族为主,社会经济较发达。所以东、西部地带的发展差异,又反映出了沿海与内地、经济较发达地区与经济欠发达地区、汉族地区与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差异。
有人说,我国东、西部地区的发展差异,又反映出沿海与内地、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欠发达地区、汉族地区与少数民族地区之间的差距,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还有人说,集中力量发展我国沿海地区,主要强调一定时期经济高速增长,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而西部大开发,则主要是发展落后地区的经济,缩小我国东、西部地带之间的发展差距。前者侧重于发展,后者注重于公平。对于这个问题,你又是怎样看的?
改革开放以来,集中力量发展沿海地区,主要是强调一定时期的经济高速增长,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但是,随着沿海地区的加速发展,东、西部地带的发展差距进一步扩大,西部大开发,主要是为了缩小地区差距,加速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所以,可以说前者是侧重于发展,后者注重于公平。
1. 在我国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应该
A. 向西部大规模移民,以减轻东部的环境压力
B. 在西部大范围围垦,兴建大型商品粮基地
C. 加速开发西部石油、天然气资源,向东部输送
D. 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解题思路】西部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向西部大规模移民,必将增加西部地区环境压力。更不能大范围围垦,因为围垦将导致土地的荒漠化。只有发挥其资源优势,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改善生态环境,才是西部大开发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CD)
2. 造成我国东、中、西部区域发展差异的原因是( )
①自然原因 ②社会原因 ③经济原因 ④技术原因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3. 东部经济地带与中、西部经济地带相比较( )
A. 中、西部较东部具有区位优势
B. 东部较中、西部具有资源优势
C. 中、西部较东部经济发展速度快
D. 东部较中、西部经济发展水平高
A
D
3.关于我国南方地区经济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经济特区都集中在广东沿海,形成外向型工业带
B、是我国蚕丝的主要产区,也是天然橡胶的生产基地
C、本区工业以轻纺、食品为主
D、全国水稻、小麦、棉花、油菜产量最多的地区
4.制约西部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经济原因是:
A、资金、技术、人才匮乏
B、农业基础薄弱
C、水土流失严重
D、自然资源不足
B
A
5.西部经济带发展的优势有:
A、生态环境良好,草原广布
B、资源丰富,交通运输比较便利
C、国境线长,邻国多,延边贸易有较大优势
D、水资源丰富,农业基础好,技术水平高
6.我国推动东西部协调发展,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给予西部大量的财政补贴 ②增加对西部基础设施的投资 ③保护西部的工业产品不受外部产品的冲击 ④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 ④
C
D
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
东中西部发展差异
经济水平差异
工业化与城市化差异
对外开放的区域差异
南方与北方
西部大开发
自然条件的差异
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
目的.优势.劣势.意义
区 域 发 展 的 差 异
东中西部差异
产业结构差异
单击图片返回
单击图片返回
单击图片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