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校园小戏迷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4.3校园小戏迷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0-09-10 22:54: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校园小戏迷》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京味浓郁的歌。短小精练的歌词里包含了京剧的行当、唱腔与韵味。男、女声的对唱表演,表达了校园里当代“小戏迷”对传统文化的喜爱与传承。
歌曲取材深圳市东湖中学原创京剧小戏《校园小戏迷》中的一个唱段。歌词是对当今少儿学习传统民族文化——京剧艺术的学习要领的描述,通俗简洁,含义深刻,朗朗上口。
唱腔旋律明快、爽朗、流畅,涵盖了京剧的鲜明特点。京剧的唱腔为“多声腔”“多曲调”结构。唱腔的“调式”分为四类:“二黄”、“西皮”、“昆腔”、群曲类。
板式很多。大致为:导板、散板、摇版、慢板、原版、二六版、流水版、快板、创新板式等。
“板式”俗称“板”、“眼”,也就是中国式的音乐节拍。“板”——是指音乐节拍的强拍。“眼”——是指音乐节拍的弱拍。
《校园小戏迷》这段唱腔的调式为“西皮”,板式为“原版”,统称“西皮原版”。2/4节拍(一板一眼),中速。
歌曲演唱时分男女声部。男生部宜用大嗓演唱,嗓音要洪亮圆润,唱出阳刚之气。女声部宜用假声演唱,嗓音要明亮婉转,唱出阴柔之美。最后一句“古朴神韵展奇功”为男女合唱,“功”字的收尾拖腔要换足气息拖到位。
京剧唱腔要求“字正腔圆”,唱时吐字要归韵。该唱段为“中东”辙,唱词中的“浓”、“功”归音时宜用鼻腔共鸣。唱词中的“味”字要用儿话音,以突出京剧韵味。唱腔旋律装饰音部分,如“浓”字的小颤音处理,嗓音要灵活。
教材目标:
1、认识京剧的行当,能听出乐曲《京剧唱腔联奏》中的京剧行当。
2、聆听传统京剧唱腔片段《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和现代京剧唱腔片段《你待同志亲如一家》,体会其中的声腔特点和京韵。
3、能背唱歌曲《校园小戏迷》,并唱出歌中的韵味。
4、在聆听、学唱活动中,能说出几个京剧人物,模仿几个亮相动作和背唱一段唱腔。
教学重难点:
1、能背唱歌曲《校园小戏迷》,并唱出歌中的韵味。
2、了解和认识京剧行当,听赏四大行当唱腔片段,感知不同演唱特点。
教学设备:多媒体,钢琴
课时分配:3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复习歌曲
二、导入新课
师:大家知道世界有三大剧种,分别是那三种呢?(意大利的歌剧、印度的梵剧、中国的京剧)
师:我们知道京剧是我国的国粹,那么你对京剧有哪些了解呢?我想请同学们把你所知道的有关京剧的内容说给大家听听。对学生的回答做补充和修正。
设计意图:在世界的三大剧种介绍中,将学生带入对我国京剧的兴趣,奠定了学生学习京剧作品的情感基调,调动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在此环节中信息技术作为了情境创设的工具。
三、讲授新课
(一)了解京剧的概念
京剧是在北京形成的戏曲_??§?§?_之一,至今已有将近二百年的历史。它是在徽调和汉戏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秦腔等一些戏曲剧种的优点和特长逐渐演变而形成的。
(二)简介京剧作品、及创作背景
1、学生看书了解作品。
这几部作品选之京剧的名剧中的选段,分别都具有代表性和时代性。作品作品有是说古代故事,有的是关于抗日故事。虽是经典京剧曲目和现代京剧但都是非常具有代表性。
2、简介京剧大师梅兰芳
师:请问哪位同学能说以下有关京剧大师梅兰芳的故事呢?
学生通过看书了解梅兰芳。
学生回答老师总结。
梅兰芳(1894~1961),京剧表演艺术家。名澜,字畹华。江苏泰州人,长期寓居北京。出身于梨园世家,8岁学戏,9岁拜吴菱仙为师学青衣,11岁登台。工青衣,兼演刀马旦。后又求教于秦稚芬和胡二庚学花旦。他刻苦学习昆曲、练武功、练功,广泛观摩旦角本工戏和其他各行角色的演出,经过长期的舞台实践,对京剧旦角的唱腔、念白、舞蹈、音乐、服装、化妆等各方面都有所创造发展,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世称“梅派”。
四、欣赏乐曲《京剧唱腔联奏》
1、认识和了解京剧的行当(播放多媒体课件)
(把学生分成四组,布置他们搜集有关京剧行当、唱腔等相关资料,课上以小组为单位,分别介绍自己小组负责收集的行当、唱腔等知识进行分享)教师进行讲解。
2、教师播放几个唱腔片段或视频,引导学生抓住各行当唱腔的演唱特征,听辨出各是哪个行当的唱腔。
3、初听乐曲,听出演奏的乐器是什么?(唢呐)
4、在听乐曲,听出唢呐模拟了哪几个行当唱腔(分别是净、旦、生、旦)
介绍京剧的行当
行当的划分由来已久,大约在七八百年以前,元人杂剧时代,就划分出来很多行当。当时,这些行当的名词 叫作脚色,大致分成末、旦、净三大类。末又分为正末、外末、冲末,旦又分为正旦、外旦、搽旦,净又分为净与副净。其中扮演主要角色的是正末和正旦。当时这些行当(脚色)的划分还不如现在的科学、细密,各种行当的涵意和表现形态,也和现在舞台上的行当,有很大的区别。京剧后来划分为生、旦、净、丑四大类型,似乎比较简化精练,但每个大类之中,又包含若干小类,所以实际上是把这十种行当都包括在内了。不仅包括在内,而且更为细密严谨。
①“生”京剧中的 “生”,一般指剧中扮演男子的演员,其中又可细分为“老生”、“小生”和“武生”。
②“旦”京剧中把女性统称为“旦”,其中按照人物的年龄、性格又可细分为许多行当, 如正旦(青衣)、花旦、刀马旦、武旦和老旦几类。
③“净”角脸部化妆最为丰富多彩,一般扮演品貌或者性格有特点的男子,在京剧中多为将军、神化人物或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性格气质上都近乎粗犷、豪迈,演唱上用真声演唱,音色粗壮浑厚
④"丑"角演员又称为"小花脸"。"丑"行的化妆虽与大花脸有点相象,可是他的表演风格却完全不同,有点像夸张的漫画。丑角的出场常会带来满堂的笑声。
介绍京剧的场面和脸谱
①场面京剧的乐队称作“场面”或“文武场”。其中,管弦乐部分叫作“文场”。打击乐部分叫作“武场”。分别介绍文场和武场使用的民族乐器。
②京剧的脸谱:中国传统戏曲的脸谱,是演员面部化妆的一种程式。一般应用于净、丑两个行当,其中各种人物大都有自己特定的谱式和色彩,借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具有“寓褒贬、别善恶”的艺术功能,使观众能目视外表,窥其心胸。因而,脸谱被誉为角色“心灵的画面”。
③京剧脸谱的颜色代表意义: 红色 :一般忠勇侠义,多为正面角色。 黑色 :一般直爽刚毅,勇猛而智慧。 紫色 :一般刚正威武,不媚权贵。 黄色: 勇猛而爆躁。金色 :一般神仙高人。 银色 :神仙,妖怪。 绿色 :一般勇猛,莽撞。 蓝色:刚强阴险。白色:表示奸臣、坏人 的代表。
④介绍京剧经典的脸谱人物。
5、生可以设计一个适合自己的行当,进行表演。
五、欣赏乐曲《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
1、复习京剧的四大行当,判断分析“包龙图”是四大行当中的哪一个(净)
2、师简介京剧《铡美案》的剧情,师:包龙图是谁?铡美案是一件什么案子?
3、初听唱腔片段,知道西皮“导板”与“原版”的不同。
4、在听范唱,试着模唱唱段。
六、新歌教学
1、播放一段少儿京剧的视频
2、复习京剧脸谱、行当
3、播放歌曲《说唱脸谱》
师:同学们听完歌曲有什么感受?对歌词有什么看法?
4、复习京剧行当的划分、唱腔特点,请学生模仿其中的动作、造型。
5、用听唱法学唱歌曲
①朗读歌词,了解京剧的表演形式:唱、念、做、打
②初听范唱,边听边打节奏读歌词,感受歌词的节奏特点。③
③再听范唱,分角色模唱其中男、女生演唱的片段,要尽量把握老生刚劲挺拔、青衣细腻婉转的演唱风格,体验京剧唱腔的字正腔圆和行腔圆润的要领。要唱出韵味来。
④跟教师学唱歌曲最后一句,学习京剧手位动作“拉山膀”,边唱边做,注意音准,尾音要唱足实值。
6、完整演唱歌曲,边唱边表演。
七、活动创编
1、模仿简单的生、旦的台步与“亮相”动作,体验行当的特征
2、男生随音乐,做最简单的“生”的台步与亮相动作
3、女生随音乐,做最简单的“旦”行走步与“亮相”的动作
4、学生通过自己对京剧行当的了解,发挥创造力对歌曲进行表演
八、欣赏现代京剧《你待同志亲如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