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九年级上册11.1杠杆练习(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九年级上册11.1杠杆练习(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9-11 14:15: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杠杆
1.同学们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时,调整完毕后,在杠杆两侧分别挂上不同个数的钩码,调节钩码的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经过多次这样的实验后得出结论: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下列操作中,能帮助他得出正确结论的是(  )
A.?去掉一侧钩码,换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B.?去掉一侧钩码,换用弹簧测力计斜向下拉
C.?去掉一侧钩码,换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
D.?增加钩码个数,再多次实验使结论更具普遍性
2.如图,一个不等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若再在两端分别挂上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后,则(??

A.?杠杆不能平衡,左端下沉?????????
B.?杠杆仍然平衡????????
C.?杠杆不能平衡,右端下沉?????????
D.?无法判断
3.关于厨房里能联想到的物理知识,其中正确的是??
A.
筷子是省力杠杆
B.
饺子上捏出了漂亮的花边,是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
C.
把鸡蛋向碗边沿一磕,鸡蛋破了碗完好无损,说明碗对鸡蛋的力大于鸡蛋对碗的力
D.
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电饭锅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4.小英同学在厨房帮妈妈做饭时,观察到一些物理现象,并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进行了解释,其中合理的是
A.
一茶杯静止在水平桌面上茶杯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
妈妈炒菜,太香了,小英忍不住用筷子夹起尝尝。筷子是省力杠杆
C.
轻推案板,案板不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
D.
高压锅容易将食物煮熟是因为液体表面气压增大,液体沸点升高
5.如图所示,作用在杠杆一端且始终与杠杆垂直的力F,将杠杆缓慢地由位置B,力F在这个过程中(

不变
变小
变大
D.先变大后变小
6.如图所示,杠杆始终水平平衡。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使其从①→②→③。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A.
逐渐变大
B.
逐渐变小
C.
先变小后变大
D.
先变大后变小
7.如图所示,一个直杠杆可绕轴O转动,在直杆的中点挂一重物,在杆的另一端施加一个方向始终保持水平的力F,将直杆从竖直位置慢慢抬起到水平位置过程中,力F大小的变化情况是(
)
A、一直增大
B、一直减小
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
8.如图所示,粗细均匀的直尺AB,将中点O支起来,在B端放一支蜡烛,在AO的中点O′上放两支蜡烛,如果将三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同时点燃,它们的燃烧速度相同.那么在蜡烛燃烧的过程中,直尺AB将(

A.始终保持平衡
B.蜡烛燃烧过程中A端逐渐上升,待两边蜡烛燃烧完了以后,才恢复平衡
C.不能保持平衡,A端逐渐下降
D.不能保持平衡,B端逐渐下降
9.一根2m长的粗细不均匀的木棒,若支点在距细端1.5m处木棒恰好平衡,若在距粗端1.5m支持它,则要在细端加98N的力。求:
(1)木棒重心的位置距粗端多少?
(2)木棒重多少?
10.四川汶川发生地震,救援队员利用各种器材展开抢险救灾工作.
(1)利用如图所示的钢丝钳,救援队员把钢筋剪断,钢丝钳是________杠杆;
(2)使用撬棒,救援队员把滚落在公路上的石块撬起,如图所示,若救援队员要用最小的力撬起石块1,撬棒的支点是________点.
11.假期里,小兰和爸爸、妈妈一起参加了一个家庭游戏活动。活动要求是:家庭成员中的任意两名成员分别站在如图所示的木板上,恰好使木板水平平衡。
(1)若小兰和爸爸的体重分别为400N和800N,小兰站在距离中央支点2m的一侧,爸爸应站在距离支点多远处才能使木板水平平衡?
(2)若小兰和爸爸已经成功地站在了木板上,现在他们同时开始匀速相向行走,小兰的速度是0.5m/s,爸爸的速度是多大才能使木板水平平衡不被破坏?
12.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把杠杆的中点支在支架上,杠杆静止在图甲所示的位置。
(1)杠杆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其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实验时施加的动力和阻力的方向都是竖直方向,这样做的好处是________。
(2)某同学做了图乙一次实验后就得出了“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的结论,小明同学认为他的做法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
(3)如果乙图左右两侧各加挂一个钩码,杠杆的________端会下降。
(4)利用如图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每个钩码重0.5N,杠杆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应为________N.如果保持弹簧测力计拉力作用点的位置不变,把弹簧测力计沿虚线方向拉,为了保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其示数将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3.如图所示是小李和小王利用刻度均匀杠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
(1)实验前没挂钩码时,杠杆静止的位置如图甲所示,这是因为此时杠杆的重心在_______
(O点/
O点右侧/
O点左侧),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螺母向 
调节.
(2)杠杆平衡后,小李在左右两侧分别挂上钩码,如图乙,杠杆的  端会上升,要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在不改变钩码悬挂点的位置和钩码数目的前提下,只需将 
 即可。
(3)小李和小王又分别设计了两种实验方案,小李的方案如图丙所示,小王的方案如图丁所示。你认为 
 (小李/小王)的实验方案更好,小王的方案 
(能/不能)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
(4)小王在实验中发现在杠杆的支点上施加一个力,这个力____(可能/一定/一定不)影响到杠杆的平衡;
(5)小李用轻绳悬挂杠杆一端的作为支点,在B点用轻绳悬挂钩码,在A点用轻绳竖直向上拉,装置如图戊,使杠杆缓慢匀速上升。若只将测力计的悬挂点由A移至C点,仍将钩码提升相同的高度,则杠杆的机械效率将
____(变大/变小/不变);若只将钩码的悬挂点由B移至C点,仍将钩码提升相同的高度,则杠杆的机械效率将
_____(变大/变小/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