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飞翼》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用不同的方法控制条件进行实验;能使用自己的计时方法进行定量观察
2、以实事求是的态度看待实验现象;愿意通过多次测量确定测量结果
3、能举例说明下落物体的下落速度与质量大小的关系
教学准备:
每组:两张大小相同的纸,绳一条(长1.5米),秒表一块,其他表(2-3块),画路线的图纸4张,区别针若干
教师:做好的纸飞翼一个,两张大小相同的纸,绳一条(长0.5米),自己看时间用的表,纸飞翼图片35张,讨论提示卡8张,实验记录单8张
生:剪刀一把,铅笔,橡皮,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观察下落的纸做一做,看一看,画一画1、师演示:两张同样大小的纸,其中一张揉成纸团,让纸片和纸团同时从同一高度落下,会有什么现象呢?2、学生猜测3、师:让我们一起做做看是不是我们想的这样。实验要求:⑴要保证它们从同一高度落下⑵要同时松手⑶要反复多做几次⑷要注意小组分工合作。⑸把你看到的现象简单记录下来或用笔画下来,4、学生分组做一做,看一看。5、学生汇报实验现象并把画的路线图拿到前面展示给大家看。6、师:在刚才的实验中,还有那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7、小组讨论。8、学生汇报9、教师简单小结:实验中相同的地方有高度相同、纸大小相同、是同时落下,不同的地方有形状不同、在空中的时间长短不同,那你觉得为什么纸团和纸片在空中的时间长短不同呢?学生回答10、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个小玩具,你们看,见过吗?这个小玩具就叫纸飞翼,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纸飞翼。(师板书课题)(二)纸飞翼的研究1、制作纸飞翼⑴师讲解制作方法(要注意:1、用剪子时一定要注意安全。2、剪的时候要认真剪,尽量沿着直线剪直。3做完以后,小组几个人可以一起玩一玩,)⑵学生做一做,玩一玩,看一看。2、研究纸飞翼⑴师:刚才我们在玩的时候发现,纸飞翼从上面落到地上需要一段时间,那你觉得纸飞翼在空中时间的长短可能与纸飞翼本身的什么特征有关系?⑵学生猜测。(可能与放飞翼的高度、飞翼的材料、翼面的大小、飞翼的重量有关系等等)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⑶师小结:通过我们刚才的猜测,我们得到两种可能,纸飞翼在空中时间的长短可能与纸飞翼的重量有关,还可能与纸飞翼的形状有关。形状又包括翼面的大小和角度。我们这节课就先上到这里,下节课我们接着研究纸飞翼。 通过这一演示实验,让学生感知两张不同形状的纸下落的速度不同,所受空气的阻力不同,和什么因素有关系,为下面的活动做好准备。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做,能用不同的方法控制条件进行实验并做好记录,愿意通过多次实验确定测量结果。意在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科学习惯,为研究纸飞翼做好铺垫。学生通过制作纸飞翼,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并且能从玩中有所发现。学生有了前面的实验做基础,并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对这一现象进行猜测,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纸飞翼的研究1、师:上节课我们对影响纸飞翼在空中时间长短的条件进行了猜测,可能与纸飞翼的重量和形状有关系。事实上是不是我们猜测的这样呢?我们必须先讨论一下实验的方法。(出示讨论提示)把你们讨论的结果在提示卡上简单记录。2、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3、汇报交流(强调做对比实验的方法和通过三次测量求平均时间)4、学生分组实验5、交流实验结果师生小结:飞翼的轻重、飞翼的材料、翼面的大小、飞翼放的高度都会影响飞翼在空中的时间长短。6、扩展比一比:请你们小组从我给大家提供的这些纸中选一张,做一个纸飞翼,看哪个组做的纸飞翼在空中的时间长。学生分组制作汇报演示(二)扩展:降落伞的研究师:我今天还给大家带来一个小玩具(出示降落伞图片),你们会做吗?那你觉得降落伞在空中的时间长短可能与什么有关系呢?学生猜测师:是不是与这些条件有关系呢?我们课下可以模仿对纸飞翼的研究选一个题目试试,可以吗? 这一环节的设计可以培养学生自己设计实验的能力。这一环节学生能通过不同的方法来控制实验,并能通过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意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科学探究的能力和科学的态度,也体现了学科之间的整合。通过这一拓展内容,可以使学生对以上学过的内容进行简单的综合应用。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是使学生对研究纸飞翼这种研究方法更深一步的巩固应用。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并且把学生的研究兴趣延伸到课外。
2002年为新教材《科学》做录像课——《纸飞翼》并在全国17个省市观摩
《纸飞翼》教学设计
石家庄市新华区
北焦学校
闫亚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