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八年级上册2.3-2.4声音的利用、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导学案-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物理八年级上册2.3-2.4声音的利用、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导学案-人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5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9-11 22:27: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级


物理


人教版
课程标题
第二章第3-4节——声的利用;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一、考点突破
知识点
要求
备注
声的利用
知道
知道声音的应用:传递能量和信息;了解超声波与次声波;知道回声现象及其利用。
噪声
知道
知道噪声的定义;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了解声音的强弱;知道防治噪声的三条途径。
二、重难点提示
重点:回声的利用;噪声的定义和防治。
难点:回声的利用。
知识梳理:
一、知识脉络图
二、知识点拨
(一)声的利用


举例
传递信息
回声测距、听到说话声、B超、双耳效应、声波生命探测仪、次声波预报自然灾害等
传递能量
超声波碎石、超声波洗涤、超声波空气加湿器等
【注意】(1)人要区分两个声音,这两个声音至少要相隔0.1s以上,所以人要听到自己的回声,人与障碍物间的距离至少要17m以上;
(2)“回声测距”中,要注意声音是一来一回的,即距离应为:s=vt,其中t为发出声音与接收到回声的时间。
(3)超声波的应用:
特点
应用
1
超声波的频率高,可在气体、液体、固体等介质中传播。
声呐,探测海底深度、鱼群、潜艇、暗礁等。
2
超声波可传递很强的能量,对物体具有很强的“破碎”能力。
用超声波清洁牙齿,也可用超声波来清洁其他坚硬物体表面的污垢。
3
超声波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
可以用其来探测物体内部的情况,比如金属探伤,B超等。
应用举例:
(4)次声波:
特点:人耳虽然听不到次声,但次声具有很强的能量,具有很大的破坏力。可以震碎人体内的器官,破坏建筑物,使机器破碎等。
应用:火山爆发、地震、海啸、台风、核爆炸、导弹发射,都能产生次声波。所以人们常用其来预报自然灾害。
(二)噪声及其控制
1.
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人们用分贝(dB)来划分声音等级(强弱)。
2.
噪声及其控制:
定义
从物理学角度
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所发出的声音
从环境保护角度
一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
控制噪声
(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说明:减弱噪声的方法,也可以简称为:消声、隔声和去声。
①从声源处入手:改变、减少或停止声源的振动(消声);
②从传播过程入手:隔声、吸声和消声(隔声);
③从人耳处入手:戴耳塞、耳罩、头盔等(去声)。
高频疑点:
声现象:
例题
下列有关声音的现象中,其本质与其他三个现象不同的是(

A.
在狭小的岩洞中说话,听起来比野外响亮得多
B.
在雷雨来临之前,电光一闪即逝,但雷声却隆隆不断
C.
岸上的人说话,能把水中的鱼吓跑
D.
北京天坛的回音壁,能产生奇妙的声学现象
思路导航:选项A、B、D都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并被反射回来,形成回声造成的;而选项C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液体也可以传声。
答案:C
点评:生活中与声音有关的现象有很多,同学们在平时一定要多观察、多思考、多分析,最好对它们进行分类,弄清它们产生的原因和实质,以免混淆。
回声计算:
例题
如下图所示,猎人在陡峭的山谷内的O点放了一枪,1.5s后他听到第一个回声,再过多长时间后,他才能听到第二个回声?
思路导航:从图中可以看出,O点不是在山谷的中央,所以人会听到两次回声。O点离左侧山崖更近,先听到左侧传来的回声,第二次是右侧山崖传来的回声。在计算回声时,要注意声音经过的路程等于人与山崖的距离的两倍(声音一去一回)。本题中,并没有告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所以要先求出声音的传播速度。可以利用第一次回声来求解。
答案:
解:声音的传播速度:
则第二次听到回声的时间为:
两次的时间间隔为:t′-t=2s-1.5s=0.5s
答:再过0.5s他才能听到第二个回声。
提分技巧:
1.
声音可以传递能量,也可以传递信息;
2.
超声的应用广泛,次声往往与灾害相联系;
3.
噪声的确定,主要是从环保的角度来考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