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现象(2课时)(课件 30张ppt 7个视频文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节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现象(2课时)(课件 30张ppt 7个视频文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9-11 14:15:26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第一课时
活动1:深紫色的高锰酸钾晶体加到水中
高锰酸钾晶体
现象:
:高锰酸钾固体消失了,得到紫红色的液体。
活动2:将固体的碘加到酒精中
固体碘
酒精
碘酒
现象:
紫黑色的固体碘不见了,形成了棕黄色的液体。
通过实验可以知道_____
能溶解在__
里,___能溶解在___
里。
高锰酸钾


酒精
_______能溶解在_____中,
_____能溶解在_______中。
溶解后所得到的混合物。
高锰酸钾


酒精
被溶解的物质
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溶剂
溶质
溶液

通过实验
混合物:有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
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一.溶液
做一做:将溶质和溶剂填入相应的表格中
溶液
碘酒
酒精的
水溶液
蔗糖水
氢氧化钠溶液
硫酸铜溶液
溶质
溶剂

酒精
酒精




蔗糖
氢氧化钠
硫酸铜
溶质质量
+
溶剂质量
=
溶液质量
例.某温度下,40g高锰酸钾完全溶解在100g水中,得到
g高锰酸钾溶液?若有4g高锰酸钾不溶解,则得到
g高锰酸钾溶液。
140
136
溶质的质量是指被溶解了的那部分的质量
(如果没溶解到溶剂里或从溶液中又析出,则不计算在内)
1.将
3滴酒精滴入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
2.取一只透明的玻璃杯或烧杯,打开汽水或
啤酒瓶盖,将其中的汽水或啤酒倒入杯中,你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你的判断___________________。
酒精溶解在水中
有气泡冒出
压强减少,原来溶解水中的CO2冒出
实验表明:
液体和气体也可以溶解在水中。
河水可以养鱼,说明河水中溶解了什么物质?
河水中溶解了氧气。
即:溶质也可以是液体、气体
请说说溶液有什么特征?
1.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和物。
a.(稳定是指外界条件不变,溶质和溶剂不会分离)
b
.(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故是混和物)
A
B
一杯食盐溶液
无色、透明是溶液的特征吗?
例:一杯食盐水在温度保持不变时,敞口放置较长时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食盐会慢慢沉到杯底
B.食盐水一定下部分较浓,上部分较淡
C.食盐既不沉到杯底,更不会浮到液面上
D.上述说法都是错误的
C
(1)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时,溶质是固体、气体,溶剂是液体。
(2)当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其中一种为水时,则水都是溶剂而当非水的两液体时,量多者为溶剂,少则为溶质。
水是较好的溶剂
常用的溶剂:酒精、汽油、丙酮
如何判断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香蕉水(硝基漆稀释剂)
各种洗涤剂是生活中常用的有机溶剂。
实验3:按表中内容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
将观察到的现象填入表中,并与同学进行交流。
编号
1
2
3
实验内容
食盐
水——
干土壤
水——
色拉油
水——
振荡
静置
溶液、
悬浊液、乳浊液
不透明
不稳定
均一
稳定
溶液
乳浊液
浑浊、不透明
不稳定
悬浊液
二、悬浊液和乳浊液
1、悬浊液:固体小颗粒分散于液体(不相容)里所形成的混合物
2、乳浊液:液体小液滴分散另一种液体(不相容)所形成的混合物
常见的乳浊液





色拉油+水
常见的悬浊液
钡餐(用于肠胃检查)
某些标有“服时摇匀”的药剂、某些果粒饮料
1.如何将衣服上或手上沾有的油污洗去?
不能溶于水的油污,可以用汽油、丙酮等有机溶剂去除。
因油污不溶于水而易溶于汽油、丙酮.
2、服装干洗的原理是什么?为什么干洗的衣物不能即日领回?
使用有机溶剂作为干洗液,把油性污渍洗掉.
由于干洗溶剂都是一些致癌物质或具有中度毒性,对人体有害,使残留的干洗溶剂先挥发掉再领回.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
溶液
悬浊液
乳浊液
组成
溶质
溶剂
特征
均一、稳定
特征
不均一、不稳定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凡是均一、稳定、透明的液体都是溶液
B.不同的物质分散到水中都会形成溶液
C.泥水中,泥是溶质,水是溶剂
D.在科学实验中,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D
2.溶液区别于悬浊液、乳浊液的根本之处是(

A.
溶液无色透明
B.溶液稳定、均一
C.
溶液有颜色的
D.溶液没有气味
B
3、悬浊液、乳浊液和溶液的相同点是(
)
A.都是浑浊的  
B.都是均一的 
C.都是稳定的  
D.都是混合物
D
4、下列各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A.泥水
B.牛奶
C.碘酒
D.冰水混合物
C
5、将少量的(1)菜油(2)醋(3)味精(4)胡椒粉(5)面粉,分别加入水中,振荡后,其中____形成悬浊液,___形成乳浊液,____形成溶液。(填编号)
(4)(5)
(1)
(2)(3)
6、从一杯食盐水的上部取出一部分,测得它的密度是a
g/cm3;再从下部取出一些,它的密度应该是(
)A.大于a
B.小于a
C.等于a
D.变化不定
C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溶液一定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
B.溶液应该是无色透明的
C.水均一、稳定,是一种溶液
D.煤油与水充分混合形成溶液
A
第二课时
固体、液体的药品取用
一、实验基本操作
1、固体药品的取用
A、取用药品的“三不”原则:
不接触、
不猛闻、
不品尝。
B、取用药品的用量
(1)严格按实验规定用量;
(2)未指明用量取最少量:
液体1mL-2mL;
固体盖满试管底部。
(3)实验剩余药品“三不”原则:
不丢不回不带走。
块状固体药品的取用
固体粉末的取用
C、固体药品的取用方法
(1)、块状固体和密度较大的金属颗粒:
“一横二放三慢滑”。
(2)、粉末状固体:“一横二送三直立”。
取固体粉末时要用药匙或纸槽。药匙的两端是大小不同的两个匙,取较多量时用大匙,较少时用小匙。
液体药品的取用
2、液体药品的取用
(1)倾倒方式:
用于取用多量的液体
注意:

瓶塞倒放在桌上;

试剂瓶标签向手心;

试管略倾斜,瓶口紧挨试管口。

倒完后,应立即盖紧瓶塞,
把瓶放回原处,标签向外。
(2)胶头滴管的取用:
用于吸取滴加少量液体。
正中悬空
2、液体药品的取用
(1)、倾倒方式
用于取用多量的液体
注意:

瓶塞倒放在桌上;

试剂瓶标签向手心;

试管略倾斜,瓶口紧挨试管口。

倒完后,应立即盖紧瓶塞,
把瓶放回原处,标签向外。
(2)、胶头滴管的取用
用于吸取滴加少量液体。
正中悬空
胶头滴管的使用
液体药品的取用
(3)、用量筒量取液体

根据取用量,选择合适量程的量筒;
所选量筒的量程应略大于所取量,并越接近越好,以减少误差。

将液体倾倒入量筒中;

接近刻度线时,用滴管调到
所需液体的量。
眼睛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层相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