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城版《音乐》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课题:翠鸟咕咕唱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分声部有感情地唱会《翠鸟咕咕唱》,初步培养学生的多声部感知能力和演唱能力。
2、形成多声部演唱的配合能力以及演唱与击拍的协调能力。
3、在音乐活动的共同参与中培养学会的群体意识和合作意识。
4、唱好连音、跳音和顿音,掌握分声部合唱的音准控制能力。
学情分析:
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正是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烈的时候,演唱的同时听自己的音高还要用另外一只耳朵去倾听另一声部和自己声部的和声感,音准的控制能力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本节课所教授的歌曲是轮唱歌曲,三年级的学生掌握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重点:二声部轮唱的学习。
教学难点:跳音以及演唱两个声部的音准与和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提问:同学们有去过澳大利亚吗?知道澳大利亚有什么动物吗?
由此引入笑翠鸟(介绍笑翠鸟名字的来源)
2、情境导入
幻灯片放出翠鸟的照片,简单介绍笑翠鸟并模仿翠鸟的叫声——咕咕
3、趣味发声练习导入
模仿翠鸟叫声
(1) 1=C ▼ ▼ ▼ ▼
5 — |3 — |5 — |3 — |5 3 |5 3|3 — ‖
咕 咕 咕 咕 咕 咕 咕 咕 咕
▼ ▼ ▼ ▼
3 — |1 — |3 — |1 — |3 1 |3 1|1 — ‖
采用二声部趣味练声的方法,让学生模仿翠鸟的叫声边做发声练习。
二、学习歌曲
1、节奏小游戏
学生口读歌词,手打节拍, 体验节奏的律动,从而加深学生们的节奏感,也对歌曲的节奏有了一个大概的熟悉和了解,采用语言节奏的方式,按节奏朗读歌词,解决歌曲的难点节奏。
2、节奏卡农游戏
利用歌词进行节奏卡农游戏
3、学学、唱唱、
(1)听录音范唱歌曲轮唱部分,学生初步感受二声部轮唱歌曲。
(2)教师口头讲述轮唱的概念。
(3)齐唱部分和一声部由全体学生演唱,二声部由老师演唱。老师与二声部音乐轮唱、学生再次感受轮唱的和声效果。
(4)全班同学一起学习二声部旋律5 3|4 2|3 - ‖
学生尝试各种不同的方式来演唱二声部,反复练习、演唱、评价,唱熟二声部并感受不同的演唱形式带来不同的演唱感受。
(5)评价,表现歌曲:全班同学有感情、活泼地演唱歌曲,并进行歌曲处理以及注意歌曲中的音乐记号。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学习《翠鸟咕咕唱》这首歌曲,初步了解了轮唱这种演唱形式。通过二声部的合作,我们把音乐更丰富的表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