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弦乐曲《吹口哨的人与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花城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音乐》三年级上册第9课管弦乐曲《吹口哨的人与狗》。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花城出版社《音乐》三年级上册第9课《音乐中的小动物》中的管弦乐曲《吹口哨的人与狗》。这首乐曲将音乐和口哨艺术巧妙结合,生动地描绘了小主人吹着欢快的口哨,身边跟着心爱的小狗绕着尾巴蹦来跳去地在林荫道上散步的情景。乐曲鲜明的主题乐段穿插出现了3次,形成回旋曲式。乐曲轻快的旋律、丰富又不失精巧的配器,刻画了不同的音乐形象;富于弹性的节奏深化了乐曲风趣的音乐性格;速度、力度的变化渲染了不同的音乐情绪。整曲形象逼真,充满画面感,能让孩子们充分地发挥想象力,深受儿童们的喜爱。
从一年级下册《音乐中动物的小故事》开始,学生在前两年的学习中,已听赏了多首突出刻画动物形象的乐曲。通过感受、想象,能初步在教师的引导下提取相关的音乐要素,对不同动物形象进行区分、表现,及通过音乐的发展,体会、描述与“动物”相关的故事情节。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学生进一步在乐曲的欣赏中结合音乐要素发挥想象,在音乐表现中丰富体验,享受乐趣,积累经验,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获得审美体验。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好奇、好动、想象力丰富,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热爱,也喜欢小动物。经过前面两年的音乐学习,他们积累了学习经验扩展了认知领域,感受体验和探索创造的能力不断增强,具备了一定的欣赏能力和听辨能力。但要在乐曲的欣赏中根据音乐要素想象出不同的音乐情绪、音乐情境和音乐形象,并学会表现,需要梯度渐进的学习步骤。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设计符合他们特点的音乐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获得感知音乐的能力和学习音乐的动力。
【设计理念】
本课内容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富有情趣,便于他们发挥想象,在音乐活动中,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现能力。教学设计立足于音乐本体,从音乐内容出发,抓住音乐“行进”风格、“口哨”要素、故事情节,从多个角度引导学生挖掘音乐要素并展开想象。在教学时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找准学生的认知最近发展区,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创设多个音乐实践活动,通过教师指导,学生亲身参与,在聆听、想象、体验、表演中,发展音乐欣赏和表现的能力,提高音乐审美水平。
通过“聆听——想象——发现——体验——表现”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开展一系列的音乐实践活动,内化音乐要素,逐步升华对乐曲的理解,加深情感体验,把教学活动与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紧密结合。
教学中适当地应用多媒体、钢琴、卡片、小军鼓等教具辅助教学,力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获得审美体验,最终达成学习目标。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在参与音乐活动中,获得积极愉悦的体验;
2.通过听、唱、奏、演、创等音乐活动,让学生听辨音乐形象和音乐特点,培养学生记忆音乐的能力。
3. 在欣赏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并尝试用动作表现音乐。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感受、听辨音乐形象和音乐特点。
教学难点:区分乐段,想象音乐、表现音乐。
【教学准备】
1. 教具:课件、钢琴、卡片、小军鼓、玩具狗
2.学具:音乐书
【教学过程】
步骤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组织
教学 师生问好。
在友好、融洽的氛围中开始音乐学习。
二、
导入 1、初次感受乐曲主题音乐。 教师表演。 学生观看表演并感受音乐主题。 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更好地融入音乐情境,为展开进一步的学习做准备。
2、学唱主题。 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音乐情绪。
2、出示主题音乐的谱例放慢速度弹奏旋律。
3、带领学生画图形谱。 1、学生进一步感受并描述音乐情绪。
2、用“du”学唱主题的谱例。
3、边演唱主题音乐边画图形谱。 学唱主题、画图形谱让学生初步感知音乐情绪,旋律特点,帮助学生记忆主题,为后续音乐活动的开展做好铺垫。
1、初步感受全曲。 播放乐曲,揭示课题。 聆听全曲。 聆听全曲,初步感受音乐情绪,关注主题音乐。
2、学习A乐段。 1、引导学生通过“口哨”的音色体会音乐情绪。
2、出示谱例简要分析节奏。
3、敲奏小军鼓并指导学生表演A乐段。 1、对“口哨”的音色展开联想并表现。
2、师生探究。
3、学生表演。 1、引导学生通过音乐要素展开音乐想象。
2、通过节奏因素感受音乐的轻快活泼。
3、通过律动、表现,加强学生对音乐主题的理解和记忆。
3、学习B段。 1、提示学生聆听、想象,引导学生找到音乐变化的根源,评价学生的表现,并梳理音乐要素。
2、引导学生对音色、音高的变化展开对音乐形象的联想,介绍音乐形象的主奏乐器,并与学生合作表演。 1、学生认真聆听,展开想象,从速度、力度的改变中得以启发,并创编与音乐情绪相符的动作进行表现。
2、展开对音乐形象的想象和对音乐情景的联想,分角色与老师合作表演。 1、鼓励学生把音乐形象、音乐情景与音乐要素结合起来进行分析。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增添学习兴趣,体验音乐活动的乐趣。
步骤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4、学习C段 1、带领学生律动,启发学生划分乐句。
2、带领学生为C段的表演加入声势伴奏。 1、跟随老师一起律动。
2、在老师的带领下为每4个乐句的最后两小节加入声势伴奏
(X.X X| X.X X)。 1、通过律动,启发学生划分乐句。
2、培养学生的内心听觉,学会在乐句的后两小节加入声势伴奏。
5、学习A2 播放音乐,启发学生展开对音乐结尾处的联想、并为音乐结尾处设计动作。 聆听、想象、表演。 引发学生有意听觉,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调动学生的表现欲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编动作的能力。
四、 复习、巩固,表现全曲。 1、聆听ABC三段音乐,做出相应的动作。
2、表演全曲。 1、教师随机播放三段音乐。
2、师生合作表演。 1、学生认真聆听并做出与音乐相对应的律动。
2、学生表演全曲。 1、巩固学生对乐段的记忆。
2、让学生体验音乐表演的乐趣,逐步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和表现能力。
五、拓展 初步认识乐曲结构 教师请学生进行乐曲段落排列。 学生用图形卡片排列乐曲的结构。 及时反馈、检测教学效果。
六、 总结 师生共同总结。
总结学习内容,升华情感体验。
【板书设计】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