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中国古代恢弘的雕塑群
-----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中国古代雕塑群的杰出代表及其艺术特点,从而掌握分析和鉴赏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作品的艺术风貌。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鉴赏的方法具备欣赏不同雕塑艺术作品的方法和能力,探索社会发展的进程与艺术审美进程的关系。
3、情感目标:
通过雕塑的欣赏,使学生懂得美术的社会功能,培养学生民族的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两大雕塑艺术的艺术特征,能够对其作品进行分析和欣赏。
【教学难点】:
宗教雕塑的发展与时代的关系,内容涉及较广,风格也呈现多样化。
如何调动学生对雕塑艺术欣赏的动力。
【教材分析】:
本课的内容通过对中国古代有代表性的组群作品进行具体详尽的介绍,分析他们的艺术特点,使学生掌握欣赏中国古代雕塑作品的基本方法。本课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概述了中国古代两大类雕塑艺术的定义和艺术风貌。第二部分是对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写实风格欣赏。第三部分分析了霍去病墓前石雕群的写意风格。第四部分是欣赏了中国古代的四大石窟,并对其进程做了介绍。第五部分是感悟山西太原晋祠圣母殿侍女群。
【教法设计】:
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使用了学校提倡的学-议-导-练,高效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相结合,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形成自己的思考模式。“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教会学生思考的方式。并且将远程培训的评价量规引入课堂教学中,深入的了解学生的思考过程,与展示能力,通过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学科组长评价等多方面的方式评价学生的能力。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课前视频:
播放《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发掘及其艺术成就。
教师组织上课,问好。
教师:同学们看了刚才的视频有什么感受?它在中国有什么样的社会地位?
学生:宏伟壮观的雕塑。
学生:世界第八大奇迹。
学生:中国人的创造力
学生:·········
教师:刚才有同学提到秦始皇陵兵马俑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你认为秦始皇兵马俑为什么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下面我们通过学习来感受了解一下他的艺术魅力。
展示课题:
感受中国古代恢弘的雕塑群-----中国古代的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
学习目标:幻灯片展示,三维目标,教师解读三维目标。
(一)教师:出示图片《秦始皇兵马俑之披甲武士俑》与《马踏匈奴》
1、自主学习:(三分钟)学生自主阅读课本第二部分《世界上最大型的雕塑群》和第三部分《汉代最杰出的的石雕群》。
2、自主思考问题:(一分钟)
提出问题:比较这两幅作品,同样是陵墓雕塑,他们在创作手法有什么样的不同点。出现这种差异的历史背景和思想文化原因是什么?
3、学生小组合作探究:(五分钟)同学们在自主思考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相互交流对刚才问题的看法,形成自己的艺术观点。
4、学生展示:(五分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自己的观点看法。
教师:请二组的同学展示自己的观点。
学生展示:谈自己小组的艺术观点。自秦汉以来的厚葬风俗,统治阶级注重修建自己的陵墓。陵墓雕刻是古代陵墓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秦始皇陵兵马俑细腻生动的个性与气势磅礴的整体相协调统一。而汉代的《马踏匈奴》造型简洁,表现力强。
教师:请其他小组对他们小组的观点提出质疑补充。
学生展示:内容模拟现实生活,反映社会时尚和状况。
学生:艺术手法,秦俑写实,汉俑夸张写意。
教师总结:(一分钟)秦始皇兵马俑是中国雕塑的重要代表,其地位代表中国。法国前总理希拉克参观完时曾说过:世界上有7大奇迹,现在要加上秦俑。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过埃及;不看秦俑坑,不算真正到过中国。而霍去病墓石雕群,采用象征主义的手法循石造型,更是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精神和艺术魅力。
(二)教师:中国古代的统治者相信灵魂不死,为了维护自己统治的长治久安,除了大肆修建陵墓建筑以外,还通过宗教来维护自己的统治,在中国古代的宗教影响最为深远的就是佛教与道教。这些宗教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成就了中国古代的宗教雕塑艺术。
自主学习:(三分钟)下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四部分《中国最著名的的石窟寺雕塑群》和第五部分《伫立千年的一群少女》
教师:幻灯片展示图片《敦煌莫高窟194窟菩萨立像》《云冈石窟第二十窟主佛》《龙门石窟奉先寺卢舍那大佛》《麦积山127窟左壁龛右侧胁侍菩萨》《晋祠圣母殿侍女立像》。
合作探究:(十分钟)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讨归纳总结每个菩萨所代表的石窟的艺术特色,并深入思考菩萨形象与当时的文化背景及审美趋向的关系?
要求:1、学生现在小组内形成统一的观点,并以纸面的形式总结
2、小组长代表本小组到其他小组进行交流,对自己小组不明白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质疑、探讨。
3、教师:参与其中,引导学生更好的思考。
4、学生展示时采用抢答的方式,可以分析一件作品,也可以分析多件作品。
学生展示:(七分钟)
(1)敦煌石窟:彩塑艺术以唐朝的成就最高。
特点:佛教艺术向世俗化方向发展,雕塑着运用高超的技艺,使人感受到当时的生活气息,体现了“曲眉丰颊,圆润肥美”的特点。
(2)云冈石窟:
特点:主尊以北魏的道武帝至文成帝五世皇帝为象征,体现了皇权与神权的结合。其带有明显的犍陀罗风格。
(3)龙门石窟:
特点:北魏的反映艺术的本土化更为明显。
唐代的奉先寺的卢舍那佛龛造像是龙门石窟规模最大的雕塑群,其中的卢舍那大佛体现了神性与人性的完美结合。
(4)麦积山石窟:
特点:以泥彩塑艺术为代表,被誉为:中国彩塑艺术博物馆。其中北魏和西魏最具代表性。造像具有明显的“褒衣博带”的文士风度,秀骨清像。
(5)宋代道教雕塑:山西太原晋祠圣母殿的彩塑艺术群。
特点:具有明显的现实主义精神。
教师点拨:(二分钟)中国古代的雕塑是个艺术宝库,是各个朝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产物,在历史上曾经被帝国主义列强疯狂侵略,产生了不可弥补的损失。同学们在思考问题时,可以更好的将时代背景与作品的艺术特色结合起来理解,了解作品,了解艺术,在欣赏中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和艺术素质,为中国古老艺术的再现青春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课堂评价(五分钟)
教师:同学们看黑板,根据老师提供的评价量规,来评价一下自己本堂课的表现。
合作学习检查表
?
几乎从不
有时
总是
1.我参与作品类型特征的讨论以及作品创作方法和创作思路的讨论,并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
?
?
?
2.我能合理地提出自己的作品欣赏观点并能吸取其他同学的观点。
?
?
?
3.我在小组内交流、辩论并对自己的欣赏思路进行反思。
?
?
?
4.我坚持不懈地积极工作,为实现小组的目标而努力。
?
?
?
5.我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聆听者在小组中建立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分担小组的责任,帮助整个小组按要求完成任务。
?
?
?
6.我提出了问题。
?
?
?
7.我对他人的意见做出了积极的回应。
?
?
?
8.我搜寻到了有效的信息。
?
?
?
9.我为每个成员对团队做出的贡献感到骄傲。
?
?
?
学生反思自评表
?
4
3
2
1
提出问题
我能够对雕塑艺术作品的表现形式和文化内涵提出问题,并能引导我自主学习和有意识的搜集信息,它能激发我的兴趣也是对我的挑战。
我能提出一个对现有艺术作品鉴赏的问题,激发我对本课内容的学习挑战。
我提出了一个欣赏中遇到的问题,但是不否全面。
我依靠教师给我提出问题。
选择、整理和评估信息
我能独立地收集、整理、评估那些与艺术作品欣赏相关的、准确的可靠的信息。
我能独立地收集和整理与作品欣赏有关的信息。
我能收集和整理一些与美术作品欣赏相关的信息,但我不能判断它们是否可靠或有用。
我找来找去也无法确定什么是最有用的信息。
合作学习
我积极的参与艺术类型特征的讨论以及作品创作方法和创作思路的讨论,并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
我参与艺术类型特征的讨论以及作品创作方法和创作思路的讨论,并能发表自己的一两点看法。
我参与艺术类型特征的讨论以及作品创作方法和创作思路的讨论,并不能够发表自己的看法。
在合作学习中,找不到自己的地位。
教师:下面小组互评,请各小组长对你所参加或者参与的小组的评价情况进行评价。
学生:组长自由发言。
教师:根据组长的发言,有请学科组长的记录,评出最佳表现小组。给予他们最热烈的掌声,希望他们再接再厉,在下节课中有更优异的表现。
(四)教师小结:中国古代的雕塑艺术除了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意外,还存在着形形色色的雕塑,同学们已经能够基本的掌握欣赏的方式与方法,请同学们课后自己搜集资料,以我们课堂中所学的方法去欣赏雕塑艺术作品,感悟艺术作品。
课堂评价与改进意见
课堂评析:
一、优点
1、教学目标制定较为合理,体现单元教学要求。课堂气氛活跃,课堂衔接自然大方,条理清晰明白。
2、教学思路清晰,重难点突出,从美术课堂的特点出发,重点在于作品欣赏,在欣赏中感悟作品的艺术特征。
4、教学手段运用好,能够运用媒体教学,通过音频、视频资料吸引学生参与课堂,加深学生对美术的抽象思维。
5、教学过程体现学生的知识探究能动性,通过作品鉴赏、要素分析、合作探究等环节,让学生参与艺术课堂,调动学生听、想、辩、析的能力。充分发挥了小组合作学习探究的优势,不断的质疑,提问,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探索。
6、课堂体现艺术课堂的实践能力,学生在情景设置中感受美术的要素特点,在参与中达成目标。并将美术课程的美育作用充分的发挥了出来。
7、使用了昌乐一中推广的优质高效课堂学-议-讲-练的模式进行的,并且在课堂中引进了暑假远程研修的评价量规对学生进行了综合的评价。教师充分的发挥了引导作用,而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其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发挥。
二、缺点:
教学目标展示简单,只有老师解读,学生对于目标达成缺乏思考。
课堂环节课堂作品鉴赏偏少,教学过程过分注重课堂的四个环节,环节过度生硬。
进行小组发言的时候,能否由能力稍差的学生担任,以帮助他更好的克服自身的障碍,更好的参与到学习中去,更好的集中他们的注意力。
改进意见:
教学过程要首先展示、解析教学目标,目标达成要求明确,要重点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维度要求,让学生自己思考感悟学习目标的达成。
教学环节中要突出美术鉴赏,美术课堂鉴赏为主,同一类型的作品进行欣赏,然后进行学生的探究与交流,在欣赏中感悟艺术魅力。
3、PPT展示不能代替板书,在板书上要进一步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