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15—1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
1.(2020全国Ⅱ卷·27)
(?http:?/??/?www.21cnjy.com?)明代官营手工业实行工匠制度,生产官府所需物资。明中叶后,官府往往直接向匠户征收银两而不征用其生产的产品,此现象持续增多。这反映了
A.白银已取代其他货币
B.雇佣劳动成为主要用工方式
C.民营手工业发展受挫
D.官营手工业的地位遭到削弱
【答案】D
【解析】由材料“官府往往直接向匠户征收银
(?http:?/??/?www.21cnjy.com?)两而不征用其生产的产品”可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国家用货币征收取代了对工匠的实物征收,工匠不再专一于物资生产,削弱了官营手工业的地位,故选D项;材料并未提及市场流通的货币形式,“已取代”表述过于绝对,排除A项;明中后期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雇佣劳动并未发展为主要的用工方式,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官营手工业而非民营手工业的发展,排除C项。
2.(2020江苏卷·5)明代松江府大地主潘
(?http:?/??/?www.21cnjy.com?)允端的《玉华堂日记》中,反映土地租佃关系的记事有4条。在日记中,关于垦田挑泥、种麦等往往有发给“工本”和“工银”的记载,他的田庄产品除自用外,也有一部分投放市场。该日记可以佐证(
)
A.
农村雇佣劳动基本普及
B.
地主剥削程度有所减轻
C.
地主收入依赖家庭副业
D.
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多样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土地租
(?http:?/??/?www.21cnjy.com?)佃关系的记事有4条”“关于垦田、挑泥、种麦等往往有发给‘工本’和‘工银’的记载”“产品自用外,也有一部分投放市场”等信息可知,这时期农业产生领域有租佃、雇佣、面向市场等有多种生产经营方式,说明这时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多样,D项正确;材料内容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农村雇佣劳动,但无法得出雇佣劳动普及的结论,A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这时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多样,没有涉及地主剥削程度,B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这时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多样,没有强调地主收入来源,无法得出地主收入依赖家庭副业的结论,C项错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2019·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
(?http:?/??/?www.21cnjy.com?)27)乾隆时江南地主“所居在城或他州异县,地亩山场皆委之佃户”。苏州甚至出现“土著安业者田不满百亩,余皆佃农也。上田半归于郡城之富户”。由此可知,当时江南(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土地所有权变更极为频繁
B.农业生产利润微不足道
C.个体农耕为主要生产形式
D.农业中商品化生产普遍
【答案】C
【解析】“地亩山场皆委之佃户”“
(?http:?/??/?www.21cnjy.com?)土著安业者田不满百亩,余皆佃农也”可看出个体租佃经营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形式,故选C项;“所居在城或他州异县,地亩山场皆委之佃户”不涉及土地所有权的变迁,排除A项;“土著安业者田不满百亩,余皆佃农也。上田半归于郡城之富户”没有涉及农业生产的利润问题,而佃农的普遍,客观上说明地主有利可图或者说明利润丰厚,排除B项;“所居在城或他州异县,地亩山场皆委之佃户”。苏州甚至出现“土著安业者田不满百亩,余皆佃农也。上田半归于郡城之富户”这里的信息没有说明农产品的动向问题,不能说明商品化的程度,排除D项。21·世纪
教育网
4.(2018·江苏高考·
(?http:?/??/?www.21cnjy.com?)5)明清时期,江南“桑蚕之利,厚于稼穑,公私赖焉”。在太湖流域,地主催收田租常不在秋收之后,却在农户蚕丝收获之际,俗称“蚕罢米”。这说明,当时江南地区( )www.21-cn-jy.com
A.小农经济已经开始瓦解
B.农耕技术呈现衰退趋势
C.农户收入多赖家庭副业
D.地主剥削程度有所减轻
【答案】C
【解析】鸦片战争后开始瓦解,
(?http:?/??/?www.21cnjy.com?)与材料中“明清时期”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中“利,厚于稼穑”是指利,并未涉及农耕技术,故B项错误;农户收入多赖家庭副业与材料中“桑蚕之利,厚于稼穑,公私赖焉”相符,故C项正确;材料中“蚕罢米”是催收田租的时间变化,但没有涉及“地主催收田租”数额减少,因而无法说明地主剥削程度有所减轻,故D项错误。
5.(2019·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
(?http:?/??/?www.21cnjy.com?)7)明中后期,大运河流经的东昌府是山东最重要的棉花产区,所产棉花多由江淮商人坐地收揽,沿运河运至江南,而后返销棉布。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 )www-2-1-cnjy-com
A.交通方式的变革
B.土地制度的调整
C.货币制度的改变
D.地区经济的差异
【答案】D
【解析】据材料“大运河流经
(?http:?/??/?www.21cnjy.com?)的东昌府是山东最重要的棉花产区,所产棉花多由江淮商人坐地收揽,沿运河运至江南,而后返销棉布”说明山东是江南的原料产地和棉布市场,而江南是棉布的生产地,棉织业发达,这体现了地区经济的差异,故选
D项;大运河是其共同的交通方式,交通方式没有变革或差异,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商业和手工业,与土地制度调整无关,且明朝仍旧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排除B项;国家货币制度的变化不会带来国内地区差异,排除
C项。2-1-c-n-j-y
6.(2019·天津高考·2
(?http:?/??/?www.21cnjy.com?))明朝嘉靖年间,山西武城县县令鉴于该县“集日寡而旷多”,每逢集日,便组织“歌舞剧戏之徒,各呈其技于耍街”,结果“众且观且市,远近毕至,喧声沸腾……粟米丝麻布帛,禽而鸡鹜,兽而牛羊,食而鱼肉果菰,与夫南北水陆之产,可以供民生所需者,错然填街溢巷”。从史料可知,当时武城县( )
A.农村集市贸易从无到有
B.文化与商业结合活跃经济
C.居民日常文化活动丰富
D.乡村城镇化发展比较迅速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中“组织‘歌舞剧戏之徒,
(?http:?/??/?www.21cnjy.com?)各呈其技于耍街'”,出现了“众且观且市,远近毕至,喧声沸腾”现象,并且在集市上“粟米丝麻布帛,禽而鸡鹜,兽而牛羊,食而鱼肉果菰,与夫南北水陆之产,可以供民生所需者,错然填街溢巷”,表现了商业的繁荣景象,据此可知,在明朝嘉靖年间,武城县的集市出现了文化和商业相结合进而活跃了经济现象,故选B项;根据题干中“集日寡而旷多”,表明山西武2·1·c·n·j·y
城县原来就有农村集市,只不过不太活跃,
(?http:?/??/?www.21cnjy.com?)排除A项;根据题干可知,武城县县令为了改善农村集市的冷清现象而采取了活跃文化措施,不能表明当时居民文化活动的丰富,排除C项;乡村城镇化一般表现为常住人口的增多、城镇规模的扩大、各种服务质量的提升等,而题干仅是提及了其集市的繁荣现象,排除D项。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7.(2019·江苏高考·5)有学者认为,“
(?http:?/??/?www.21cnjy.com?)传统上人们对贫穷抱有道德中立的认知”,但明朝晚期,“人们越来越怀疑贫穷是短视和懒惰的结果”。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新兴资产阶级追求财富和物质享受
B.商品经济发展导致社会价值观变化
C.贫富分化和道德沦丧现象日益严重
D.反正统思想成为当时社会主流思想
【答案】B
【解析】从“传统上人们对
(?http:?/??/?www.21cnjy.com?)贫穷抱有道德中立的认知”到“人们越来越怀疑贫穷是短视和懒惰的结果”表明人们价值观念的变化,这个变化主要受到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故B项正确;中国的新兴资产阶级出现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主要反映了人们对待贫穷态度的变化,没有反映社会贫富分化和道德沦丧的问题,故C项错误;反正统思想在明朝晚期已经产生,但没有成为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是宋明理学,故D项错误。
8.(2019·新课标全国Ⅱ卷高
(?http:?/??/?www.21cnjy.com?)考·27)研究表明,明代大商人的资本一般为白银数十万两,多者上百万两。到清代中期,大商人的资本一般在一百万两以上,甚至多达千万两。这表明清代中期( )
A.商人的地位发生根本性改变
B.重农抑商政策明显松弛
C.商业活动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D.白银开始成为流通货币
【答案】C
【解析】由材料“明代大商人的资本一般为白
(?http:?/??/?www.21cnjy.com?)银数十万两,多者上百万两。到清代中期,大商人的资本一般在一百万两以上,甚至多达千万两”可知明清时期商业规模的扩大促使资本的集中,故选C项;古代商人地位受到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地位较低,且“根本性改变”表述过于绝对化,排除A项;封建社会统治者一直固守重农抑商的政策,且“明显松弛”表述过于绝对化,排除B项;明朝后期,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排除D项。
9.(2017年新课标全国Ⅰ卷27).明前中
(?http:?/??/?www.21cnjy.com?)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
B.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
C.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
D.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
【答案】B
【解析】明朝“官员不得使用玉
(?http:?/??/?www.21cnjy.com?)制器皿等。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反映的应是君主专制统治的削弱而不是加强,故A项错误;明朝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玉制器皿数量随之大大增加,以致于“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也说明经济的发展对等级秩序形成冲击,故B项正确;“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使用玉制器皿并非局限于市民,且材料并没有涉及伦理观念,故C项错误;“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说明当时使用玉制器皿的现象非常普遍,并非仅限于低级官员,故D项错误。21cnjy.com
10.(2017年天津卷2
(?http:?/??/?www.21cnjy.com?)).史载,清代“朱仙镇,天下四大镇之一也。食货富于南而输于北,由佛山镇至汉口镇……由汉口镇至朱仙镇……朱仙镇最为繁夥,景德镇则窑器居多耳”。其中朱仙镇和景德镇位于右图中( )
(?http:?/??/?www.21cnjy.com?/??)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解析】从材料“食货富于南而
(?http:?/??/?www.21cnjy.com?)输于北,由佛山镇至汉口镇……由汉口镇至朱仙镇”,可知货物是从南方向北方运输,因而最北的市镇应是朱仙镇,故①是朱仙镇;汉口镇是长江沿岸的重要市镇,故②是汉口镇;景德镇是江西省的瓷都,故③是景德镇;佛山镇位于广东省,故④是佛山镇,选择B项符合题意。21·cn·jy·com
11.(2015·新课标全国Ⅱ卷
(?http:?/??/?www.21cnjy.com?)文综·27)明成祖朱棣认为,北京“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将都城从南京迁至北京。这一举措客观上( )
A.推动了国家政治统一进程
B.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繁荣
C.抑制了区域性商帮的形成
D.改变了南北经济文化格局
【答案】B
【解析】从“北京“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可知明成祖定都北京目的是促进
国家统一,A项是明成祖的主观目的,不
(?http:?/??/?www.21cnjy.com?)是客观影响,故A项错误;中国古代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因而促进跨区域贸易繁荣不是明成祖的主观想法,属于定都北京带来的客观影响,故B项正确;商帮是明清时期形成的,没有因定都北京而发展受到限制,故C项错误;南北经济文化格局的改变是随着经济重心南移而形成的,经济重心南移在南宋时期完成,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12.(2015·江苏单科·5)乾隆
(?http:?/??/?www.21cnjy.com?)《吴江县志》载明末周灿诗:“水乡成一市,罗绮走中原。尚利民风薄,多金商贾尊。人家勤织作,机杼彻黄昏。”诗中“人家”“机杼彻黄昏”是因为( )
A.水上集市不受时空限制
B.家庭纺织工勤奋“走中原”
C.重农抑商政策发生变化
D.尊富崇利意识蔚然成风尚
【答案】D
【解析】明清时期,吴江县盛泽以丝绸织
(?http:?/??/?www.21cnjy.com?)造业和丝绸贸易而名闻遐迩,乾隆年间,盛泽有了国内最早的丝绸纺织交易市场,“水乡成一市,罗绮走中原”就是当时盛泽的生动写照,诗中“水乡”是指盛泽而非水上集市,而且宋朝时市的时空限制已被打破,故A项错误;是“罗绮”而非纺织工“走中原”,这里是指丝绸贸易,故B项错误;明清政府依然固守重农抑商政策,材料未涉及重农抑商政策,故C项错误;“尚利民风薄,多金商贾尊”表明“勤织作”的原因,故D项正确。
13.(2015·海南单科·8)雍正帝
(?http:?/??/?www.21cnjy.com?)指责地方官员:“此当青黄不接之际,朕待报湖南雨水情形,既特使人来奏,何雨水粮价竟无一语及之,汝任地方之责,试思宁有大于此事乎?”雍正帝意在( )
A.强调重农意识
B.关心百姓疾苦
C.申饬官员无能
D.关注地方稳定
【答案】D
【解析】材料考查的是雍正帝
(?http:?/??/?www.21cnjy.com?)的重视农业的目的,强调重农意识只是表面现象,不是目的,故A项错误;关心百姓疾苦同样属于表现,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了雍正帝“申饬官员无能”这不是目的,故C项错误;根本目的是通过关心百姓疾苦,稳定统治,故D项正确。
14.(2014·福建文综·14)乾隆以
(?http:?/??/?www.21cnjy.com?)后,“关东每岁有商船二三千只至于上海”,“载豆、麦、杂粟,一岁三运以为常”。据此,判断有误的是( )
A.商品经济繁荣
B.长途贩运发达
C.区域经济发展
D.抑商政策改变
【答案】D
【解析】材料意思是关东大约今天东北每年有
(?http:?/??/?www.21cnjy.com?)商船二三千只至于上海,每年载三次豆、麦、杂粟等货物,从材料信息可以判断当时商品经济繁荣,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关东到上海,路途遥远,体现长途贩运发达,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关东每年有三次货物运输到上海,说明区域经济发展,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从材料“乾隆以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代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而闭关锁国政策是重农抑商政策的表现,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
15.(2012·海南单科卷
(?http:?/??/?www.21cnjy.com?)·7)明初规定,生员须穿玉色衣服,加饰青黑色边条。明后期江南读书人则崇尚“妇人红紫之服”,有人作诗云:“昨日到城郭,归来泪满襟。遍身女衣者,尽是读书人。”这一变化直接反映了( )
A.理学思想的影响
B.专制制度的松弛
C.市民阶层的兴起
D.社会风尚的变化
【答案】D
【解析】注意题干中限制词:直接反映
(?http:?/??/?www.21cnjy.com?)。题干反映了明初生员穿玉色衣服、加饰表黑色边条到明后期的崇尚“妇人红紫之服”的现象,D项正确;A项题干无从反映,B项题干无从反映,说法也与史实不符;C项是题干历史现象所能反映的,这正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兴起,带来的社会风尚的变化
,但与题意不符,排除。
16.(2012·上海单科卷·15)下图是明人绘制的《南都繁会图卷》,图中传自西方的事物是( )
(?http:?/??/?www.21cnjy.com?/??)
A.老者的眼镜
B.门前的店幌
C.兴盛的商铺
D.商人的衣着
【答案】A
【解析】BC项在中国古代商
(?http:?/??/?www.21cnjy.com?)业繁荣的城市已经出现,D项商人的衣着也是中国传统服饰,用排除法选择A项,眼镜最早出现于1289年的意大利佛罗伦萨,明朝中叶传入中国。
17.(2012·全国大
(?http:?/??/?www.21cnjy.com?)纲卷·14)清帝雍正朱批谕旨说:“山右(今山西)大约商贾居首,其次者犹肯力农,再次者谋入营伍,最下者方令读书。朕所悉知,习俗殊可笑。”这反映出当地( )21
cnjy
com
A.商人的政治地位已经跃居首位
B.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已被抛弃
C.重农抑商政策并没有得到实施
D.传统观念因追求财富而改变
【答案】D
【解析】考查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
(?http:?/??/?www.21cnjy.com?)山西人从事商业、农业、参军和读书人数量依次递减,雍正帝认为这样的社会风气很可笑,反映统治者对商业的歧视,AC项错误;仍然有人希望学而优则仕,B项错误;因为追求财富,从事商业的人居首位,D项正确。
18.(2011·浙江文综·15)清乾隆
(?http:?/??/?www.21cnjy.com?)年间苏州《吴县永禁官吏占用钱江(杭州)会馆碑》记载
:“商贾捐资,建设会馆,所以便往还而通贸易,或存货于斯,或客栖于斯,诚为集商经营交易时不可缺之所”。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该碑文反映出苏杭之间的商贸联系
B.会馆为商人出资建造的地方商业中心
C.会馆为旅居异乡的同乡商人所组建
D.会馆为同一地域商人活动的重要场所
【答案】B
【解析】从“苏州《吴县永禁官吏占用钱江(杭
(?http:?/??/?www.21cnjy.com?)州)会馆碑》”中“便往还而通贸易”这一记载可以推断出A项正确;会馆是同一地域的商人停宿、储运、交际的重要场所。因此C、D也正确。
19.(2011·上海单科·11)
(?http:?/??/?www.21cnjy.com?)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某种对外贸易“在下只是些和平民众小规模的商贩活动,在上只是政府借以表示中国文化传播之一种光荣礼节而已。”下列符合这一认识的经济活动是( )【出处:21教育名师】
A.汉朝的丝绸之路
B.宋朝的海上丝绸之路
C.明朝的朝贡贸易
D.晚清的中英鸦片贸易
【答案】C
【解析】古代中国使节通过路上丝
(?http:?/??/?www.21cnjy.com?)绸之路或海上丝绸之路出使外国时,常常携带贵重商品作为表示两国交好的手段,
A、B两项仅是“政府借以表示中国文化传播之—种光荣礼节”;D项的中英鸦片贸易是一种屈辱性的贸易,与题干表述不符;C选项的朝贡贸易则是兼有和平民众小规模的商贩活动和文化传播的“光荣礼节”(如郑和下西洋),故选C项。
20.(2020山东卷·16)图
(?http:?/??/?www.21cnjy.com?)1、图2、图3是中国古代三个历史时期(东汉永和五年、唐天宝元年、明洪武二十六年)的人口密度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http:?/??/?www.21cnjy.com?/??)
——据葛剑雄《中国人口发展史》
分别提取图1、图2、图3的人口分布信息,并据此说明与其相对应的历史时期。
【答案】图1:南北人口密度差
(?http:?/??/?www.21cnjy.com?)异明显,黄河中下游地区人口密度最高,南方地区人口密度相对较低。这与东汉政治、经济中心在北方,南方经济欠发达的状况相吻合。据此判定图1为东汉(永和五年)。
图2: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在长江下游地区(江浙地区)。这与明初政治中心在南京,南方经济发达的状况相吻合。据此判定图2为明代(洪武二十六年)。
图3:黄河中下游、长江下游地区人口密度都相对较高。这与唐朝政治中心在北方,江南经济不断开发的状况相吻合。据此判定图3为唐代(天宝元年)。
【解析】图五中人口密度分布不均,差
(?http:?/??/?www.21cnjy.com?)异明显,其中黄河中下游地区人口密度最高,说明此时政治经济中心应该位于北方,而南方地区开发程度不高,由此判断图五应该是东汉时期,此时经济重心尚未南移,人口分布符合此时的社会状况。图六中人口分布密度发生变化,人口密度最高的是长江中下游地区,而且南北人口分布较为均衡,南方隐隐多于北方,这种情况的出现应该与明代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江南经济发达有关,且此时政治中心也位于南方的南京,由此可判断图六应该是明代洪武年间;图七相较图五在人口分布上南方开始增多,人口密度较高的是关中地区和长江中下游,这种情况应该与唐代首都位于长安,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南方得到开发有关,因此形成了南北两个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由此判断图七应该是唐朝天宝年间。
21.(2017江苏21).(14分)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繁荣,海外贸易一度活跃。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朝中后期,
(?http:?/??/?www.21cnjy.com?)原产美洲的玉米、红薯传入中国,提高了粮食产量,使许多原本用以种植粮食作物的耕地改种桑树、棉花等经济作物。在浙江湖州,每亩桑田出售桑叶可获利5两白银,比种植水稻要高出一到两倍。当地部分养蚕人自己不种桑树,依靠购买桑叶养蚕。嘉定县因种植棉花,“不产米,仰食四方”。当时商业很发达,商人拥有雄厚的资本。例如,徽州商人“藏镪(白银)有至百万者”,而资本二三十万两白银的,只能算是中等规模的商人。
材料二
明朝嘉靖、万历年间
(?http:?/??/?www.21cnjy.com?),民间海外贸易兴起,中国海商的足迹几乎遍布东南亚各国。他们用瓷器、丝织品换取南洋的香料、药材和珠宝。欧洲的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到来后,则用白银换取中国的生丝和瓷器。隆庆元年(1567年),明朝政府开放海禁,在漳州府的月港设督饷馆,私人海上贸易取得某种程度的合法地位。在明朝的海外贸易中,中国始终处于出超地位,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不得不用大量白银来支付贸易逆差。海外白银的流入,增加了国内白银的总量,扩大了白银的流通范围。货币开始以白银为主。
——以上材料摘编自卜宪群《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4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明朝海外贸易“一度活跃”的原因,说明海外白银流入中国的主要背景。(7分)【版权所有:21教育】
(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海外白银流入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3分)
【答案】(1)表现:经济作物大量种植;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商人资本雄厚;商帮(徽商、晋商)活跃。
(2)原因:中国商人主动参与海外贸易;政府开放(放松)海禁;设立专门管理机构。
背景:新航路开辟;殖民者掠夺美洲白银(贵金属);中国手工业品在海外受欢迎;外国无合适商品与中国交换,不得不用白银支付。
(3)作用: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商业繁荣);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经济联系。
【解析】(1)据材料一“使许多原
(?http:?/??/?www.21cnjy.com?)本用以种植粮食作物的耕地改种桑树、棉花等经济作物”得出经济作物大量种植,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据材料一得出“时商业很发达,商人拥有雄厚的资本。例如,徽州商人‘藏镪(白银)有至百万者’,而资本二三十万两白银的,只能算是中等规模的商人。”得出商业发达,商人资本雄厚,出现商帮。
(2)第一小问原因,据材料二“明朝
(?http:?/??/?www.21cnjy.com?)嘉靖、万历年间,民间海外贸易兴起,中国海商的足迹几乎遍布东南亚各国。”得出中国商人主动参与海外贸易,据材料二“明朝政府开放海禁,在漳州府的月港设督饷馆,私人海上贸易取得某种程度的合法地位。”得出政府开放海禁,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第二小问背景,据材料二“在明朝的海外贸易中,中国始终处于出超地位,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不得不用大量白银来支付贸易逆差”得出由于中国受工业品在海外受欢迎,中国在海外贸易中处于出超地位,外国不得不支付大量金银,结合时代背景,由于新航路的开辟,西欧国家掠夺了美洲大量的金银。21教育网
(3)综合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得出海外白银流入中国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加强了与世界的经济交往,使得白银成为主要的流通货币。
22.(2016·海南单科·26)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3?分)
材料
明洪武五年(1372),琉球遣使“入
(?http:?/??/?www.21cnjy.com?)朝”,明朝赐以《大统历》及文绮、陶铁器等,后“以陶器七万、铁器千就其国市马”。从此,琉球接受明廷封赐,派子弟到北京及南京的学校学习,新王继位必请明廷册封,使用明朝皇帝年号。明朝特地“赐闽中舟工三十六户,以便贡使往来”。江西饶州人朱复曾在琉球任重要官职达40?余年。
琉球“一岁常再贡三贡”,随贡使到福建等地
(?http:?/??/?www.21cnjy.com?)私下交易的人员众多。成化十一年(1475),明廷“定令二年一贡,毋过百人,不得附携私物”。此后数十年中,琉球不断请求增加朝贡次数。明嘉靖后期,倭寇袭扰琉球。琉球“遣兵邀击,大歼之”。?此后,琉球“外御强邻,内修贡不绝”。万历四十四年(1616),日本试图进犯鸡笼山(今台湾),琉球“遣使以闻,(明朝廷)诏海上警备”。21
cnjy
com
——据《明史·琉球传》
(1)根据材料,概括琉球与明朝的关系。(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琉球与明朝贸易的特点。(5分)
【答案】(1)关系:接受明朝册封;接受明朝文化;支持明朝抵御倭寇;贸易往来密切,人员交流频繁。(8分)
(2)特点:琉球主动寻求与明朝贸易;要求扩大贸易规模;明朝竭力将与琉球的贸易纳入到朝贡体制(官府控制)之下。(5分)
【解析】(1)由材料“接受明廷封赐”“
(?http:?/??/?www.21cnjy.com?)派子弟到北京及南京的学校学习”可得出受明朝册封,学习明朝文化,由材料“琉球“遣兵邀击,大歼之”“
外御强邻,内修贡不绝”可得出协助明朝抵御倭寇,不断与明朝加强贸易等。
(2)由材料“琉球遣使“入朝””“
新
(?http:?/??/?www.21cnjy.com?)王继位必请明廷册封,使用明朝皇帝年号”可以得出主动与明朝交往的特点,由材料“数十年中,琉球不断请求增加朝贡次数。”得出主动要求扩大贸易规模的特点,由材料“明朝特地“赐闽中舟工三十六户,以便贡使往来”。”可得出明朝有意将台湾纳入管理之下。
23.(2014·海南单科·26)(13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抖
清朝前期,政治相对安定,耐旱
(?http:?/??/?www.21cnjy.com?)、耐寒的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不断推广,人口迅速增长。据研究,康熙十八年(1679
午)全国人口已达1.6亿,经过一个世纪,至乾隆末,已突玻3
亿。“生齿殷繁,地土所出,仅可赡给,偶遇荒歉,民食维艰”。雍正元年(1723
年)下令说,“开垦一事,于百姓最有稗益”,要求“凡有可垦之处,听民相度地宜,自垦自报”。规定新开水田六年后纳税、旱田十年后纳税,禁止地方官吏阻挠或趁机勒索,对垦种成效显著地区的官吏予以奖励。至乾隆五年(1740年)
下令告诫:“民间多辟尺寸之地,即多收升斗之储。”要求:“凡边省内地零星地土,可以开垦者,嗣后悉听该地民夷(汉族与少数民族)垦种,免其升科(税负),并严禁豪强首告争夺。”
——摘编自《
清实录》等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清朝前期垦荒政策的特点。(4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朝前期推行垦荒政策的背景及影响。(9
分)
【答案】(1)特点:鼓励尽可能开垦、利用土地;内地与边远地区同受重视;以维持百姓生计为主要目的。(4分)
(2)背景:人口压力加重;耕地利用接近极限;新的作物改变了土地利用的方式。
影响:有助于缓和社会矛盾;加速了人口增长;不利于环境保护。(9分)
【解析】(1)依据材料中关键信息
(?http:?/??/?www.21cnjy.com?)进行概括,依据材料中““开垦一事,于百姓最有稗益”
“凡有可垦之处,听民相度地宜,自垦自报”以及“凡边省内地零星地土,可以开垦者,嗣后悉听该地民夷垦种”的信息从鼓励开垦、开垦区域以及对民生角度思考作答。
(2)第一小问从材料中“玉米、甘薯等高
(?http:?/??/?www.21cnjy.com?)产作物不断推广,人口迅速增长”“以及
“生齿殷繁,地土所出,仅可赡给,偶遇荒歉,民食维艰”的信息从新的农作物引进、人口与土地矛盾角度归纳背景;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围绕垦荒政策从社会矛盾、人口增加以及破坏环境等角度归结答案。
24.(2012·海南单科·26)(12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朝初年,曾与朱元璋争夺政权
(?http:?/??/?www.21cnjy.com?)的张士诚、方国珍之余部,入海为盗,且“每诱岛倭入掠”。《皇明祖训》记朱元璋认为,日本、安南(今越南)、暹罗(今泰国)等15国,“限山隔水,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朝廷“禁濒海民不得私出海”“禁海民私通海外诸国”。
——摘编自李金明《明代海外贸易史》
材料二
实行海禁,滨海人民
(?http:?/??/?www.21cnjy.com?)被“断其生路”,“于是所在连结为乱,溃裂以出”。嘉靖年间(1522~1566年),东南沿海一带出现颇有实力的海寇、海商集团,走私贸易兴盛,“海禁愈严,贼伙愈盛”。有识之士认识到“市通则寇转而为商,市禁则商转而为寇”。
隆庆年间(1567~1572年
(?http:?/??/?www.21cnjy.com?)),因福建巡抚涂泽民之请,明廷“准贩东西二洋”。福建漳州月港兴起,“农贾杂半,走洋如适市”“闽人以其地近,且饶富”,商贩或移居于吕宋(今菲律宾)者甚众。学者估计,隆庆开禁后输入中国的白银至少1亿两左右,促成了税收等政策的改变。【来源:21cnj
y.co
m】
——摘编自晁中辰《明代海禁与海外贸易》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初实行海禁政策的背景。(4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中后期海禁政策调整的原因及其影响。(8分)
【答案】(1)背景:明廷敌对势力残余利用大海
(?http:?/??/?www.21cnjy.com?)继
续对抗
;倭寇侵扰,海盗与沿海不法之徒勾结;自然经济,统治者(朱元璋)对海外诸国的轻视。(4分)
(2)原因:敌对势力消亡;
影响沿海百姓生计;严禁政策已不合时宜。
影响:开禁促成
了海上贸易发展;有利于沿海百姓的生计,海外移民;加速白银内流,促成制度变革。(8分)
【解析】第(1)问,本问要求根
(?http:?/??/?www.21cnjy.com?)据教材知识从内外因素两个方面概括明代海禁政策的原因;第(2)问,本问需从政治形势的变化与政策的危害来分析,政策的调整是顺应时代变化的,带来积极影响,依据“福建漳州月港兴起、商贩或移居于吕宋(今菲律宾)者甚众、
促成了税收等政策的改变”等信息分析归纳。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15—1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
1.(2020全国Ⅱ卷·27)明
(?http:?/??/?www.21cnjy.com?)代官营手工业实行工匠制度,生产官府所需物资。明中叶后,官府往往直接向匠户征收银两而不征用其生产的产品,此现象持续增多。这反映了
A.白银已取代其他货币
B.雇佣劳动成为主要用工方式
C.民营手工业发展受挫
D.官营手工业的地位遭到削弱
2.(2020江苏卷·5
(?http:?/??/?www.21cnjy.com?))明代松江府大地主潘允端的《玉华堂日记》中,反映土地租佃关系的记事有4条。在日记中,关于垦田挑泥、种麦等往往有发给“工本”和“工银”的记载,他的田庄产品除自用外,也有一部分投放市场。该日记可以佐证(
)
A.
农村雇佣劳动基本普及
B.
地主剥削程度有所减轻
C.
地主收入依赖家庭副业
D.
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多样
3.(2019·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
(?http:?/??/?www.21cnjy.com?)27)乾隆时江南地主“所居在城或他州异县,地亩山场皆委之佃户”。苏州甚至出现“土著安业者田不满百亩,余皆佃农也。上田半归于郡城之富户”。由此可知,当时江南(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土地所有权变更极为频繁
B.农业生产利润微不足道
C.个体农耕为主要生产形式
D.农业中商品化生产普遍
4.(2018·江苏高考·5
(?http:?/??/?www.21cnjy.com?))明清时期,江南“桑蚕之利,厚于稼穑,公私赖焉”。在太湖流域,地主催收田租常不在秋收之后,却在农户蚕丝收获之际,俗称“蚕罢米”。这说明,当时江南地区( )21教育网
A.小农经济已经开始瓦解
B.农耕技术呈现衰退趋势
C.农户收入多赖家庭副业
D.地主剥削程度有所减轻
5.(2019·新课标全国Ⅰ卷
(?http:?/??/?www.21cnjy.com?)高考·27)明中后期,大运河流经的东昌府是山东最重要的棉花产区,所产棉花多由江淮商人坐地收揽,沿运河运至江南,而后返销棉布。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 )21·cn·jy·com
A.交通方式的变革
B.土地制度的调整
C.货币制度的改变
D.地区经济的差异
6.(2019·天津高考·2)明朝嘉靖年
(?http:?/??/?www.21cnjy.com?)间,山西武城县县令鉴于该县“集日寡而旷多”,每逢集日,便组织“歌舞剧戏之徒,各呈其技于耍街”,结果“众且观且市,远近毕至,喧声沸腾……粟米丝麻布帛,禽而鸡鹜,兽而牛羊,食而鱼肉果菰,与夫南北水陆之产,可以供民生所需者,错然填街溢巷”。从史料可知,当时武城县( )
A.农村集市贸易从无到有
B.文化与商业结合活跃经济
C.居民日常文化活动丰富
D.乡村城镇化发展比较迅速
7.(2019·江苏高考·
(?http:?/??/?www.21cnjy.com?)5)有学者认为,“传统上人们对贫穷抱有道德中立的认知”,但明朝晚期,“人们越来越怀疑贫穷是短视和懒惰的结果”。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新兴资产阶级追求财富和物质享受
B.商品经济发展导致社会价值观变化
C.贫富分化和道德沦丧现象日益严重
D.反正统思想成为当时社会主流思想
8.(2019·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7)研
(?http:?/??/?www.21cnjy.com?)究表明,明代大商人的资本一般为白银数十万两,多者上百万两。到清代中期,大商人的资本一般在一百万两以上,甚至多达千万两。这表明清代中期( )www.21-cn-jy.com
A.商人的地位发生根本性改变
B.重农抑商政策明显松弛
C.商业活动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D.白银开始成为流通货币
9.(2017年新课标全国Ⅰ卷2
(?http:?/??/?www.21cnjy.com?)7).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这一变化反映了( )2·1·c·n·j·y
A.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
B.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
C.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
D.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
10.(2017年天津卷2).史载,清代“
(?http:?/??/?www.21cnjy.com?)朱仙镇,天下四大镇之一也。食货富于南而输于北,由佛山镇至汉口镇……由汉口镇至朱仙镇……朱仙镇最为繁夥,景德镇则窑器居多耳”。其中朱仙镇和景德镇位于右图中(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http:?/??/?www.21cnjy.com?)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1.(2015·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综
(?http:?/??/?www.21cnjy.com?)·27)明成祖朱棣认为,北京“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将都城从南京迁至北京。这一举措客观上( )21·世纪
教育网
A.推动了国家政治统一进程
B.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繁荣
C.抑制了区域性商帮的形成
D.改变了南北经济文化格局
12.(2015·江苏单科·5)乾
(?http:?/??/?www.21cnjy.com?)隆《吴江县志》载明末周灿诗:“水乡成一市,罗绮走中原。尚利民风薄,多金商贾尊。人家勤织作,机杼彻黄昏。”诗中“人家”“机杼彻黄昏”是因为( )2-1-c-n-j-y
A.水上集市不受时空限制
B.家庭纺织工勤奋“走中原”
C.重农抑商政策发生变化
D.尊富崇利意识蔚然成风尚
13.(2015·海南单科·8)雍正帝指
(?http:?/??/?www.21cnjy.com?)责地方官员:“此当青黄不接之际,朕待报湖南雨水情形,既特使人来奏,何雨水粮价竟无一语及之,汝任地方之责,试思宁有大于此事乎?”雍正帝意在( )21
cnjy
com
A.强调重农意识
B.关心百姓疾苦
C.申饬官员无能
D.关注地方稳定
14.(2014·福建文综·14)乾隆以后
(?http:?/??/?www.21cnjy.com?),“关东每岁有商船二三千只至于上海”,“载豆、麦、杂粟,一岁三运以为常”。据此,判断有误的是( )21cnjy.com
A.商品经济繁荣
B.长途贩运发达
C.区域经济发展
D.抑商政策改变
15.(2012·海南单科卷·7)明初
(?http:?/??/?www.21cnjy.com?)规定,生员须穿玉色衣服,加饰青黑色边条。明后期江南读书人则崇尚“妇人红紫之服”,有人作诗云:“昨日到城郭,归来泪满襟。遍身女衣者,尽是读书人。”这一变化直接反映了( )【出处:21教育名师】
A.理学思想的影响
B.专制制度的松弛
C.市民阶层的兴起
D.社会风尚的变化
16.(2012·上海单科卷·15)下图是明人绘制的《南都繁会图卷》,图中传自西方的事物是( )
(?http:?/??/?www.21cnjy.com?)
A.老者的眼镜
B.门前的店幌
C.兴盛的商铺
D.商人的衣着
17.(2012·全国大纲卷·14)清帝雍正
(?http:?/??/?www.21cnjy.com?)朱批谕旨说:“山右(今山西)大约商贾居首,其次者犹肯力农,再次者谋入营伍,最下者方令读书。朕所悉知,习俗殊可笑。”这反映出当地( )【版权所有:21教育】
A.商人的政治地位已经跃居首位
B.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已被抛弃
C.重农抑商政策并没有得到实施
D.传统观念因追求财富而改变
18.(2011·浙江文综·15)清乾
(?http:?/??/?www.21cnjy.com?)隆年间苏州《吴县永禁官吏占用钱江(杭州)会馆碑》记载
:“商贾捐资,建设会馆,所以便往还而通贸易,或存货于斯,或客栖于斯,诚为集商经营交易时不可缺之所”。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该碑文反映出苏杭之间的商贸联系
B.会馆为商人出资建造的地方商业中心
C.会馆为旅居异乡的同乡商人所组建
D.会馆为同一地域商人活动的重要场所
19.(2011·上海单
(?http:?/??/?www.21cnjy.com?)科·11)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某种对外贸易“在下只是些和平民众小规模的商贩活动,在上只是政府借以表示中国文化传播之一种光荣礼节而已。”下列符合这一认识的经济活动是(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A.汉朝的丝绸之路
B.宋朝的海上丝绸之路
C.明朝的朝贡贸易
D.晚清的中英鸦片贸易
20.(2020山东卷·1
(?http:?/??/?www.21cnjy.com?)6)图1、图2、图3是中国古代三个历史时期(东汉永和五年、唐天宝元年、明洪武二十六年)的人口密度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1
cnjy
com
材料
(?http:?/??/?www.21cnjy.com?)
——据葛剑雄《中国人口发展史》
分别提取图1、图2、图3的人口分布信息,并据此说明与其相对应的历史时期。
21.(2017江苏21).(14分)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繁荣,海外贸易一度活跃。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朝中
(?http:?/??/?www.21cnjy.com?)后期,原产美洲的玉米、红薯传入中国,提高了粮食产量,使许多原本用以种植粮食作物的耕地改种桑树、棉花等经济作物。在浙江湖州,每亩桑田出售桑叶可获利5两白银,比种植水稻要高出一到两倍。当地部分养蚕人自己不种桑树,依靠购买桑叶养蚕。嘉定县因种植棉花,“不产米,仰食四方”。当时商业很发达,商人拥有雄厚的资本。例如,徽州商人“藏镪(白银)有至百万者”,而资本二三十万两白银的,只能算是中等规模的商人。
材料二
明朝嘉靖、万历年间,民间
(?http:?/??/?www.21cnjy.com?)海外贸易兴起,中国海商的足迹几乎遍布东南亚各国。他们用瓷器、丝织品换取南洋的香料、药材和珠宝。欧洲的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到来后,则用白银换取中国的生丝和瓷器。隆庆元年(1567年),明朝政府开放海禁,在漳州府的月港设督饷馆,私人海上贸易取得某种程度的合法地位。在明朝的海外贸易中,中国始终处于出超地位,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不得不用大量白银来支付贸易逆差。海外白银的流入,增加了国内白银的总量,扩大了白银的流通范围。货币开始以白银为主。
——以上材料摘编自卜宪群《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4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明朝海外贸易“一度活跃”的原因,说明海外白银流入中国的主要背景。(7分)
(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海外白银流入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3分)
22.(2016·海南单科·26)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3?分)
材料
明洪武五年(13
(?http:?/??/?www.21cnjy.com?)72),琉球遣使“入朝”,明朝赐以《大统历》及文绮、陶铁器等,后“以陶器七万、铁器千就其国市马”。从此,琉球接受明廷封赐,派子弟到北京及南京的学校学习,新王继位必请明廷册封,使用明朝皇帝年号。明朝特地“赐闽中舟工三十六户,以便贡使往来”。江西饶州人朱复曾在琉球任重要官职达40?余年。
琉球“一岁常再贡三贡”,随贡使到福建等
(?http:?/??/?www.21cnjy.com?)地私下交易的人员众多。成化十一年(1475),明廷“定令二年一贡,毋过百人,不得附携私物”。此后数十年中,琉球不断请求增加朝贡次数。明嘉靖后期,倭寇袭扰琉球。琉球“遣兵邀击,大歼之”。?此后,琉球“外御强邻,内修贡不绝”。万历四十四年(1616),日本试图进犯鸡笼山(今台湾),琉球“遣使以闻,(明朝廷)诏海上警备”。
——据《明史·琉球传》
(1)根据材料,概括琉球与明朝的关系。(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琉球与明朝贸易的特点。(5分)
23.(2014·海南单科·26)(13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抖
清朝前期,政治相对
(?http:?/??/?www.21cnjy.com?)安定,耐旱、耐寒的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不断推广,人口迅速增长。据研究,康熙十八年(1679
午)全国人口已达1.6亿,经过一个世纪,至乾隆末,已突玻3
亿。“生齿殷繁,地土所出,仅可赡给,偶遇荒歉,民食维艰”。雍正元年(1723
年)下令说,“开垦一事,于百姓最有稗益”,要求“凡有可垦之处,听民相度地宜,自垦自报”。规定新开水田六年后纳税、旱田十年后纳税,禁止地方官吏阻挠或趁机勒索,对垦种成效显著地区的官吏予以奖励。至乾隆五年(1740年)
下令告诫:“民间多辟尺寸之地,即多收升斗之储。”要求:“凡边省内地零星地土,可以开垦者,嗣后悉听该地民夷(汉族与少数民族)垦种,免其升科(税负),并严禁豪强首告争夺。”
——摘编自《
清实录》等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清朝前期垦荒政策的特点。(4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朝前期推行垦荒政策的背景及影响。(9
分)
24.(2012·海南单科·26)(12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朝初年,曾与朱元
(?http:?/??/?www.21cnjy.com?)璋争夺政权的张士诚、方国珍之余部,入海为盗,且“每诱岛倭入掠”。《皇明祖训》记朱元璋认为,日本、安南(今越南)、暹罗(今泰国)等15国,“限山隔水,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朝廷“禁濒海民不得私出海”“禁海民私通海外诸国”。www-2-1-cnjy-com
——摘编自李金明《明代海外贸易史》
材料二
实行海禁,滨海人民
(?http:?/??/?www.21cnjy.com?)被“断其生路”,“于是所在连结为乱,溃裂以出”。嘉靖年间(1522~1566年),东南沿海一带出现颇有实力的海寇、海商集团,走私贸易兴盛,“海禁愈严,贼伙愈盛”。有识之士认识到“市通则寇转而为商,市禁则商转而为寇”。
隆庆年间(1567~157
(?http:?/??/?www.21cnjy.com?)2年),因福建巡抚涂泽民之请,明廷“准贩东西二洋”。福建漳州月港兴起,“农贾杂半,走洋如适市”“闽人以其地近,且饶富”,商贩或移居于吕宋(今菲律宾)者甚众。学者估计,隆庆开禁后输入中国的白银至少1亿两左右,促成了税收等政策的改变。【来源:21cnj
y.co
m】
——摘编自晁中辰《明代海禁与海外贸易》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初实行海禁政策的背景。(4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中后期海禁政策调整的原因及其影响。(8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