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经典题同步卷(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1.1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经典题同步卷(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9-11 15:35:24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1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1.(2020全国Ⅰ卷·24)据《史记》
(?http:?/??/?www.21cnjy.com?)记载,春秋时期,楚国国君熊通要求提升爵位等级,遭到周桓王拒绝。熊通怒称现在周边地区都归附了楚国,“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楚)武王”。这表明当时周朝21教育网
A.礼乐制度不复存在
B.王位世袭制度消亡
C.宗法制度开始解体
D.分封制度受到挑战
2.(2020天津卷·3)有学者认为,在中
(?http:?/??/?www.21cnjy.com?)国古代社会,官府对县以下的乡村管辖,基本限于征徭课税和维护治安,对乡村的其他事务并不过多干涉,乡村基本实行自治,这种自治社会也是一种自律社会。可以作为这一观点依据的是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国家政权的长期稳定
B.宗法教化形成的文化认同
C.法律制度的健全完备
D.乡村社会脱离政府的管控
3.(2020江苏卷·1)近年江西新干出土
(?http:?/??/?www.21cnjy.com?)了一批商代青铜农具,有犁、耜、斧、铲、镰等,种类较为齐全。某些类型的农具还是首次发现,更无使用之痕。不少农具铸有云纹、兽面纹、蝉纹等具有神秘意义的纹饰,绝非-.般农具所能铸刻。这反映出(

A.
青铜农具最早出现于江西新干
B.
成套青铜农具有利于精耕细作
C.
青铜农具基本不用于农业生产
D.
全国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
4.(2020天津卷·1)
(?http:?/??/?www.21cnjy.com?)井田制下,村社内的土地分为公田和私田,私田是分给村社成员的份地,按制度定期交换,村社成员要随份地变动而迁居,即“三年一换土易居”。这意味着私田21cnjy.com
A.可以进行交易买卖
B.收获全部上缴国家
C.属于小农经济范畴
D.所有权归国家所有
5.(2019·江苏高考·1)据青铜器
(?http:?/??/?www.21cnjy.com?)铭文,西周中后期,裘卫因经营手工业获得财富和地位,一位名叫矩的贵族用13块耕地,从裘卫那里换取了在王室仪式上穿戴的盛服和玉饰。这一记载反映了(  )2·1·c·n·j·y
A.井田制度松动
B.世袭制度解体
C.抑商政策弱化
D.礼乐制度崩坏
6.(2019·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4)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这反映出(  )www-2-1-cnjy-com
A.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
B.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
C.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
D.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
7.(2019·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
(?http:?/??/?www.21cnjy.com?)·24)“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这一思想产生的制度渊源是(  )
A.宗法制
B.禅让制
C.郡县制
D.察举制
8.(2019·天津高考·1)中国
(?http:?/??/?www.21cnjy.com?)很多地区出土了大量青铜器,它们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容。图片中的两件青铜器出土于同一地点,该地点位于地图中(  )
(?http:?/??/?www.21cnjy.com?)
A.①
B.②
C.③
D.④21
cnjy
com
9.(2018·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4)据
(?http:?/??/?www.21cnjy.com?)《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这一记载意在说明(  )【来源:21cnj
y.co
m】
A.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
B.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
C.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D.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
10.(2018.4·浙江
(?http:?/??/?www.21cnjy.com?)高考·1)有学者在研究中国早期国家时注意到:周“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这表明(  )【出处:21教育名师】
A.官僚体制成为当时社会的主宰
B.素养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
C.以分封制构架国家垂直管理地方形式
D.国家制度受到宗族血缘关系的明显影响
11.(2017·新课标
(?http:?/??/?www.21cnjy.com?)全国Ⅰ卷高考·24)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  )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12.(2017·海南高考·1)考古工作者在河南辉县琉璃阁发掘了一座春秋时期的诸侯墓,出土了只有周天子才能使用的九鼎。这反映了(  )
A.宗法制度的瓦解
B.分封制度的崩溃
C.等级制度的颠覆
D.礼乐制度的破坏
13.(2016·江苏单科·1)中国传统家族有“长兄如父”“小儿不及长孙”的说法。这些说法体现的是(  )
A.家族和睦
B.等级秩序
C.贵族世袭
D.宗法观念
14.(2016·新课标全国Ⅲ卷文综·
(?http:?/??/?www.21cnjy.com?)24)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这表明西周时(  )
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
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
C.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
15.(2016·北京文综·12)中国古代有一部文学作品集,图8是其作品来源地域示意图。下列诗句出自这一作品集的是(  )
(?http:?/??/?www.21cnjy.com?)
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B.长门献赋汉相如,东篱赏菊陶元亮
C.汉代李将军,夺得匈奴马
D.政烦方改篆,愚俗乃焚书
16.(2015·江苏单科·1)《礼记
(?http:?/??/?www.21cnjy.com?)》记述了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天子南向而立;三公,中阶之前;诸侯,阼阶(东台阶)之东;诸伯,西阶之西;诸子,门东……九夷,东门外;八蛮,南门外。与此相关的政治制度是(  )2-1-c-n-j-y
A.分封制
B.三公九卿制
C.郡县制
D.郡国并行制
17.(2015·浙江文综·14)下列选项不能体现宗法制及其影响的是(  )
A.“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B.“谱牒不立,则传久而失宗”
C.“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D.“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
18.(2014·全国新课标卷Ⅱ文
(?http:?/??/?www.21cnjy.com?)综·24)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  )
A.河南
B.河北
C.陕西
D.山东
19.(2013·四川文综·2)纺织业在商代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下列选项中可以支持这一判断的是(  )
A.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襌衣
B.纺织家黄道婆创立的新式纺车
C.甲骨文中关于祭祀蚕神的内容
D.《说文解字》中有关纺织产品的字
20.(2013·上海单科·3)商代青铜冶铸技术日臻完善,留下了众多青铜礼器。这表明商朝人已将其用于他们最看重的(  )
A.经济生产
B.政治活动
C.艺术审美
D.日常交往
21.(2013海南卷2).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不仅是周朝分封制的基础,对后世也有深刻影响。这表现在
A.一夫多妻习俗长期延续
B.皇位继承“立嫡不以长”
C.诸子平等的财产继承权
D.婚姻中的“门当户对”
22.(2013·山东文综·9)《周礼·
(?http:?/??/?www.21cnjy.com?)考工记》载:建造王城,九里见方,四周各三门,南北和东西大道各九条,宫城之左为宗庙,右为社稷,前为朝,后为市。它体现的主要思想是(
)21·cn·jy·com
A.中央集权
B.中正有序
C.敬天法祖
D.君权神授
23.(2013·浙江文综·14)以下是周代世系略图,它透露出的相关制度信息有(
)
(?http:?/??/?www.21cnjy.com?)
①禅让制
②分封制
③世官制
④宗法制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4.(2013·全国新课标卷I文综
(?http:?/??/?www.21cnjy.com?)·24)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
25.(2013·海南单科·1)商代甲骨卜辞中,有大量“受禾”、“求年”、“有足雨”的内容。这反映了当时(  )
A.农业生产已是重要的经济活动
B.农业的收成与祭祀活动密切相关
C.巫师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织者
D.自然环境恶化影响农业生产
26.(2012·江苏单科·1)《周礼
(?http:?/??/?www.21cnjy.com?)·考工记》载:“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五,刮摩之工五,抟埴之工二。”材料所反映的当时官营手工业生产的显著特点是(  )
A.技术先进,生产标准化
B.产品丰富,生产多样化
C.分工细致,生产专业化
D.产量庞大,生产规模化
27.(2012·重庆文综卷·12)图5所示是建于河南安阳的一位中国古代妇女的塑像。在她的墓葬中出土了大量精美的(  )
(?http:?/??/?www.21cnjy.com?)
图5
A.铁器
B.玉器
C.瓷器
D.漆器
28.(2012年浙江文综历史
(?http:?/??/?www.21cnjy.com?),13)中国古代讲究“同姓不婚”。已知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故称两姓联姻为“喜结秦晋之好”),而鲁晋两国不可通婚。结合所学关于“西周分封制”的知识,能够判断(
)21·世纪
教育网
①晋国是姬姓封国
②晋燕两国可以通婚
③晋宋两国可以通婚
④秦燕两国可以通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9.(2011·上海单科·6)在商代,商王和许多邦国首领都称“王”。不过,商王不仅是本国君长,他还是邦国的(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A.国主
B.领主
C.盟主
D.君主
30.(2019·江苏高考·24)C[探索历史的奥秘](10分)
对于邈远的夏朝历史奥秘,需要以多种史料进行探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这部中国史的着眼点在
(?http:?/??/?www.21cnjy.com?)社会组织的变迁,思想和文物的创辟,以及伟大人物的性格和活动。这些项目要到有文字记录传后的时代才可得确考……本书即以商朝为出发点,然后回顾其前有传说可稽的四五百年……在后人关于夏朝的一切传说和追记中,我们(所)能抽出比较可信的事实。
21
cnjy
com
——张荫麟《中国史纲》(1941年)
材料二
我们如果不自满于神话与传
(?http:?/??/?www.21cnjy.com?)说,那只有求助于考古学之地下发掘的证据,现在虽因为材料缺乏、考订困难,还没有明确的论断,可与古代的记载互证……我们今后研究古史,不必龂龂于文字记载的争辩,而只有从事于考古学而努力于地下发掘之一条大道。
——周予同《开明本国史教本》(1931年)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分析《中国史纲》不以夏朝作为“出发点”的原因,指出该书探索夏朝历史所依据的史料。(4分)
(2)二里头文化的探索有利于
(?http:?/??/?www.21cnjy.com?)减少夏史研究“断断于文字记载的争辩”。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里头遗址的科学发掘,最早得益于谁主持的什么考古活动,并列举二里头考古发现的政治建筑和生产活动遗址。(4分)
(3)据材料二,指出探索夏朝历史奥秘应遵循的最重要路径,并分析其原因。(2分)
31.(2017.4·浙江高考·31)(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除了军事与经济资源的互为挹注
(?http:?/??/?www.21cnjy.com?),这些封君与周王室之间,也依仗宗族纽带,用祖先崇拜的繁缛礼仪,以朝贡、觐见、馈赠、通婚、封赏…………不断加强亲戚之间的关系。……亲缘网络的伦理要求,是敦睦亲戚的孝道。于是,周人统治的机制,取得了道德的意义。
——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材料二
我将我享(祭献),维羊维牛,
(?http:?/??/?www.21cnjy.com?)维天其右(保佑)之。仪式刑(效法)文王之典,日靖四方。伊嘏(伟大)文王,既右飨(祭献)之。我其夙夜,畏天之威,于时保之。
——《诗经·周颂·我将》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周人统治的机制”是什么?概括这种机制在当时的积极作用。(6分)【版权所有:21教育】
(2)结合所学,概括材料二《周颂·我将》所蕴涵的主要意义,综括指出材料一、二所反映的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4分)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1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1.(2020全国Ⅰ卷·24)据《史记
(?http:?/??/?www.21cnjy.com?)》记载,春秋时期,楚国国君熊通要求提升爵位等级,遭到周桓王拒绝。熊通怒称现在周边地区都归附了楚国,“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楚)武王”。这表明当时周朝21教育网
A.礼乐制度不复存在
B.王位世袭制度消亡
C.宗法制度开始解体
D.分封制度受到挑战
【答案】D
【解析】分封制下诸侯的爵位是周天子
(?http:?/??/?www.21cnjy.com?)授予的,材料“乃自立,为(楚)武王”,楚国国君自立为王的做法破坏分封制,分封制度受到挑战,故选D项;材料楚国国君自立为王的做法属于个别现象,不能推断出礼乐制度不复存在,排除A项;材料周天子和楚国国君的王位仍然是世袭的,排除B项;材料楚国国君与周天子没有宗法血缘关系,也无法推断是“开始”,排除C项。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2.(2020天津卷·3)有学者
(?http:?/??/?www.21cnjy.com?)认为,在中国古代社会,官府对县以下的乡村管辖,基本限于征徭课税和维护治安,对乡村的其他事务并不过多干涉,乡村基本实行自治,这种自治社会也是一种自律社会。可以作为这一观点依据的是21
cnjy
com
A.国家政权的长期稳定
B.宗法教化形成的文化认同
C.法律制度的健全完备
D.乡村社会脱离政府的管控
【答案】B
【解析】据所学宗法制的知识可知,中国古
(?http:?/??/?www.21cnjy.com?)代宗族内部重视社会教化,而中国古代乡村又多是以聚族而居的宗族为基础形成的,因此古代中国乡村自治是与宗族治理相联系的,源于宗法教化形成的文化认同,故选B项;国家政权的长期稳定可以为乡村自治提供保障,但据材料“这种自治社会也是一种自律社会”可知,乡村自治的实现依靠的是村民自觉,与国家政权的稳定与否并无必然联系,排除A项;古代中国专制制度下,实行的是“人治”,法律制度并不健全完备,且据材料“这种自治社会也是一种自律社会”可知,中国古代乡村自治主要并非依靠法律,排除C项;据材料“官府对县以下的乡村管辖,基本限于……”可知,古代乡村依然是在政府的管辖范围内的,并未脱离政府的管控,排除D项。
3.(2020江苏卷·1)近年江西
(?http:?/??/?www.21cnjy.com?)新干出土了一批商代青铜农具,有犁、耜、斧、铲、镰等,种类较为齐全。某些类型的农具还是首次发现,更无使用之痕。不少农具铸有云纹、兽面纹、蝉纹等具有神秘意义的纹饰,绝非-.般农具所能铸刻。这反映出(

A.
青铜农具最早出现于江西新干
B.
成套青铜农具有利于精耕细作
C.
青铜农具基本不用于农业生产
D.
全国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首次发现,更无使用
(?http:?/??/?www.21cnjy.com?)之痕迹”“铸有云纹、兽面纹、蝉纹等具有神秘意义的纹饰,绝非一般农具所能铸刻”等信息可知,这时期江西出土的成套的农具并非用于耕地,更多的是发挥礼器的作用,说明这时期青铜农具基本不用于农业生产,C项正确;材料只是体现了江西新干出土的青铜农具,没有体现青铜农具最早出现的地区,无法得出青铜农具最早出土于江西新干,A项错误;根据材料“更无使用之痕迹”等信息可知,这时期青铜农具基本不用于农业生产,因此无法得出成套青铜农具是否有利于精耕细作的结论,B项错误;全国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是在南宋时期,D项错误。
4.(2020天津卷·1)井田制下,村
(?http:?/??/?www.21cnjy.com?)社内的土地分为公田和私田,私田是分给村社成员的份地,按制度定期交换,村社成员要随份地变动而迁居,即“三年一换土易居”。这意味着私田
A.可以进行交易买卖
B.收获全部上缴国家
C.属于小农经济范畴
D.所有权归国家所有
【答案】D
【解析】据所学井田制的知
(?http:?/??/?www.21cnjy.com?)识可知,其为土地国有制,据材料“井田制下”“按制度定期交换”可知,私田并未突破井田制的范畴,村社成员只有使用权,所有权依然归国家,故选D项;既然是在井田制的前提下实行的,那么私田也是不允许进行交易买卖的,排除A项;材料并未提及私田产品的归属问题,从材料“三年一换土易居”的规定中无法看出其收获是否全部上缴国家,排除B项;小农经济是封建土地私有制的产物,而井田制属国有制,排除C项。
5.(2019·江苏高考·1)据青
(?http:?/??/?www.21cnjy.com?)铜器铭文,西周中后期,裘卫因经营手工业获得财富和地位,一位名叫矩的贵族用13块耕地,从裘卫那里换取了在王室仪式上穿戴的盛服和玉饰。这一记载反映了(  )
A.井田制度松动
B.世袭制度解体
C.抑商政策弱化
D.礼乐制度崩坏
【答案】A
【解析】“一位名叫矩的贵
(?http:?/??/?www.21cnjy.com?)族用13块耕地,从裘卫那里换取了在王室仪式上穿戴的盛服和玉饰”表明土地私有制对井田制的冲击,故A项正确;中国古代一直存在世袭制度,并没有解体,故B项错误;抑商政策弱化是指对商人的限制少,材料没有涉及到,故C项错误;礼乐制度崩坏是指森严的等级制度遭到破坏,材料的内容是土地私有制对井田制的冲击,没有体现礼乐制度,故D项错误。21cnjy.com
6.(2019·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4)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这反映出(  )
A.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
B.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
C.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
D.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
【答案】B
【解析】据材料“商朝产生了17代3
(?http:?/??/?www.21cnjy.com?)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说明西周王位更替时间相比商朝较长,这是因为西周确立宗法制,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王位继承方式产生变化,故选B项;禅让制强调选贤举能而不是“兄终弟及”,排除
A项;王位世袭与君主寿命无关,排除
C项;材料的“兄终弟及”和父子相传都是体现血缘且西周宗法制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说明血缘纽带关系是强化而非弱化,排除D项。
7.(2019·新课标全国Ⅲ卷高
(?http:?/??/?www.21cnjy.com?)考·24)“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这一思想产生的制度渊源是(  )
A.宗法制
B.禅让制
C.郡县制
D.察举制
【答案】A
【解析】“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
(?http:?/??/?www.21cnjy.com?)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里面的“孝”“悌”“乐”“礼”都是宗法制的内容和服务于宗法制的内容,故选A项;“禅让制”更强调继任者的“才”,不强调“血缘”,不会突出“孝”“悌”,排除B项;“郡县制”是一种中央对地方管理制度,和伦理道德无关,排除C项;“察举制”里的一项内容是“孝”,但其制度本身是服务于君主专制即服务于宗法制的,排除D项。
8.(2019·天津高考·
(?http:?/??/?www.21cnjy.com?)1)中国很多地区出土了大量青铜器,它们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容。图片中的两件青铜器出土于同一地点,该地点位于地图中(  )
(?http:?/??/?www.21cnjy.com?/??)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题干
(?http:?/??/?www.21cnjy.com?)中的两幅青铜器插图出土于四川省广汉市,属于三星堆文化的典型代表,在题干地图中表示为③,故选C项;①为山东省,排除A项;②为河南省,排除B项;④为湖南省,排除D项。
9.(2018·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4)据
(?http:?/??/?www.21cnjy.com?)《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这一记载意在说明(  )
A.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
B.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
C.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D.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
【答案】A
【解析】商汤将捕捉鸟兽的网去掉三面,
(?http:?/??/?www.21cnjy.com?)体现了仁德之心,因此获得诸侯拥护,推翻了夏桀,故A正确。B选项材料无法体现。C选项不是材料主旨。D项对材料解读错误。
10.(2018.4·浙
(?http:?/??/?www.21cnjy.com?)江高考·1)有学者在研究中国早期国家时注意到:周“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这表明(  )www-2-1-cnjy-com
A.官僚体制成为当时社会的主宰
B.素养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
C.以分封制构架国家垂直管理地方形式
D.国家制度受到宗族血缘关系的明显影响
【答案】D
【解析】官僚体制开始于秦
(?http:?/??/?www.21cnjy.com?)朝,周实行贵族政治,故A项错误;B项属于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材料没有反映出分封对象的素养差异,故B项错误;垂直管理地方形式开始于秦朝郡县制,周实行地方分权,故C项错误;分封对象包括“昆弟甥舅”,国家制度受到宗族血缘关系的明显影响,故D项正确。【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1.(2017·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
(?http:?/??/?www.21cnjy.com?)·24)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  )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答案】A
【解析】在分封制中,周王通过“授土”、
(?http:?/??/?www.21cnjy.com?)“授民”,使周的亲族、姻亲和功臣在新占领的土地上建立起一批新兴国家,如题干材料中的卫、鲁、燕等国,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从而形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心理认同,并推动了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故A项正确;依据所学,西周分封制下,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实行的不是君主专制,故B项错误;根据分封制的规定,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世袭的统治权,具有很大的独立性,因而王室对地方实行的是间接控制而非直接统治,故C项错误;贵族世袭特权确立于夏商时期,分封制只是延续了过去的贵族世袭做法并有所发展,故D项错误。【出处:21教育名师】
12.(2017·海南高考·1)考古工作者在河南辉县琉璃阁发掘了一座春秋时期的诸侯墓,出土了只有周天子才能使用的九鼎。这反映了(  )
A.宗法制度的瓦解
B.分封制度的崩溃
C.等级制度的颠覆
D.礼乐制度的破坏
【答案】D
【解析】宗法制度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度,
(?http:?/??/?www.21cnjy.com?)主要涉及继承问题,属于家族内部层面,而题干材料主要涉及的是礼器的使用,故A项错误;分封制度强调的是封邦建国,属于国家政治层面的制度,而材料只是涉及礼器的使用,属于社会礼仪规范层面,故B项错误;自商周以来,古代中国社会一直存在等级制度,故C项错误;材料中诸侯使用只有周天子才能享有的九鼎,诸侯的僭越破坏了礼乐制度对贵族日常行为礼仪的规范,礼乐制度遭到破坏,故D项正确。
13.(2016·江苏单科·1)中国传统家族有“长兄如父”“小儿不及长孙”的说法。这些说法体现的是(  )
A.家族和睦
B.等级秩序
C.贵族世袭
D.宗法观念
【答案】D
【解析】家族和睦是指家族成员之间相处融
(?http:?/??/?www.21cnjy.com?)洽,长幼互亲,与题中“长兄如父”“小儿不及长孙”说法内容不符,故A项错误;等级秩序是指依据宗法制形成的严格的社会等级分层,与题中“小儿不及长孙”说法内容不符,故B项错误;贵族世袭指的是贵族世代继承祖先的权力,是先秦时期贵族政治的重要特征,与题中“长兄如父”的说法不符,故C项错误;“长兄如父”“小儿不及长孙”突出了嫡长子的重要性,是宗法制的特点,因此这些说法体现了宗法观念,故D项正确。
14.(2016·新课标全国Ⅲ卷文综·24)
(?http:?/??/?www.21cnjy.com?)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这表明西周时(  )
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
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
C.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
【答案】B
【解析】根据“周代青铜器上的铭
(?http:?/??/?www.21cnjy.com?)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可知此种铭文商代已经存在,只是字数和语句发生了变化,故A项错误;根据“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可知祖先的功绩被记录和传承,利于形成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故B项正确;西周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材料未涉及,故C项错误;根据“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可知西周时的青铜器的功用与商代无异,都是用来书写的载体,故D项错误。
15.(2016·北京文综·12)中国古代有一部文学作品集,图8是其作品来源地域示意图。下列诗句出自这一作品集的是(  )www.21-cn-jy.com
(?http:?/??/?www.21cnjy.com?/??)
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B.长门献赋汉相如,东篱赏菊陶元亮
C.汉代李将军,夺得匈奴马
D.政烦方改篆,愚俗乃焚书
【答案】A
【解析】图片显示的是《诗经》“十五
(?http:?/??/?www.21cnjy.com?)国风”涉及的15个诸侯国或地区,“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出自《诗经·国风·周南》,故A项正确;“长门献赋汉相如,东篱赏菊陶元亮”中提及汉武帝时期的司马相如和东晋的陶渊明,而题干图片涉及的诸侯国表明是秦朝统一之前,故B项错误;“汉代李将军,夺得匈奴马”中提及西汉名将李广,与题干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政烦方改篆,愚俗乃焚书”指的是秦始皇统一天下文字和焚书坑儒,应当在图片所示时间之后,故D项错误。2·1·c·n·j·y
16.(2015·江苏单科·
(?http:?/??/?www.21cnjy.com?)1)《礼记》记述了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天子南向而立;三公,中阶之前;诸侯,阼阶(东台阶)之东;诸伯,西阶之西;诸子,门东……九夷,东门外;八蛮,南门外。与此相关的政治制度是(  )
A.分封制
B.三公九卿制
C.郡县制
D.郡国并行制
【答案】A
【解析】西周分封制规定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有朝觐述职的义务,有严格的“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故A项正确;材料中虽有“三公”,但只有“九夷”而无“九卿”,不是三公九卿制,故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郡县,故C、D项错误。
17.(2015·浙江文综·14)下列选项不能体现宗法制及其影响的是(  )
A.“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B.“谱牒不立,则传久而失宗”
C.“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D.“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
【答案】D
【解析】“封建亲戚,以蕃屏周”体现以宗法为原
(?http:?/??/?www.21cnjy.com?)则的分封制,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谱牒不立,则传久而失宗”体现家谱在家族传承中的作用,故B现正确,不符合题意;“父死子继,兄终弟及”体现是宗法制中世袭的特点,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说明不依靠亲族关系来选官,体现不出宗法制影响,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
18.(2014·全国新课标卷Ⅱ文综·24
(?http:?/??/?www.21cnjy.com?))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  )
A.河南
B.河北
C.陕西
D.山东
【答案】C
【解析】结合题意可知周代的“雅言”应是西周王畿地区的语言,西周的都城在镐京即现在的陕西西安,故C项正确,A、B、D项错误。
19.(2013·四川文综·2)纺织业在商代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下列选项中可以支持这一判断的是(  )2-1-c-n-j-y
A.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襌衣
B.纺织家黄道婆创立的新式纺车
C.甲骨文中关于祭祀蚕神的内容
D.《说文解字》中有关纺织产品的字
【答案】C
【解析】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知识运用能力。题干
(?http:?/??/?www.21cnjy.com?)给出的限制性条件信息是时间“商代”。湖南长沙马王堆墓属于西汉墓,黄道婆是元朝人,《说文解字》成书于东汉,因此A、B、D三项应该分别反映了西汉、元朝和东汉纺织业的发展水平。故答案为D。
20.(2013·上海单科·3)商代青铜冶铸技术日臻完善,留下了众多青铜礼器。这表明商朝人已将其用于他们最看重的(  )
A.经济生产
B.政治活动
C.艺术审美
D.日常交往
【答案】B
【解析】商代,中国的青铜冶炼技
(?http:?/??/?www.21cnjy.com?)术日臻完善,商周时期也被称为青铜时代,由于青铜器比较珍贵,很少用于农业生产,生产出的大量青铜器主要是供给奴隶主贵族日常生活使用或者在祭祀等政治活动中使用,故选B。
21.(2013海南卷2).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不仅是周朝分封制的基础,对后世也有深刻影响。这表现在
A.一夫多妻习俗长期延续
B.皇位继承“立嫡不以长”
C.诸子平等的财产继承权
D.婚姻中的“门当户对”
【答案】B
【解析】题目要求回答宗法制对后世的影响,宗法
(?http:?/??/?www.21cnjy.com?)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度,我国大部分朝代的皇位继承采用的是嫡长子继承制度,故选B。一夫多妻制在宗法制之前就已经存在,排除A。宗法制分大宗和小宗,排除C。宗法制是协调家族内部关系,排除D。
22.(2013·山东文综
(?http:?/??/?www.21cnjy.com?)·9)《周礼·考工记》载:建造王城,九里见方,四周各三门,南北和东西大道各九条,宫城之左为宗庙,右为社稷,前为朝,后为市。它体现的主要思想是(
)
A.中央集权
B.中正有序
C.敬天法祖
D.君权神授
【答案】B
【解析】从材料中提取有效解
(?http:?/??/?www.21cnjy.com?)题信息,建造的王城大小,形状,门,路和设置都清晰明确,体现中正有序,故选B。中央集权到秦朝才形成,排除A,材料中虽然有宗庙和社稷,但没有体现“宗祖”排除C;材料仅仅是对王城的建造进行描述没有体现君权神授,明确的提出君权神授是董仲舒。排除D.
21·世纪
教育网
23.(2013·浙江文综·14)以下是周代世系略图,它透露出的相关制度信息有(
)
(?http:?/??/?www.21cnjy.com?/??)
①禅让制
②分封制
③世官制
④宗法制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答案】D
【解析】图表括号中注明的文字信息为“
(?http:?/??/?www.21cnjy.com?)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这是根据血缘关系的亲疏而形成的宗法等级。因此“④宗法制”正确;周天子将“周公”等同姓子弟分封于各地,使他们成为各领一方的诸侯,也体现了“②分封制”;按照分封制和宗法制,受封者有世袭统治权,可世代为官,体现了以“世卿世禄”为特点的世官制,③正确。禅让制是一种在位君主生前便将统治权让给他人的政治制度,在这张“谱系图”中无法体现。
24.(2013·全国新课标卷I文综·2
(?http:?/??/?www.21cnjy.com?)4)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21·cn·jy·com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
【答案】C
【解析】解读材料信息,战国时期东方
(?http:?/??/?www.21cnjy.com?)六国的墓葬仍然存在明显的等级差别,而秦国仅君主墓葬明显高于其余墓葬,这充分表明战国时期秦国率先由等级序列明显的分封制走向了中央集权统治,选择C项。由于铁器牛耕的推广导致分封制瓦解,A项表述错误;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表现的是分封制下的等级序列,B项表述错误;战国时期分封制走向瓦解,D项表述错误。【来源:21cnj
y.co
m】
25.(2013·海南单科·1)商代甲骨卜辞中,有大量“受禾”、“求年”、“有足雨”的内容。这反映了当时(  )【版权所有:21教育】
A.农业生产已是重要的经济活动
B.农业的收成与祭祀活动密切相关
C.巫师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织者
D.自然环境恶化影响农业生产
【答案】A
【解析】结合时代背景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甲骨卜辞记录了商代的社会生活,“受禾”“求年”“有足雨”都与农业生产有关,故选A。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6.(2012·江苏单科·1)《
(?http:?/??/?www.21cnjy.com?)周礼·考工记》载:“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五,刮摩之工五,抟埴之工二。”材料所反映的当时官营手工业生产的显著特点是(  )
A.技术先进,生产标准化
B.产品丰富,生产多样化
C.分工细致,生产专业化
D.产量庞大,生产规模化
【答案】C
【解析】“攻木”“攻金”“攻
(?http:?/??/?www.21cnjy.com?)皮”“设色”“刮摩”“抟埴”的细致分工,有利于提高手工业者的熟练程度和技术,说明当时官营手工业生产的显著特点是分工细致,生产专业化。
27.(2012·重庆文综卷·12)图5所示是建于河南安阳的一位中国古代妇女的塑像。在她的墓葬中出土了大量精美的(  )
(?http:?/??/?www.21cnjy.com?/??)
图5
A.铁器
B.玉器
C.瓷器
D.漆器
【答案】B
【解析】本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也
(?http:?/??/?www.21cnjy.com?)是考查历史常识,难度不大,在于能否正确解读信息。妇好是商代女性杰出人物。铁器为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商朝时出现原始瓷器,东汉时才比较成熟,所以墓葬中不可能有大量精美的瓷器;漆器的制作技术出现于战国时期,A、C、D三项时间都不符合,因此,正确选项为B。
28.(2012年浙江文综历史,13
(?http:?/??/?www.21cnjy.com?))中国古代讲究“同姓不婚”。已知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故称两姓联姻为“喜结秦晋之好”),而鲁晋两国不可通婚。结合所学关于“西周分封制”的知识,能够判断(

①晋国是姬姓封国
②晋燕两国可以通婚
③晋宋两国可以通婚
④秦燕两国可以通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的再现和理解
(?http:?/??/?www.21cnjy.com?)。结合分封制的概况(分封形势图)可知鲁国是姬姓封国,鲁晋两国不可通婚,可知①正确;燕国是姬姓封国,因此晋燕两国不可以通婚,可知②不正确;宋国不是姬姓封国,晋宋两国可以通婚,可知③正确;秦国不是姬姓封国,秦燕两国可以通婚,可知④正确。故选C项
29.(2011·上海单科·6)在商代,商王和许多邦国首领都称“王”。不过,商王不仅是本国君长,他还是邦国的(
)
A.国主
B.领主
C.盟主
D.君主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商朝时期中央和地方
(?http:?/??/?www.21cnjy.com?)的关系。商朝实行内外服制,商王控制着支配内外服的
实际权力,外服就是附属国与盟国管辖的地区。商王与邦国既有平等的关系又是附属国与盟国的关系,在对邦国的支配地位商王实质上是盟主身份。所以正确选项是C。
30.(2019·江苏高考·24)C[探索历史的奥秘](10分)
对于邈远的夏朝历史奥秘,需要以多种史料进行探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这部中国史的着眼点
(?http:?/??/?www.21cnjy.com?)在社会组织的变迁,思想和文物的创辟,以及伟大人物的性格和活动。这些项目要到有文字记录传后的时代才可得确考……本书即以商朝为出发点,然后回顾其前有传说可稽的四五百年……在后人关于夏朝的一切传说和追记中,我们(所)能抽出比较可信的事实。
——张荫麟《中国史纲》(1941年)
材料二
我们如果不自满于
(?http:?/??/?www.21cnjy.com?)神话与传说,那只有求助于考古学之地下发掘的证据,现在虽因为材料缺乏、考订困难,还没有明确的论断,可与古代的记载互证……我们今后研究古史,不必龂龂于文字记载的争辩,而只有从事于考古学而努力于地下发掘之一条大道。
——周予同《开明本国史教本》(1931年)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分析《中国史纲》不以夏朝作为“出发点”的原因,指出该书探索夏朝历史所依据的史料。(4分)21
cnjy
com
(2)二里头文化的探索有
(?http:?/??/?www.21cnjy.com?)利于减少夏史研究“断断于文字记载的争辩”。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里头遗址的科学发掘,最早得益于谁主持的什么考古活动,并列举二里头考古发现的政治建筑和生产活动遗址。(4分)
(3)据材料二,指出探索夏朝历史奥秘应遵循的最重要路径,并分析其原因。(2分)
【答案】(1)原因:该书侧重的项目需要确考的文字记录;夏朝历史缺乏当时的文字记录。史料:传说;追记。
(2)主持人:徐旭生。考古活动:夏墟调查。遗址:大型宫殿遗址;铸铜、烧陶、制骨等手工作坊遗址。
(3)路径:考古发掘。原因:神话传说、文字记载无法定论。
【解析】(1)第一小问(原
(?http:?/??/?www.21cnjy.com?)因),据材料一“这些项目要到有文字记录传后的时代才可得确考”得出因为夏朝没有文字记录传承,所以《中国史纲》不以夏朝作为“出发点”。第二小问(史料),据材料一“关于夏朝的一切传说和追忆”得出《中国史纲》所依据的史料主要是传说和追忆。
(2)第一小问(主持人和考古活动
(?http:?/??/?www.21cnjy.com?)),结合所学知识得出主持人是徐旭生,考古活动时夏墟调查。第二小问(遗址),结合所学知识得出主要有大型宫殿遗址和相应的手工作坊遗址。
(3)第一小问(路径),据材料二“
(?http:?/??/?www.21cnjy.com?)只有从事于考古学而努力于地下发掘之一条大道”得出是考古发掘。第二小问(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原因是因为神话传说和文字记载等口头或文字资料的真实性是有待考证的,所以应该主要依据考古发掘。
31.(2017.4·浙江高考·31)(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除了军事与经济资源的互为挹
(?http:?/??/?www.21cnjy.com?)注,这些封君与周王室之间,也依仗宗族纽带,用祖先崇拜的繁缛礼仪,以朝贡、觐见、馈赠、通婚、封赏…………不断加强亲戚之间的关系。……亲缘网络的伦理要求,是敦睦亲戚的孝道。于是,周人统治的机制,取得了道德的意义。
——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材料二
我将我享(祭献),维羊维
(?http:?/??/?www.21cnjy.com?)牛,维天其右(保佑)之。仪式刑(效法)文王之典,日靖四方。伊嘏(伟大)文王,既右飨(祭献)之。我其夙夜,畏天之威,于时保之。
——《诗经·周颂·我将》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周人统治的机制”是什么?概括这种机制在当时的积极作用。(6分)
(2)结合所学,概括材料二《周颂·我将》所蕴涵的主要意义,综括指出材料一、二所反映的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4分)
【答案】(1)机制:分封制和宗法制。(4分)
作用:稳定政治秩序;维护政治联系。(2分)
(2)意义:以乐歌形式歌颂周文王的功德。(2分)
特点: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神权与王权相结合。(2分)
【解析】(1)第一小问机制,结合所学知
(?http:?/??/?www.21cnjy.com?)识得出周人统治的机制是分封制和宗法制;第二小问积极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宗法制和分封制的积极作用是稳定统治秩序,维护政治联系。
(2)第一小问意义,据材料二“伊
(?http:?/??/?www.21cnjy.com?)嘏(伟大)文王,既右飨(祭献)之。我其夙夜,畏天之威,于时保之。”得出歌颂了文王的功德;第二小问特点,结合材料一、二,得出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