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经典题同步卷(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1.3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经典题同步卷(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9-11 15:41:28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3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1.(2020浙江卷·2)中国古代劳动人民
(?http:?/??/?www.21cnjy.com?)以非凡的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兴修了许多著名的工程。观察下图(局部),对图中所示区位,命名及标注正确的是(
)。
(?http:?/??/?www.21cnjy.com?/??)
A.
①—秦始皇长城
B.
②—灵渠
C.
③—郑国渠
D.
④—都江堰
【答案】A
【解析】①位于甘肃临洮一带,这是
(?http:?/??/?www.21cnjy.com?)秦长城的西起点,A正确;灵渠沟通了湘江和漓江,位于广西境内,②位置在关中地区,与灵渠位置不符,排除B;郑国渠是关中地区的水利工程,③位于长江上游,四川成都地区,与郑国渠位置不符,排除C;都江堰位于四川成都平原,④位于湘江流域,与都江堰位置不符,排除D。21
cnjy
com
2.(2016·上海单科·6)《读通鉴论
(?http:?/??/?www.21cnjy.com?)》曰:“两端争胜,而徒为无益之论者,辨封建者是也。□□□□,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句中省略处应填入(  )【版权所有:21教育】
A.分封之制
B.郡县之制
C.郡国并行
D.行省制度
【答案】B
【解析】材料“封建”指的是分封制,
(?http:?/??/?www.21cnjy.com?)对于是否实行分封制争论不休,因此省略处应填入取代分封制的地方行政制度,故A项错误;秦朝郡县制取代分封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后来两千多年都没有改变,故B项正确;郡国并行出现在汉初,不是直接取代分封制,故C项错误;行省制度出现在元朝,不是直接取代分封制,故D项错误。
3.(2015·江苏单科·2)据秦
(?http:?/??/?www.21cnjy.com?)琅邪石刻,皇帝之土,西涉流沙,东有东海。但西汉学者编写的《淮南子》等书说颛顼帝即已“西济于流沙”,大禹“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更有“纣之地,左东海,右流沙”。上述差异最能说明(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A.《淮南子》等书以传说贬抑秦始皇
B.年代久远导致历史记述莫衷一是
C.历史材料的运用首先要辨别真伪
D.石刻与文献形成证据链印证历史
【答案】C
【解析】《淮南子》是汉初黄老之学的代表作,主
(?http:?/??/?www.21cnjy.com?)张坚持汉初旧制,无为而治,刘安作《淮南子》的目的,是反对汉武帝推行削弱诸侯、加强中央的政治改革,材料未涉及“贬抑秦始皇”,故A项错误;年代相近也可能导致历史记述不同,与“最能说明”不符,故B项错误;颛顼是上古传说中的“五帝”之一,《淮南子》保存了部分神话材料,而“秦琅邪石刻”是考古资料,是最可信的秦代传世石刻之一,故C项正确;石刻与文献两者相互矛盾,未能“形成证据链印证”,故D项错误。21
cnjy
com
4.(2013·北京文综·12)四
(?http:?/??/?www.21cnjy.com?)川省博物馆藏有一块文字残缺的《九域守令图》石碑,其中一段碑文是:“至于□国,天下分而为七。□并四海,变易古制,始为□县,更□、□分裂,至□灭陈,天下方合为一。”
“□”处缺失的文字应该是(
)
A.周
B.秦
C.汉
D.唐
【答案】B
【解析】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知识运用能
(?http:?/??/?www.21cnjy.com?)力。依据石碑《九域守令图》中的“守令”和“并四海、为□县、灭陈、天下合一”等信息。反映了秦灭六国,统一全国,置郡县的史实。可知□要求填的缺失的文字是秦。ACD三朝与题干反映的信息不符。答案选B。
5.(2013·浙江文综·15)公元前221年,秦完成统一大业。读右图判断,符合秦灭六国先后顺序的部分排列是(
)
(?http:?/??/?www.21cnjy.com?/??)
A.②③①⑤
B.②①⑤⑥
C.①③⑤④
D.④③⑤⑥
【答案】A
【解析】秦采用“远交近攻”策
(?http:?/??/?www.21cnjy.com?)略最终灭了六国。所灭的顺序为“韩赵魏楚燕齐”,分别对应图中的序号是②④③①⑥⑤。最迟灭的齐国位于今天的山东(“齐鲁大地”),找到这一突破口,就可较快地找出正确选项。此外,可将“韩赵魏楚燕齐”谐音为“喊赵薇去演戏”,就可牢记这一顺序。21cnjy.com
6.(2013·上海单科
(?http:?/??/?www.21cnjy.com?)·5)有学者认为,自中国古代进入文明社会,先后出现了“方国联盟”等三种政治统治模式。据此,与右图匹配的正确选项是(
)21·世纪
教育网
(?http:?/??/?www.21cnjy.com?/??)
A.郡县制度、封邦建国
B.行省制度、封邦建国
C.行省制度、郡县制度
D.封邦建国、郡县制度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
(?http:?/??/?www.21cnjy.com?)商王国时期的国家是一种方国与方国的联合体,称为“方国联盟”;西周建立后,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亲族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称为“封邦建国”;秦朝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实行郡县制度,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统治。故选D。
7.(2012·海南单科卷·3)秦灭六国后,秦王赢政兼采古史及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之名而称“皇帝”,其首要目的是(
)
A.宣扬托古改制
B.承袭华夏传统
C.突出个人功业
D.标榜君权神授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皇帝之称是秦始
(?http:?/??/?www.21cnjy.com?)王认为自己“功过五帝、德高三皇”,因此,把三皇与五帝的名称合为“皇帝”,说明他认为王的称号不足以显示自己的权势和地位,而且其并不仅仅满足于作人间最高统者,还要将自己的权威罩上神的光环。A项说法错误;BD项可体现,但与题意不符。
8.(2010·安徽文综·1
(?http:?/??/?www.21cnjy.com?)4)柳宗元认为,秦末农民起义“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西汉七国之乱“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明矣”。下列哪种说法最符合材料原意(
)
A.郡县制与秦末农民战争没有关系
B.七国之乱因汉初分封而爆发
C.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统治
D.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必然
【答案】C
【解析】题目给了三句话,最后得出“秦制之得亦
(?http:?/??/?www.21cnjy.com?)明矣”,这里的秦制指的是秦朝的郡县制,郡县制有利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因此选C;A,B都是材料中的一部分,不够全面。材料无法体现郡县取代分封的历史必然,重在秦制中央集权之得,因此排除D。
9.(2010·辽宁、湖南、宁夏文综·25
(?http:?/??/?www.21cnjy.com?))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始皇。”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
)
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
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
C.制度法令的统一
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
【答案】D
【解析】首先要清楚材料中的“封建
(?http:?/??/?www.21cnjy.com?)”实指西周“分封制”。分封制下,诸侯到卿、士,其权力、地位和财产一切世袭,一般平民被排除在政治权利之外。秦始皇推行郡县制,郡守、县令有皇帝任免,不得世袭,官吏任免的标准是才干政绩。故地方政治权利向一般平民开放,此即材料中所谓“公天下”。
10.(2009·重庆文综·12)下列关于秦朝的叙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
A.郡县长官均由皇帝任免
B.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事
C.小篆以外出现了隶书
D.私学也可以教授律令
【解析】
秦始皇以武力统一天下,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统治思想文化,而采取了禁私学、焚书坑儒等极端措施,故D项错误。
【答案】D
11.(2008·江苏单科·1)“齐人”、“鲁人”、“楚人”这种表述,逐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造成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是(
)2·1·c·n·j·y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三省六部
【解析】西周时实行分封制,分封了齐国、楚国、鲁国等。但是到秦始皇灭六国完成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了郡县制,分封制被彻底打破。应选C项。
【答案】C
12.(2008·上海单科
(?http:?/??/?www.21cnjy.com?)共同部分·20)
中国古代有一个统一王朝,它最先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了郡县制,建立起中央集权制的政治模式。据此判断,这个王朝是(
)
A.西周
B.秦朝
C.东汉
D.明朝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把握,最早推行郡县制的、建立中央集权制的是秦朝,所以B项正确。
【答案】B
13.(2007·广东单科·3)20世
(?http:?/??/?www.21cnjy.com?)纪90年代,陕西章台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了印章的泥块),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这一发现可以印证秦朝(
)
A.政治上四分五裂的事实
B.出现了造纸业的事实
C.实行了郡县制度的事实
D.用泥制陶的事实
【解析】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推行郡县制。A项与统一不符;B项造纸术最早出现于西汉;D项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发明了。
【答案】C
14.(2007·宁夏文综·27)秦和西汉前期,丞相为“百官之长”,其主要职责是(
)
A.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B.对重大军政事务作出决定
C.处理朝廷各种日常军政事务
D.代表皇帝监督百官
【解析】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太
(?http:?/??/?www.21cnjy.com?)尉。丞相为“百官之长”,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掌管律令、图籍,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汉承秦制,使这一制度得以沿袭。www-2-1-cnjy-com
【答案】A
15.(2019·天津高考·12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万乘之主,有能服术行法……其兼天下不难矣。”
“故治民无常……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
“是故诸侯之博大,天子之害也……万物莫如身之至贵也,位之至尊也,主威之重,主势之隆也。”
——《韩非子》
(2)依据材料二,概括韩非子“兼天下”思想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秦在实践法家思想上的成败。(7分)【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答案】(2)特点:强调法、术、势的作用;主张以法治国、法随时变;宣扬君权至上。
成败:秦奉行法家思想,富国强
(?http:?/??/?www.21cnjy.com?)兵,进行统一战争结束割据局面,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开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秦朝推行严刑峻法,实施暴政,迅速灭亡。
【解析】(2)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二中“万
(?http:?/??/?www.21cnjy.com?)乘之主,有能服术行法”可知其特点是强调法、术、势的作用;根据材料二中“故治民无常……法与时转则治”可知其特点是主张以法治国、法随时变;根据材料二中“万物莫如身之至贵也,位之至尊也,主威之重,主势之隆也”可知其特点是宣扬君权至上。第二小问成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国实行依法治国的成功之处是秦奉行法家思想,富国强兵,进行统一战争结束割据局面,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开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其缺陷是秦朝推行严刑峻法,实施暴政,迅速灭亡。21教育网
16.(2018.4·浙江高考·33)【加试题】阅读文本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2-1-c-n-j-y
材料一
古先民平(公平)其政者
(?http:?/??/?www.21cnjy.com?),莫遂(达到)于秦。秦皇负扆(帝位)以断天下,而子弟为庶人。所任将相,李斯、蒙恬,皆功臣良吏也。……末俗以秦皇方(比)汉孝武(汉武帝)……孝武一怒,则大臣莫保其性……自法家论之,秦皇为有守。非独刑罚依科也,用人亦然……夫有功者必赏,则爵禄厚而愈劝……世以秦皇为严,而不妄诛一吏也。由是言之,秦皇之与孝武,则犹高山之与大湫也。……秦制本商鞅,其君亦世守法……非草茅、搢(缙)绅所能拟已。
——摘自《章太炎全集?太炎文录初编》
材料二
谈到中国的代表性文化遗产,
(?http:?/??/?www.21cnjy.com?)不能不提及44年前的考古发现,考古工作者小心翼翼地用铲子、刷子和棉签打开已尘封两千多年的黄土,一个排列严整、气势恢宏的神秘地下军阵重现世界。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谜一样的秦陵,谜一样的始
(?http:?/??/?www.21cnjy.com?)皇帝。有学者认为兵马俑生动传神,兵器与雕塑技艺高超;有学者则从历史认识入手,认为秦兵马俑是秦帝国复杂而高效的管理系统的象征,并分析秦朝立下的行政系统,从上到下要经过两层或三层的金字塔结构。
——据许倬云《中西文明的对照》等整理
(2)阅读材料一、二,结合
(?http:?/??/?www.21cnjy.com?)所学,请选择阐述:①秦陵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价值意义和陶俑群塑所反映的制作艺人之精神。②秦帝国“有功者必赏”的制度依据和造成“金字塔”结构的行政系统。(4分。只作选择不作阐述者,不得分)
【答案】(2)选择阐述①,价值意
(?http:?/??/?www.21cnjy.com?)义:突出的普遍价值;认识中国历史文化直观生动的历史见证;不同国家、民族相互交流学习的宝贵资源;学术研究的重要资源。精神:工匠精神。
选择闸述②,制度依据:军功爵制。行政系统:郡县制。
【解析】(2)选择阐述①,从历史文化和史
(?http:?/??/?www.21cnjy.com?)学研究的价值、工匠精神等方面分析;选择闸述②,秦帝国“有功者必赏”的制度即军功爵制,“金字塔”结构的行政系统即郡县制。
17.(2018.4·浙江高考·33)【加试题】阅读文本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古先民平(公平)其政者,莫遂
(?http:?/??/?www.21cnjy.com?)(达到)于秦。秦皇负扆(帝位)以断天下,而子弟为庶人。所任将相,李斯、蒙恬,皆功臣良吏也。……末俗以秦皇方(比)汉孝武(汉武帝)……孝武一怒,则大臣莫保其性……自法家论之,秦皇为有守。非独刑罚依科也,用人亦然……夫有功者必赏,则爵禄厚而愈劝……世以秦皇为严,而不妄诛一吏也。由是言之,秦皇之与孝武,则犹高山之与大湫也。……秦制本商鞅,其君亦世守法……非草茅、搢(缙)绅所能拟已。
——摘自《章太炎全集?太炎文录初编》
(1)仔细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所论秦皇“秦制”建设有哪些特点,并用一句话概括作者的主要观点。(6分)
【答案】(1)特点:中央集权,不行分封制,不行世官制,平政守法。观点:肯定秦始皇功绩。
【解析】(1)第一小问特点,
(?http:?/??/?www.21cnjy.com?)材料一“秦皇负扆(帝位)以断天下,而子弟为庶人”,中央集权,不行分封制;“所任将相,李斯、蒙恬,皆功臣良吏也”,
不行世官制;“自法家论之,秦皇为有守”,平政守法。第二小问观点,“秦皇之与孝武,则犹高山之与大湫也”,肯定秦始皇功绩。
18.(2016·浙江自选模块·9)“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模块(10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典客,秦官,掌诸归义蛮夷,有丞。……县令、长,皆秦官,掌治其县。……有蛮夷曰道。
——摘自《汉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秦设置的处理边疆民族事务的中央政务机构和地方行政区划。(6分)【来源:21cnj
y.co
m】
【答案】(1)列举:在中央设置“典客”;在少数民族聚居地设置“道”;解决百越问题后,设置闽中、南海、桂林、象郡四郡。
【解析】(1)据材料一“典客,秦
(?http:?/??/?www.21cnjy.com?)官,掌诸归义蛮夷”可知在中央设置“典客”;据材料一“有蛮夷曰道”,秦朝在少数民族聚居地设置“道”;据所学知识可以知道,统一百越后,设置闽中、南海、桂林、象郡四郡。
19.(2014·上海单科·37节选)传国玺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创制了六枚一套的御玺,分别
(?http:?/??/?www.21cnjy.com?)刻着“皇帝之玺”、“天子之玺”、“皇帝行玺”、“天子行玺”、“皇帝信玺”、“天子信玺”。如任命国家官员,则封印“皇帝之玺”;若任命四夷的官员,则用“天子之玺”;信玺用于对国内和四夷用兵事宜,行玺则为皇帝外巡时随身携带。秦亡,御玺落入汉室,代代相传,称“传国玺”。汉亡,传国玺为魏文帝所得。蜀汉和东吴亦想握有传国玺,遂自行刻之,并编造了传国玺神授的故事。唐兴,所获传国玺多达十余套。唐太宗明白了这一切,于是重新刻制了御玺,使其形制增大,并增“授命玺”一枚用于祭天仪式,表明君权神授。【出处:21教育名师】
问题:(14分)
(1)根据材料,秦始皇制玺的史实反映出他所创立的国家体制有哪些特点?(4分)
【答案】(1)水平1:从材料中提取完整的信息(4分)
·皇帝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设置了内外两种系统处理国事
·实行中央集权体制,有较为缜密的权力运作机制
水平2:从材料中提取的信息不完整(2分)
·皇帝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
·实行中央集权体制
其他答案:仅复述、摘抄材料中的信息或回答与史实不符(0分)
【解析】(1)根据材料中六枚御玺
(?http:?/??/?www.21cnjy.com?)的名称,可以看出皇帝制度的特点以及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是如何运作的,即皇帝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设置了内外两种系统处理国事,实行中央集权体制,有较为缜密的权力运作机制。21·cn·jy·com
20.(2011·福建文综·
(?http:?/??/?www.21cnjy.com?)38节选)(37分)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曾有过三次……大革命。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它结束了领主封建制,创立了中央集权制的
帝国;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它结束了帝国,建立了民国;第三次则发生在1949年,它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政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
(?http:?/??/?www.21cnjy.com?)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秦之所灭都六国耳,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为天下计,则(郡县制)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
——王夫之《读通鉴论·秦史》
材料二
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今之出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王夫之、顾炎武对郡县制的看法。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郡县制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8分)www.21-cn-jy.com
【答案】(1)王夫之:从国家考虑,郡县制不如封建制害处多。
顾炎武:郡县制缺陷在于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作用:郡县制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有利于国家统一及稳定,其制为历朝所沿用。
【解析】第一问从关键句“为天下计,则(
(?http:?/??/?www.21cnjy.com?)郡县制)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可以看出王夫之的观点是:从国家考虑,郡县制不如封建制害处多。“郡县之失,其专在上”“
事事而制之。”可以看出顾炎武的观点是:郡县制缺陷在于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郡县制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根据所学知识不难知道:郡县制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有利于国家统一及稳定,其制为历朝所沿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3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1.(2020浙江卷·2)中国
(?http:?/??/?www.21cnjy.com?)古代劳动人民以非凡的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兴修了许多著名的工程。观察下图(局部),对图中所示区位,命名及标注正确的是(
)。
(?http:?/??/?www.21cnjy.com?/??)
A.
①—秦始皇长城
B.
②—灵渠
C.
③—郑国渠
D.
④—都江堰
2.(2016·上海单科·6)《读
(?http:?/??/?www.21cnjy.com?)通鉴论》曰:“两端争胜,而徒为无益之论者,辨封建者是也。□□□□,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句中省略处应填入(  )【来源:21cnj
y.co
m】
A.分封之制
B.郡县之制
C.郡国并行
D.行省制度
3.(2015·江苏单科·2)据秦琅邪
(?http:?/??/?www.21cnjy.com?)石刻,皇帝之土,西涉流沙,东有东海。但西汉学者编写的《淮南子》等书说颛顼帝即已“西济于流沙”,大禹“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更有“纣之地,左东海,右流沙”。上述差异最能说明(  )【出处:21教育名师】
A.《淮南子》等书以传说贬抑秦始皇
B.年代久远导致历史记述莫衷一是
C.历史材料的运用首先要辨别真伪
D.石刻与文献形成证据链印证历史
4.(2013·北京文综·12)四川省博物馆
(?http:?/??/?www.21cnjy.com?)藏有一块文字残缺的《九域守令图》石碑,其中一段碑文是:“至于□国,天下分而为七。□并四海,变易古制,始为□县,更□、□分裂,至□灭陈,天下方合为一。”
“□”处缺失的文字应该是(
)www.21-cn-jy.com
A.周
B.秦
C.汉
D.唐
5.(2013·浙江文综·15)公元前221年,秦完成统一大业。读右图判断,符合秦灭六国先后顺序的部分排列是(
)
(?http:?/??/?www.21cnjy.com?/??)
A.②③①⑤
B.②①⑤⑥
C.①③⑤④
D.④③⑤⑥
6.(2013·上海单科·5)有学
(?http:?/??/?www.21cnjy.com?)者认为,自中国古代进入文明社会,先后出现了“方国联盟”等三种政治统治模式。据此,与右图匹配的正确选项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http:?/??/?www.21cnjy.com?/??)
A.郡县制度、封邦建国
B.行省制度、封邦建国
C.行省制度、郡县制度
D.封邦建国、郡县制度
7.(2012·海南单科卷·3)秦灭六国后,秦王赢政兼采古史及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之名而称“皇帝”,其首要目的是(
)2-1-c-n-j-y
A.宣扬托古改制
B.承袭华夏传统
C.突出个人功业
D.标榜君权神授
8.(2010·安徽文综·14
(?http:?/??/?www.21cnjy.com?))柳宗元认为,秦末农民起义“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西汉七国之乱“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明矣”。下列哪种说法最符合材料原意(
)
A.郡县制与秦末农民战争没有关系
B.七国之乱因汉初分封而爆发
C.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统治
D.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必然
9.(2010·辽宁、湖南、
(?http:?/??/?www.21cnjy.com?)宁夏文综·25)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始皇。”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
)21
cnjy
com
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
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
C.制度法令的统一
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
10.(2009·重庆文综·12)下列关于秦朝的叙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
A.郡县长官均由皇帝任免
B.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事
C.小篆以外出现了隶书
D.私学也可以教授律令
11.(2008·江苏单科·1)“齐人”、“鲁人”、“楚人”这种表述,逐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造成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是(
)21cnjy.com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三省六部
12.(2008·上海单科共同部分·20)
(?http:?/??/?www.21cnjy.com?)中国古代有一个统一王朝,它最先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了郡县制,建立起中央集权制的政治模式。据此判断,这个王朝是(
)
A.西周
B.秦朝
C.东汉
D.明朝
13.(2007·广东单科·3)20世纪9
(?http:?/??/?www.21cnjy.com?)0年代,陕西章台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了印章的泥块),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这一发现可以印证秦朝(
)2·1·c·n·j·y
A.政治上四分五裂的事实
B.出现了造纸业的事实
C.实行了郡县制度的事实
D.用泥制陶的事实
14.(2007·宁夏文综·27)秦和西汉前期,丞相为“百官之长”,其主要职责是(
)
A.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B.对重大军政事务作出决定
C.处理朝廷各种日常军政事务
D.代表皇帝监督百官
15.(2019·天津高考·12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万乘之主,有能服术行法……其兼天下不难矣。”
“故治民无常……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
“是故诸侯之博大,天子之害也……万物莫如身之至贵也,位之至尊也,主威之重,主势之隆也。”
——《韩非子》
(2)依据材料二,概括韩非子“兼天下”思想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秦在实践法家思想上的成败。(7分)【版权所有:21教育】
16.(2018.4·浙江高考·33)【加试题】阅读文本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材料一
古先民平(公平)其政
(?http:?/??/?www.21cnjy.com?)者,莫遂(达到)于秦。秦皇负扆(帝位)以断天下,而子弟为庶人。所任将相,李斯、蒙恬,皆功臣良吏也。……末俗以秦皇方(比)汉孝武(汉武帝)……孝武一怒,则大臣莫保其性……自法家论之,秦皇为有守。非独刑罚依科也,用人亦然……夫有功者必赏,则爵禄厚而愈劝……世以秦皇为严,而不妄诛一吏也。由是言之,秦皇之与孝武,则犹高山之与大湫也。……秦制本商鞅,其君亦世守法……非草茅、搢(缙)绅所能拟已。
——摘自《章太炎全集?太炎文录初编》
材料二
谈到中国的代表性文化遗产,不能不提
(?http:?/??/?www.21cnjy.com?)及44年前的考古发现,考古工作者小心翼翼地用铲子、刷子和棉签打开已尘封两千多年的黄土,一个排列严整、气势恢宏的神秘地下军阵重现世界。
谜一样的秦陵,谜一样的始皇帝。有学者认为兵马
(?http:?/??/?www.21cnjy.com?)俑生动传神,兵器与雕塑技艺高超;有学者则从历史认识入手,认为秦兵马俑是秦帝国复杂而高效的管理系统的象征,并分析秦朝立下的行政系统,从上到下要经过两层或三层的金字塔结构。
——据许倬云《中西文明的对照》等整理
(2)阅读材料一、二,结合
(?http:?/??/?www.21cnjy.com?)所学,请选择阐述:①秦陵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价值意义和陶俑群塑所反映的制作艺人之精神。②秦帝国“有功者必赏”的制度依据和造成“金字塔”结构的行政系统。(4分。只作选择不作阐述者,不得分)21教育网
17.(2018.4·浙江高考·33)【加试题】阅读文本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古先民平(公平)其政者,莫遂(达到
(?http:?/??/?www.21cnjy.com?))于秦。秦皇负扆(帝位)以断天下,而子弟为庶人。所任将相,李斯、蒙恬,皆功臣良吏也。……末俗以秦皇方(比)汉孝武(汉武帝)……孝武一怒,则大臣莫保其性……自法家论之,秦皇为有守。非独刑罚依科也,用人亦然……夫有功者必赏,则爵禄厚而愈劝……世以秦皇为严,而不妄诛一吏也。由是言之,秦皇之与孝武,则犹高山之与大湫也。……秦制本商鞅,其君亦世守法……非草茅、搢(缙)绅所能拟已。21·cn·jy·com
——摘自《章太炎全集?太炎文录初编》
(1)仔细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所论秦皇“秦制”建设有哪些特点,并用一句话概括作者的主要观点。(6分)21·世纪
教育网
18.(2016·浙江自选模块·9)“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模块(10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典客,秦官,掌诸归义蛮夷,有丞。……县令、长,皆秦官,掌治其县。……有蛮夷曰道。
——摘自《汉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秦设置的处理边疆民族事务的中央政务机构和地方行政区划。(6分)www-2-1-cnjy-com
19.(2014·上海单科·37节选)传国玺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创制了六枚一套的御
(?http:?/??/?www.21cnjy.com?)玺,分别刻着“皇帝之玺”、“天子之玺”、“皇帝行玺”、“天子行玺”、“皇帝信玺”、“天子信玺”。如任命国家官员,则封印“皇帝之玺”;若任命四夷的官员,则用“天子之玺”;信玺用于对国内和四夷用兵事宜,行玺则为皇帝外巡时随身携带。秦亡,御玺落入汉室,代代相传,称“传国玺”。汉亡,传国玺为魏文帝所得。蜀汉和东吴亦想握有传国玺,遂自行刻之,并编造了传国玺神授的故事。唐兴,所获传国玺多达十余套。唐太宗明白了这一切,于是重新刻制了御玺,使其形制增大,并增“授命玺”一枚用于祭天仪式,表明君权神授。【来源:21·世纪·教育·网】
问题:(14分)
(1)根据材料,秦始皇制玺的史实反映出他所创立的国家体制有哪些特点?(4分)
20.(2011·福建文综·38节选)
(?http:?/??/?www.21cnjy.com?)(37分)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曾有过三次……大革命。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它结束了领主封建制,创立了中央集权制的
帝国;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它结束了帝国,建立了民国;第三次则发生在1949年,它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政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1
cnjy
com
材料一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
(?http:?/??/?www.21cnjy.com?)上下皆安之……秦之所灭都六国耳,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为天下计,则(郡县制)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
——王夫之《读通鉴论·秦史》
材料二
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今之出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王夫之、顾炎武对郡县制的看法。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郡县制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8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