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彩缤纷的音色世界》教案设计
教材内容分析:
为引起学生更大的学习兴趣,巧妙的通过主题音乐《牧童短笛》、《单簧管波尔卡》、《加沃特舞曲》的欣赏学习,感受不同乐器的不同音色,并通过木管重奏的形式,更好的让学生感受重奏歌曲的美与魅力,培养学生更加热爱和学习器乐。
教学意图:
在教学设计中,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音乐为主线,安排学生认知音色。介绍不同乐器的音色,在学生们接触了许多歌曲后,介绍木管重奏,不同音色给他们留下了不同的印象。为引起学生更大的学习兴趣,巧妙地结合有较强歌曲性的主题音乐《牧童短笛》、《单簧管波尔卡》、《加沃特舞曲》等,让学生边聆听不同乐器音色边享受音乐的美。
设计理念:
“五彩缤纷的音色世界”是教学系列的第三单元。在之前接触过的乐器有长笛(小鸟)、小提琴(小白兔)、大提琴(兔妈妈)、圆号(大灰狼)、双簧管(小鸭子)等,通过演奏用最直观的方法感受不同乐器的不同音色。抓住孩子爱玩、爱表现的特点,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动中玩,玩中学的自主学习过程中,使学生感知和认识不同乐器的不同音色,以及律动、速度、情绪等音乐元素。
教学目标:
1、能听辨出已学过的3种乐器:长笛、单簧管、大管的音色,通过不同乐器的不同音色所塑造的不同音乐形象,激发学生对木管音乐的喜爱之情。
2、能用律动、表演等参与《牧童短笛》、《单簧管波尔卡》、《加沃特舞曲》等音乐片段的听赏活动。
3、聆听木管重奏《梁山伯与祝英台》,了解木管重奏的演奏形式,并能在老师的指挥下随着歌曲哼唱主题音乐。
教学重难点:
1、听辨出长笛、单簧管、大管的音色与区别,了解部分木管乐器的演奏形式。
2、能用亲切、自然的声音跟随音乐哼唱歌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主旋律,并能通过律动感受歌曲的美。
教学准备:
长笛、单簧管、多媒体音乐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歌曲进教室。
2、唱师生问好歌
二、导入欣赏课
1、欣赏歌曲。(引出动物:大象,突出声音特点)
2、乐器介绍并分析大管的音色特点
3、出示大管的图片,并跟着老师律动。
4、欣赏单簧管演奏的大黑猫主题。(引出:单簧管)
5、对比介绍,分析单簧管的器乐特点。
6、师生互动,深入学习。(请学生现场演绎)
7、发挥孩子们的天性,用动物声音来吸引学生们学习听辩不同乐器的声音(引出:长笛)
8、深入分析长笛这件乐器的特性。
9、多层次分析,并师生互动展示。
10、欣赏歌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再次让学生感受主题音乐的美。
11、师生互动,合奏表演《梁山伯与祝英台》。
三、拓展欣赏教学
1、通过学习,听辩乐器。
2、延伸欣赏。(出示G20峰会的化蝶片段,再次感受音乐丰富后的美)
3、总结分享并听着音乐,有律动的离开课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