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 九年级物理 12.3汽化 与 液化 (课件共28张PPT+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 九年级物理 12.3汽化 与 液化 (课件共28张PPT+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9.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9-12 10:57:31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12.3
力和运动(复习课)
1.通过实验探究能说出水的沸腾特点;会分析沸腾图像的物理意义。
2.能说出蒸发的定义及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3.能说出液化的定义及方法。
学习目标
固态
液态
气态
熔化
凝固
液态和气态之间能否进行相互转化呢?
演示实验1:
  在气球或塑料袋中滴入酒精,挤出空气后扎紧口。放入热水中。请观察现象。
复习回顾
  物质从气态回到液态的过程叫液化,需要放热。
  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汽化,需要吸热。
气球膨胀
气球收缩
一、汽化和液化
一杯热水
放置10分钟
汽化的方式视频
:在一定温度下,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腾
方式一
目标一:通过实验探究能说出水的沸腾特点;会分析沸腾图像的物理意义
自学指导一
认真阅读课本P16-------P18第一段有关内容。完成以下检测。时间3分钟
3、实验探究
水的沸腾
提出问题
(1)使水沸腾,需要什么条件?
(4)水沸腾后如果继续加热,是不是温度会越来越高?
(3)水沸腾时,它的温度是多少摄氏度?
(2)水沸腾前,水中气泡怎样变化?
水沸腾时,水中的气泡怎样变化?
二、实验探究:水的沸腾特点:
1.实验目的:观察沸腾前后水中气泡的变化情况和温度的变化规律。
2.实验器材:
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温度计、装有适量水的烧杯和杯盖、秒表等。
3.实验步骤:
1.按装置图安装实验仪器.
2.用酒精灯给水加热并观察.
3.每隔1min
记录一次温度,并观察水的沸腾现象.
4.完成水沸腾时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
:视频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
85
?
?
?
?
?
?
?
?
?
?
水中气泡
变化情况
沸腾前:
沸腾时:
4.观察现象并记录在表格中
  注意观察沸腾前和沸腾时气泡产生的部位以及运动过程中大小的变化,观察水温度的变化,并做好记录。(从
85
℃开始计时)
沸腾时,大量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
实验现象
沸腾前
沸腾时
观察阶段
水在沸腾前
水在沸腾时
气泡
温度
声音
观察要求
逐渐升高

由小到大
保持不变
由大变小
观察水的沸腾

结论:
水沸腾是一种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这时大量的汽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释放出大量的水蒸汽。在沸腾的过程中,水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
各种液体沸腾时都有确定的温度,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做沸点
沸腾的条件
到达沸点
继续吸热
液体沸腾的条件
液态铁
液态铅
水银
亚麻仁油
2750
1740
357
287
甲苯

酒精
液态氨
111
100
78
-33.4
液态氧
液态氮
液态氢
液态氦
-183
-196
-253
-268.9
一些物质的沸点/?C
(在标准大气压下)
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
1、实验中如果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并不是100
?C
,原因可能是什么?
(1)不在1标准大气压下
(2)温度计不准
(3)水中杂质较多
(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大,沸点越高)
神僧“下油锅”毫发无损,
真相让人大跌眼镜,不信你们看看。
揭秘:和尚们会先在锅里倒入醋,再倒入油,油层会浮在醋之上。醋的沸点约为60℃,当加热到60℃时,醋沸腾起来且温度不再升高,并带动上层的油一起翻滚,给人错觉:油锅烧开了,而实际上此时的温度和洗脸水的温度差不多。
: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发生,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蒸发
汽化方式二
视频
2、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得越快。
3、液体的表面上的空气流动得越快,蒸发得越快。
1、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得越快。
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蒸发和沸腾有哪些相同点与不同点?




相同点
都是_____现象,都要_____热量





影响因素
汽化
吸收
3、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
1.同时发生在液体
的表面和内部
1.液体温度的高低
2.液体表面积的大小
3.液体表面气流的快慢
1、只发生在液体表面
3.只在一定温度(沸点)发生
2、缓慢平和
2.剧烈
沸点受气压的影响
(气压高,沸点高;气压低,沸点低)
讨论:
它们是怎么来的?
河面上的白雾
叶子上的露珠
二、液化
“白气”
从哪里来?
“白气”不是水蒸气,而是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
液化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你见过哪些液化现象?
早晨,我们可以经常见到窗玻璃里边会因出现一层水雾而
变得模糊不清;
冬天,人说话时会有一团“白气”从口中呼出,
烧开水时看到“白气”……这些都是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的结果.
液化的方式
降低气体的温度
压缩气体的体积
比如:雨、露、
壶口附近的“白气”
冬天玻璃窗上的水珠
从冰箱里取出的饮料瓶上的水珠
比如:打火机里的丁烷气体
液化石油气
火箭里的燃料(液态氢)
讨论
被1000C的水蒸气烫伤,比被1000C的水烫伤要严重得多,为什么?
水蒸气液化时要放出大量的热,变成1000C的水后继续烫人
!气体液化要放热
1、寒冷的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寒冷的室外回到暖和的室内时,镜片变得模糊不清,一段时间又变清晰,这是由于室内的水蒸气先在镜片上遇冷______成小水珠后又发生______所导致的现象。
2、把一根烧红的铁棒放入冷水中,会发出“吱吱”响声,并会冒出“白气”这是因为先_____后_____。
液化
汽化
汽化
液化
3、
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是使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液化石油气是利用_____________的方法实现的。
降低温度
压缩体积
压缩体积
4、已知液态氧气、氮气和二氧化碳气体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分别是-183℃、-196℃、-78℃。如果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用降温的办法,从空气中提取这些气体,那么温度下降时,首先被分离出来的是(

A.
氧气
B.
氮气
C.
二氧化碳
D.
同时液化无法分离
C
5、在做“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小刚同学按实验步骤进行了正确操作,他得到如下的实验数据:
(1)从记录数据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此时水的沸点为_____OC,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
(2)发现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解决的办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6:烧杯中盛有水,试管中也盛有水,试管放入烧杯中,然后给烧杯加热,烧杯中的水沸腾后,试管中的水能否沸腾?为什么?
答:不能,虽然温度能达到沸点,但此时试管中水温与杯中的水温相同,试管内的水无法继续吸热,所以不能沸腾。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儿曹。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