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分层作业(十四) 牛顿第二定律
(建议用时:25分钟)
考点一 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
1.关于牛顿第二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公式F=ma可知,物体所受的合外力跟其运动的加速度成正比
B.根据m=可知,物体的质量与其运动的加速度成反比
C.根据m=可知,物体的质量与其所受合外力成正比
D.根据a=可知,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与其所受合外力成正比
D [物体的合外力与物体的质量和加速度无关,A错误;物体的质量与合外力以及加速度无关,由本身的性质决定,故B、C错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a=可知,物体的加速度与其所受合外力成正比,与其质量成反比,故D正确。]
2.甲物体的质量是乙物体的两倍,把它们放置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用一个力作用在静止的甲物体上,得到2
m/s2的加速度;如果用相同的力作用在静止的乙物体上,经过2
s后,乙物体的速度是( )
A.2
m/s
B.4
m/s
C.6
m/s
D.8
m/s
D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F相同,m甲=2m乙,得加速度之比为a甲∶a乙=1∶2,则a乙=2a甲=4
m/s2,经过2秒后,乙物体的速度是v=a乙
t=8
m/s,故D正确。]
3.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在水平推力F作用下开始运动,推力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关于物体在0~t1时间内的运动情况,正确的描述是( )
A.物体先做匀加速运动,后做匀减速运动
B.物体的加速度一直增大
C.物体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D.物体的速度一直增大
D [由题可知,物体的合力等于推力F,方向始终沿正方向,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可知:物体先从静止开始做加速直线运动,推力F减小时,其方向仍与速度相同,继续做加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D正确;物体的合力等于推力F,推力先增大后减小,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知: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选项A、B错误。]
考点二 牛顿第二定律的简单应用
4.如图所示,质量m=10
kg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向右运动,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与此同时物体受到一个水平向左的推力F=20
N的作用,取g=10
m/s2,则物体的加速度是( )
A.0
B.4
m/s2,水平向右
C.4
m/s2,水平向左
D.
2
m/s2,水平向右
C [物体在水平面上向右运动,竖直方向受重力、支持力,其合力为0,在水平方向上受水平向左的推力、水平向左的滑动摩擦力,推力大小为F=20
N,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f=μFN=μmg=0.2×10×10
N=20
N,
所以合力大小为F合=F+Ff=20
N+20
N=40
N,方向水平向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加速度为a==
m/s2=4
m/s2,方向水平向左,选项C正确。]
5.如图所示,小车的直杆顶端固定着小球,当小车向左做匀加速运动时,球受杆作用力的方向可能沿图中的( )
A.OA方向
B.OB方向
C.OC方向
D.OD方向
A [小球随小车向左做匀加速运动,则小球所受重力与杆的作用力两个力的合力水平向左,根据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直杆对小球的作用力只可能沿OA方向,选项A正确,B、C、D错误。]
6.A、B两物体以相同的初速度在同一水平面上滑动,两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且mA=3mB,则它们所能滑行的距离xA、xB的关系为( )
A.xA=xB
B.xA=3xB
C.xA=xB
D.xA=9xB
A [物体沿水平面滑动时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a==μg,与质量无关,由0-v=-2ax和题设条件知xA=xB,A正确。]
7.(多选)“儿童蹦极”中,拴在腰间左右两侧的是弹性极好的橡皮绳。质量为m的小明,如图所示,静止悬挂时(小明两侧绳长相同),两橡皮绳的拉力大小均恰为mg,若此时小明左侧橡皮绳断裂,则小明此时( )
A.速度为零
B.加速度a=g,沿原断裂绳的方向斜向下
C.加速度a=g,沿未断裂绳的方向斜向上
D.加速度a=g,方向竖直向下
AB [速度不能发生突变,左侧橡皮绳断裂瞬间,小明速度为零,选项A正确;断裂前,FT左=FT右=mg,受力分析如图所示,橡皮绳形变量比较大,不会发生突变,断裂瞬间,FT右与mg合力沿断裂绳的反向延长线,大小等于mg,选项B正确。]
8.(多选)质量m=2
kg、初速度v0=8
m/s的物体沿着粗糙水平面向右运动,物体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同时物体还受到一个随时间如图变化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设水平向右为拉力的正方向,且物体在t=0时刻开始运动,g取10
m/s2,则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A.0~1
s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2
m/s2
B.1~2
s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2
m/s2
C.0~1
s内,物体的位移为7
m
D.0~2
s内,物体的总位移为11
m
BD [0~1
s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a1==
m/s2=4
m/s2,A项错误;1~2
s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a2==
m/s2=2
m/s2,B项正确;由题图可得物体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故0~1
s内物体的位移为x1=6
m,C项错误;0~2
s内物体的总位移x=x1+x2=
m=11
m,D项正确。]
9.如图所示,小车以a=2
m/s2的加速度沿倾角θ=37°(sin
37°=0.6)的斜面匀加速下滑,小车的水平表面上有一质量m=10
kg的物体,物体与车保持相对静止,则物体所受的静摩擦力Ff及小车对物体的支持力FN大小各为多大?
[解析] 以物体为研究对象,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把加速度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分解,如图乙所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FN=masin
θ,Ff=macos
θ,解得物体所受的静摩擦力Ff=16
N,小车对物体的支持力FN=88
N。
甲 乙
[答案] 16
N 88
N
(建议用时:15分钟)
10.(多选)如图所示,一辆有动力驱动的小车上有一水平放置的弹簧,其左端固定在小车上,右端与一小球相连。设在某一段时间内小球与小车相对静止且弹簧处于压缩状态,若忽略小球与小车间的摩擦力,则在此段时间内小车可能是( )
A.向右做加速运动
B.向右做减速运动
C.向左做加速运动
D.向左做减速运动
AD [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故小球受到合力方向向右,小球加速度方向向右,若小车原速度方向向右,则小车向右做加速运动,A正确;若小车原速度方向向左,则小车向左做减速运动,D正确。]
11.如图所示,一倾角为α的光滑斜面向右做匀加速运动,物体A相对于斜面静止,则斜面运动的加速度为( )
A.gsin
α
B.gcos
α
C.gtan
α
D.
C [物体随斜面体一起沿水平方向运动,则加速度一定在水平方向,物体受到重力和垂直斜面向上的支持力,两者合力方向一定水平向右,如图所示。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tan
α=ma,则a=gtan
α,选项C正确,A、B、D错误。]
12.如图所示,轻弹簧的下端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上端放有物块P,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用一竖直向上的力F作用在P上,使其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以x表示P离开静止位置的位移,在弹簧恢复原长前,下列表示F和x之间关系的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
A [假设物块静止时弹簧的压缩量为x0,则由力的平衡条件可知kx0=mg,在弹簧恢复原长前,当物块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k(x0-x)-mg=ma,由以上两式解得F=kx+ma,显然F和x为一次函数关系,且在F轴上有截距,A正确,B、C、D错误。]
13.自制一个加速度计,其构造是:一根轻杆,下端固定一个小球,上端装在水平轴O上,杆可在竖直平面内左右摆动,用白硬纸作为表面,放在杆摆动的平面上,并刻上刻度,可以直接读出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使用时,加速度计右端朝汽车前进的方向,如图所示,g取9.8
m/s2。
(1)硬纸上刻度线b在经过O点的竖直线上,则在b处应标的加速度数值是多少?
(2)刻度线c和O点的连线与Ob的夹角为30°,则c处应标的加速度数值是多少?
(3)刻度线d和O点的连线与Ob的夹角为45°。在汽车前进时,若轻杆稳定地指在d处,则0.5
s内汽车速度变化了多少?
[解析]
(1)当轻杆与Ob重合时,小球所受合力为0,其加速度为0,车的加速度亦为0,故b处应标的加速度数值为0。
甲
(2)解法一:合成法
当轻杆与Oc重合时,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根据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和牛顿第二定律得mgtan
θ=ma1
解得a1=gtan
θ=9.8×
m/s2≈5.66
m/s2。
解法二:正交分解法
建立直角坐标系,并将轻杆对小球的拉力正交分解,如图乙所示。
乙
则沿水平方向有Fsin
θ=ma
竖直方向有Fcos
θ-mg=0
联立以上两式可解得小球的加速度a≈5.66
m/s2,方向水平向右,即c处应标的加速度数值为5.66
m/s2。
(3)若轻杆与Od重合,同理可得
mgtan
45°=ma2
解得a2=gtan
45°=9.8
m/s2,方向水平向左,与速度方向相反,
所以在0.5
s内汽车速度应减少,减少量Δv=a2Δt=9.8×0.5
m/s=4.9
m/s。
[答案] (1)0 (2)5.66
m/s2
(3)减少了4.9
m/s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