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分层作业(十五) 多普勒效应
(建议用时:25分钟)
?考点一 多普勒效应
1.关于多普勒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波源在运动,就一定能观察到多普勒效应
B.当声源静止、观察者也静止时,可以观察到多普勒效应
C.只要声源在运动,观察者总是感到声音的频率变高
D.当声源相对于观察者运动时,观察者听到的声音的音调可能变高,也可能变低
D [波源运动,观察者也运动,当他们运动的速度相等时,由于他们之间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所以不能观察到多普勒效应,故A错误;当声源静止、观察者也静止时,波源自身的频率不会变化,观察者也观察不到多普勒效应,B错误;在波源与观察者靠近时观察者接收到的波的频率变高,听到的音调变高,在波源与观察者远离时观察者接收到的波的频率变低,听到的音调变低,故C错误,D正确.]
2.关于声波的多普勒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观察者和声源相互靠近时,观察者接收到的声波频率比声源发出的声波频率大
B.当观察者和声源相互靠近时,观察者接收到的声波频率比声源发出的声波频率小
C.当观察者和声源相互靠近时,声源振动的频率变大
D.当观察者和声源相互靠近时,声源振动的频率变小
A [多普勒效应是指波源相对于观察者发生移动,而使两者间的位置发生变化,使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发生了变化.若声源和观察者相互靠近,观察者接收到的声波频率比声源发出的声波频率大,A正确,B错误;声源的频率由声源决定,不会随着距离的变化而变化,C、D错误.]
3.当正鸣笛的火车向我们疾驶而来时,我们听到的汽笛声的音调变高了,这是因为( )
A.声源振动的频率变大了
B.声波传播的速度变大了
C.耳膜振动的频率变大了
D.耳膜振动的频率变小了
C [声波被观察者接收时,观察者接收到的波的频率变大,耳膜振动的频率也变大.]
4.如图所示,机械波的波源O的频率为f,正沿左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图中的若干个圆环表示同一时刻的波峰分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波源O正在向右运动
B.若静止的波接收器放置在上方,接收到该波的频率小于f
C.若静止的波接收器放置在下方,接收到该波的频率等于f
D.无论静止的波接收器放置何处,接收到该波的频率都是f
B [根据波速、波长和频率的关系式v=λf,由于同一种介质中波速相同,左边位置附近波长最短,右边位置附近波长最长,故在左边接收到波的频率最高,在右边接收到波的频率最低,由题图中的若干个圆表示同一时刻的波峰分布可知,波源向左运动,A错误;若静止的波接收器放置在上方或下方,接收器在远离波源,依据多普勒效应,可知,接收到该波的频率小于f,B正确,C错误;静止的波接收器任意放置,接收到该波的频率不可能都等于f,D错误.]
5.在坐标原点的波源产生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波速v=200
m/s,已知t=0时波刚好传播到x=40
m处,如图所示.在x=400
m处有一接收器(图中未画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波源开始振动的方向沿y轴正方向
B.从t=0开始经0.15
s,x=40
m处的质点运动的路程为0.6
m
C.接收器在t=2
s时才能接收到此波
D.若波源向x轴正方向运动,接收器收到的波的频率可能为9
Hz
B [由题图知,x=40
m处的质点的起振方向向下,则波源的起振方向也向下(y轴负方向),选项A错误;由题图知λ=20
m,A=10
cm,T==0.1
s,而Δt1=0.15
s=T,所以x=40
m处的质点0.15
s运动的路程为s=×4A=6A=60
cm=0.6
m,选项B正确;波由x=40
m处传到x=400
m处所需时间Δt==
s=1.8
s,选项C错误;当波源向x轴正方向运动时,波源将靠近接收器,由多普勒效应知,接收器接收到的频率将大于波源频率,而波源频率为f==10
Hz,选项D错误.]
?考点二 多普勒效应的应用
6.(多选)假如一辆汽车在静止时喇叭发出声音的频率是300
Hz,在汽车向你驶来又擦身而过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汽车向你驶来时,听到喇叭声音的频率大于300
Hz
B.当汽车向你驶来时,听到喇叭声音的频率小于300
Hz
C.当汽车和你擦身而过后,听到喇叭声音的频率大于300
Hz
D.当汽车和你擦身而过后,听到喇叭声音的频率小于300
Hz
AD [当汽车向你驶来时,两者距离减小,单位时间内你接收到的声波个数增多,频率升高,将大于300
Hz,故选项A正确;当汽车和你擦身而过后,两者距离变大,单位时间内你接收到的声波个数减少,频率降低,将小于300
Hz,故选项D正确.]
7.(多选)如图所示,S为波源,P点有一观察者,已知波源发声的频率为20
Hz,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
m/s,则关于人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说法正确的是( )
A.当波源S以17
m/s的速度远离观察者运动时,频率为19
Hz
B.当波源S以17
m/s的速度靠近观察者运动时,频率为21
Hz
C.当观察者以17
m/s的速度靠近波源运动时,频率为21
Hz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ABC [当波源以17
m/s的速度远离观察者运动,观察者接收的频率f′1==
Hz=19
Hz,故A项正确;当波源S以17
m/s的速度靠近观察者运动时,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f′2==
Hz=21
Hz,故B项正确;当观察者以17
m/s的速度靠近波源S运动时,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f′3==
Hz=21
Hz,故C项正确.]
8.蝙蝠在洞穴中飞来飞去时,它利用超声脉冲导航非常有效.这种超声脉冲是持续1
ms或不到1
ms的短促发射,且每秒连续发射几次.假定蝙蝠的超声脉冲发射频率为39
000
Hz,在一次正朝着表面平滑的墙壁飞扑的期间,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墙壁接收到的超声脉冲频率等于39
000
Hz
B.蝙蝠接收到从墙壁反射回来的超声脉冲频率等于墙壁接收的频率
C.蝙蝠接收到从墙壁反射回来的超声脉冲频率大于墙壁接收的频率
D.蝙蝠接收到从墙壁反射回来的超声脉冲频率等于39
000
Hz
C [由于蝙蝠和墙壁发生相对运动,且相互靠近,因此墙壁接收到的频率f1大于39
000
Hz.频率为f1的波经墙壁反射后,与蝙蝠相互靠近,因此蝙蝠接收到反射波的频率f2>f1,C选项正确.]
9.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作战的需要,现在的战斗机飞得越来越快,甚至有些飞机的速度超过了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假设某爆炸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
m/s,一架战斗机正在爆炸点附近远离它飞行,要使飞行员恰好听不到爆炸声,飞机飞行的速度应为多大?
[解析] 要使飞行员恰好听不到爆炸声,即飞行员正好一个声波也接收不到,那么他随飞机运动的速度应与声波的速度一样,即飞机应以340
m/s的速度飞行远离爆炸点.
[答案] 340
m/s
(建议用时:15分钟)
10.如图所示,向左匀速运动的小车发出频率为f的声波,车左侧A处静止的人感受到的声波的频率为f1,车右侧B处静止的人感受到的声波的频率为f2,则( )
A.f1<f,f2<f
B.f1<f,f2>f
C.f1>f,f2>f
D.f1>f,f2<f
D [由题意可知,声源靠近A处的人,由多普勒效应可知,A处的人接收到声波的频率变大,即f1>f;声源远离B处的人,同理可知B处的人接收到声波的频率变小,即f211.轮船在进港途中x?t图像如图所示,则在港口所测到轮船上雾笛发出声音的频率是图中的哪一个?( )
A [由x?t图像可知,轮船靠近港口时的速度v1>v3>v2,由f′=可知,f1>f3>f2,故A项正确.]
12.某人乘火车由甲地去乙地,途中此人乘坐的列车超过一列货运列车,超车后听到货运列车发出的汽笛声频率为f1;此人乘坐的列车又与迎面驶来的另一列货运列车会车,听到货运列车驶近时的汽笛声频率为f2,已知两列货运列车发出的汽笛声频率相同,则f1与f2间的大小关系是f1________f2(选填“>”“=”或“<”).
[解析] 乘客与被超的货运列车逐渐远离,由多普勒效应可知,此时他听到货运列车发出的汽笛声的频率f1较其实际频率低,同样根据多普勒效应可知,乘客听到对面驶来货运列车的汽笛声的频率f2较其实际频率高,又两列货运列车发出的汽笛声频率相同,故f1[答案] <
13.正在报警的警钟每隔0.5
s响一声,一个人正坐在以60
km/h的速度向着警钟行驶的车中,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30
m/s,则这个人每分钟能听到几声警钟?
[解析] 首先根据题意,画出示意图(如图所示).若人坐在以速度v行驶的车内向M点运动,在相同的时间t内人向声源移动的距离s2=vt,声波在时间t内通过人的相对距离应为s1+s2.于是,在这段时间内人听到的警钟响的次数就应为n′==
[答案] 126声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