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元素(2课时教案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节 元素(2课时教案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09-11 17:10:12

文档简介

2.4
元素
学习目标:
1.通过对元素概念的发展史的探究及对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的比较,建立元素的概念。
2.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初步学会用元素表示物质的宏观组成,并能从元素组成上区分单质和化合物。进一步体会分类的思想。
3.记住并能正确书写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知识点(重点、难点):
重点:
1、元素概念的形成。常见元素符号的意义、书写与记忆,元素的分类。
2、物质的简单分类。
难点:元素概念的形成。
实验(教具)准备:分子模型
板书设计:
第四节
元素
一、元素与元素符号1.元素元素是一类原子的总称。2.根据元素组成对纯净物进行分类
单质(分子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纯净物
(依据组成元素是否单一)
化合物(分子是由不同种原子按一定比例构成的
3.
自然界中各元素的含量地壳中部分元素的含量:O、Si、Al、Fe、Ca4.元素符号(1)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2)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
学习过程:
师生互动
活动意图
情景创设
导入新课:播放爽歪歪广告视频剪辑【问题】: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那么自然界中上千万物质又由什么组成呢?通过刚才大家观看的广告,“钾钠钙磷维生素”这里的钾钠钙磷是指什么呢?是不是我们前面所学的原子呢?大家想不想揭开这个谜底?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辨别物质的组成——元素。
激疑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板书】:第四节
元素探究释疑、合作交流:
一、元素与元素符号【活动天地一】:结合教材P45活动天地2-4组成物质世界的元素究竟是什么?讨论提出的三个观点中,你支持哪一观点,说明理由。(教师在学生讨论中巡视指导)学生:交流讨论发表自己对三种观点的看法:化学变化中,水可以分解为氢气和氧气,说明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是不变的,离子是由原子得失电子后形成的,所以原子才是组成世界万物的基本成分—元素。结论:原子才是组成世界万物的基本成分——元素【活动天地二】:投影几种物质的分子模型,你如果把它们拆开能分成几类原子?你分类的标准是什么?
学生:观察并拆分分子模型,并尝试对原子进行分类,说明自己的分类依据:分三类,分类的依据为①颜色②大小③质子数【精讲】:评价学生的分类和分类标准并介绍化学家的分类标准:原子是没有颜色的。化学家也对原子进行了分类,你知道他们给原子分类的依据吗?化学家是按照原子核内的质子个数对原子进行分类的。请看大屏幕化学家给每一类原子起了一个名字:叫元素。质子个数是1的一类原子为氢元素,质子个数是8的一类原子是氧元素,质子个数是6的一类原子叫碳元素。学生:在讲解的基础上对元素的概念进行归纳总结。【小结】:(板书)一、元素的概念科学家把具有相同
的原子能归为一类,每一类原子称一种为元素。【讨论交流】:
1、比较C-12(表示核内6个质子,6个中子)和C-13(表示核内6个质子,7个中子),它们属于同种元素吗?2、下面两种微粒属于同一种元素吗?学生:讨论交流1.C-12、C-13原子属于同种元素,因为质子数都是6;2.Na、Na+属于同种元素,因为质子数都是11,且Na+是由Na原子失去电子形成的。【问题】:结合你对元素概念的认识,完成下列问题:1.原子与元素有哪些区别?2.
不同种元素的根本区别是什?3.
元素种类有什么决定?学生:思考并尝试回答问题。元素的种类由原子的核电荷数即质子数决定。【小结】(投影):原子与元素区别【讨论交流】(投影):水、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氢气、氧气、金刚石等物质的构成微粒模型(符号)。1.观察上述物质微粒模型(符号),你能区分出共含有几种元素吗?2.请尝试将上述物质分类,并说出分类的依据。3.分析水、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氢气、氧气等分子的构成,找出其异同。学生:讨论交流,问题1:三种元素组成六种物质;问题2:根据组成元素的种类不同可分为2类—单质、化合物。问题3:分析得出构成单质的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的,构成化合物的分子是由不同种原子按一定比例构成的。【讨论交流】目前已经发现的物质有数千万种,但已经发现的元素只有100余种,仅只由碳元素和氢元素两种元素就可以组成成千上百种物质。阅读教材P46,分析地壳中元素的分布,并对比人体中的元素含量与地球中的元素含量相同吗?谈谈你的感受。学生:分析得出在地壳中元素分布不均匀性:位于前五位:氧硅铝铁钙;对比人体中的元素含量与地球中的元素含量不同,进一步认识到元素在自然界的分布不均匀。【小结】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我们可以看出在不同的体系中元素的分布是不同的,各个系统中元素有恒定的体系。【自学提示】阅读教材P47多识一点,化学元素汉语名称的由来,投影部分中文、拉丁文、英文对比表,结合P47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和原子结构示意图,思考国际上如何区分和交流元素的呢?学生:自学教材P49多识一点内容,元素汉语名称的由来,了解中外对元素的命名历史。【精讲】
历史上最早给元素命名是一些炼丹士,但是不科学。后来,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曾利用图形加字母的方式作为元素符号,如上图所示。但是由于后来发现的元素越来越多。符号设计越来越复杂,不便于记忆和书写,故未能被广泛应用,后来,国际上采用了统一的科学的命名。虽然英文在国际上应用范围最广,但是对元素的命名却是拉丁文为依据的。元素符号就像阿拉伯数字“2”一样。虽然读法不同,但是具有国际统一性,写法一样,表示意义一样。【活动天地三】1.结合P47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和原子结构示意图,思考国际上如何书写元素符号的呢?学生:自主归纳出元素符号的书写规则:第一个字母须大写,第二个字母须小写(例:C、Co、Mg)按照英文字母四线三格书写。2.卡片小游戏——认识常用的元素符号。根据大屏幕上的提示,请快速完成任务。试试你能行!(课上进行)学生:根据提示参加活动,完成对常用的元素符号、名称识记。3.元素符号表达什么意义?学生:结合教师的课件展示明确:①表示某种元素(宏观意义)②表示某一个原子(微观意义)【小结】板书元素符号的意义【思维拓展】你认为“3H”、“5C”、“7Na”、“10Mg”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呢?学生:说出表示原子个数的一般方法。【盘点收获】: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和表达思想的习惯和能力。观察拆分模型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原子是有类别之分的,不同的原子大小是不同的,分子具有独特的立体结构等许多微观知识。活动的设置,以加深学生对元素概念的理解。问题的设置旨在帮助学生加深对元素与原子区别的认识。借助微粒模型,培养学生分类意识,加深对少量元素组成多种物质的认识。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明确元素在自然界中分布的不均匀性。培养学生从历史的角度来看问题,认识事物发展的变化规律。在活动中发现规律,读、写、记忆符号。培养学生对符号承载意义的认识,让学生知道符号对客观世界的记载会更简单,更方便。培养学生学会从个别到一般的认识规律。
附:
附:1课时思维导图
2课件
3学案
2.4
元素
1课时学案
【学习目标】:
1.通过对元素概念的发展史的探究及对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的比较,建立元素的概念。
2.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初步学会用元素表示物质的宏观组成,并能从元素组成上区分单质和化合物。进一步体会分类的思想。
3.记住并能正确书写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自主先学、探究释疑】
学习任务一
元素
活动1:结合教材P45活动天地2-4组成物质世界的元素究竟是什么?讨论提出的三个观点中,你支持哪一观点,说明理由。
我支持的观点是
,理由是

元素:科学家把具有相同
的原子能归为一类,每一类原子称一种为元素。
讨论交流:1.原子与元素有哪些区别?
元素
原子
区别
宏观概念,只讲
,不讲

是微观概念,既讲种类,又讲个数。
适应范围
描述物质由元素

描述分子由原子
或某些物质由原子

应用实例
水是由

组成的。
水是由
构成的;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
和一个
构成的。
2.
不同种元素的根本区别是

学习任务二:单质与化合物
1.观察上述物质微粒模型(符号),共含有
种元素;
2.请尝试将上述物质分类,并说出分类的依据。
3.分析水、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氢气、氧气等分子的构成,找出其异同。
(分子是由

纯净物
(依据

(分子是由

4.元素在地壳里的含量前五位的是

学习任务三:元素符号的写法和意义
1.如何来表示元素呢?—元素符号—
的第一个字母,有时结合第二个字母。第一个字母要
写,第二个字母要
写简记为一大二小,四线三格。例如写出下列符号:氢、铁、镁、钙
2.
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有:宏观表示
,微观表示

如H表示:


【课中检测】
1.下列对元素的描述,正确的是(??

  A.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微粒
B.元素是具有相同电子数的微粒
  C.元素是具有相同中子数的一类原子
D.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写出下列符号表示的意义:
“H”表示__________________
“2H”表示__________________
3.水是由_________和_________组成的。
   
一个水分子是由_________和_________构成的。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____,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_
5.某药品说明书中标明:本品每克含碘150mg,镁65mg,铜2mg,锌1.5mg,锰1mg。这里所标的各成分是指(??
)。
 
 A.分子???
B.原子???
C.元素???
D.离子
6.地壳里所含元素,由多到少的顺序是(??

 
A.Al>Si>Ca 
 
B.Fe>Ca>Al
C.O>Si>Al  
 D.Si>O>Al
7.通过学习知道,分子、原子、离子和元素等概念都是用来描述物质的,请把以上四个概念填入适当的空格内。
参考答案:1.D
2.氢元素或氢原子3.氢元素
氧元素4.氧
铝5.
C6.
C7.略
[作业]
【A组】熟记常见的元素符号
【B组课后能力拓展】收集有关资料或登陆有关网站,写一篇关于元素的故事
。选材:“元素的发现史”,“元素名称及符号的由来”,“关于元素的趣事”等等第四节
元素
学习目标:
1、了解元素周期表,知道它是学习和研究化学
(?http:?/??/?k.3edu.net?/?huaxue?/?"
\t
"_blank?)的工具。
2、通过对元素周期表的认识,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知道元素周期表提供的一些信息:如元素名称和符号、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等,能根据元素的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的元素。
3、利用教具、分析对比、练习等活动找出元素排列规律。
知识点(含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
1、认识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知道元素周期表提供的一些信息
2、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规律;认识物质世界的方法。
板书设计:
一、根据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取的信息
二、1—20号元素的名称.符号.原子结构示意图
1、元素所处的周期和族
2、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3、元素的原子质子数和相对原子质量
4、元素所属类别
教学过程:
师生互动
活动意图
【温故知新】元素的性质与元素的原子的结构有密切的关系。从钠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我们可以获得哪些信息?【情景创设】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将当时已发现的63种元素列为元素周期表,为化学研究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得到完善后的元素周期表是我们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工具,我们离不开元素周期表,正如我们外出旅游离不开交通图、外出探险离不开指南针一样。那么,元素周期表是如何编排的呢?【板书课题】2.4元素第二课时—元素周期表【活动天地】请同学们根据这18种原子的结构,按照你认为最科学的方式将它们排列起来,并说出这样排列的依据?元素周期表是如何建构的?现在我们做个小游戏将你们手中已准备好的杂乱无章的元素扑克牌整理好。【学生活动】各小组展示整理1—18号元素扑克牌,交流讨论排列规律,教师课件展示元素周期表flash,学生进行展示交流【师生总结】师生共同总结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1.质子数从1开始是连续的自然数。2.每一横行的电子层数相同。
每一纵行最外层电子数相等。3.第二横行从锂到氖,第三行从钠到氩,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从1到8。
……原子的结构呈现周期性变化。元素的性质也呈周期性变化。元素的原子结构呈周期性变化决定了元素的性质也呈周期性变化。科学家根据这种规律把这些元素排列起来,形成一张表,称为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呈现了元素周期性变化的规律,但这一变化规律并不是简单的重复。【提出问题】观察元素周期表回答下列三个问题:1.元素周期表上有多少横行与纵行,分别叫什么?2.什么是原子序数?3.元素周期表上每一个单元格为我们提供哪些信息?【学以致用】1.从元素周期表上查找以下元素的元素名称、元素符号、核内质子数和相对原子质量,并指出它们属于金属元素还是非金属元素6、14、20、47。
2.帮它们找到家。【活动天地】1.翻开元素周期表,观察元素符号在书写上有什么规律?2.元素周期表中有两种颜色分别代表什么元素?3.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在中文名称的造字上有什么规律?4.将氢、碳、氮、氧、钠、镁、铝、硅、磷、硫、氯、钾、钙、铁、铜、锌、金、银元素符号和中文名称分别写空白卡片上根据元素卡片,小组合作完成下列三个游戏:
①找出以“C”、“A”字母打头的元素符号;
②按中文名称偏旁“金”、“气”进行分类;
③按元素符号字母多少分类。【学以致用】元素名称钠硫元素符号CF原子结构示意图原子核内的质子数16原子核外的电子数16【多识一点】门捷列夫与元素周期表【拓展作业】展示形式多样的周期表,请同学们按照自己的了解来排一张前18号元素的周期表。比一比看哪位同学的作品更有创意。【课堂小结】请同学们结合今天学习内容,谈一谈自已有何收获和困惑,并进行小结。【达标练习】14
Si硅28.11.在元素周期表中,应用于计算机的硅元素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硅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是14 
B.原子个数是14
C.相对原子质量是14 
D.质子数是28.12.下列元素符号书写错误的是


A.MN(锰)
B.Cu(铜)
C.Na(钠)
D.Al(银)3.某药品说明书中标明:本品每克含碘150mg、镁65mg、锌1.5mg、铜2mg、锰1mg,这里所标的各成分是指
(
)A.分子
B.原子
C.元素
D.无法确定
4.下列物质中①糖水②空气③二氧化碳④氧气⑤铜丝⑥氧化镁。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
。属于单质的是
________。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
设疑,增加学生的求知欲,初步让学生了解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通过化学史,了解门捷列夫的事迹,学习门捷列夫勇于创新、不断探索的科学品质。学生活动在合作中找到规律用游戏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大学生的参与面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并能从中获得信息体现元素周期表的工具性元素周期表中还有很多规律培养学生观察图片,获取信息的能力。深入到个别元素的学习,让学生知道每一种元素中所记录的信息内容,感受到知识的伟大和无穷尽,同时培养学生读图、识图获得信息的能力。用游戏的方式激励学生短时间内记住基本的元素符号,为下一步化学式的学习打下基础。让学生了解元素的发展史,认识到科学家的不平凡背后的艰辛历程,学会珍惜科学成果,同时培养学生对物质世界认识的历史观点。让学生从宏观角度分析元素周期表,培养学生的观察、总结概括的能力。让学生养成归纳的习惯,对所学知识系统化。
+1
1
+8
2
6
PAGE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