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物体的内能 第1课时(课件38页+教案+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5物体的内能 第1课时(课件38页+教案+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9-14 11:29:12

文档简介

(共38张PPT)
物体的内能
浙教版
初中
新知导入
如果你快速搓手会有什么感觉?你能解释这种现象吗?
快速搓手时,手掌有发热的感觉。
这实际上就是通过搓手的方式增加了手的内能。
那么,内能究竟是怎样的一种能量呢?如何改变物体的内能?
新知讲解
一、内能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
所以,运动着的子弹具有动能

1.分子的动能
新知讲解
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热运动,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热运动越剧烈。
同一切运动着的物体一样,运动着的分子也具有动能。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得越快,它们具有的动能就越大。
新知讲解
2.分子的势能
当弹簧被拉伸或压缩时弹簧各部分之间具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形变的弹簧
被拉伸或压缩的弹簧具有弹性势能。
新知讲解
相互作用的分子具有势能
3.物体的内能
(1)内能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分子存在吸引与排斥的相互作用力,因此相互吸引和排斥的分子间存在——分子势能
(2)内能的单位是焦耳(J)
新知讲解
思考讨论:炽热的铁水有内能吗?冰山有内能吗?为什么?
无论炽热的铁水还是冰山都具有内能。
因为所有的物体的分子不论温度高低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新知讲解
视频:内能
新知讲解
(3)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
①对同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分子热运动加快,内能增大。物体温度降低,分子热运动减慢,内能减少。
由于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因此内能也俗称为热能。
②物体的内能与物体内所含的分子数,即物质多少有关。
③与种类有关
不同种类的物质分子的质量不同所以会影响物体的内能。
新知讲解
思考与讨论
1.试解释:无论是高温物体还是低温物体,都具有内能。
参考答案:高温物体的分子无规则运动剧烈,内能较大;低温物体分子无规则运动剧烈程度较低,内能较小。
物体的温度高低只反映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所以无论是高温、低温物体都具有内能。
新知讲解
2.为什么说内能是不同于机械能的一种形式的能?
思考与讨论
参考答案:机械能与物体宏观位置的变化有关,内能与物体内部微观分子的热运动有关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情况有关,机械能是可以为零的,但内能不可为零,所以内能是不同于机械能的另一种形式的能。
新知讲解
二、物体内能的改变
由于内能的大小跟物体的温度有关。所以通过改变物体的温度来改变物体的内能。
1.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热传递和做功。
2.
热传递
(1)热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到温度低的物体,或者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这种现象叫做热传递。
新知讲解
(2)温度不同的两个物体之间会发生热传递。
在热传递过程中,温度高的物体放出热,温度降低,内能就减少;温度低的物体吸收热,温度升高,内能就增加。因此,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新知讲解
(3)热量
①在热传递中,传递的能量的多少叫做热量,用Q表示。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②热量是一个过程量,它对应于热传递的过程。
物体从外界吸收多少热量,内能就增加多少;物体向外界放出多少热量,内能就减少多少,热量是物体内能转移的量度。
新知讲解
从能的转化看,热传递实质上是内能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传递到低温部分的过程。
冬天坐在炉火边烤火
(4)热传递实质
新知讲解
特别提醒!
1.不能说一个物体含有或具有多少热量,
只能说一个物体吸收了多少热量或放出了多少热量。
2.热量是过程量,只能说“吸收、放出”,而内能是状态量只能说“有、具有、改变”。
3.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使内能增加或减少,但温度不一定改变。
新知讲解
归纳总结
热传递的条件是存在温度差(不是内能差)。
热传递的方向是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
热传递的结果是物体的温度一致。
热传递的实质是内能的转移。
新知讲解
3.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1)人从滑梯下滑时,臀部有什么感觉?
参考答案:从滑梯上滑下时,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臀部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所以臀部有灼热的感觉。
新知讲解
(2)火的使用使人类迈出了文明的第一步。在远古时代,“钻木取火”是人类常用的一种取火方法,如图所示。钻木为什么能获得火呢?
钻木取火
参考答案:钻木时,克服摩擦力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木头温度升高。当温度达到木头的着火点时,木头就会燃烧。
新知讲解
1.把图钉按在一次性筷子的一端,手握筷子使图钉在粗糙的硬纸板上来回摩擦,然后用手感觉图钉的温度是否发生变化?
活动
参考答案:图钉温度会升高;手握筷子使图钉在粗糙的硬纸板上来回摩擦时,克服摩擦力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图钉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浸过乙醚的棉花
新知讲解
放入棉花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利用转换法显示空气温度升高
2.
如图所示,取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筒内放一小团浸有少量乙醚的棉花。快速压下活塞,观察棉花能否燃烧起来。
新知讲解
视频:快速压下活塞点火。
新知讲解
压缩空气做功,气体内能增加,实质: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大量实验表明:外界对物体做功,可以使物体的内能增加。
活塞迅速下压,可以看到棉花燃烧起来了。
这是由于活塞对筒内空气做了功,空气内能增大,温度升高,达到了乙醚的着火点,棉花就燃烧起来。
新知讲解
思考:你能列举出外界对物体做功,可以使物体的内能增加实例吗?
参考答案:双手相互摩擦,手会发热;用锯子锯木头,锯条会发烫;进入大气层的天外来物,由于速度非常高,与大气摩擦发热,可以使其燃烧,发出明亮的光芒,形成流星。
新知讲解
活动
1.如图所示,在吸滤瓶内装入少量的水(或高锰酸钾溶液),并滴入几滴酒精。用气筒往瓶里打气,当塞子跳出时,观察瓶内变化。
气体对外做功实验
(1)实验现象:当塞子跳出时,看到瓶口有白雾出现。
新知讲解
视频:气体对外做功实验。
新知讲解
(2)实验过程分析:打气过程中,外界对瓶内酒精做功,酒精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汽化,当瓶内气压达到一定程度,酒精气体对外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塞子获得了机械能,向上跳起;
同时酒精气体的内能减少,温度降低,瓶内的一部分酒精蒸气液化而出现白雾。
(3)实验结论:
大量实验表明,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减少。
新知讲解
(4)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实质
①从能量的转化看,通过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实质上是其他形式的能量与物体内能相互转化的过程。
②外界对物体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内能;物体对外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内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因此,功可以用来量度内能改变的多少。
新知讲解
有一只瓶子,里面装着一些铁屑,可以用什么方法使铁屑的内能增加?如果你没有看到内能改变的过程,单凭铁屑温度的升高,你能说出究竟采用了什么方法吗?
思考与讨论
参考答案:放在火上加热(热传递);摇动瓶子,克服摩擦对瓶子和铁屑做功。
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人们无法根据结果来判断内能是通过哪种方法改变的。
课堂练习
1.下列实例中,用热传递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
A.
用热水袋暖手,手的温度升高
B.
用锯条锯木板,锯条的温度升高
C.
两手相互摩擦,手的温度升高
D.
用手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铁丝的温度升高
A
课堂练习
2.
把一食品放入电冰箱,它的温度降低到0°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食品的温度降低,内能减小
B.
食品含有的热量不断减少
C.
0°C的食品内能为零
D.
改变食品内能的方式是做功
A
课堂练习
3.下列过程是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
反复弯折铁丝的过程
B.
水蒸气顶起水壶盖的过程
C.
流星在大气层中穿行的过程
D.
放进冰箱冷冻室的水变成冰块
D
课堂练习
4.关于热量、温度、内能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物体温度不变,一定没有吸热
B.
物体放出热量,温度一定降低
C.
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D.
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由于吸收了热量
C
课堂练习
5
.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个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B.
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一定增加
C.
一个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一定会升高
D.
一块0℃的冰没有内能,它的分子不会运动
B
课堂练习
6.
把0.5
kg的90
℃水全部变成125
℃的水蒸气,在这个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这些水蒸气的内能比水的小
B.
液态水分子间距比气态水分子的大
C.
水蒸气只能通过热传递途径变为水
D.
水分子在125
℃时比90
℃时热运动更激烈
D
课堂总结
1.内能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内能的单位是焦耳(J)。
2.
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都具有内能。
3.热传递实质上是内能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传递到低温部分的过程。
4.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的实质上是其他形式的能量与物体内能相互转化的过程。
板书设计
一、内能
1.内能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内能的单位是焦耳(J)。
3.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都具有内能。
二、物体内能的改变
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途径:热传递和做功。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科学九上《物体的内能》第1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3.
5物体的内能
单元
3
学科
科学
年级

教材分析
本节课所采用的教材是浙教版科学九上第3章第5节的内容,
本节是《物体的内能》第一课时由“内能”“物体内能的改变”两个部分构成。本节的重点是内能、热量概念的建立,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途径。难点是用类比的方法建立内能的概念。内能是物体内部的能量与机械能相比,内能不直观、更抽象,学生难于直接接受和理解,所以教科书一开始通过与机械能中动能和势能作类比建立内能的概念,应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学习新的知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对生活中常见实例的分析,指出内能是不同于机械能的另一种形式的能。教科书从炙热的铁水和冰冷的冰块都有内能,说明了内能的普遍性,并给出了内能与温度的关系,再通过对一些事例的分析,做一些实验,总结出改变物体内能的途径。热量的概念则是从改变内能的途径之一热传递延伸得出的。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一、教学目标1.会用类比的方法建立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2.知道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3.知道热量的概念及单位。4.知道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或减少的一些事例。
二、核心素养科学观念:建立内能、热量概念,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科学探究:通过探究找到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以及做功与物体内能改变的关系。科学态度与责任:学生通过实验体验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重点
内能、热量概念的建立,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途径。
难点
难点是用类比的方法建立内能的概念。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如果你快速搓手会有什么感觉?你能解释这种现象吗?出示图片:搓手快速搓手时,手掌有发热的感觉。这实际上就是通过搓手的方式增加了手的内能。那么,内能究竟是怎样的一种能量呢?如何改变物体的内能?
观察图片,并搓手说出自已的感觉
为引出本节的课题做铺垫
讲授新课
一、内能1.分子的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所以,运动着的子弹具有动能
。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热运动,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热运动越剧烈。同一切运动着的物体一样,运动着的分子也具有动能。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得越快,它们具有的动能就越大。2.分子的势能当弹簧被拉伸或压缩时弹簧各部分之间具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被拉伸或压缩的弹簧具有弹性势能分子存在吸引与排斥的相互作用力,因此相互吸引和排斥的分子间存在——分子势能3.物体的内能(1)内能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2)内能的单位是焦耳(J)4.思考讨论:炽热的铁水有内能吗?冰山有内能吗?为什么?
无论炽热的铁水还是冰山都具有内能。因为所有的物体的分子不论温度高低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出示视频:内能(3)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①对同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分子热运动加快,内能增大。物体温度降低,分子热运动减慢,内能减少。由于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因此内能也俗称为热能。②物体的内能与物体内所含的分子数,即物质多少有关。③与种类有关不同种类的物质分子的质量不同所以会影响物体的内能。思考与讨论:1.试解释:无论是高温物体还是低温物体,都具有内能。参考答案:高温物体的分子无规则运动剧烈,内能较大;低温物体分子无规则运动剧烈程度较低,内能较小。物体的温度高低只反映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所以无论是高温、低温物体都具有内能。思考与讨论2:为什么说内能是不同于机械能的一种形式的能?参考答案:机械能与物体宏观位置的变化有关,内能与物体内部微观分子的热运动有关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情况有关,机械能是可以为零的,但内能不可为零,所以内能是不同于机械能的另一种形式的能。二、物体内能的改变由于内能的大小跟物体的温度有关。所以通过改变物体的温度来改变物体的内能。1.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热传递和做功2.热传递(1)热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到温度低的物体,或者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这种现象叫做热传递。(2)温度不同的两个物体之间会发生热传递。
:在热传递过程中,温度高的物体放出热,温度降低,内能就减少;温度低的物体吸收热,温度升高,内能就增加。因此,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3)热量①在热传递中,传递的能量的多少叫做热量,用Q表示。热量的单位是焦耳。②热量是一个过程量,它对应于热传递的过程。物体从外界吸收多少热量,内能就增加多少;物体向外界放出多少热量,内能就减少多少,热量是物体内能转移的量度。(4)热传递实质出示图片:冬天坐在炉火边烤火从能的转化看,热传递实质上是内能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传递到低温部分的过程。特别提醒!1.不能说一个物体含有或具有多少热量,
只能说一个物体吸收了多少热量或放出了多少热量。2.热量是过程量,只能说“吸收、放出”,而内能是状态量只能说“有、具有、改变”。3.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使内能增加或减少,但温度不一定改变。归纳总结:热传递的条件是存在温度差(不是内能差)热传递的方向是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热传递的结果是物体的温度一致热传递的实质是内能的转移3.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1)人从滑梯下滑时,臀部有什么感觉?参考答案:从滑梯上滑下时,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臀部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所以臀部有灼热的感觉。(2)火的使用使人类迈出了文明的第一步。在远古时代,“钻木取火”是人类常用的一种取火方法,如图所示。钻木为什么能获得火呢?参考答案:钻木时,克服摩擦力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木头温度升高。当温度达到木头的着火点时,木头就会燃烧。活动:1.把图钉按在一次性筷子的一端,手握筷子使图钉在粗糙的硬纸板上来回摩擦,然后用手感觉图钉的温度是否发生变化?参考答案:图钉温度会升高;手握筷子使图钉在粗糙的硬纸板上来回摩擦时,克服摩擦力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图钉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活动:2.
如图所示,取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筒内放一小团浸有少量乙醚的棉花。快速压下活塞,观察棉花能否燃烧起来。放入棉花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利用转换法显示空气温度升高视频:快速压下活塞点火。活塞迅速下压,可以看到棉花燃烧起来了。这是由于活塞对筒内空气做了功,空气内能增大,温度升高,达到了乙醚的着火点,棉花就燃烧起来。压缩空气做功,气体内能增加,实质: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大量实验表明:外界对物体做功,可以使物体的内能增加。思考:你能列举出外界对物体做功,可以使物体的内能增加实例吗?参考答案:双手相互摩擦,手会发热;用锯子锯木头,锯条会发烫;进入大气层的天外来物,由于速度非常高,与大气摩擦发热,可以使其燃烧,发出明亮的光芒,形成流星。活动:气体对外做功实验1.如图所示,在吸滤瓶内装入少量的水(或高锰酸钾溶液),并滴入几滴酒精。用气筒往瓶里打气,当塞子跳出时,观察瓶内变化。(1)实验现象:当塞子跳出时,看到瓶口有白雾出现。视频:气体对外做功实验。(2)实验过程分析:打气过程中,外界对瓶内酒精做功,酒精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汽化,当瓶内气压达到一定程度,酒精气体对外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塞子获得了机械能,向上跳起;同时酒精气体的内能减少,温度降低,瓶内的一部分酒精蒸气液化而出现白雾。(3)实验结论:大量实验表明,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减少。(4)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实质①从能量的转化看,通过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实质上是其他形式的能量与物体内能相互转化的过程。②外界对物体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内能;物体对外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内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因此,功可以用来量度内能改变的多少。思考与讨论:有一只瓶子,里面装着一些铁屑,可以用什么方法使铁屑的内能增加?如果你没有看到内能改变的过程,单凭铁屑温度的升高,你能说出究竟采用了什么方法吗?参考答案:放在火上加热(热传递);摇动瓶子,克服摩擦对瓶子和铁屑做功。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人们无法根据结果来判断内能是通过哪种方法改变的。课堂练习1.下列实例中,用热传递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
A.
用热水袋暖手,手的温度升高
B.
用锯条锯木板,锯条的温度升高
C.
两手相互摩擦,手的温度升高
D.
用手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铁丝的温度升高
【答案】A2.把一食品放入电冰箱,它的温度降低到0°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食品的温度降低,内能减小
B.
食品含有的热量不断减少
C.
0°C的食品内能为零
D.
改变食品内能的方式是做功
【答案】A3.下列过程是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
反复弯折铁丝的过程
B.
水蒸气顶起水壶盖的过程
C.
流星在大气层中穿行的过程
D.
放进冰箱冷冻室的水变成冰块
【答案】D4.关于热量、温度、内能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物体温度不变,一定没有吸热
B.
物体放出热量,温度一定降低
C.
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D.
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由于吸收了热量
【答案】C5
.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个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B.
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一定增加
C.
一个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一定会升高
D.
一块0℃的冰没有内能,它的分子不会运动
【答案】B6.
把0.5
kg的90
℃水全部变成125
℃的水蒸气。在这个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这些水蒸气的内能比水的小
B.
液态水分子间距比气态水分子的大
C.
水蒸气只能通过热传递途径变为水
D.
水分子在125
℃时比90
℃时热运动更激烈
【答案】D
观察图片理解分子的动能观察图片理解分子的势能学生思考讨论回答学生观察内能视频学生思考讨论学生思考讨论阅读课文阅读课文观察图片学生思考回答学生动手实验并回答学生总结实验结论学生动手实验并说出实验现象,分析实验过程阅读课文学生思考讨论学生练习
用类比的方法理解分子的动能用类比的方法理解分子的势能.掌握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掌握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掌握无论是高温物体还是低温物体,都具有内能的原因理解内能是不同于机械能的一种形式的能掌握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掌握热量是一个过程量掌握热传递实质了解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掌握外界对物体做功,可以使物体的内能增加。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掌握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实质是其他形式的能量与物体内能相互转化的过程。拓展学生的思维巩固本节的知识
课堂小结
1.内能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内能的单位是焦耳(J)2.
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都具有内能。3.热传递实质上是内能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传递到低温部分的过程。4.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的实质上是其他形式的能量与物体内能相互转化的过程。
梳理自己本节所学知识进行交流
根据学生表述,查漏补缺,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补充。
板书
一、内能1.内能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2.内能的单位是焦耳(J)3.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都具有内能。二、物体内能的改变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途径:热传递和做功。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科学九上3.5
物体的内能第1课时导学案
课题
3.5
物体的内能
单元
3
学科
科学
年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1.会用类比的方法建立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2.知道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3.知道热量的概念及单位。4.知道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或减少的一些事例。
方法与过程目标1.通过探究找到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
2.通过实验说明做功与物体内能改变的关系。
3.通过实验和查找资料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与价值观目标学生通过实验体验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教学重点】
内能、热量概念的建立,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途径。
【教学难点】
用类比的方法建立内能的概念。
【导学方法】
知识点总结,考点精讲,讲练结合,课后巩固。
【课前预习】
1.内能的概念:分子由于不停地做________具有的动能叫做分子动能.
分子之间由于存在类似弹簧形变时的相互________有的势能叫做分子势能.
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两种:_______和_______,这两种方法在改变内能上是等效的.
3.
发生热传递时,高温物体_____热量,内能______;低温物体______热量,内能______.
4.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______;物体对外做功,则物体本身的内能会______.
学习探究
【新知导入】
如果你快速搓手会有什么感觉?你能解释这种现象吗?出示图片:搓手快速搓手时,手掌有发热的感觉。这实际上就是通过搓手的方式增加了手的内能。那么,内能究竟是怎样的一种能量呢?如何改变物体的内能?
【合作探究】
一、内能1.分子的动能运动着的分子也具有_________。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得_______,它们具有的动能就________________。2.分子的势能分子存在吸引与排斥的相互作用力,因此相互吸引和排斥的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___。3.
(1)内能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_________和_________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2)内能的单位是_________
4.思考讨论:炽热的铁水有内能吗?冰山有内能吗?为什么?
5.对同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分子热运动_________,内能_________。物体温度_________,分子热运动_________,内能_________。6.
思考与讨论1:试解释:无论是高温物体还是低温物体,都具有内能。思考与讨论:2:为什么说内能是不同于机械能的一种形式的能?二、物体内能的改变1.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_________和_________2.
在热传递过程中,温度高的物体_________,温度_________,内能就减少;温度低的物体_________,温度_________,内能就_________。因此,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3.热量是一个_________,它对应于热传递的过程。物体从外界吸收多少热量,内能就_________;物体向外界放出多少热量,内能就_________,热量是物体内能转移的量度。4.热传递实质从能的转化看,热传递实质上是__________________,或从同一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5.思考1:人从滑梯下滑时,臀部有什么感觉?思考:2:火的使用使人类迈出了文明的第一步。在远古时代,“钻木取火”是人类常用的一种取火方法,如图所示。钻木为什么能获得火呢?6.
活动1:把图钉按在一次性筷子的一端,手握筷子使图钉在粗糙的硬纸板上来回摩擦,然后用手感觉图钉的温度是否发生变化?活动2:如图所示,取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筒内放一小团浸有少量乙醚的棉花。快速压下活塞,观察棉花能否燃烧起来。7.如图所示,在吸滤瓶内装入少量的水(或高锰酸钾溶液),并滴入几滴酒精。用气筒往瓶里打气,当塞子跳出时,观察瓶内变化。(1)实验现象:当塞子跳出时,看到瓶口有________出现。(2)实验过程分析:打气过程中,外界对瓶内酒精做功,酒精内能________,温度升高汽化,当瓶内气压达到一定程度,酒精气体________做功,________转化为________,塞子获得了机械能,向上跳起;同时酒精气体的内能减少,温度________,瓶内的一部分酒精蒸气________而出现________。(3)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实质从能量的转化看,通过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实质上是_________________与物体_________________相互转化的过程。8.思考与讨论:
有一只瓶子,里面装着一些铁屑,可以用什么方法使铁屑的内能增加?如果你没有看到内能改变的过程,单凭铁屑温度的升高,你能说出究竟采用了什么方法吗?
【课堂总结】
【课堂练习】
1.下列实例中,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
擦燃火柴
B.
炭火烤肉
C.
用热水袋取暖
D.
用冷毛巾降温
2.下列事例中,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  )A.
用力搓手,手会发热
B.
用炉灶烧水,水温升高
C.
气缸内气体被压缩,温度升高
D.
用锯条锯木头,锯条温度升高
3.下列各图所列举的事例中,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
对试管加热,管内水温升高?????????????B.
冬天搓手,手会变暖?????????????C.
从滑梯滑下,臀部发热?????????????
?????D.
迅速压下活塞,筒内气温升高?????????????4.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热量就是内能
B.
热传递中,高温物体把温度传给低温物体
C.
物体的内能增加了,它一定吸收了热量
D.
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
5.小明将一个薄壁金属管固定在桌子上(如图)。管子里面盛一些酒精,用塞子塞紧。他用一根绳子在管外绕几圈,迅速来回拉动,随即发生塞子蹦起的现象。关于这一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来回拉绳子是力对金属管做功,使其内能增加?????????????B.
管内的气体对塞子做功,气体内能增加?????????????C.
来回拉绳子使酒精的内能转化为绳子的机械能?????????????D.
该实验不仅说明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而且也说明消耗内能可以做功?????????????6.
在开啤酒瓶的瞬间有“嘭”的一声,瓶口冒出一股“白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瓶内外温度相同,啤酒内能不变
B.
瓶内气体对外做功,啤酒内能增加
C.
“白雾”是瓶内CO2液化形成的
D.
“白雾”是瓶口处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参考答案
课前预习
1.热运动、作用力、热运动的动能、分子势能
2.做功、热传递
3.放出、减少、吸收、增加
4.增加、减少
合作探究:
一、内能
1.
动能;越快;越大
2.
分子势能
3.
(1)动能;势能(2)焦耳(J)
4.无论炽热的铁水还是冰山都具有内能。
因为所有的物体的分子不论温度高低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5.
加快;增大;降低;减慢;减少
6.
思考与讨论1参考答案:高温物体的分子无规则运动剧烈,内能较大;低温物体分子无规则运动剧烈程度较低,内能较小。
物体的温度高低只反映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所以无论是高温、低温物体都具有内能。
思考与讨论2:参考答案:机械能与物体宏观位置的变化有关,内能与物体内部微观分子的热运动有关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情况有关,机械能是可以为零的,但内能不可为零,所以内能是不同于机械能的另一种形式的能。
二、物体内能的改变
1.热传递;做功
2.放出热;降低;吸收热;升高;增加
3.
过程量;增加多少;减少多少;
4.
内能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高温部分传递到低温部分
5.
思考1参考答案:从滑梯上滑下时,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臀部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所以臀部有灼热的感觉。
思考2参考答案:钻木时,克服摩擦力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木头温度升高。当温度达到木头的着火点时,木头就会燃烧。
6.
活动1参考答案:图钉温度会升高;手握筷子使图钉在粗糙的硬纸板上来回摩擦时,克服摩擦力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图钉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活动1参考答案:活塞迅速下压,可以看到棉花燃烧起来了。
这是由于活塞对筒内空气做了功,空气内能增大,温度升高,达到了乙醚的着火点,棉花就燃烧起来。
7.(1)白雾(2)增加;对外;内能;机械能;降低;液化;白雾(3)其他形式的能量;内能
8.参考答案:放在火上加热(热传递);摇动瓶子,克服摩擦对瓶子和铁屑做功。
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人们无法根据结果来判断内能是通过哪种方法改变的。
课堂练习:
1.
【答案】A
2.【答案】B
3.【答案】A
4.【答案】D
5.【答案】AD
6.【答案】D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