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芣苢》《插秧歌》(学案+课件+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 《芣苢》《插秧歌》(学案+课件+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9-11 22:40:40

文档简介

一、读准字音
(一)单音字
芣苢(fú)(yǐ
)   袺(jié)   襭(xié)
(二)多音字

二、写对字形
(1)    (2)
三、积累词语
(1)采采芣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薄言有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薄言有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薄言掇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薄言捋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薄言袺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茂盛的样子。(2)“薄”“言”都是助词,无实义。(3)取得,获得。(4)拾取,摘取。(5)从茎上成把地取下。(6)提起衣襟兜东西。
四、名句默写
(1)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__________。
(2)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__________。
[答案] (1)薄言捋之 (2)薄言襭之
五、文白对译
[资料链接]
《芣苢》选自《诗经·国风》中的《周南》,这是一曲劳动的欢歌,是当时人们采芣苢(即车前草)时所唱的歌谣。
《诗经》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的诗歌,共305篇。
《诗经》的作者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文本鉴赏]
这是一曲劳动的欢歌,是当时人们采芣苢(即车前草)时所唱的歌谣。全诗三章,每章四句,全是重章叠句,仅仅只变换了少数几个动词,其余一概不变,反复地表达劳动的过程,劳动成果的由少至多也就表达出来,充满了劳动的欢欣,洋溢着劳动的热情。
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答案] ①有 ②袺
任务一 赏析诗歌的语言
1.“采采芣苢,薄言采之”这句在诗中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是全诗的总起。“采呀采呀采起来”的歌声,亦可称之为劳作的前奏曲。
任务二 赏析诗歌的结构特点和表达技巧
2.《芣苢》这首诗在结构上有何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全诗只有“采”“有”“掇”“捋”“袺”“襭”六个动词的变换运用,其余文字均无改变,全诗重章复沓,在看起来很单调的不断重叠中,产生了简单明快、往复回环的音乐感,更好地表达了情绪与情感。
怎样分析诗歌的结构
古诗词的结构是体现诗歌形式之美、反映社会内容、表现诗人感情的重要手段。赏析其结构形式要整体分析诗的结构特点,体会诗人这样写的意图和对诗词表情达意所起到的作用。
(1)认识诗歌结构特点。古诗词通常的结构形式是先写景叙事后议论抒情,写景叙事为议论抒情作铺垫,而观点态度、思想感情也一定在写景叙事的基础上阐发。
(2)寻找诗词中的标志性语言。如在以时空为序的诗词中要注意寻找表示时空转换的词语、句子;写景抒情或托物言志的诗词中要注意末尾卒章显志的抒情议论句。
3.这首诗生动地表现了采集芣苢的劳作过程。这种过程在诗中是怎样具体表现出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妇女们采集芣苢的劳作过程是在重章叠唱的旋律里,通过动词的变换表现出来的。“采”是总体描写,“采采”的反复叠唱,有着音乐美感,也体现着妇女们呼朋引伴,轻松欢乐的情调。“有”唱出了获取的愿望,也似乎传递着发现芣苢的信息。接下来的四个动词恰是一个完整的劳作过程。“掇”,一片片、一棵棵地摘取、拾取;“捋”,由少而多,进而成把地握取;“袺”,把成把握取的芣苢放到手持的衣角里;“襭”,把装满芣苢的衣襟掖在腰带间。整个劳作过程描绘得自然流畅,完整有序。
任务三 分析诗歌的意境
4.前人读这首诗说:反复吟咏,“自然生其气象”。你读这首诗,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景象?请概括描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我反复吟咏这首诗,眼前出现了这样的劳动景象:一群妇女在田野上采摘芣苢,她们一边采摘,一边唱歌。她们的动作是如此熟练敏捷,她们的歌声是那样悠扬欢快。她们歌唱着自己的劳动,有个唱,还有和声;她们的心里也在歌唱吧,歌唱劳动,歌唱自由。
一、读准字音
(一)单音字
抛秧(pāo) 兜鍪(móu)  湿到胛(jiǎ)
半霎(shà)
莳未匝(zā)
(二)多音字

二、写对字形
(1)    (2)
三、积累词语
(1)笠是兜鍪蓑是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雨从头上湿到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唤渠朝餐歇半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秧根未牢莳未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古代打仗时戴的头盔。(2)肩胛,背脊上部跟两胳膊连接的部分。(3)代词,他;极短的时间。(4)移植;遍,满。
四、名句默写
(1)这首诗着力写雨中抢插稻秧,开篇便写“插秧”的忙碌情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点明是在雨中插秧,从句中不难领会春雨之密、之急、之大,否则,不至于从头上流入脖颈并沾湿肩膀。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插秧的紧张程度,没时间休息,甚至连搭话都来不及。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是农夫岔开农妇呼唤的答话,用生动朴实的语言勾勒出一位时时尽力、事事操心的农人形象。
[答案] (1)田夫抛秧田妇接 小儿拔秧大儿插 (2)笠是兜鍪蓑是甲 雨从头上湿到胛 (3)唤渠朝餐歇半霎 低头折腰只不答 (4)秧根未牢莳未匝 照管鹅儿与雏鸭
五、文白对译
[资料链接]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被誉为一代诗宗。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绍兴二十四年(1154),杨万里登进士第,历仕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曾任国子博士、广东提点刑狱、太子侍读、秘书监等职,官至宝谟阁直学士,封庐陵郡开国侯。开禧二年(1206),杨万里病逝,年八十。获赠光禄大夫,谥号“文节”。
杨万里描写自然美景的诗成就是很大的,这些诗句一直为人们所称道。但他并没有忘却现实,他的许多诗作都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插秧歌》就是其中的一首,《插秧歌》描写的是一幅紧张、繁忙的劳动图景。《插秧歌》作于宋孝宗淳熙六年(1179),当时诗人辞官在家。
[文本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农家总动员,雨中抢插秧苗的风俗图画,是一首田园风格的名作。作者没有像晚唐诗人李绅那样抱着“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同情去表现劳动人民的生活,也不像范成大那样具体深刻地揭露残酷剥削,同情农民疾苦,而是抱着欣赏的态度,客观地表现劳动场面,其间也流露出诗人对劳动和劳动者的赞美之情。
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答案] ①雨中抢插 ②事事操心
任务一 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
1.插秧时节农家的繁忙在诗中有哪些具体表现?请加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全家参与;②冒雨进行;③顾不上吃早饭和休息。
任务二 鉴赏诗歌的形象
2.诗歌的尾联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农人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诗歌的尾联是农夫岔开农妇呼唤的答话:“秧苗还未栽稳,稻田还没有插完,(你把饭放这儿,)赶紧回去照看好那帮鸡鸭鹅儿们。”这两句极富生活气息,用生动朴实的语言勾勒出一位时时尽力、事事操心的农人形象。
任务三 
鉴赏诗歌的语言
3.这首诗是一幅描绘农忙时节的风俗图画,其中第三句“笠是兜鍪蓑是甲”看似“游离诗外”,实则堪称“神来之笔”,请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此句在结构上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句中用“兜鍪”和“甲”分别比喻“笠”和“蓑”,暗示抢插稻秧就像一场紧张的战斗,也突出了农忙抢种的题旨。
任务四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4.诗歌的首联是怎样展现插秧的繁忙景象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诗歌的首联以极其通俗生动的语言展现了插秧的繁忙景象。“抛”“接”“拔”“插”四个动词用语直白却极为传神,描绘出全家老少齐上阵,为抢农时忙碌不停的场景。
5.诗歌的颈联是怎样体现生活的情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诗歌的颈联,诗人巧妙地插入了画外音,农妇招呼农夫来用早餐并小憩片刻,可农夫却依然低头弯腰劳作不辍。这一“唤”与“不答”,生动活泼,给紧张的插秧场面以灵动的点染,极富生活的情趣。
[写法借鉴]
1.写作特色
侧面描写——红花还要绿叶衬
《芣苢》只写了妇女们采车前草的过程,并未直接描绘自然风光和人物的容貌,但由于采用了绝妙的艺术手法,反而把美丽的田园风光和劳动妇女的集体形象如画一样地展现出来。同样,《插秧歌》既有对雨中插秧场面的正面描写,也有精到的侧面描写,如不直接写雨大,而写“雨从头上湿到胛”,不写农人插秧的紧张程度,而写“低头折腰只不答”。这些描写形象生动,侧面展现了雨势猛、抢秧急的情景,收到了独特的艺术效果。
2.写法指导
侧面描写“三角度”
所谓侧面描写,是指对描写的对象,不做正面的描绘,而从其他人物、事物的描绘、渲染中,烘托描写的对象,从而获得独特艺术效果的方法。简而言之,侧面描写就是通过对被描写对象的周围效果的渲染来表现被描写对象的一种表现手法,又叫间接描写,还叫衬托法。
侧面描写的作用主要有:
(1)侧面描写更能激发人的想象力。侧面描写往往比正面描写更机智,它能以较经济的笔墨表现所描写的对象,却能收到以少胜多的功效。
(2)
侧面描写是对正面描写的有益补充。侧面描写多结合正面描写进行,好的侧面描写,往往能起到烘云托月、锦上添花的作用。
(3)侧面描写有利于表现人物的性格。尽管侧面描写常常结合正面描写塑造人物形象,但也有些时候,表现人物性格不适宜用正面描写。
在运用侧面描写表现人物时,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
(1)以景衬人。要写人,先避开不写,而写有关景物。通过对环境的渲染,烘托出所要描写的人物。
(2)以人衬人。意即写此人是为衬彼人。通过对有关人物的描写,衬托主要人物的品质。
(3)以物衬人。通过对事物的描写来衬托人物的遭际或品质。
3.迁移运用
下面是一位人力车夫在雨中载客的情景,请运用侧面描写写一段文字。描写要求:表现人力车夫劳作的艰辛和内心的酸楚。描写对象:外面的大雨和车上的肥胖乘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示例】 夏日,一场滂沱大雨铺天盖地地倾泻而下,雨雾模糊了三轮车夫的视线。
(以景衬人)只见他皱着眉头,咬紧下唇,弓着背脊,在风雨中艰难地跋涉。脚下生锈的踏板,发出刺耳的嘎吱声。(以物衬人)那破旧不堪的衣衫,那青筋突起的手臂,那因过度用力而扭曲的脖颈,全都浸湿在雨帘中,与汗水混成一片。车上的女乘客紧紧缩在一旁,肥胖的身体竟让那车微微向右倾斜,(以人衬人)车夫用尽全力保持车身的平衡,奋力前行。
[素材采撷]
1.素材积累
阅读千年古韵,感悟劳动之美。文学起源于劳动,诗歌也是从劳动中产生的。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大量关于劳动的篇幅,可以说处处可见先人劳动的身影。质朴的文字所描绘的劳作场面欢快愉悦,充满着生活的情味。《芣苢》便是劳动的欢歌,散发着古时女子真诚、质朴、勤劳的美德;散发着人们对大自然的敬畏与感恩之情。这首诗歌表达了因劳动创造而带来的欣悦,更伴之以工整的韵律,让人如听远古传来的清谷之音,透彻心扉。
【应用角度】 “人与自然”“劳动是美丽的”“交流”等。
2.素材应用
劳动是美丽的。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大量关于劳动的描述。有采集车前草时“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的美好场景,也有因为“窈窕淑女”“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的身姿而“辗转反侧”的美丽故事。劳动创造了美,使美在生活中体现,我们耳熟能详的二十四节气更是古人用时节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中华民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成果和智慧的结晶。
1.[先贤语录]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选自《朱子治家格言》)
[古文今译] 每天早晨黎明就要起床,先用水洒湿厅堂内外的地面然后扫地,使厅堂内外整洁;到了黄昏便要休息,必须亲自检查一下要关锁的门户。
[知行启迪] 一个人有了良好的习惯,身体和精神就能保持起码的健康。美好目标的实现有赖于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让我们自省、自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吧!
2.[先贤语录]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选自《朱子治家格言》)
[古文今译] 对于一顿粥或一顿饭,我们应当想着来之不易;对于衣服的半根丝或半条线,我们也要常念着这些物资的产生是很艰难的。
[知行启迪] 要知道父母谋衣谋食的艰难,桩桩件件来之不易。我们要勤俭节约,不要铺张浪费;要从小事做起,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11/11课时分层作业(六)
[基础运用层]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芣苢(yǐ) 
掇取(duō)
兜鍪(máo)
B.捋之(luō)
袺之(jié)
肩胛(jiǎ)
C.襭之(xié)
半霎(shà)
莳田(shì)
D.抛秧(pāo)
折腾(zhē)
周匝(zā)
A [“鍪”应读“móu”。]
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薄言采之  
之:代词,指“芣苢”
B.采采芣苢
采采:动词,采摘
C.唤渠朝餐歇半霎
渠:他
D.秧根未牢莳未匝
莳:移植
B [采采:形容词,茂盛的样子。]
3.下列对《芣苢》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本诗采用了比兴的表现手法,描写了一群劳动妇女采芣苢的情景。
B.全诗结构上的主要特点是重章叠句,在看起来很单调的不断重叠中,产生了简单明快、往复回环的音乐感。
C.诗歌通过采、有、掇、捋、袺、襭等动词的变换,生动地表现了采摘芣苢越采越多直到满载而归的过程。
D
这是一曲劳动欢歌,充满了劳动的欢欣,洋溢着劳动的热情。
A [A项,“本诗采用了比兴的表现手法”错误,诗歌开头说“采采芣苢,薄言采之”,开篇就是说采芣苢,并没有用他物起兴。]
4.下列对《插秧歌》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的开头两句,以极其通俗的语言,展示了插秧时的繁忙景象。
B.“笠是兜鍪蓑是甲”一句运用了夸张手法,说明插秧就是一场抢天时的战斗,突出了劳动的艰辛。
C.第三、四句写天公发威,大雨滂沱,而诗人别出心裁地把雨具“斗笠”比作头盔,“蓑衣”比作铁甲,不仅新鲜独特,而且暗示插秧就是一场紧张的战斗。
D.第五、六句诗人巧妙地插入了画外音:农妇招呼农夫暂憩片刻且用早餐,可是农夫照样低头弯腰劳作,这就意味着劳动紧张到了极点,分秒不能停。
B [应是“运用了比喻手法”。]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被儒家列为五部经典著作之首。
B.《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又叫《国风》,大都是劳动人民创作的歌谣。《雅》分为《大雅》《小雅》,大多为周代宫廷乐曲歌辞。《颂》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多为周天子及诸侯们祭祀时的乐歌。
C.《诗经》中,《风》代表了《诗经》的最高成就,它或揭露社会政治的黑暗,或反映徭役、兵役的痛苦,或表现劳动生活的苦乐,或描述爱情婚姻的悲欢,从各个侧面展示了古代社会政治和日常生活的图景。
D.《诗经》全部都是四言诗,普遍采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D [D项,“全部都是四言诗”错。《诗经》的语言形式多样,形象生动,丰富多彩。《雅》《颂》多数篇章运用严整的四言句,极少杂言,《国风》中杂言比较多。《小雅》和《国风》中,重章叠句运用得比较多,在《大雅》和《颂》中则比较少见。]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东汉以后,齐、鲁、韩三家先后亡失,仅存《毛诗外传》。毛诗盛行于东汉以后,并流传至今。
①到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才称为《诗经》
②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③收集和保存了古代诗歌305首
④《诗经》最初只称为《诗》或《诗三百》
⑤《诗经》是按《风》《雅》《颂》三部分编辑的
⑥汉代传授《诗经》的有齐、鲁、韩、毛四家
A.①⑥②⑤③④  
B.②④①⑥⑤③
C.③④①⑤②⑥
D.④①②③⑤⑥
C [从语段横线后的“东汉以后,齐、鲁、韩三家先后亡失”来看,横线处的最后一空应填⑥,据此排除A、B两项;正因为《诗经》“收集和保存了古代诗歌305首”,才会有《诗三百》的称谓,故③应在④前,据此排除D项。故选C。]
7.对下面这段话中的画线部分进行改写。要求:①以“儒家学者”为开头;②不改变句子的原意,但语序可变动。
《诗经》从一开始,尽管还没有赋予它以儒家经典的意义,人们还习惯地称它为《诗三百》,但它的本来面目就逐步被儒家学者掩盖、断章取义、歪曲篡改,被拿去附会剥削阶级所需要的道德伦理观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以“儒家学者”为开头,即以“儒家学者”为主语重新调整画线部分的语序,改写时注意语言表述的连贯,但不可改变句子原意。
[答案] 儒家学者拿《诗经》去附会剥削阶级所需要的道德伦理观念,逐步掩盖了《诗经》的本来面目,对它断章取义,歪曲篡改。
8.自从有了《诗经》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起兴就成了一种常见的表现手法,它生动形象,通俗易懂,以至于日常生活中有很多谚语都采用了这种手法,如“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等。请你根据示例,再写出三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起兴是诗歌表现手法之一,即借另一事物,以引起所吟咏的事物。
[答案] ①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②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③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阅读提升层]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9~10题。
桃 夭
《诗经》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①,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③。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注】 ①归:女子出嫁。②蕡(fén):果实很多的样子。③蓁蓁(zhēn):树叶茂盛的样子。
9.下列对于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运用重章复唱的结构手法。该手法可以加深读者的印象,深化诗的主题,增强诗的音乐性和节奏感,更加突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B.这首诗以浪漫的婚姻生活为描述对象,字里行间透露出浓浓的浪漫色彩,由此可见《诗经》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作品。
C.这是一首祝贺年轻姑娘出嫁的诗,全诗语言精练,主题突出,表达了对出嫁女子建立幸福家庭的美好祝愿。
D.本诗反复使用一个“宜”字,揭示了新娘与家人和睦相处的美好品德,也写出了她的美好品德给新建的家庭注入新鲜的血液,带来和谐欢乐的气氛。
B [B项,“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作品”错误,《诗经》是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
10.请从写作手法的角度对全诗进行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诗的三章都以桃树起兴,以嫩红的桃花、硕大的桃实、密绿成荫的桃叶比兴新娘的美丽容貌、多子多福,极有层次;由花开到结果,再由果落到叶盛,所喻诗意也渐次变化,与桃花的生长相适应,自然浑成,融为一体。解答时先指明手法,然后阐释手法,最后分析效果。
[答案] 诗歌运用了比兴手法,以桃树(“桃之夭夭”)起兴,以嫩红的桃花、硕大的桃实、密绿成荫的桃叶作比,表达了对女子新婚之喜和对新娘的美好祝福。
(二)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11~12题。
晚风二首①
杨万里
晚日暄温稍霁威,晚风豪横大相欺。
做寒做冷何须怒?来早一霜谁不知!
晚风不许鉴清漪,却许重帘到地垂。
平野无山遮落日,西窗红到月来时。
【注】 ①这两首诗作于宋光宗绍熙元年(公元1190)初。前一年冬,杨万里受命充当迎接金国使者的接伴使。他一向力主抗金,但此时却要充当迎送金使的奉陪人员,内心非常痛苦。《晚风》二首正是在这一特定背景下写成的。
1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傍晚太阳的威热稍减而并未完全止息时,晚风就趁机豪横欺人,写出了晚风的张狂和凶暴。
B.“何须怒”“谁不知”,一斥问,一感叹,表达出诗人的正气凛然和对晚风做派的嗤之以鼻。
C.第二首诗前两句中的“不许”和“却许”,一起表现并强化了晚风的威力,清漪和重帘就是明证。
D.这两首诗咏物明志,托物以讽,寓作者的感慨议论于准确、生动的形象之中,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C [C项,“却许”讽刺“晚风”的无力,想吹掉重帘却办不到,而非“表现并强化了晚风的威力”。]
12.请赏析第二首诗的最后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分析时要结合具体诗句来分析。本题要求赏析第二首诗的最后两句。“平野无山遮落日,西窗红到月来时”,这两句诗的内容是描写眼前平野开阔,没有山岭遮拦落日,阳光照到西窗上一直到月亮升起。“落日”喻指南宋王朝,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没有山岭可以遮住日月的光辉,暗示了南宋王朝虽弱但仍有希望。结合诗下注解的写作背景可知,抒写了诗人内心的忧愤之情和对光明不灭的坚定信念。
[答案] ①眼前平野开阔,没有山岭遮拦落日,阳光照到西窗上一直到月亮升起。②晚风的淫威掩盖不住日月的光辉(或“落日”喻指南宋王朝),暗示了南宋王朝虽弱但仍有希望。③抒写了诗人的忧愤之情和对光明不灭的坚定信念。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3~14题。
游西湖
苏 辙①
闭门不出十年久,湖上重游一梦回。
行过闾阎争问讯,忽逢鱼鸟亦惊猜。
可怜举目非吾党,谁与开樽共一杯?
归去无言掩屏卧,古人时向梦中来。
【注】 ①苏辙:北宋宰相、文学家,晚年为避新旧党争之祸,辞退官职,筑室于颖昌(今河南许昌市东),自号颍滨遗老。
1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颔联运用侧面烘托,通过描述市民和鱼鸟对他出游西湖的反应,直接突显出诗人多年深居简出的生活。
B.颔联运用拟人、对偶,写百姓问询,对以“鱼鸟亦惊猜”,人已陌生,物亦惊猜,表意深刻,形象生动。
C.颈联写举目四望,没有自己的“同党”,举杯独饮,抒发了作者的孤独之感。
D.《游西湖》描写市民和鱼鸟对他出游西湖的反应,表达了作者饱经政治风霜而隐退多年的孤独、寂寞和无奈之情。
A [应为“从侧面突显出”。]
14.与陶渊明“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心情相比,作者在本诗尾联表达出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思想感情的能力。“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是陶渊明回到“自然”的释然,表达了他的恬然快意;《游西湖》这首诗从注释看,当时苏辙由于党争,被迫辞官,本诗尾联,苏辙“无言”而“归卧”,闭户不出,只能与古人为友聊以自慰,表现出的是饱经政治风霜而隐退多年的孤独、寂寞和无奈之情。
[答案] 同样是辞官退隐,陶渊明“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句,表现出的是归隐后的释然自安和恬然自得的快意。本诗尾联,苏辙“无言”而“归卧”,闭户不出,只能与古人为友聊以自慰,表现出的是饱经政治风霜而隐退多年的孤独、寂寞和无奈之情。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