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故都的秋》《荷塘月色》(学案+课件+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故都的秋》《荷塘月色》(学案+课件+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9-11 22:48:28

文档简介

课时分层作业(十四)
[基础运用层]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不逢北国之秋,已________十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________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向院子一坐,泡一碗浓茶,你也能看得到碧绿的很高很高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翔。(  ),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________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________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将近 一椽 自然而然 疏疏落落
B.将尽
一椽
情不自禁
落落大方
C.将尽
一间
自然而然
疏疏落落
D.将近
一间
情不自禁
落落大方
A [将近:(时间、数量等)快要接近。将尽:将要完成。一椽:一条椽子。亦借指一间小屋。一间:房屋的一个最小单位。自然而然:不经外力作用而如此。情不自禁: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疏疏落落:形容稀疏零落的样子。落落大方:指人的言谈举止自然大方。]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一项是(  )
A.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碧绿的很高很高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B.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C.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碧绿的很高很高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翔。
D.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翔。
B [“向院子一坐”与“泡一碗浓茶”语序颠倒。“很高很高的”应该置于“碧绿的”之前,“听得到”与“飞翔”搭配不当。]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从槐树叶底,朝东一丝一丝细数着漏下来的日光
B.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漏下来的一丝一丝日光
C.从槐树叶底,细数着一丝一丝朝东漏下来的日光
D.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
D [“朝东”是修饰“细数”的。“一丝一丝”是修饰“漏下”的。]
4.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故都的秋》是一篇抒情性强

议论成分又较多的抒情散文。所以,文中

“秋”的形态、神韵的着笔目的

表达对故都的眷恋与哀婉之情。作者的爱国爱民与“落寞”“衰弱”的真实感情,融进了故都的

北国的秋中,因而

独特,又平凡。读完全文,我们的确感到:“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A

/
在于
甚至

B


/
以致

C
而且


/

D
/
对于
在于
以至

D [“以致”表示不好的结果,“以至”有“直到”的意思,排除B,④处不能空,排除C,⑤处与“又”照应的只能是“既”,故选D。]
5.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  )
清人张潮在其《幽梦影》中曾说:“对渊博友如读异书,对风雅友如读名人诗文,对谨饬友如读圣贤经传,对滑稽友如阅传奇小说。”这话确有见地,人生一世,除了亲情、爱情之外,友情更是不可缺的。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友情是一种广度,亲情是一种深度,而爱情则是一种纯度
B.友情是一种纯度,爱情是一种深度,而亲情则是一种广度
C.爱情是一种纯度,亲情是一种广度,而友情则是一种深度
D.亲情是一种深度,爱情是一种纯度,而友情则是一种广度
D [句中说“人生一世,除了亲情、爱情之外,友情更是不可缺的”,所以最后谈“友情”。至于“亲情”“爱情”谁先谁后,人生一世,当然应先有“亲情”,然后才有“爱情”,所以答案是D。]
6.下面是郁达夫的散文《故都的秋》中的一段景物描写,请从表达效果的角度予以点评。不超过40字。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嘶叫的秋蝉,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既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和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又从语言运用的角度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综合性较强,而且材料的选用又紧密联系教材,其实可以看作是阅读鉴赏题的延续,这种题目的回答主要是扣住运用什么手法(主要是修辞方面的),达到什么效果(主要是主题的表达)。
[答案] (示例)作者从听觉角度通过对比写蝉鸣,用“残声”“嘶叫”寥寥数词便写出了秋之悲凉的特点。
7.下面这首诗的每一句都可以想象成一个电影镜头,前两个镜头的脚本已写出,请续写后两个。
要求:①有诗意地设计场景和人物的神态动作;②想象合理;③每个镜头脚本的字数不超过40字。
采莲子
皇甫松
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
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
【场景】 湖边,采莲船上。
【人物】 采莲女,小伙子,女伴。
镜头一:秋日湖上,波光粼粼。一位美丽的姑娘驾着采莲船从荷花丛中划出,不停地左右顾盼。
镜头二:忽见岸上有位英俊少年,姑娘悄然心动,痴痴地看着他,竟忘记了摇桨,任凭小船漂荡。
镜头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镜头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镜头三:不知什么缘故,突然间姑娘抓起一把莲子,隔着河水,向那岸上的小伙子抛掷过去。
镜头四:没想到抛莲子的举动被人远远地看见了,姑娘红着脸,低着头,害羞了大半天。
[阅读提升层]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一池荷花半生梦
胡忠勤
夏日的清晨总是来得格外的早,又格外的准,好像和人有心灵之约一般,只要你睁开眼睛,不管何时天都已经是光亮如昼了。在这个季节,与清晨一起到来的还有一声声鸟啼和蛙鸣,让周围愈发显得幽静深远,再入睡是不可能的了,索性起身四处走走,沿着小区长着毛茸茸绿草的精致小道向东信步而行,拐过两个弯,一潭荷花就毫无遮挡地呈现在眼前了。
荷花池位于小区之南形如月牙的小山坳里,三面是鳞次栉比错落有致的洋房高楼,正南毗邻的是碧波万顷的南湖,因与活水相通,波浪相接,涛声相闻,荷花池显得更加生机盎然。这荷花池可是当初开发商的卖点之一,据说是聘请苏州的园林大师和工匠花费千万之巨,耗时一年多建造而成的山水园林景观。
或许是沿袭古制,蓄水植荷之地谓之池,如春秋吴王夫差的浣花池,唐朝大明宫的太液池,三国魏宫的芙蓉园池等,故此处也称作荷花池。适逢昨夜下了一场暴雨,此时整个荷塘还笼罩在层层薄雾交织弥漫的氤氲之中,在一缕缕晨曦的投射下,初开的荷花亭亭玉立,一顶顶碧绿的擎雨盖上闪烁着晶莹剔透的水珠,让人为之眼前一亮,精神陡振,残存的最后一丝睡意也瞬间即逝,消失得无影无踪。
荷花池面积不大,小巧精致,奇丽淡雅,从石板铺就的小径拾级而上,一抬脚就融入景致之中。荷花池依形傍势,筑山叠石而建,池内亭台楼阁遥相呼应,游廊小径蜿蜒其间,布局匠心独运,处处藏奇斗秀,就是一道道石缝也被填上了土,恰到好处地插上一两株植物,或枝或蔓,草木葳蕤,风韵非凡,活脱脱一个翻版的苏州园林。沿池塘用鹅卵石拼花而成的小道边杨柳依依,间或栽种有其他的名木,绿树成荫,游玩至此仿佛置身于江南水乡,且行、且驻、且赏,亦歌亦咏,流连忘返。
还没等进入荷花池,远远就已经看到池塘中仙子的身姿,走得近了愈发欣喜,荷花的绰约风姿让人怦然心动,仿佛为你守候了一夜,终于见到了早起的探访人,也格外地精神抖擞起来。前些日子听友人说,团湖的荷花已经盛开,相约几次未能成行,深以不能亲睹其胜状为憾。不过今日竟得以窥见池塘新荷,倒也算是意外的惊喜和补偿。
荷花,古人誉之为花之君子,除了莲、莲花、芙蕖等熟悉的称谓外,别名有十余种之多,更有甚者为之庆生,足见人们喜爱之至。荷花超凡脱俗,聚而不喧,品格可敬,清人李渔曾赞赏道:“自荷钱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一日,日上日妍,有风即作飘飖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这番评价仿佛正是说的眼前这池荷花,恰如其分。团湖的荷花素以壮观取胜,早已闻名遐迩,每到荷花盛开之际,临湖远眺,满眼翠绿粉红明黄望不到边,风过后,数千亩荷花莲叶如千军万马,气势磅礴,蔚为大观,呈现的是“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的情景。不过,在我看来这场面未免有些喧哗,不如这一池荷花一簇簇地点缀其间,静静地伫立,含情脉脉,显得典雅别致富有韵味。
《彦周诗话》云:“世间花卉无逾莲花者,盖诸花皆藉暄风暖日,独莲花得意于水月,其清凉虽荷叶无花时亦自香也。”世间的事物就是这样奇妙,清凉之物必生于酷暑盛夏,而温热之物必产于严寒隆冬。荷花就是这样的,不仅为人提供消暑之食,而且还为人营造了消暑之观,在夏日只要看到塘中的荷花,哪怕内心再躁动不安也会顿时清凉无汗,清爽无比。少有如荷花这样把自身全部,包括物质的和非物质的都奉献给了他人。荷花,不愧是花之君子也!
于是,我开始羡慕起居住在此的人了,守着这么一方如诗如画的风水宝地,足不出户就能欣赏到荷塘秀色,亲眼见证从夏之初点点荷钱浮现到深秋最后一枝残荷凋零,历经采莲掘藕,伴随的不仅是一年中大半的光景,也度过生命中最有分量的难忘时光,更得以有缘去细心体会颗颗莲子的良苦用心,这是何等的诗意,何等的惬意!一池荷花半生梦,不辞长作巴丘客。梦是美梦,梦是要想的,如果不是濂溪这样的爱莲之人,哪怕靠得再近也是难以入梦的!
8.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先写荷花池的修建,再写荷花池的环境,如是反复,把人的胃口吊得足足的,才引出荷花,真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B.在写这一池荷花之前,作者从李渔笔下的荷花以及团湖的荷花谈起,最后才将眼前这一池荷花呈现于读者眼前,层层铺垫,峰回路转,曲折多致。
C.第六段写团湖荷花壮观、磅礴,与眼前的一池荷花形成对比,同时运用象征手法,写这一池荷花的典雅别致、富有韵味,为赞美荷的“君子”品性张本。
D.由眼前之荷想到李渔笔下的《芙蕖》,由荷的品格想到《彦周诗话》,由眼前的伴荷之人想到爱莲的周敦颐,引经据典,使文章意蕴丰富。
C [“运用象征手法”错,应为“衬托手法”。]
9.请分析“梦是美梦,梦是要想的,如果不是濂溪这样的爱莲之人,哪怕靠得再近也是难以入梦的”这句话的含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分析句子的含意,离不开“字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阅读原则,把句子放在整篇文章中来把握,才有可能正确理解其含意,将抽象含蓄的概念或句子转化为具体化的阐释。重点解读“美梦”“难以入梦”。
[答案] 如果缺乏对高雅的精神世界的追求,即使面对这一池典雅别致的荷花,也不可能绽放出美丽雅致的梦想。
10.本文题目是“一池荷花半生梦”,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但本文并没有花太多篇幅写这一池荷花,而是花许多笔墨交代荷池的由来及荷池的环境,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作者花许多笔墨交代荷池的由来及荷池的环境的意图,可以从铺垫、浓墨重彩、文章主旨的角度分析,在谋篇布局、文章主旨等方面重点解读。
[答案] ①铺陈、浓墨重彩,这样极力叙写小区的精致、高档以及匠心独运的布局、环境等就是为了说明:无论外界环境多么优裕,无论你的物质生活多么“一流”,如果不追求精神上的雅、美,一样会对眼前的美好视而不见。②前面的不惜笔墨只是为了铺垫出结尾的“半生梦”,也正因为有前文的“画龙”,作者只需在此处轻轻一点,主旨就水到渠成,意在言中,含蓄蕴藉。③通过对居住环境的渲染,对什么样的人能真正拥有“美梦”提出了要求:即使身处优雅的环境,即使日日面对荷池,如果心中没有一朵圣洁淡雅的莲花绽放,一样无梦可寻。
7[语言建构]
一、读准字音
(一)单音字
颓废(tuí)
落蕊(ruǐ) 
平平仄仄(zè)
房檩(lǐn)
椭圆(tuǒ)
一椽破屋(chuán)
潜意识(qián)
橄榄(ɡǎn)(lǎn)
细腻(nì)
鲈鱼(lú)
(二)多音字
1.组词辨析法
(1)露 
(2)渐
(3)夹
(4)盛
2.语境辨析法
(1)回顾这几年创业的曲折(zhé)经历,他用了两个字来概括,就是“折(zhē)腾”,从折(shé)本到盈利,整整用了十年。
(2)他数(shǔ)了一下手中的钱币,发现数(shù)量不对,但他并不吃惊,因为这种骗人现象数(shuò)见不鲜,太普遍了。
(3)他混(hùn)在人群里,想乘着人乱混(hún)水摸鱼,趁机捞一把,但很快被人发现了。
二、写对字形
(1) 
(2)
(3)
(4)
三、积累词语
1.理解辨析
(1)十足·实足
“十足”常指十分充足,形容程度,常跟“信心、理由、神气、威风、干劲”等词搭配,也可以指纯粹,形容成色或成分,除用于黄金等外,多带贬义。
“实足”指确实足数,形容数量,常跟年龄或数量词搭配,有时形容行为,指确实可以,完全可以。
(2)幽远·悠远
二者都含有“深幽”的意思。
“幽远”指(山水、树木、宫室等)深而幽静。
“悠远”指①离现在时间长;②距离远。
(3)萧条·萧索
二者都含有“无生机”的意思。
“萧条”指①寂寞冷落,毫无生气;②(经济)衰微,不景气。
“萧索”指缺乏生机;不热闹。
2.明确词义
(1)不远千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混混沌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疏疏落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不能自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叶知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不以千里为远,形容不怕长途跋涉。(2)迷糊不清的样子,模糊一片,不分明。(3)在空间和时间上间隔远,稀稀落落。(4)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5)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
[语言运用]
1.判断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写法和成语运用的正误,并将错误的改正。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雕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xià)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浑浑噩噩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雕—凋 浑浑噩噩—混混沌沌
2.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正确的一项是(  )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______________。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A.来得清,来得悲凉,来得静
B.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C.来得静,来得清,来得悲凉
D.来得静,来得悲凉,来得清
B [“清”“静”“悲凉”由视觉到触觉到心理,从客观到主观的顺序,故选B项。]
3.判断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运用是否正确,错误的说明理由。
(1)奥地利的新年音乐会真美,我们都不能自已地沉醉在那迷人动听的乐曲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30余位理事和特约代表,从祖国各地不远千里走到一起,汇聚一堂,共商学科大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错误。句中指控制不了自己的情感,沉醉在乐曲中,应用“情不自禁”。(2)正确。
4.指出下面句子中的语病,并改正。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成分残缺。应在“柔软”后加“的触觉”。
[资料链接]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现代小说家、散文家。1921年参与组织创造社,出版了新文学最早的白话短篇小说集《沉沦》,震动了文坛。郁达夫的创作风格独特,成就卓著,尤以小说和散文著称。其中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迟桂花》,中篇小说《她是一个弱女子》《出奔》等最为著名。小说多以失意落魄的青年知识分子为描写对象,往往大胆地进行自我暴露,富于浪漫主义的感伤气息,笔调洒脱自然,语言清新优美,具有强烈的主观抒彩。散文则直抒胸臆,表现出了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里的苦闷心情,具有率真、热情、明丽、酣畅的风格。
本文写于1934年8月。从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达夫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在杭州居住了近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创造社
“五四”新文学运动初期成立的文学团体。1921年6月8日正式宣告成立,初期成员主要由在日本留学的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张资平、田汉、郑伯奇等人组成。他们于1921年秋在上海出版发行了《创造社丛书》,最初收录了郭沫若的诗作《女神》、郁达夫的小说集《沉沦》以及郭沫若所译德国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等。随后于1922年5月起在上海出版《创造》季刊(至1924年2月止,共出2卷6期),1923年5月起出版《创造周报》(至1924年5月止,共出52期)。同年7月在《中华新报》编辑文学副刊《创造日》(至1923年11月止,共出101号)。创造社在前期被认为是尊重天才的、为艺术而艺术的、注重自我表现的文学团体。前期作家们的创作侧重主观内心世界的刻画,具有浓重的抒彩。他们的文学主张、创作以及所介绍的外国作品形成了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的倾向。强调文学必须忠实于自己“内心的要求”,是前期创造社文艺思想的核心。
[文本鉴赏]
本文通过对故都北平的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表达了作者对故都、对祖国的深沉而炽热的爱,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在旧中国颠沛流离、饱尝人间愁苦的忧郁、孤独的心境。
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
[答案] ①回想江南的秋天 ②清静 ③秋蝉残声
任务一 赏析文章的语言
1.第2段中“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一句,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句话从反面形容南国的秋似秋又不是秋,言外之意,只有北国的秋才是盛开的名花,使人赏玩到十足;才是浓浓的美酒,使人陶然心醉。语言明白晓畅、简洁清丽。
2.“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这句话有什么表达效果?试加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句话综合运用了比喻、对比、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饶有趣味。四个比喻多从饮食文化入手,让人从饮食中的“味”去领悟秋之“味”,从形象的“味”去品味抽象的“味”。北国之秋就像“白干、馍馍、大蟹、骆驼”,形象地写出了味烈、味深、味浓、味久的特色;而南国之秋就像“黄酒、稀饭、鲈鱼、黄犬”,形象地写出了味润、味浅、味淡、味短的特色。用如此丰富生动的意象令人读后回味悠长,明了于胸。
3.“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了”。作者为什么这样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在封建的专制统治下,中国的文人中,被压抑,被摧残,失意潦倒的人太多太多了。所以,到了人生的秋天,仍然功业无成,声名无望,面对硕果累累、北风萧索的秋天,就难免不发出“人生如梦”的悲凉感叹。
任务二 赏析文章的景物描写及表达技巧
4.第3段中的景物是怎样体现出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的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给人一种明净高爽、了无点尘之感,写出了“清”;“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以及“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是在写“静”;有着几分冷落和萧条的“破壁”,蓝、白等冷色调的“牵牛花”以及象征生命衰竭和凄凉的“秋草”体现了“悲凉”。
5.第5段文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写北国的秋蝉“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的意图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用南国秋天的蝉鸣反衬北国秋蝉啼唱的特点,用北国的蟋蟀、耗子类比北国秋蝉之多。“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表现了作者对故都之秋的向往、眷恋之情。
6.作者分别从不同角度为我们描绘了秋花、秋槐、秋蝉、秋雨、秋果五幅故都秋景,那么,作者在描述上述秋景时,是有序的还是无序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作者在描述秋景时,是无序的,这正是散文形散特点的体现。作者所写的这些秋景在文中的位置并不是必然的,但是我们读起来却觉得很自然,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这是因为这些景物都具有了“清、静、悲凉”的共同点,作者正是以“清、静、悲凉”这些景物的共同点把这些景物组织在一起的,这就是文章不散的“神”。
7.文章开头和结尾部分都写到了南国之秋,其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写南国之秋主要是为了形成对照,衬托北国秋景之美,秋味之浓,同时显示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热爱、赞美和眷恋。作者在开头部分点出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后,接着写到了江南之秋。但那里“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又时常多雨而少风”,因此,“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在文章结尾部分,作者又写到了“南国之秋”,指出“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这些描述,极为鲜明地对比凸显出北国之秋的秋色之美,秋味之浓,秋意之十足,饱含着作者对北国之秋的盛赞,渗透着作者对故都之秋的深深挚爱和眷恋。
赏析散文的表达技巧
《故都的秋》运用对比反衬的表达技巧来突出北国之秋的浓厚味道。鉴赏散文中的表达技巧是散文阅读的必备能力之一,也是高考散文阅读的常设考点。这类考题的常见解题步骤如下:
第一步:指出表达技巧。表达技巧包括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技巧、行文安排技巧、用词句式方面的技巧等。
第二步:结合内容分析是如何运用表达技巧的。
第三步:分析表达技巧运用的效果。
8.《故都的秋》表现的是“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忧郁”双重情感,所以作者在用词造句,运用技法时也体现了独特性。这种说法对吗?请结合具体的词句加以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文章在句式的使用上能够把长短句(多以短句为主)、整散句有机融合在一起,构成一种参差错落的形式美和抑扬顿挫的节奏美,起到了舒缓节奏和营造氛围的作用。如写“芦花”“柳影”“虫唱”“夜月”“钟声”的五个偏正短语的整饬的排比;“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的北国秋味的概括;文章后半部分中外文人学士对“秋”的那种“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引导读者领略“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接着用多种句式速写“南国之秋”的特色。文章正是把整散句有机结合才形成了一种既典雅又洒脱的语言风格。②文章调动多种使用语言的技法,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综观全文,除了大量的直接描写故都的秋外,还着意以南国的秋与北方的秋相对照、烘托,烘云托月地映衬出故都秋的浓度。如把南北方秋的姿色味和意进行类比,或以正衬反,或以反显正,或肯定中见出否定,或否定中加强肯定。而“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四组对比性的比喻句,从四个角度精当地写出了南国与北国之秋的差异。作者用清新而略带忧郁的语言,紧扣“清、静、悲凉”,绘景、谱声、摄实,进而托出浓浓的秋味,一言一语无不饱含着作者爱故都、爱故都的人民、爱故都的秋天的感情。
任务三 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9.关于这篇文章的感情基调,有两种说法:有人认为是悲秋,也有人认为是颂秋。你认为呢?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观点一)这是作者写的一曲秋的颂歌。我们可以从文章开头的“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还有最后的“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这些句子里感受到。这些句子都直接表达出作者对故都之秋的深深向往和眷恋之情。
(观点二)这是作者写的一曲悲凉的颂歌。文章总的感情基调是深沉和落寞。虽然文中有些语句直接表达出了作者对故都之秋的深深向往和眷恋之情,那他为什么用这么不明快的笔调来颂秋呢?这和当时的时代背景,还有作者本人特有的忧郁气质有关。
[语言建构]
一、读准字音
(一)单音字
煤屑(xiè)    幽僻(pì)  霎时(shà)
蓊蓊郁郁(wěng)
袅娜(niǎo)
梵婀玲(fàn)(ē)
敛裾(jū)
(二)多音字
1.组词辨析法
(1)脉 (2)纤
2.语境辨析法
(1)他身子单薄(bó),穿一件薄(báo)长衫,平时爱喝那种薄(bò)荷味的酒。
(2)教务处(chù)的职责是处(chǔ)理日常的教学事务。
(3)这几天他在超负荷(hè)地工作,妈妈心疼地给他送来了荷(hé)包蛋,让他补补身子。
(4)朱自清悄(qiāo)悄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他悄(qiǎo)然来到荷塘边,欣赏起月下的荷塘。
(5)这尊大佛(fó),仿佛(fú)在凝神沉思着什么。
二、写对字形
(1)  
(2)
(3)
(4)
三、积累词语
1.理解辨析
(1)清净·清静
“清净”指没有外来事物打扰,如“耳根清净”。
“清静”指环境安静,不嘈杂,如“咱们找个清静的地方谈谈吧”。
(2)幽僻·偏僻
二者都含有“僻静”的意思。
“幽僻”指昏暗而僻静。
“偏僻”指离城市或中心区远,交通不便。
(3)风致·风韵
二者都可形容“姿态美好”。
“风致”指美的姿态,还可指风味、风趣,除此之外,还有风度、品格和情趣等语义。
“风韵”除了指风度神韵(多指女子)外,还可指诗文书画的风格、韵味。
2.明确词义
(1)蓊蓊郁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迁延顾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没精打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形容树木茂盛的样子。(2)形容走走停停,不住地回视自己的动作。(3)形容不高兴,不振作。
[语言运用]
1.判断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写法和成语运用的正误,并将错误的改正。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xiè)路。这是一条幽僻(bì)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绿树成荫的。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僻(pì) 绿树成荫—蓊蓊郁郁
2.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正确的一项是(  )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____________。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①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
②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
③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④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
A.②③①④ 
B.④②①③
C.④①②③
D.②①③④
B [这段文字紧紧围绕“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顺序展开,由远景到近景,由高处到低处。④句紧承前面的“杨柳最多”,然后按照“树色”“树梢”“树缝”的顺序展开。]
3.判断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运用是否正确,错误的说明理由。
(1)他的学习劲头越来越足,过去那种没精打采的样子再也看不见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月下的荷塘是宁静的、祥和的,荷花的粉红的面庞,在隐隐约约的月光里舒展着迷人的微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正确。(2)错误。“隐隐约约”侧重于人主观上的感觉不很明显,此处用来描述月光的客观特点不当,句中应用“朦朦胧胧”。
4.指出下面句子中的语病,并改正。
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即使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不合逻辑。应将“即使”改为“虽然”。
[资料链接]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原籍浙江绍兴。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上大学时,开始创作新诗,后又转向散文创作。1922年,创办《诗》月刊。
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抗日战争时期,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抗战胜利后,仍在清华大学任教,并积极支持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学生运动。1948年因病在北平逝世。著有诗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伦敦杂记》,文艺论著《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等。其散文素朴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练、文笔清丽著称,富有真情实感。
《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7月,那时作者在清华大学教书,住清华园西院。文章里描写的荷塘就在清华园。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这一年中国接连发生了“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大屠杀,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朱自清当时处于苦闷彷徨中。他自己也知道“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但他最终还是选择了“暂时逃避的一法”(《忆佩弦》)。但是他毕竟是一个爱国的民主主义者,面对黑暗现实,又不能安心于这种“超然”。在《一封信》中他表白说:“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荷塘月色》就正是作者自己想“超然”而又不能的“挣扎”的心迹的真实描摹和生动写照。
散文文体知识
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地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为四大文学样式。
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形散”是指其取材自由广泛,形式灵活多样;“神不散”是指其立意明确而集中。根据内容和性质不同,散文可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说理散文、写景散文。
叙事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中心,往往带有一定的抒情成分。
抒情散文以一定的事物为描写对象,侧重于具体生动地抒发作者的情感,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
说理散文就事论理或借助一定的意象,阐述道理,抒发感悟。
写景散文则以描绘景物为主,同时抒发感情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
散文以抒情为主,也使用记叙、议论等方式,常常是将记叙、议论、抒情综合起来运用,不拘一格。常用的表现手法有象征、联想、衬托、对比等。
[文本鉴赏]
这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抒情散文,作者以朴素典雅的笔调描摹了荷塘月色的华妙美丽、素淡朦胧,含蓄而又委婉地抒发了作者不满现实,渴望自由,想超脱现实而又不能的复杂感情,为后人留下了旧中国正直知识分子在苦难中徘徊前进的足迹。
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 ④__________
[答案] ①侧面 ②塘上月色 ③正面写月 ④无法超脱
任务一 品味文章的语言
1.怎样理解“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句话是“文眼”,确立了全文的感情基调。所谓“文眼”,是我国散文创作的经验总结。古人说:“揭全文之旨,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散文有“眼”,意境才会有虚实,题旨才会有隐现。起首句“心里颇不宁静”,是“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的“片言”,后三句紧接着由此自然破题,点出“荷塘”与“月色”。因为“心里颇不宁静”,才想起荷塘,继而夜游荷塘。这个“文眼”安在篇首,如一锤定音,为全文定下了抒情的基调。
“文眼”及其作用
“文眼”是指作者在文章中着力刻画和描摹的中心点,对文章的结构起着支配、统摄的作用。“文眼”在文中是文章主旨(或中心内容)的凝聚点,是贯穿全文中心的闪光点,具有画龙点睛或起提携的作用。
(1)在篇首,领起全文。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文眼就是开始的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全文以此发展,由“心里颇不宁静”引起走出门去看“荷塘月色”。在看“荷塘月色”时,也透露出自然宁静而“心里颇不宁静”,无奈,回到家,又开始新的“不宁静”。
(2)在文中,承上启下。在文章篇中的“文眼”,就像小河上的一座精巧的桥,往往体现出承上启下的作用。
(3)在文尾,画龙点睛。有的散文,前面娓娓叙来,直到结尾处,水到渠成,点出“文眼”。这种在文章结尾处的文眼,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如冯骥才的《珍珠鸟》,结尾“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一“文眼”,不但揭示题旨,而且这样的结尾收得有“味”,更饱含了深刻的哲理。
2.阅读课文第5段,看看作者选用了哪些动词来描写月光,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泻”,照应“月光如流水一般”中的“流水”这个喻体,增强动感,表现了月辉照耀、一览无余的情景。②“浮”,水汽轻轻升腾,慢慢扩散、弥漫,以动景写静景,以“青雾”衬“月光”,表现了月光的朦胧、淡雅。③“洗”,“牛乳”的比喻承上文“泻”字而来,一个“洗”字表现了月光洁白柔和而又鲜艳欲滴。④“笼”“梦”的比喻承上文“浮”字而来,一个“笼”字表现了月光下叶子与花的轻飘柔美的姿容,衬托了月光的朦胧、柔和。
任务二 分析文章的表达技巧
3.阅读课文第4段,请鉴赏本段景物特色及表达技巧,填写下表。
描写景物
景物特点
艺术手法
表达效果
荷塘
曲曲折折
叠词
突出广度
荷叶
田田
叠词
突出密度

比喻
以动写静,写出了高而圆的风姿
荷花
袅娜
拟人

羞涩
拟人
突出含苞欲放的娇美情态

比喻
晶莹剔透地闪光,暗写月光柔和
如星星
比喻
忽明忽暗地闪光,暗写月光柔和
如美人
比喻
突出纤尘不染的美质
荷香
如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


荷波
如闪电
比喻
突出快速

脉脉
拟人
静而饱含深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②突出饱满的花朵姿态柔美 ③如明珠 ④通感 ⑤将嗅觉形象诉诸听觉形象,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缥缈,沁人心脾,扩大意境,烘托环境优雅、宁静,这是月夜独处的独特感受 ⑥流水
4.文中“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的比喻和上下文和谐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黑影”是荷塘上的月色整体形象中的一点“陋处”,而“峭楞楞如鬼一般”这一比喻则透露出了作者内心的惊惧、压抑、不快之感。而这不快之感恰生于上文的“别有风味”与下文的“倩影”之中,进而理解这一句形象地体现了“淡淡的喜悦”中所夹杂的“淡淡的哀愁”。品味“落”“参差”“斑驳”“黑”“鬼”等词的微贬的低调色彩,揣摩出“黑影”对“倩影”对“月光”的反衬和相反相成的作用,作者使用的“但”“却”这两个转折连词加强了这种反衬作用,同时完成了对复杂情绪的转化与相容。所以文中的这一比喻是符合全文思想感情的,且与下文的“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相呼应,将真实的景与复杂的情高度地融合在一起,产生了艺术上的和谐的美感。
任务三 体悟文章的情感
5.多年来人们公认《荷塘月色》文质俱佳,但对文章主旨的解读,特别是对于文中流露出的那种似乎置身事外、独自超然的情感,却是众说纷纭、褒贬不一。请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观点一)作者用细腻而真实的笔触,勇敢而真诚地袒露了一个正直而文弱的知识分子面对暴行时的愤怒而又无奈的心路历程,强烈地鞭挞了国民党反动派对革命者的血腥屠杀和对人民的残酷镇压,从而激励人们勇敢地面对现实,奋起抗争,推翻黑暗统治,建立自由民主的新中国。
(观点二)这篇散文委婉细腻地描写了荷塘月色的恬静朦胧,抒发了作者不满黑暗现实、向往自由光明的感情,同时也流露出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在那个时代里彷徨苦闷的心情。
任务四 比较阅读
6.《荷塘月色》与《故都的秋》是当之无愧的教学范文。请从写景、抒情、语言等方面对两篇文章进行比较阅读鉴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写景方面:《荷塘月色》冷静客观地写景,写景占了文章的主体,文中所见皆物,“物化”特点明显;《故都的秋》主观热情地写景,景与情一并呈现,文中所写无非情语,“人化”特点突出。如果说《荷塘月色》细描了一幅“荷塘月色图”,不著一“人”字,那么《故都的秋》则巧构了一幅“文人赏秋图”,“人”字嵌合其中。②抒情方面:《荷塘月色》的特色在于写景而非抒情,写景精彩传神,抒情写意平平常常。《故都的秋》则是直线式的直抒胸臆,浓烈的欣喜欢快和悲哀之情溢于言表,作者急于与读者沟通心灵,热切地袒露自己的胸怀,情意世界是开放的、明朗的、温暖的。③语言方面:《荷塘月色》一文用语平和,缓而不急,平易中见功力,细微处见精致谨严。《故都的秋》语言魅力尽显于外,节奏鲜明,起伏跌宕,句式变化殊多,长短伸缩无定。
[写法借鉴]
1.写作特色
巧用反衬手法
在《故都的秋》这篇文章中,作者除了直接叙述描写故都的“秋”外,着意以南方的“秋”为对照,反衬出故都秋的浓度与特色。《荷塘月色》一开篇就点出文章的“文眼”——“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接着写小路的“静”、月色朦胧的“静”,来反衬作者的“心里颇不宁静”。艺术家往往用这种衬托的手法来取得更强的艺术效果,给人以深刻的感受。
2.写法指导
运用反衬手法“三方法”
衬托一般分正衬与反衬两种。正衬指的是主要事物(本体)与陪衬事物(衬体)有类似点,用衬体从正面衬托本体。反衬指的是主要事物(本体)与陪衬事物(衬体)有相反的特点或不同的情况,用衬体从反面衬托本体。运用衬托手法,能突出主体,或渲染主体,使之形象鲜明,给人以深刻的感受。
(1)景物反衬法。许多作者在表情达意时,往往故意将感情与景物的差距拉大,常见的手法就是以美好的景物来写哀情,或以凄凉的景物来写欢乐,这就是景物反衬法。
(2)人物对照反衬法。作品中要塑造人物形象,除了采用正面描写外,还可以通过描摹对立面的人物来反衬突出主人公。
(3)内外对照法。外,指外表;内,指内心品质。在写主要人物自身时,也常运用到反衬手法。
运用衬托的手法,要善于利用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言彼衬此,以宾托主,从而获得“彼”愈真而“此”愈明、“宾”愈活则“主”愈显的艺术效果。因此,运用衬托要爱憎分明,要宾主分明,陪衬事物与被陪衬事物要让人一看便清楚,不能喧宾夺主。
3.迁移运用
以“蜡梅花”为话题,用衬托的手法写一段文字,可以景衬情,也可以景衬景,不少于12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示例】 寒冬季节,没有一点生机。春日里的蔷薇,早已凋零;夏日里轰轰烈烈盛开的荷花已不知何处;深秋里金桂浓浓烈烈的香气早已散尽……而蜡梅花不像菊花那样婀娜多姿,没有月季那样绚丽,没有荷花那样美丽,没有牡丹那么富贵,没有米兰花那么朴素、淡雅,它在那里静静地傲然地绽放着,留下的仅是一缕幽香。
[素材采撷]

1.素材积累
夏衍先生曾说:“达夫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爱国是他毕生的精神支柱。”郁达夫在文学创作的同时,积极参加各种反帝抗日组织,先后在上海、武汉、福州等地从事抗日救国宣传活动。1938年底,郁达夫应邀赴新加坡办报并从事宣传抗日救亡,星洲沦陷后流亡至苏门答腊,因精通日语被迫做过日军翻译,其间利用职务之便暗暗救助、保护了大量文化界流亡难友、爱国侨胞和当地居民。1945年8月29日,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终年四十九岁。1952年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郁达夫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应用角度】 “爱国”“铭记”“英雄”等。
2.素材应用
正如索尔仁尼琴所言:“对一个国家来说,拥有一个讲真话的作家就等于有了另一个政府。”事实正是如此,当年索尔仁尼琴因《古拉格群岛》这本真实揭露了俄国黑暗社会的著作而被削去国籍、流放到国外。这就显示出当年俄国的心虚了。然而即便作家被赶出国门,《古拉格群岛》也从未停止出版。忧国之痛同样弥漫在中国作家的心扉,郁达夫写《沉沦》,中国青年身在东瀛,在与日本侍女的交往中,竟然吟起了典雅的对于故国的愁思:“一饭千金图报易,五噫几辈出关难。茫茫烟水回头望,也为神州泪暗弹。”亡国之危,弱国民众的心灵压抑,激起了郁达夫深沉的悲怆。两位作家肩负重任,他们痛苦的血脉,流淌在自己作品的字里行间,充满着痛苦和激愤的情感。

1.素材积累
在《荷塘月色》里,朱自清先生用超然的态度来看待外在事物。无论荷塘里多么热闹,他隔着不能朗照的月色看过去,不觉吵闹得无法忍受,也不去禁止蝉噪和蛙鸣,只是这么远远地观看,居然还看出一些美,“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朱自清先生在这么嘈杂的荷塘旁,仍能感受到和谐,这种心态是多么的超然。只在尽力追寻一种美景,通过“另一世界”,来安慰自己的心灵。
《荷塘月色》里所寻求的美景,正是这种“追求”心态的写照。光与影,蛙与蝉,荷叶与流水,远山与柳树,都是不同的景物,呈现不同的价值,然而在“不能朗照”的月色下,这些朦胧的外在事物都有着和谐的共性,给了作者片刻的心灵慰藉。
【应用角度】 “给心灵一片空间”“超然的态度”“感悟自然,感悟人生”等。
2.素材应用
月下,秉一支心烛,驻足荷塘,静观游鱼拨动水的涟漪,轻闻荷花细瓣上的幽香,聆听小草休憩时的呼吸,还有那里星月的私语……就在这月下,赏玩花间,徘徊池上,看点点流萤,数丝丝落蕊,别有风情。当朝阳升起的时候,停下你疾驰的脚步,留心一下你周围的点点美丽,毕竟花瓣留不住露珠,朝霞锁不住清霜。不要总是为物质的享受而不停地奔波,心灵也需要沐浴阳光,也需要觅得一处宁静。就像这样,朱自清在月夜漫步荷塘,让一颗轻松的心在花间游荡,是一种情趣;郁达夫租一椽破屋,在院中细数一丝丝的阳光,是一种闲情;陆蠡囚住一枝常春藤,是对生命的一种爱恋。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一片属于自己心灵的自由天地,给心灵一片空间,你会收获许多美丽。为心灵觅得一池塘,让快乐的心自由飞翔,人生才会雅趣无量。
1.[先贤语录]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选自《论语·学而》)
[古文今译] 子贡说:“贫穷而能不谄媚,富有而能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这也算可以了。但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虽富裕而又好礼之人。”子贡说:“《诗》上说:‘要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切磋它,琢磨它。’就是讲的这个意思吧?”孔子说:“赐呀,你能从我已经讲过的话中领会到我还没有说到的意思,举一反三,我可以同你谈论《诗》了!”
[知行启迪] 孔子希望他的弟子以及其他所有的人,都能够达到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这样的理想境界,因而在平时对弟子的教育中,就把这样的思想讲授给学生。贫而乐道,富而好礼,社会上无论贫或富都能做到各安其位,便可以保持社会的安定了。孔子对子贡比较满意,在这段对话中可以看出,子贡能独立思考、举一反三,因而得到孔子的赞扬。这是孔子教育思想中的一个显著特点。
2.[先贤语录]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选自《论语·为政》)
[古文今译] 孟懿子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孝就是不要违背礼。”后来樊迟给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孟孙问我什么是孝,我回答他说不要违背礼。”樊迟说:“不要违背礼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要按礼侍奉他们;父母去世后,要按礼埋葬他们、祭祀他们。”
[知行启迪] 孔子极其重视孝,要求人们对自己的父母尽孝道,无论他们在世或去世,都应如此。但这里着重讲的是,尽孝时不应违背礼的规定,否则就不是真正的孝。可见,孝不是空泛的、随意的,必须受礼的规定,依礼而行就是孝。
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