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测量距离和时间
一、教学目标
1.知道测量距离和时间的常用方法和工具。
2.在教师引导下,能运用感官和选择恰当的工具,对时间和距离进行测量。
3.在科学探究活动中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
4.在了解测量距离工具的基础上,认识到人类的需求是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
二、重点:测量距离和时间的常用方法和工具。
难点:能运用感官和选择恰当的工具,对时间和距离进行测量。
三、教学准备:直尺、测绳、米尺。电子停表、手表、手机等
教学流程:
一、情景导入
学生欣赏配画诗《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哪句诗反映了作者出行的距离和时间?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测量距离和时间。
二、探究活动
(一)量一量两棵树之间有多远。
1.教师引导学生用脚、用步、用庹、用小木棒测量两棵树之间有多远,记录结果。
2.学生小组之间交流、讨论,分享自己的测量结果。
3.教师引导学生对结果进行分析,发现这四种测量方法的不足。
4.教师引导学生用卷尺测量两棵树之间有多远,记录结果。
教师引导学生交流、分享,通过测量活动落实探究技能,知道什么叫测量。
我测量两棵树之间距离的记录:
方法
结果
6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测量两棵树之间有多远的其他方法和工具,知道什么是距离。
7.教师评价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表现,给予表扬鼓励和具体指导。
(二)测一测绕操场跑一圈需要多长时间。
1.教师引导学生熟练使用电子停表。
2.教师组织学生到操场上实际测量绕操场跑一圈需用多长时间。
3.教师组织多个学生共同测量一个学生绕操场跑一圈需要多长时间,提高测量的准确度。
我测量绕操场跑一圈用的时间:
姓名
计时工具
时间(秒)
4.选择其他计时工具和方法进行测量,比较不同测量方法和工具的优缺点。
5.教师评价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表现,给予表扬、鼓励和具体指导。
三、拓展活动
1.教师提示学生生活中还有很多测量距离的工具。
2.找到精确测量距离的工具,了解这些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四、板书设计:
6.测量距离和时间
我测量两棵树之间距离的记录:
方法
结果
我测量绕操场跑一圈用的时间:
姓名
计时工具
时间(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