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单元 大气变化的效应(课件+学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单元 大气变化的效应(课件+学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09-12 07:17:41

文档简介

课时分层作业(十三) 
(建议用时:30分钟)
下表是三个城市的气候资料。据此回答1~2题。
城市



平均气温(℃)
1月
5
11
21
7月
29
27
26
平均降水量(mm)
1月
47
75
1
7月
150
5
610
1.城市①②③分别可能是(  )
A.上海 莫斯科 孟买
B.上海 罗马 孟买
C.北京 罗马 雅加达
D.北京 莫斯科 雅加达
2.城市②所属的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  )
A.大陆西岸   
B.大陆东岸
C.大陆内部
D.赤道地区
1.B 2.A [第1题,分析气候资料可知,①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②地为地中海气候,③地为热带季风气候。第2题,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附近的大陆西岸。]
读某地年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回答3~4题。
3.对该地气候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气温年较差小
B.最冷月气温大于18℃
C.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D.夏季降水丰富
4.根据图中气温和降水数据,判断该地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地中海气候
3.C 4.C [由图上的气温曲线可知,该地最冷月气温在18℃以上,为热带气候类型;从降水量看,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属于夏雨型的气候类型,二者结合可判断为热带季风气候。]
下图为地球上五个不同地区(都位于沿海)受气压带和风带影响的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易错题)若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图中五地最有可能分属于(  )
A.两种气候类型
B.三种气候类型
C.四种气候类型
D.五种气候类型
6.图中五地所属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是(  )
①主要分布在大陆东岸 ②主要分布在大陆西岸
③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 ④主要分布在中高纬度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5.B 6.B [第5题,读图可知,若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图中五地①地受信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属于热带沙漠气候。②地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是热带沙漠气候。③、④地受副高和西风带交替控制,是地中海气候。⑤地全年受西风带控制,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所以五地最有可能分属于三种气候类型,B项正确。本题易错选C项。第6题,结合前面分析,图中五地所属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是①主要分布在大陆中西部地区,①错。②主要分布在大陆西岸,②对。③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大陆西岸,③对。④主要分布在中纬度大陆西岸,④错。故选B项。]
7.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处填出各气候类型的名称。
(2)试据图简述非洲气候的分布特点并说明原因。
(3)分别简述图中A、D气候在全球的分布规律并说明其成因和特点。
(4)分析说明马达加斯加岛东、西两侧气候类型不同的原因。
[解析] 第(1)题,结合图例及其地理分布可知:A为热带雨林气候,B为热带草原气候,C为热带沙漠气候,D为地中海气候,E为高山气候。第(2)题,由于赤道穿过非洲大陆中部,非洲气候以赤道为对称轴,南北对称分布。第(3)题,A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南北纬10°之间,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全年高温多雨。D气候(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第(4)题,马达加斯加岛东侧是热带雨林气候,西侧是热带草原气候。这主要是受地形和洋流的影响,山脉东北—西南走向,东侧处在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再加上受马达加斯加暖流影响,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降水多,故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西侧是背风坡,又靠近非洲大陆,受大陆影响,降水少,故形成了热带草原气候。
[答案](1)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地中海气候 E.高山气候
(2)特点:以赤道为中心,南、北两侧对称分布。原因:主要是由纬度位置决定的,赤道横贯非洲中部。
(3)A:分布在南北纬10°之间;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全年高温多雨。D:分布在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4)东侧为热带雨林气候,西侧为热带草原气候。东侧受东南信风、地形抬升(迎风坡)、暖流的共同影响,降水多;西侧位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
[教师备选题]
读下图,回答1~2题。
1.图中A、B、C、D四点降水最多的是(  )
A.A
B.B
C.C
D.D
2.若图中暖湿气流全年持续稳定地来自大洋,则沿海地区可能(  )
A.形成典型的季风气候
B.形成典型的沙漠气候
C.形成典型的海洋性气候
D.形成典型的地中海气候
1.B 2.C [第1题,图中B位于山地迎风坡,湿润气流抬升降水多。第2题,若图中暖湿气流全年持续稳定地来自大洋,则沿海地区可能形成典型的海洋性气候。]
下图中左图为某半球甲地位置示意图,右图为甲地降水量月分配柱状图。读图,完成3~4题。
3.(易错题)甲地降水量最大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4.(易错题)甲地的气候类型最有可能是(  )
A.地中海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3.D 4.A [甲地位于大陆西岸,若纬度位于30°和(30+10)°之间,则甲地位于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区,若甲地纬度位于(30-10)°和30°之间,则甲地位于北半球的热带沙漠气候区。根据右图甲地降水量远大于250
mm,可进一步判断甲地为地中海气候,降水量最大的季节是冬季。本题易错判为热带季风气候。]
下图为甲、乙两城市1月、7月均温与降水量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下列关于甲、乙两城市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位于北半球,乙位于南半球
B.甲位于南半球,乙位于北半球
C.甲、乙均位于北半球
D.甲、乙均位于南半球
6.下列城市中,气候特征与甲城市最相似的是(  )
A.哈尔滨
B.乌鲁木齐
C.上海
D.拉萨
5.B 6.C [第5题,由图表可知,甲7月气温高于1月,乙7月气温低于1月。根据所学知识,北半球7月为夏半年,太阳辐射多于冬半年的1月份,南半球恰好相反。故选B项。第6题,由图表可知,甲城市1月份气温在0°以上,故应为亚热带气候类型。7月份降水可达150mm以上,属于湿润区,且7月份降水量、均温都高于于1月份,可判断为季风气候类型,故甲地可能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上海市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符合以上条件。故选C项。]
下图为沿某经线圈部分陆地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为陆地),点O为极点,点A、B均位于赤道上。①~⑧表示气候类型。读图,回答7~8题。
7.在同一低气压带控制下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
A.①和⑧
B.②和⑤
C.③和⑥
D.④和⑦
8.气候类型②③④所在的大陆为(  )
A.澳大利亚大陆
B.南美大陆
C.北美大陆
D.非洲大陆
7.A 8.A [第7题,点O为极点且位于大陆上,说明图示范围位于南半球,地球上的低气压带包括副极地低气压带和赤道低气压带,在图示范围内,没有受副极地低气压带影响而形成的气候类型;A、B均位于赤道上,其附近的①、⑧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第8题,O~A范围内为南半球,可排除北美大陆;根据南半球的三个大陆南北跨的纬度多少可排除非洲大陆和南美大陆,所以A选项正确。]
9.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图1)和两个大洲的纬度分布组合示意图(图2)。
图1       图2
材料二 四地气温和降水资料示意图。
(1)材料一图1表示的是________(填“南”或“北”)半球的气压带、风带分布状况。
(2)材料一图2中A、B、C、D四地,常年在图1中⑥带控制下的是________,其形成的气候类型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分析该地降水多的原因。
(3)材料二中与材料一图2中C地的气候类型相吻合的是________图,该气候类型的一般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第(1)题,从图中风带的风向即可判断。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⑥是西风带,常年受西风带影响形成的是温带海洋性气候,B地符合。第(3)题,C地位于地中海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该气候雨热不同期,材料二中的图丙与其符合。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
[答案](1)北
(2)B 温带海洋性气候 该地西侧受阿拉斯加暖流增温增湿作用的影响;盛行西风从海洋上带来丰富的暖湿气流;位于迎风坡,受地形抬升影响,降水丰富。
(3)丙 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
7/7单元活动 分析判断气候类型
课程标准
核心素养目标
1.学会分析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掌握世界各主要气候类型的成因、分布、特点。(综合思维)2.掌握判断气候类型的最基本的方法,并能根据不同的资料和图示判断气候类型。(地理实践力)3.树立“生活地理、有用地理”的意识,培养学以致用的习惯。(地理实践力)
一、利用气候类型分布图查阅气候类型
1.气候类型分布图:能够清晰地表示各种气候类型的分布范围,揭示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2.利用气候类型分布图查阅气候类型的基本步骤
(1)查找合适的气候类型分布图;
(2)在分布图上确定查询地点或地区的位置;
(3)根据图例或注记确定查询地点或地区的气候类型。
二、根据气压带、风带的影响判别气候类型
判别的基本步骤;
1.明确地点或地区在全球的地理位置;
2.分析该地所属的气压带或风带;
3.分析该地是否受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影响;
4.分析该地的气候特征,推知气候类型。
三、根据气温与降水量指标推断气候类型
(一)推断的基本步骤:
1.明确不同气候类型的气温与降水量指数;
2.读取需判别地点的气温与降水量统计数据;
3.根据气温变化判断该地所处的半球与热量带;
4.根据降水量月、季分布分析该地所属的降水类型;
5.分析该地的气候特征,推知气候类型。
(二)具体如下:
1.以温定半球:根据平均气温最低月和最高月出现的月份,判断该地所处半球。
2.以温定带:根据最冷月和最热月平均气温,判断所处的热量带。
热量带
最冷月平均气温/℃
最热月平均气温/℃
热带
>15
>25
亚热带
>0
>18
温带
<0(温带海洋性气候除外)
>18(温带海洋性气候除外)
寒带
<0
<10
3.以水定型:根据年降水量及各月的降水分配情况,确定降水季节分配类型(雨型)
雨型
特征
主要气候类型
年雨型
全年降水分配均匀
热带雨林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冬雨型
降水集中在冬季
地中海气候
夏雨型
降水集中在夏季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少雨型
全年降水少
温带沙漠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极地气候
4.综合考虑热量带和降水季节分配类型,最终判定气候类型。
5.由于自然环境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气候类型还可以根据植被、土壤的类型间接作出判断。
(1)由于地形的原因,青藏高原地区形成高寒气候区。
(  )
(2)热量带为温带的气候类型最冷月平均气温都小于零摄氏度。
(  )
(3)除南极洲外,其他大洲都有分布的气候类型是温带海洋性气候。
(  )
(4)几种季风气候的成因都是相同的。
(  )
(5)下列气候类型属于冬雨型的是
(  )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极地气候
提示:(1)√ 同纬度高山、高原地区气温较平原地区要低,高大的地形区形成高寒气候。
(2)× 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冷月气温大于零摄氏度。
(3)× 除南极洲外,其他大洲都有分布的气候类型是地中海气候。
(4)× 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都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而热带季风气候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形成的。
(5)B [温带海洋性气候属于年雨型;温带大陆性气候属于夏雨型;极地气候属于少雨型;只有地中海气候,冬季多雨,夏季少雨,属于冬雨型。]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成因、特征、分布
世界各地的气候复杂多样,撒哈拉沙漠终年炎热干燥;亚马孙平原全年高温多雨;我国西北地区有句气候谚语:“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云贵高原地区则有:“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的说法。
问题1 (综合思维)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哪些?
提示:太阳辐射(纬度)、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下垫面和人类活动等。
问题2 (区域认知)为什么大陆西岸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纬度偏高,而大陆东岸的温带季风气候纬度偏低?
提示:大陆西岸受暖流影响,增温增湿,大陆东岸受寒流影响,降温减湿。
问题3 (综合思维)受气压带、风带的移动影响而形成的气候类型有哪些?
提示:热带疏林草原气候、地中海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问题4 (综合思维)在单一气压带、风带影响下形成的气候有哪几种?
提示:热带雨林气候——赤道低气压带;热带沙漠气候——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冰原气候——极地高气压带;温带海洋性气候——西风带。
[归纳提升]
世界气候类型种类较多,主要气候类型的成因、特点、分布规律,如下表所示:
1.热带气候类型
气候类型
气候成因
气候特点
分布规律
典型地区
热带雨林气候
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 
全年高温多雨
南北纬10°之间
亚马孙河流域、刚果河流域、印度尼西亚
热带草原气候
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全年高温,干、湿季明显交替
南北纬10°至南北纬20°之间
非洲中部、南美巴西、澳大利亚大陆的北部和南部
热带季风气候
冬、夏季风交替控制
全年气温高,雨季集中
南北纬10°至南北纬25°之间大陆东岸
亚洲中南半岛、印度半岛
热带沙漠气候
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
全年干旱少雨
南北回归线至南北纬30°之间的大陆内部和西岸
撒哈拉沙漠、阿拉伯半岛、澳大利亚中西部
2.亚热带和温带气候
气候类型
气候成因
气候特点
分布规律
典型地区
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
冬、夏季风交替控制
冬季低温少雨,夏季高温多雨
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东岸 
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地中海气候
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 
地中海沿岸地区
温带季风气候
冬、夏季风交替控制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南北纬35°~55°之间的大陆东岸 
我国华北、东北地区,日本和朝鲜半岛中北部
温带大陆性气候
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
冬寒夏热,干旱少雨
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内部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内陆地区
温带海洋性气候
终年受西风带控制
终年温和多雨
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 
西欧
3.寒带和高原、高山气候
气候类型
气候成因
气候特征
分布规律
典型地区
寒带苔原气候
纬度高,太阳辐射弱,受极地气团或冰洋气团控制
全年严寒
北半球极地附近的沿海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冰洋沿岸
寒带冰原气候
纬度最高,太阳辐射弱,受冰洋气团控制 
全年酷寒
南北半球极地附近内陆
南极大陆、格陵兰岛
高原气候和高山气候
地势高,地形起伏大
气候垂直变化明显,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高大的山地、高原 
青藏高原、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
4.气候的特殊分布与成因
(1)四处非赤道地区的热带雨林气候:马达加斯加岛的东侧、澳大利亚的东北部沿岸、巴西高原东南沿海和中美洲的东北部。虽远离赤道,却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这主要是因为它们均处于来自海洋信风的迎风地带,附近海域有暖流流经,再加上地形的抬升,加强了地形雨,从而发育了热带雨林气候。
(2)东非高原的热带草原气候:虽地处赤道附近,却形成了热带草原气候,这是因为这里地势较高,改变了气温和降水状况,形成了气候凉爽、降水较少的热带草原气候。
(3)南美巴塔哥尼亚高原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巴塔哥尼亚高原位于南美洲南部安第斯山脉的东侧,这里东西距海均较近,且处于西风带范围内,却形成了温带大陆性气候,这是因为该地处于山脉东侧的背风坡地带,受山地的阻挡,降水稀少。
(4)南北美洲西海岸各种气候:这些气候的分布范围仅局限在沿岸地带,形成南北延伸的分布特点。这些气候区之所以南北延伸,是因为受高大的南北走向的科迪勒拉山系阻挡,气候不能向内陆深入,局限于沿海一带,从而形成了上述分布特点。
图示法记忆世界气候的分布模式
读图,回答(1)~(2)题。
(1)若P点常年受西风的影响,则P的位置正确的是(  )
A.欧洲西部   
B.美国西部沿海
C.非洲西南沿海
D.南美洲西南沿海
(2)若P地季节性受西风影响,则该地的气候类型或气候特征是(  )
A.地中海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全年多雨
D.1月份为炎热的夏季
(1)D (2)A [第(1)题,P点常年受盛行西风的影响,说明P点位于40°S~60°S,据此得出结论。第(2)题,P地季节性受西风影响,说明其位于北半球地中海气候区。]
题组1 利用气候类型分布图查阅气候类型
读下图,回答1~2题。
1.图中阴影表示的气候类型是(  )
A.地中海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高山气候
2.与图示气候形成关系密切的大气环流是(  )
A.西南季风
B.盛行西风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
D.副热带高气压带
1.C 2.B [第1题,图示阴影地区位于欧洲西部和北美洲西部沿岸,分布在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应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第2题,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成因是终年受盛行西风带的影响。]
题组2 根据气压带、风带的影响判别气候类型
下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为二分二至日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的一部分。读图,回答3~4题。
3.处于同一日的一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如果图中风带和气压带皆影响大陆西岸,那么①②③④图中都有可能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
3.A 4.B [第3题,①为西南风,为北半球西风带,气压带为副极地低气压带,处于偏北(北极圈以北)位置,因而可推知,①为夏至日;同理,根据风向和气压带可推知,②为夏至日,③为冬至日,④为二分日。第4题,地中海气候是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而①②④图中都有西风带影响,③图中有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
题组3 根据气温与降水量指标推断气候类型
读气候类型图,回答5~6题。
5.(易错题)对上图气候类型判断正确,且排序和图中顺序相符的是(  )
A.①地中海气候 ②温带海洋性气候 ③热带季风气候
④亚热带季风气候
B.①地中海气候 ②温带海洋性气候 ③热带雨林气候
④亚热带季风气候
C.①温带海洋性气候 ②热带季风气候 ③热带雨林气候 ④地中海气候
D.①温带季风气候 ②温带海洋性气候 ③热带雨林气候 ④地中海气候
6.图中④气候类型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受单一气压带影响
B.受气压带和风带交替影响
C.常年受单一风带影响
D.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
5.B 6.D [第5题,根据气候类型的判断方法,①地位于亚热带,夏季降水少,冬季降水多,为地中海气候;②地全年温和多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③地全年高温多雨,为热带雨林气候;④地位于亚热带,降水集中于夏季,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故选B项。本题易错选A项。第6题,④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该气候类型是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
教材P67活动:
提示:A.热带草原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 E.温带海洋性气候 F.热带季风气候 G.温带大陆性气候 H.亚热带季风气候 I.热带沙漠气候 J.热带雨林气候
教材P70活动:
提示:1.属于热带的有伊基托斯、巴马科、孟买、阿斯旺。属于亚热带的有上海、罗马。属于温带的有伦敦、北京、莫斯科。
2.属于年雨型的有伊基托斯、伦敦;属于冬雨型的是罗马;属于夏雨型的有孟买、上海、北京、莫斯科、巴马科;属于少雨型的有阿斯旺、东方站。
3.伊基托斯:热带雨林气候;巴马科:热带草原气候;孟买:热带季风气候;阿斯旺:热带沙漠气候;上海:亚热带季风气候;罗马:地中海气候;伦敦:温带海洋性气候;北京:温带季风气候;莫斯科:温带大陆性气候;东方站:极地气候。
4.伊基托斯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巴马科受赤道低气压带与信风带交替控制;孟买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及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所致;阿斯旺终年受信风带控制;上海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所致;罗马受西风带与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伦敦终年受西风带控制;北京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莫斯科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东方站终年受极地气团控制。
教材P71活动:结合实际完成即可。
9/9课时分层作业(十) 
(建议用时:45分钟)
这是某同学的日记片段:“星期天,天终于放晴了,风也小了,虽然一直没有下雨,可天出奇冷,我不得不再加了件毛衣。我和爸爸一早就去修补被风吹坏了的塑料大棚。二伯也在田里忙着,他们在麦田边点起一堆一堆的柴草。浓烟滚滚……”据此回答1~2题。
1.从日记描述来看,这里刚刚经历了一场(  )
①沙尘暴天气 ②冷锋过境 ③台风过境 ④寒潮过境
A.①④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造成此天气系统过境无降水的可能原因是(  )
A.过境前,这里的空气为冷空气
B.过境前,这里的空气比较干燥
C.过境前,这里的空气做下沉运动
D.过境后,这里的空气为暖空气
1.D 2.B [第1题,根据描述“风也小了,虽然一直没有下雨,可天出奇冷,我不得不再加了件毛衣。”说明该地经历了冷锋天气,往往伴有大风,气温骤降,形成寒潮。第2题,锋面系统降水主要来自暖气团中的水汽。冷锋过境前,该地受暖气团控制,说明过境前这里的空气比较干燥。故选B项。]
读某天气系统示意图,完成3~4题。
3.该天气系统为(  )
A.北半球反气旋
B.北半球气旋
C.南半球反气旋
D.南半球气旋
4.若该天气系统控制我国某地,该地可能出现(  )
A.伏旱天气
B.梅雨天气
C.台风
D.寒冷干燥的天气
3.B 4.C [第3题,气流由四周流向中心,说明中心气压低,为气旋天气,而气流方向为逆时针,所以为北半球。第4题,台风是气旋天气,伏旱和寒冷干燥的天气是受高压控制。]
读下图,回答5~6题。
5.能形成华南地区“清明时节雨纷纷”的天气系统是(  )
A.a
B.b
C.c
D.d
6.能促使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伏旱天气的天气系统是(  )
A.a
B.b
C.c
D.d
5.B 6.C [第5题,图中a表示低压、气旋,b表示暖锋,c表示高压、反气旋,d表示冷锋;“清明时节雨纷纷”反映我国东部南方地区春季受暖锋影响而出现降雨,故B项正确。第6题,图中a表示低压、气旋,b表示暖锋,c表示高压、反气旋,d表示冷锋;长江中下游地区7、8月的伏旱是受副热带高压的影响,盛行下沉气流,炎热干燥,故C项正确。]
读图,回答7~8题。
7.该天气系统是(  )
A.南半球气旋
B.北半球气旋
C.北半球反气旋
D.南半球反气旋
8.(易错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处为暖锋
B.M处雨后气温上升
C.N处为冷锋
D.N处出现连续性降水
7.B 8.D [第7题,读图,根据图中天气系统有雨区分布,可以判断该天气系统是气旋。根据空气移动方向是向右偏,判断是北半球的锋面气旋。第8题,根据锋面的特点,暖锋降雨在锋前,冷锋降雨在锋后可以判断,N为暖锋,有连续性降水,M处雨后气温下降。该题易错的原因是不能正确判断冷暖锋。]
下表是某气象观测点测到的一次天气变化过程资料。据表回答9~10题。
1月1日
1月2日
1月3日
平均气温(℃)
12
0
-2
气压(百帕)
1
002.5
1
005.0
1
007.5
天气现象
晴,1~2级偏北风
中雪,6~8级偏北风
阴转晴,2~3级偏北风
9.下列示意图能正确反映气象观测点在1月1日时的天气形势的是(  )
10.这次天气系统可能带来的灾害是(  )
A.沙尘暴
B.干旱
C.泥石流
D.寒潮
9.A 10.D [第9题,根据表中资料可以看出该地1日到3日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出现雨雪天气经历了一次冷锋天气过程,1日时,气象站位于冷锋之前,故选A。第10题,由表中1日到3日气温下降了14℃,而且经历了降雪过程,因此可能带来的灾害是寒潮。]
11.读某地近地面等压线图及A、B、C、D四个不同方位的风向图(阴影部分表示风向出现的几率),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条等压线值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
(2)此图表示________半球的________(填“气旋”“反气旋”),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在图中画出A、B、C、D四处的风向。
(4)该地中心盛行________气流,其天气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解答本题时要先弄明白风向图,坐标轴上各点与原点的连线长度越长表示该种风出现的几率越大,由此可判断A处吹西北风,B处吹东北风,C处吹东南风,D处吹西南风,由风向可判断此图表示的是北半球的低压(即气旋),故中心盛行上升气流,易出现阴雨天气。
[答案](1)④>③>②>①
(2)北 气旋 气流在水平方向上由四周向中心逆时针辐合
(3)如图:
(4)上升 上升易出现阴雨天气
下表示意我国西北某地4月份某日(14—24时)气象要素变化资料。据此完成12~13题。
时间/时
14
16
18
20
22
24
气温/℃
16.2
23.3
2
-2
-1.8
-1.8
气压/hPa
1
004
1
006
1
022
1
025
1
026
1
028
12.资料反映的天气系统及其可能带来的天气现象,组合正确的是(  )
A.高压 风和日丽
B.低压 大雾天气
C.暖锋 暴雨天气
D.冷锋 大风、沙暴
13.此次天气过程对当地产生的影响可能是(  )
A.大气环境明显改善
B.农牧业设施遭到破坏
C.缓解绿洲农业供水紧张状况
D.附近山区出现泥石流
12.D 13.B [第12题,由表可知,当日16—18时,气温骤降,18—24时,气温逐渐降低,气压逐渐升高,说明冷锋过境,可能带来大风、沙尘暴天气。第13题,由上题分析可知,此天气过程为冷锋过境,4月份我国西北地区冷锋过境可能带来大风、沙尘暴天气,农牧业设施可能会遭到破坏,大气环境质量将变差。大风、沙尘暴天气不能缓解绿洲农业供水紧张状况,泥石流多发生于暴雨天气。]
下图为中央气象台对2019年04月09日08时00分世界局部地区海平面气压场(单位:hPa)实况分析图。读图,完成14~15题。
14.下列字母所处位置有可能是阴雨天气的是
(  )
A.Z、X、P
B.P、Q、Z
C.P、M、Q
D.X、M、Z
15.图示时刻,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五星红旗将飘向(  )
A.偏东方
B.偏西方
C.偏南方
D.偏北方
14.A 15.D [第14题,低压中心及低压槽区多为阴雨天气,图中Z、X、P为低压中心,故A选项正确。第15题,北京大致位于(40°N、116°E),依据风向垂直于等压线、并由高压指向低压、北半球向右偏的方法可判定,北京此时刻的风向大致为偏南风,则五星红旗将飘向偏北方。]
16.读我国部分地区地面天气形势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a地位于________气压控制下,其中心气流在水平方向上呈________流动,这种气流运动称为____________,其控制下的天气状况是________。d点吹的风为________(选择填空)。
A.东北风
B.西北风
C.西南风
D.东南风
(2)b、c两地在未来几天都将有锋面过境,简述两地在锋面过境时可能出现的天气状况和过境后的气温、气压变化和天气状况。
地点
过境时可能出现的天气状况
过境后的气温、气压变化和天气状况
b
c
(3)暖空气在冷、暖锋面上常有大规模的上升运动。在b、c两地中,暖空气被迫抬升的是________地。
[解析] 根据图中等压线值可以看出,a为高压中心,图的右侧为锋面气旋,b、d位于冷气团一侧,c位于冷锋锋前,b位于暖锋锋前,冷锋的暖气团是被迫抬升的。
[答案](1)高 顺时针由中心向四周 反气旋 晴朗、干燥 B
(2)b点:(过境时)云层加厚,连续性降水(过境后)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天气转晴
c点:(过境时)降温、阴天、雨雪、大风(过境后)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3)c
7/7第一节 常见的天气系统
课程标准
核心素养目标
运用示意图,分析锋、气旋(低压)、反气旋(高压)等天气系统,并运用简易天气图,解释常见天气现象的成因
1.了解锋、气旋(低压)、反气旋(高压)的概念及类型;理解它们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变化情况,并能进行简单的天气形势分析、预测和预报。(地理实践力)2.通过对冷锋、暖锋以及低压和高压的对比分析,学会绘制锋和气压系统的示意图,培养读图、用图、绘图技能,学会搜集、整理信息的方法。(地理实践力)3.激发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探究的兴趣和热情,养成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习惯,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地协调观)
一、锋
1.基本概念
(1)气团:是指大范围内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比较均匀的大团空气。根据气团温度与其到达地区气温的对比,可将气团分为冷气团和暖气团。
(2)锋:是冷气团与暖气团的交界面。
(3)锋线:锋与地面相交的地带。
2.锋的特点
(1)锋自地面向高空冷气团一侧倾斜。其上部一定是暖气团。
(2)锋两侧的冷气团与暖气团在温度、湿度、气压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3)锋附近温差明显,常伴有风、云、雨等天气现象。
3.锋的类型
(1)冷锋
我国秋末、冬季和春初,经常受到冷锋影响。
(2)暖锋
(3)准静止锋:有时候冷气团与暖气团相遇,双方势均力敌,锋相对静止。准静止锋常形成连续性阴雨天气,如江淮准静止锋形成梅雨天气。
[特别提醒](1)不论冷锋还是暖锋,降水都主要集中在冷气团控制范围内。冷锋雨带降水主要降到锋后,暖锋雨带降水主要降到锋前。
(2)锋面的“前”和“后”,主要根据锋面的移动方向来确定,锋面的前进方向为锋前,相反方向为锋后。
二、低压(气旋)与高压(反气旋)
气旋、反气旋是对天气系统气流状况的描述;低压、高压是对天气系统气压状况的描述。
低压(气旋)
高压(反气旋)
天气系统(北半球)
气压
中心气压低于四周
中心气压高于四周
水平气流(低空)
由四周流向中心
由中心流向四周
垂直气流
上升
下沉
天气状况
多阴雨天气
多晴朗天气
[特别提醒] 近地面气旋一般与锋面联系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其中锋面多位于低压向外延伸的低压槽处。而高压向外延伸的高压脊处,由于气流都是从高压中心辐散出来,冷暖性质相似,因此不会形成锋面。
(1)所有锋面都伴有降水。
(  )
(2)暖气团控制地区会形成降水。
(  )
(3)反气旋中心气流上升,易形成阴雨天气。
(  )
(4)锋面气旋系统经常出现在低纬度地区。
(  )
(5)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通常是下列哪种天气系统带来的。
(  )
A.冷暖   
B.暖锋
C.气旋
D.反气旋
提示:(1)× 并不是所有锋面都伴有降水。锋面系统能否形成降水,要看暖气团是否含有充足的水汽。
(2)× 单一气团控制下,天气晴朗,故暖气团控制地区不会形成降水。
(3)× 反气旋中心气流下沉,易形成晴朗天气。
(4)× 锋面气旋系统经常出现在中纬度地区。
(5)A [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春季的沙尘暴和冬季的寒潮都是由冷锋带来的。]
 锋
在《三国演义》中,有个“智筑冰城”的故事。其故事梗概是:初冬之际,曹操与马超两军对峙。曹操令将士取渭河沙土修筑营寨,无奈沙土难以黏结,筑起便塌,曹操无计可施,为此忧心如焚。一位老者献上计策,他说,连日来,渭河一带阴云密布,今夜必刮北风,北风一起便会天寒地冻;待风起之后,马上令将士运土泼水,到天亮的时候,就可以建成一座土城。当夜北风大作,曹操依计而行,一夜之间,果然筑成了一座坚固的“冰城”营寨。
问题1 (综合思维)曹军在一夜之间能够筑成坚固营寨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北风大作,气温急剧降低。
问题2 (综合思维)故事中当夜的天气变化,与哪种天气系统的过境有关?说出你的判断理由。
提示:冷锋过境。理由:出现大风、降温天气。
问题3 (综合思维)在诗词中有很多描述天气的诗句,如:“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和“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等。你认为导致两首诗词中的天气现象的原因相同吗?
提示:前面诗词中描述的天气是由准静止锋形成的;后面诗词描述的是冷锋对我国北方地区的影响。
[归纳提升]
1.冷锋、暖锋、准静止锋的比较
锋面系统主要有三种类型,从图示活动特征、气温、气压变化等方面对其进行比较,具体总结如下:
比较项目
冷锋
暖锋
准静止锋
图示
锋面示意图
天气图
特点
暖气团运动状况  
被迫抬升
主动移动,爬升速度较慢  
缓缓上滑
冷气团运动状况  
冷气团主动移动,箭头没有回旋
冷气团箭头有回旋
锋面坡度
较大
较小
很小
降水区的位置
过境时天气
阴天、刮风、下雨等
阴雨天气,多连续性降水
连续性多云与降水天气
我国典型的锋面天气   
我国大多数降水天气,北方夏季的暴雨,冬春季节的大风、沙暴、寒潮,“一场秋雨一场寒”
“一场春雨一场暖”
①夏初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②贵阳冬季多阴雨冷湿天气,“天无三日晴”
[易误点拨](1)冷气团和暖气团都是一个相对概念,是和该气团到达地区的温度相比较而言的,所以不能认为冷气团温度一定低,暖气团温度一定高。
(2)锋面经过时一定会带来天气变化,但不一定产生降水。当锋面上的暖气团比较干燥时,就不能形成降水。如我国北方冬、春季节的沙尘暴天气。
(3)无论冷锋还是暖锋,锋面倾斜方向都在冷气团一侧,降水也主要在冷气团一侧。
2.冷锋与暖锋的判断
(1)把握本质:看谁主动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即为冷锋,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即为暖锋。从锋面移动的方向看,冷锋向暖气团所在区域移动,暖锋向冷气团所在区域移动。
(2)掌握方法:四看
一看符号:如图,注意符号标在锋面前进方向的一侧。箭头表示锋面的移动方向,实际表达中要去掉。
二看雨区:冷锋降雨范围主要在锋后(狭窄区域),暖锋降雨范围主要在锋前(宽阔区域)。
三看气温、气压变化:锋面过境时,气温下降,气压升高的是冷锋;气温上升,气压下降的是暖锋。
四看降水强度:冷锋多为狂风暴雨,强度大(冷锋移动慢时为连续性降水),暖锋多为连续性降水,强度小。
1.锋面性质不同,产生的天气现象也不相同。读图,回答(1)~(2)题。
箭头指向表示气流运动方向
(1)甲、乙两图中,受锋面影响可能产生的天气现象是(  )
A.甲图中锋面过境后出现升温、降压、晴朗天气
B.甲图中暖空气被迫抬升,可能形成降雨天气
C.乙图中冷空气被迫下沉,多形成晴朗天气
D.乙图中锋面过境后狂风大作,出现短时雷暴天气
(2)我国东部受甲图锋面影响时会出现的天气现象是(  )
A.长江下游伏旱 
B.华北平原春旱
C.东北寒潮
D.江淮梅雨
(1)B (2)C [第(1)题,甲图中是冷锋,锋面过境后出现降温、升压、晴朗天气,A项错误。甲图中暖空气被抬升,可能形成降雨天气,B项正确。乙图中冷空气被迫后退,多形成连续性降水天气,C项错误。乙图是暖锋,锋面过境后风力小,气温升高,天气转晴,D项错误。第(2)题,我国东部受甲图锋面影响时,冷锋势力强,东北地区可能出现的是寒潮天气,C项正确。长江中下游伏旱是副热带高压控制,A项错误。华北平原春旱时受单一气团控制,不受锋面影响,B项错误。江淮梅雨是准静止锋影响,D项错误。]
 低压(气旋)与高压(反气旋)
超强台风利奇马(英语:Super
Typhoon
Lekima,国际编号:1909,联合台风警报中心:10W,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Hanna)为2019年太平洋台风季第9个被命名的风暴。“利奇马”一名由越南提供,意为一种水果。
2019年8月10日凌晨1时45分前后在浙江省温岭市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6级(52米/秒),8月10日20时在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境内减弱为热带风暴级。11日20时50分前后,台风“利奇马”再次登陆山东青岛。
问题1 (地理实践力)台风“利奇马”属于哪类天气系统?这类天气系统过境时,对天气有何影响?
提示:是低压系统。常常带来阴雨、大风天气。
问题2 (地理实践力)当“利奇马”在山东青岛登陆时,位于其西部的诸城市是什么风向?
提示:西北风。
问题3 (综合思维)“利奇马”登陆前后,青岛的天气如何变化?
提示:过境时,气压降低;过境后,气压升高。
[归纳提升]
1.气旋(低压系统)与反气旋(高压系统)的比较
气旋(低压系统)
反气旋(高压系统)
气压分布
气压中心低、四周高
气压中心高、四周低
水平气流与风向
气流形成(北半球)
水平气流与风向
风向
北半球
逆时针流向中心
顺时针流向四周
东部:偏南风西部:偏北风
东部:偏北风西部:偏南风
南半球
顺时针流向中心
逆时针流向四周
东部:偏北风西部:偏南风
东部:偏南风西部:偏北风
垂直气流与天气
气流形成
天气状况
多云雨天气
多晴朗干燥天气
过境前后气压变化曲线  
我国天气典型实例
夏秋之交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天气
夏季:长江流域的伏旱天气;秋季:我国北方秋高气爽的天气;冬季:我国北方干冷的天气
2.气旋与反气旋中风向的判定
气旋、反气旋东、西、南、北四侧的风向判断方法,分析如下:
(1)根据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判断。如图所示为北半球一气旋,先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再向右偏转30°-45°,即为风向。东侧为东南风,西侧为西北风,南侧为西南风,北侧为东北风。
(2)气流规律记忆方法(南北半球分别用左右手定则)。
2.下图示意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初某时的气压系统。该气压系统以每天120千米的速度自西向东移动。据此完成(1)~(2)题。
(1)24小时后甲地主要吹(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2)30—48小时之间,甲地可能经历(  )
A.持续晴朗高温天气
B.连绵阴雨天气
C.强对流降雨天气
D.沙尘暴天气
(1)B (2)C [第(1)题,据天气系统的移动速度,运用比例尺大体量算,24小时后甲地位于高压系统西部,吹东南风。第(2)题,30—48小时之间,甲地处于低压系统控制下,低压区气温高,易出现强对流降雨天气。]
地理实践力——天气图
天气图是反映一定时刻广大地区天气实况和天气形势的专用地图,是天气预报的主要工具之一。天气图有地面天气图和高空天气图两大类。地面天气图可反映地面高低气压系统的分布、锋面和冷暖空气的活动情况,以及雨、雪、雷、雾、大风、沙(尘)暴等天气现象的分布。
2019年12月15日2时地面天气图
2019年12月15日2时卫星云图
在等压线分布图上,从低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叫作低压槽,好比地形上的峡谷。低压槽中各等压线弯曲最大处的连线,叫作槽线。从高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叫作高压脊,好比地形上的山脊。高压脊中各等压线弯曲最大处的连线,叫作脊线。
下图为2017年12月22日12:00局部地区地面天气形势图。读图,完成(1)~(2)题。
(1)此时,甲地天气系统及可能出现的天气是(  )
A.高气压 阴雨连绵
B.低气压 狂风暴雨
C.反气旋 晴朗干燥
D.气旋 晴朗无风
(2)当乙处锋面系统在北京过境时,北京(  )
A.太阳辐射大量增加
B.大气逆辐射将减弱
C.水平气压梯度增大
D.地面吸收热量增多
(1)C (2)C [第(1)题,据图可知,甲地气压值最大,可判断为高压(反气旋),盛行下沉气流,多晴朗干燥天气,故选C。第(2)题,读图可知,乙为冷锋天气系统,经过北京时,常带来大风、降温、雨雪等天气,太阳辐射减弱,大气逆辐射增强,地面吸收热量减少,A、B、D错误;水平气压梯度增大,出现大风天气,C正确。]
题组1 锋
下图中四点a、b、c、d分别处于冷暖锋的不同位置,且两锋面的纬度位置大致相同。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a处在冷锋后冷气团控制下
②d处在暖锋后冷气团控制下
③c处有连续性的降水天气
④b比a气温高、气压低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①从气温来看,c大于b,d大于a
②a处可能有大风、降水天气
③c比d气温高、气压低
④b处风向是由b吹向a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1.C 2.C [第1题,a处在冷锋后,被冷气团控制;b处在冷锋前,被暖气团控制,所以b比a气温高、气压低;d处在暖锋前,被冷气团控制;c处在暖锋后,而暖锋为锋前降水,所以c处无降水天气。第2题,a处在冷锋后,而冷锋为锋后降水,所以可能有大风、降水天气。a为冷气团,气压高,b为暖气团,气压低,因而b处风向是由a吹向b。c为暖气团,d为冷气团,所以c比d气温高、气压低。从气温来看,b大于a,c大于d,而c和b、d和a不属于同一锋面,气温没有可比性。]
题组2 低压(气旋)与高压(反气旋)
读气旋和反气旋图,回答3~5题。
甲    乙    丙     丁
3.表示北半球气旋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4.形成我国北方秋高气爽天气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5.下列四幅图,与丙图特征对应的是(  )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3.D 4.A 5.D [北半球气旋水平气流呈逆时针辐合,丁符合;我国北方秋高气爽天气是由北半球的反气旋控制形成的,北半球反气旋水平气流呈顺时针辐散,甲符合;丙为南半球反气旋,中心气流下沉,天气晴朗,过境时气压高,②④符合。]
6.(易错题)下图是某日欧洲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甲、乙、丙、丁四地天气状况及其成因的描述,可信的有(  )
①甲地阴雨,受锋面影响 ②乙地降雨,受暖锋影响 ③丙地晴朗,受反气旋影响 ④丁地强风,受上升气流影响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C [冷锋是锋后雨,甲在冷锋的锋后,所以是阴雨天气,①可信。暖锋是锋前雨,乙在暖锋的锋后,所以是晴天,②不可信。丙地受高气压中心控制,是晴天,③可信。根据等压线的疏密程度来判断风力的大小,等压线较密,风力大;等压线较疏,风力小。图中丁处的等压线较稀疏,所以风力小,④不可信。本题易错的原因是没能掌握锋面气旋的特点。]
教材P52活动:
提示:1.依据自己的理解演示锋的形成与分类。
2.分清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分别受何种气团控制。明确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晴朗为主。
过境前
过境时
过境后
冷锋天气特征
暖气团控制,气温高、气压低,天气晴朗
阴天、刮风、雨雪、降温
受冷气团控制,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暖锋天气特征
冷气团控制,气温低、气压高,天气晴朗
连续性降水
受暖气团控制,气温升高、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3.影响锋面降水强度的因素,可以从暖气团的湿度大小、锋面的移动速度、空气的洁净度等因素考虑。沙尘暴的形成与冷锋关系密切。当冷锋的锋前暖气团干燥,地表沙源广布,锋移动速度又快时,很容易扬起沙尘,形成沙尘暴。
教材P54活动:
提示:1.利用网络进行操作即可。
2.(1)印度东北部云层渐少,推测为由阴雨天变为多云的天气。日本则由较为晴朗变为云雨天气,且云系越来越厚。
(2)提示:南下的冷空气(冷气团)与其南部较暖的气团相遇形成冷锋。可能出现大风、降温、阴天、沙尘暴等天气。
4/14课时分层作业(十二) 
(建议用时:30分钟)
下图为某月沿0°经线海平面平均气压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
1.上述“某月”是
(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2.该月份甲地盛行(  )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1.C 2.A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气压低值出现在北回归线附近,是由于气温高导致的,所以判断时间是7月份前后。第2题,甲地地处南半球低纬信风带上,盛行东南风。]
读世界部分区域海平面气压(单位:百帕)分布图,完成3~5题。
3.图中所示的季节应为北半球的(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4.亚洲低压中心出现在图中的(  )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5.此时,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的盛行风为(  )
A.东北风
B.西南风
C.东南风
D.西北风
3.B 4.A 5.C [第3题,由图中区域轮廓可以看出,亚洲出现低压中心,为夏季。第4题,夏季亚洲低压中心出现在印度半岛附近,为图中①处。第5题,我国东部地区属于东南季风区,夏季盛行东南风。]
下图为世界主要季风区分布图。据此完成6~8题。
6.下列关于图中甲、乙两季风气候区的比较,正确的是(  )
A.成因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B.两季风气候区7月份均高温多雨
C.风向具有反季节相同性
D.两季风气候区均形成了典型的热带季雨林带
7.丙地盛行图示风向季风的时间约为(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8.(易错题)下列对于P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盛行季节为北半球冬季
B.其成因是北半球的西风带南移
C.风将印度洋水汽吹向沿岸大陆,抬升致雨
D.使沿岸地区形成了众多的荒漠景观
6.A 7.C 8.D [第6题,甲、乙两季风气候区中,甲为澳大利亚的西北部,其盛行风为西北风和东南风,1月份的西北风带来丰富的降水,7月份盛行东南风,气候炎热干燥;乙为印度半岛,其盛行风为东北风和西南风;二者的成因都有气压带、风带随季节移动这一因素;在季风的影响下,甲地为热带草原气候,乙地为热带季风气候。第7题,结合丙地所处的位置及图示的风向,可判定该季风是由赤道南部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后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偏转而成的,据此可判断时间。第8题,P所示风向出现在北半球夏季;是由赤道南部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后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偏转而成的;P风由陆地吹向海洋,其走向大致与海岸线平行,不易给沿岸地区带来降水,致使沿岸地区气候干旱,荒漠广布。本题易错选C项。]
9.读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为________(填“1”或“7”)月气压分布状况。
(2)A气压中心的名称是________,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被切断的气压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受A气压中心的影响,图中C处盛行________风,D处盛行________风。
(4)夏季,D处盛行________风,形成原因是什么?
(5)季风气候的形成原因有哪些?
[解析] 第(1)题,分析等压线分布图,可知亚欧大陆被高压控制,判断出此图所示的是北半球冬季,代表月份是1月。第(2)题,冬季,亚欧大陆降温比海洋快,形成高压,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切断,仅保留在海洋上。第(3)(4)题,C地位于亚洲东部,夏季盛行东南风,冬季盛行西北风。D地位于亚洲南部,冬季盛行东北风,夏季盛行西南风,其成因为夏季赤道低气压带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后,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向右偏转成西南风。第(5)题,季风的成因有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答案](1)1
(2)亚洲高压 冬季大陆降温比海洋快 副极地低气压带
(3)西北 东北
(4)西南 夏季,随着气压带、风带的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后,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向右偏转成西南风。
(5)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教师备选题]
读世界部分地区图,图中阴影为地面季风的地理分布区,据此完成1~2题。
1.1月,图中A地盛行(  )
A.东南季风
B.西南季风
C.东北季风
D.西北季风
2.关于B地季风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夏季风性质暖热、干燥
B.冬季风成因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
C.夏季风来得迟、退得早易产生洪涝灾害
D.冬季风势力弱于夏季风
1.D 2.D [第1题,由图可知,A地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冬季盛行西北季风。第2题,B地位于南亚地区,夏季盛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高温多雨,其形成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有关,若夏季风来得早、退得迟易产生洪涝灾害。]
读某区域不同季节盛行风向示意图,完成3~4题。
3.图示甲、乙盛行风中(  )
A.甲风7月最为盛行
B.乙风1月最为盛行
C.乙为西北季风,由副热带高压吹向赤道地区
D.甲为西北季风,由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而成
4.在甲风盛行的季节(  )
A.苔原带驯鹿向北迁徙
B.新疆草原一片葱绿
C.阿尔卑斯山雪线抬升
D.亚洲高压势力强盛
3.D 4.D [第3题,澳大利亚大陆冬季(7月)由于散热快形成低温、高压中心,北部盛行由陆地吹向海洋的东南季风(乙);夏季(1月)由于吸热快形成高温、低压中心,盛行由海洋吹向陆地的西北季风(甲)。第4题,在甲风盛行的夏季(1月),太阳直射南半球,苔原带驯鹿向南迁徙,新疆草原寒冷荒凉,阿尔卑斯山雪线下降,亚洲高压势力强盛。]
读90°E附近海平面气压图(单位:hPa)。回答5~6题。
5.气压最高值出现的纬度和气压值最低处的气压带名称分别是(  )
A.50°N、副极地低气压带
B.90°N、赤道低气压带
C.30°S、副极地低气压带
D.60°S、赤道低气压带
6.由气压值可推断此时(  )
A.夏威夷高压势力强盛
B.气压带、风带向北移动
C.大陆上等温线向北凸
D.印度半岛盛行东北风
5.A 6.D [第5题,由图可知,在50°N左右出现了一个高压中心,此时60°S附近出现了气压最低值,为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第6题,亚欧大陆出现了高压中心,应为南半球的夏季、北半球的冬季。由此再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即可。]
7.季风气候亚洲最为显著,南亚热带季风的形成既有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也有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研究这些问题时不应只局限在亚洲,北美、南美洲、澳大利亚也有类似的地方,只不过不如亚洲典型。阅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澳大利亚大陆7月最高气压与1月最低气压差值最大接近________hPa。
(2)造成澳大利亚大陆1月、7月气压状况的原因是________和________。
(3)澳大利亚北部1月盛行________风,试分析其主要成因。
(4)澳大利亚北部7月盛行________风,试分析其主要成因。
[解析] 第(1)题,澳大利亚7月最高气压大于1
022
hPa小于1
024
hPa,1月最低气压小于1
004
hPa大于1
002
hPa,所以气压差值最大接近22
hPa。第(2)(3)(4)题,造成澳大利亚大陆1月、7月气压状况的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澳大利亚1月盛行西北风,7月盛行东南风。
[答案](1)22 (2)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3)西北 1月份,气压带、风带南移,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成西北风,同时,1月份为南半球夏季,陆地气温高、气压低,海洋气温低、气压高,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在北部形成西北风。
(4)东南 7月份为南半球冬季,陆地气温低、气压高,海洋气温高、气压低,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在北部形成东南风。
6/6课时分层作业(十一) 
(建议用时:45分钟)
下图为三圈环流中的中纬度环流侧视图,据此完成1~2题。
1.(易错题)a、b、c、d四点气压由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  )
A.a、b、c、d 
B.b、d、c、a
C.a、c、b、d
D.d、c、b、a
2.b与d之间是(  )
A.副热带高气压带
B.副极地低气压带
C.干冷的气流
D.西风带
1.B 2.D [第1题,在中纬度环流中,b处盛行下沉气流,说明b处位于副热带高气压带;d处盛行上升气流,说明d处位于副极地低气压带,所以b>d;在高空中,气流由c流向a,说明c处气压高于a处;而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所以近地面气压高于高空气压,综上所述,四点气压由高到低的顺序为b、d、c、a,故选B项。本题易错的原因是没能掌握高空高气压低于近地面的低气压。第2题,由题干可知此图为三圈环流中的中纬度环流侧视图,b与d之间是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副极地低气压带的西风带。]
下列四幅图分别代表二分二至日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情况。据此完成3~4题。
3.以上四幅图表示的日期属于同一天的是(  )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4.图①中气压带是(  )
A.副热带高气压带
B.副极地低气压带
C.赤道低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
3.B 4.C [第3题,图①中风带为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带,气压带为赤道低气压带,此时气压带已完全移动到赤道以南,为北半球冬至日。图②中风带为北半球东北信风带,气压带为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且位置在北回归线以北,约为30°N附近,应为二分日。图③中风带为南半球的盛行西风带,气压带为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且位于南回归线附近,相对于30°S位置偏北,为北半球夏至日。图④中风带为北半球盛行西风带,气压带为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且在北极圈以南,为北半球冬至日,故选B。第4题,由上题分析可知,图①的气压带是赤道低气压带。]
下图为近地面气压带、风带示意图,据此完成5~6题。
5.图中气压带代表(  )
A.赤道低气压带
B.副极地低气压带
C.极地高气压带
D.副热带高气压带
6.图中风带代表(  )
A.风带1为东北信风带
B.风带1为盛行西风带
C.风带2为盛行西风带
D.风带2为东南信风带
5.D 6.C [第5题,同一水平平面,空气由高压流向低压,可看出图中气压带为高压;该气压带北侧吹东南风,南侧吹西北风,判断地转偏向力向左偏,因此图中气压带为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故选D项。第6题,由上题可知图中气压带为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因此风带1为东南信风带,风带2为盛行西风带,故选C项。]
读局部大气运动状况图,回答7~8题。
7.在赤道与30°N之间近地面的风带是(  )
A.东南信风带
B.东北信风带
C.盛行西风带
D.极地东风带
8.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的地区,气候特征主要表现为(  )
A.高温多雨
B.炎热干燥
C.低温少雨
D.温和多雨
7.B 8.B [第7题,赤道处受热多,气流膨胀上升,形成低压带,称为赤道低压带;从图中可以看出,30°N处形成高压带,称为副热带高压带。风从高压吹向低压,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向右偏转,形成东北风,称为东北信风带。第8题,副热带高压带控制地区,盛行下沉气流,大气在接近地面的过程中,温度升高,大气中的水汽不易凝结,因此不易形成降雨,因纬度低,气温高,因此气候特征表现为炎热干燥。]
下图为某位同学自绘的某半球高、中、低纬“三圈环流”模式图。据此完成9~10题。
9.下列表述与该图相符的是(  )
A.此图表示的是北半球“三圈环流”模式
B.Ⅰ纬度降水总体上多于Ⅲ纬度
C.Ⅱ纬度附近锋面和气旋活动频繁
D.Ⅳ纬度台风活动频繁
10.下列关于气压带与风带的表述,错误的是(  )
A.Ⅰ气压带与a风带交替影响的地区,气候一年中分为干湿两季
B.Ⅳ气压带与c风带交替影响的地区,气候一年中分为干湿两季
C.Ⅲ气压带与b风带交替影响的地区,在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
D.终年受Ⅲ气压带控制的地区一般为热带沙漠气候
9.C 10.A [第9题,根据图示近地面风向向左偏转,可知此图为南半球“三圈环流”模式图,故A项错误;Ⅰ纬度和Ⅲ纬度均盛行下沉气流,故降水量均偏少,B项错误;Ⅰ纬度为下沉气流,应处于极地高气压带,则Ⅱ纬度处于副极地低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且冷暖气流相遇形成锋面天气,故C项正确;Ⅳ纬度位于赤道附近,无地转偏向力,无台风形成,故D项错误。第10题,Ⅰ气压带为极地高气压带,a风带为极地东风带,二者交替影响的地区降水稀少,故A项表述错误,符合题意;赤道低气压带与信风带交替影响的地区,气候一年中分为干湿两季,B项正确;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西风带交替影响的地区,在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C项正确;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的地区一般为热带沙漠气候,D项正确。]
1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甲        乙
(1)图甲中易形成降水的气压带有:________(填字母)。
(2)图甲中代表风带的字母及其名称是b________,d________,并在内画出其风向。
(3)常见的“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图”(如图甲)多是侧视图,请尝试在图乙中画一幅以北极为中心的“北半球风带”半球投影图。
(4)随着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由a气压带和b风带交替控制而形成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气候,由c气压带和d风带交替控制而形成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气候。
[解析] 第(1)题,图中a为赤道低气压带,c为副热带高气压带,e为副极地低气压带。低气压带控制地区,气流上升,易形成降水。第(2)题,b为东北信风带,d为盛行西风带,北半球为西南风。第(3)题,根据风由高气压带吹向低气压带,且在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可画出“北半球风带”半球投影图。第(4)题,由于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由赤道低气压带(a)和东北信风带(b)交替控制而形成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由副热带高气压带(c)和西风带(d)交替控制而形成的气候类型是地中海气候。
[答案](1)a、e (2)东北信风带 西风带 画图略 (3)画图略。 (4)热带草原 地中海
读世界局部区域不同时间沙尘空间分布图,回答12~13题。
12.造成该区域沙尘扩散的主要因素是(  )
A.副热带高压
B.信风
C.西风
D.季风
13.当沙尘扩散如甲所示时,最可能的时间是(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12.B 13.C [第12题,读图可知,该区域主要位于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带内,沙尘的扩散主要是由东北信风从沙源地撒哈拉沙漠带来大量沙尘所致。第13题,沙尘扩散如甲所示时,东北信风带的最北位置可以达到北纬30°,可以看出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北移,所以最可能是7月。]
图1为沿某经线的大气运动示意图,图2为图1中甲气压带及其南北两侧风带的风向图。读图,回答14~15题。
图1        图2
14.图示气压带位置反映的时段里(  )
A.巴西高原草木枯黄
B.我国东北地区昼短夜长
C.密西西比河进入枯水季节
D.北印度洋自东向西的船只顺风顺水
15.(易错题)关于图示气压带、风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热带草原气候受甲气压带和丁风带交替控制
B.受乙风带的影响,西欧全年温和湿润
C.丙气压带影响下的地区总是高温少雨
D.受丁风带移动影响,南亚夏季多雨
14.A 15.B [第14题,由图2中风带、风向知甲气压带为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在图1中其北移了,说明为北半球夏季,A正确。第15题,图示乙、丙、丁分别为盛行西风带、副极地低气压带、东北信风带。热带草原气候受信风带和赤道低气压带的交替控制;受乙风带的影响,西欧全年温和湿润;丙气压带为副极地低气压带,该地区形成极锋,降水相对较多;南亚夏季多雨是受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偏转形成的西南季风的影响而成,并非丁风带的影响。本题易错选答案D。]
16.读下图,回答问题。
甲        乙
(1)分析图甲中夏季风的成因及其对当地气候的影响。
(2)在图乙中画出1月赤道附近的气压带、风带分布。(用表示低气压带,箭头表示风向)
(3)简述1月赤道附近气压带与风带对降水的影响,并分析原因。
[解析] 第(1)题,北半球夏季,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气压带、风带北移,赤道低气压带北移,南半球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向右偏形成夏季风。根据海陆位置及夏季风来自海洋可知此时当地的气候状况。第(2)题,1月,太阳直射南半球,赤道低气压带位置南移。第(3)题,分析对降水的影响,可以从大气运动状况等方面考虑。
[答案](1)成因: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向右偏转而形成。影响:风从海洋带来大量水汽,沿海地区降水丰沛。
(2)如下图,要求:①赤道低气压带的位置要南偏;②两个风带的风向无误。
(3)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区域降水丰富。原因:盛行上升气流,水汽易凝结。信风带控制区域一般降水较少。原因:气流从高纬流向低纬,水汽不易凝结。
7/7第二节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
第1课时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与景观的影响
课程标准
核心素养目标
运用示意图,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并分析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形成的作用,以及气候对自然景观形成的影响
1.通过阅读和绘制三圈环流示意图,了解大气环流的概念及作用,理解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综合思维)2.通过读图,理解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对全球气候的影响。(综合思维)3.通过绘制示意图,自制大气环流模型,提高绘图、读图、析图能力及学生的动手能力,学会用图说明问题的方法,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地理实践力)4.激发学习热情,加强综合思维、辩证思维培养,进一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培育人地协调观。(人地协调观)
一、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1.大气环流
(1)概念:地球上大范围、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2)意义:调节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和水汽,对各地的天气和气候有着重要影响。
2.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
(1)形成原因:高低纬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2)分布
①气压带
(3)季节移动:随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是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二、气压带、风带对气候与景观的影响
1.气压带对气候和景观的影响
气压带
气候特征
景观
赤道低气压带
终年高温多雨
森林高大茂密、动植物种类繁多
副热带高气压带
太阳辐射强,形成炎热干燥的气候
荒漠景观
副极地低气压带
形成冬季漫长而严寒、夏季温暖而短促的气候特征
多呈现出亚寒带针叶林景观
极地高气压带
酷寒干燥
冰原或者苔原景观
2.风带对气候和景观的影响
风带
气候特征
景观
信风带
气流由副热带地区向赤道方向流动,气候干燥;如果气流经过海洋和暖流,就会形成湿润的气候
多荒漠景观或森林景观
西风带
西风控制的大陆西岸地区,终年温暖湿润
森林景观
极地东风带
极地东风控制的地区,形成干冷的苔原气候
苔原景观
3.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对气候的作用
气候类型
成因
气候特征
景观
热带草原气候
干季时受信风影响
全年高温,干湿分明
稀树草原景观
地中海气候
湿季时受赤道低气压影响
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
夏季炎热少雨
常绿硬叶林景观
冬季受西风影响
冬季温和多雨
[图表点拨] 1.教材第60页图3-2-4,该图展示了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由图可知全球气压带、风带与气候具有对应关系。
2.教材第60页图3-2-5,该图展示出了世界17种气候类型的地区分布状况。其中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只在北半球有分布;季风气候只分布在大陆东岸,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只分布在大陆西岸。
(1)低气压带均由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形成。
(  )
(2)同一半球,信风带与西风带风向相同。
(  )
(3)太阳直射点夏季在北半球,冬季在南半球。
(  )
(4)受信风带影响的地区气候干燥。
(  )
(5)下列受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  )
A.地中海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
提示:(1)× 气压带的形成,有的是热力因素,有的是动力因素。副极地低气压带就是动力因素形成的。
(2)× 同一半球,信风带与西风带的风向相反。
(3)× 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南半球的冬季即北半球的夏季,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
(4)× 如果信风带经过广阔的海洋和暖流,就会带来温暖湿润的气流。
(5)A [地中海气候是由于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形成的,因此地中海气候的成因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有关。]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移动
马纬度
在18世纪产业革命前,人类还没有发明蒸汽机,航海家们只能靠风力乘帆船在海洋上航行。如哥伦布、麦哲伦以及郑和的远航,都是靠风力乘帆船,完成了人类历史的伟大壮举。但是,航海家们在多次航行中,发现30°纬度附近总是无风,帆船进入该海区无法航行,使海上贸易受到极大影响。尤其是那些装载马匹的帆船,因无风而无法航行,草料和淡水不足,马匹相继死掉,不得不将其投进大海。后来,人们就把这个无风的30°纬度叫作“马纬度”。
问题1 (综合思维)“马纬度”无风的原因是什么呢?
提示:全球气压带中,30°纬度附近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气流以下沉运动为主,水平方向上大气运动很弱。
问题2 (综合思维)“马纬度”的位置是否是固定不变的?为什么?
提示:不是。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有规律的南北移动。
问题3 (区域认知)受“马纬度”控制的地区气候有何特点?
提示:干热。
[归纳提升]
地球高低纬之间的冷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形成了三圈环流,从而形成了全球性的气压带和风带,突破该知识点应注意“三抓”:
1.抓“偏转”——突破风带风向
在气压带、风带分布图中,先依据高、低气压带的分布确定风带的原始风向,再根据所在半球确定偏转方向从而判定风带的具体风向。
2.抓“分布”——突破位置判断
(1)记忆——看纬度位置:纬线0°、30°、60°、90°分别是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的中心纬线。
(2)辨别——看相间特点:气压带是高低压相间分布;气压带和风带是相间分布。
(3)判断——看图形特点:气压带和风带从不同角度观察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常涉及局部图和变式图大都离不开以下三种类型:
3.抓“移动”——突破季节影响
气压带、风带的位置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发生季节变化,如下图所示:
1.图中为北半球夏季以北极点为中心的气压带、风带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字母E所表示的气压带是(  )
A.赤道低气压带
B.副热带高气压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
(2)下图中四组箭头能正确表示D带风向的是(  )
(1)B (2)A [第(1)题,北半球夏季气压带、风带向北移动,处于30°N~40°N之间的为副热带高气压带。第(2)题,图中D带应为北半球的西风带,盛行风向为西南风。]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
每年6月前后,东非草原上的野生食草动物会长途跋涉,上演地球上蔚为壮观的大迁徙场面。参与大迁徙的兽群分为前、中、后“三军”:打头阵的是斑马,紧随其后的是角马,殿后的是瞪羚。兽群从坦桑尼亚塞伦盖蒂自然保护区北上,迁徙至肯尼亚马赛马拉国家公园,途中不仅要穿越狮子、猎豹等凶猛食肉动物伏击的地段,而且要提防随时可能出没的鬣狗,以及在马拉河聚集的鳄鱼。到达终点两三个月后,这支野生动物大军将再次不辞辛劳地返回塞伦盖蒂自然保护区。
迁徙途中的角马
问题1 (综合思维)为什么东非草原的野生食草动物会定期进行迁徙?
提示:东非高原为热带草原气候,干湿季分明,每年5~10月为北半球的雨季,11月至次年5月,是南半球的雨季。动物需要水和充足的食物来源,野生食草动物的周期性大迁徙,主要是追随降雨季节而带来的丰富食物。
问题2 (综合思维)这种迁徙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有什么关系?
提示:由于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在南北纬10°—25°地区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形成了干湿季分明的热带草原气候。
问题3 (综合思维)东非高原处在低气压带控制下的地区气候有何特点?处在信风带控制下的地区气候有何特点?
提示: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高温多雨;受信风带控制,炎热干燥。
[归纳提升]
1.气压带和风带的性质
气压带
分布
成因
气流运动
对气候的影响
赤道低气压带
赤道附近
热力
上升↑
高温多雨
副热带高气压带
南北纬30°附近
动力
下沉↓
炎热干燥
副极地低气压带
南北纬60°附近
动力
上升↑
寒冷湿润,多锋面雨、气旋雨
极地高气压带
南北纬90°附近
热力
下沉↓
寒冷干燥
风带
分布
风向
对气候影响
北半球
南半球
低纬信风带
赤道低气压带与副热带高气压带之间
东北风
东南风
东部湿热,中西部干燥
中纬西风带
40°~60°之间大陆西岸
西南风
西北风
终年温和湿润
极地东风带
极地高气压带与副极地低气压带之间
东北风
东南风
终年寒冷干燥
2.气压带或风带对降水的影响
(1)低气压带控制→气流上升→水汽易凝结→湿润(多雨)。
(2)高气压带控制→气流下沉→水汽不易凝结→干燥(少雨)。
(3)西风带控制→低纬吹向高纬→降温→水汽易凝结→湿润(多雨),但西风带背风坡→干燥少雨。
(4)信风、东风控制→高纬吹向低纬→增温→水汽不易凝结→比较干燥(一般而言,信风带控制比较干燥,但来自海洋的信风,遇到地形阻挡,易形成丰富的降水;受信风带影响的大陆西部和中部地区一般为晴朗干燥天气,受信风带影响的大陆东岸,降水则较多)。
2.右图为三圈环流局部示意图,甲、乙表示风带,丙表示气压带。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乙风带的风向一定不同
B.甲、乙中有一支为中纬西风带
C.甲、乙可能同属一个风带
D.丙气压带夏季向低纬度移动
(2)若甲、乙风向相反,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风带为低纬信风带
B.受乙控制的地区温和多雨
C.受丙控制的地区多晴朗天气
D.甲、丙交替控制区为热带草原气候
(1)C (2)C [第(1)题,由图可知,丙地为高气压带。若丙地为极地高气压带,甲、乙风向有可能相同,为极地东风,故A项错误。若丙地为极地高气压带,则甲、乙不是中纬西风带,故B项错误。若丙地为极地高气压带,则甲乙属于同一风带,故C项正确。北半球夏季,北半球风带向高纬移动,南半球风带向低纬移动,故D项错误。第(2)题,若甲、乙风向相反,则丙地为副热带高气压带。甲、乙风带均有可能是低纬信风带,故A项错误。受西风带控制地区温和多雨,甲、乙风带均有可能是西风带,故B项错误。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地区多为晴朗天气,故C项正确。热带草原气候为信风带和赤道低气压带交替控制,故D项错误。]
题组1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下图为全球大部分大气环流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字母代表的气压带和风带名称正确的是(  )
A.a为东北信风带
B.b为副热带高气压带
C.c为东南信风带
D.d为极地东风带
2.关于气压带和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副极地低气压带是空气受热膨胀形成的
B.极地高气压带是空气冷却下沉形成的
C.盛行西风与信风在南北纬60°相遇
D.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固定不变
1.B 2.B [第1题,由图可知,a为东南信风带,b为副热带高气压带,c为西风带,d为副极地低气压带。第2题,盛行西风与极地东风在南北纬60°附近相遇抬升,形成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是空气冷却下沉形成的;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变化。]
右图为地球上局部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①风带表示(  )
A.东南信风带
B.东北信风带
C.中纬西风带
D.极地东风带
4.(易错题)大陆西岸,受②气压带和③风带交替控制所形成的气候类型为(  )
A.热带草原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3.A 4.B [第3题,根据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可知①为东南信风,②为副热带高气压带,③为中纬西风带。第4题,在南北纬30°—40°之间大陆西岸,因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本题易错的原因是没能掌握气压带、风带的移动对气候影响。]
题组2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与景观的影响
下图示意北半球大气环流(部分),据图回答5~6题。
5.P地所处的气压带是(  )
A.赤道低气压带
B.副热带高气压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
6.P地的气候特点是(  )
A.温和湿润
B.寒冷干燥
C.炎热干燥
D.高温多雨
5.B 6.C [第5题,读图可知,P地位于30°N附近,盛行下沉气流,所以地面气压高,为副热带高气压带,故选B。第6题,P地纬度低,气温高,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不易产生降水,所以炎热干燥,故选C。]
教材P58活动:
提示:模型1:回顾热力环流形成原理,能够得出存在单圈环流的结论。
模型2:低气压气流是上升的,高气压气流是下沉的。风总是由气压高处流向气压低处。
11/11第2课时 季风与季风气候
课程标准
核心素养目标
运用示意图,分析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形成的作用,以及气候对自然地理景观形成的影响
1.通过阅读示意图,理解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运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原理,分析气压中心及季风环流的形成与分布。(综合思维)2.通过绘制季风形成示意图,提高绘图、读图能力,学会用图说明问题的方法。动手做有关海陆热力性质的实验,提高地理实践力。(地理实践力)3.进一步激发学习热情,加强辩证思维意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地协调观)
一、季风的形成
1.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
(1)北半球
①海陆分布:北半球陆地面积比南半球陆地面积大,且海陆相间分布,海陆热力差异显著。
②影响:全球气压带被分裂成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
(2)南半球
①海陆分布: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
②影响:气压带基本保持着带状分布的特征。
2.季风的概念
大范围地区风向随季节作有规律变化的盛行风。
3.季风成因
(1)东亚季风:海陆热力差异。
(2)南亚季风:海陆热力差异、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名师点拨] 季风的三大特征
(1)季风是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向随季节的更替而改变的现象,这里强调“大范围”是因为小范围风向受地形影响很大。
(2)随着风向的转变,控制气团的性质也会改变,例如冬季风寒冷干燥,夏季风温暖潮湿。
(3)盛行风向的转变会带来明显的天气变化。
二、季风气候
1.冬季风和夏季风
冬季风
夏季风
源地
高纬内陆
低纬海洋
性质
寒冷干燥
温暖湿润
2.主要类型
自南向北依次是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3.分布地区:主要分布在东亚、南亚、东南亚。
[图表点拨] 教材第63页图3-2-10,该图展示出了季风气候的成因和分布。由1月图可知,1月份北半球陆地气压高,海洋气压低,风从陆地吹向海洋,东亚盛行风为西北风,南亚、东南亚为东北季风,南半球澳大利亚大陆为低气压,盛行西北季风(西北季风是由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南移,越过赤道后,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左偏转而形成的)。由7月图可知,7月份北半球大陆上为低气压,海洋上为高气压,风从海洋吹向陆地,东亚盛行东南风。南亚、东南亚盛行西南季风(西南季风是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后,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转而成),南半球的澳大利亚大陆上是高压,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受东南季风影响。
(1)气压带和风带在地球上呈典型的带状分布。
(  )
(2)亚洲季风现象最为典型。
(  )
(3)南亚的西南季风是由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而形成的,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无关。
(  )
(4)澳大利亚大陆北部为热带季风气候。
(  )
(5)有关季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形成季风的重要因素
B.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是形成东亚季风的一个原因
C.季风环流不属于大气环流
D.我国不受西南季风的影响
提示:(1)× 北半球气压带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被分割成一系列的高、低气压中心。
(2)√ 亚欧大陆为世界上最大的大陆,太平洋为世界上最大的大洋,海陆热力差异显著,因而东亚成为世界上最典型的季风气候区。
(3)× 南亚的西南季风同时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的影响。
(4)× 澳大利亚北部为热带草原气候。
(5)A [季风分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形成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重要成因。与东亚季风相比,南亚季风的另一个重要成因是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南亚季风除了影响南亚地区、中南半岛、菲律宾北部,还影响了我国的西南地区。]
 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及季风
我国古代诗词中有很多写“东风”和“西风”的诗句,如:描写东风的: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东风洒雨露,会人天地春。
描写西风的: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一片西风作楚声,卧闻落叶打窗鸣。
君且归休,说与西风一任秋。
明朝万一西风动,争向朱颜不耐秋。
问题1 (地理实践力)为什么诗词的东风一般都是描写春天的,而西风是描写秋天的?
提示:我国东部地区为季风气候区,夏半年主要吹东南风,冬半年主要吹西北风。
问题2 (地理实践力)“东风”和“西风”的性质是怎样的?
提示:“东风”为影响我国的夏季风,由海洋吹向陆地,温暖湿润;“西风”为影响我国的冬季风,由陆地吹向海洋,寒冷干燥。
问题3 (综合思维)东亚的夏季风与南亚的夏季风成因,有何不同?
提示:东亚: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是其夏季风的主要成因;南亚的西南季风是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向右偏转形成的,即夏季风的成因是由于气压带、风带的移动。
[归纳提升]
1.北半球冬、夏季气压活动中心的形成与分布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对气压带有重大影响,会影响到海陆气压的分布,从而破坏气压带的带状分布。尤其是北半球的陆地比重相对较大,对气压带的影响更为明显。
(1)北半球7月份的气压中心:
北半球,7月份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的热低压所切断,特别是亚洲大陆夏季增温强烈,亚洲热低压(又叫印度低压)最为突出,这就使副热带高气压带只保留在海洋上,形成北太平洋上的夏威夷高压和北大西洋上的亚速尔高压。
(2)北半球1月份的气压中心:
北半球,1月份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所切断,尤其是亚洲高压(又叫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势力最强,控制范围最广。亚欧大陆的东部几乎都在它的控制之下。这就使副极地低气压带也仅保留在海洋上,形成北太平洋上的阿留申低压和北大西洋上的冰岛低压。
2.季风的形成
受海陆热力差异和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影响形成了季风环流,如下图所示:
①冬季:
②夏季:
3.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的比较
季风区
成因
冬季风
夏季风
分布地区
源地
风向
性质
源地
风向
性质
东亚季风区
海陆热力差异
西伯利亚、蒙古
西北风
寒冷干燥
副热带太平洋
东南风
温暖湿润
我国东部、日本和朝鲜半岛等地  
南亚季风区
①海陆热力差异;②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西伯利亚、蒙古
东北风
低温干燥
赤道附近的印度洋
西南风
温暖湿润
亚洲印度半岛和我国西南等地区
读图,回答(1)~(2)题。
(1)有关右图所示月份和A气压中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7月份,亚洲低压
B.1月份,亚洲高压
C.7月份,亚洲高压
D.1月份,亚洲低压
(2)①②两处盛行风相同的一项是(  )
A.成因相同  
B.风向相同
C.性质相同
D.势力相同
(1)A (2)C [第(1)题,此时东亚盛行东南风,南亚盛行西南风,亚欧大陆上应为低压控制,由此可判定图示月份为7月份,A气压为亚洲低压。第(2)题,①处是东南季风,是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②处是西南季风,是南半球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偏转形成的。两者性质相同,都是温暖、湿润,但势力不相同。]
题组1 季风的形成
读50°N纬线(图甲)和180°经线(图乙)部分区域某月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完成1~2题。
图甲        图乙
1.图示季节B地(  )
A.盛行东南季风 
B.可能遭受寒潮的侵袭
C.沙尘暴盛行
D.农作物冻害严重
2.A、C两地气压中心(  )
A.都是逆时针水平气流
B.大气垂直运动方向不同
C.都出现在当地的冬季
D.形成的主要原因不同
1.B 2.D [第1题,由图可知,A地为高压中心,可判断为亚洲高压,此时为冬季。B地在我国东北地区,可能遭受寒潮的侵袭。第2题,读图判断,A地为亚洲高压,成因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C为副热带高压,是动力原因形成的。两个高压中心气流均呈顺时针方向流动;中心气流都是下沉气流;A出现在冬季,C全年存在,夏季较强、冬季较弱。]
下图为印度洋季风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3.图中盛行风①的性质是(  )
A.暖湿
B.冷湿
C.热干
D.冷干
4.与盛行风①形成原因无关的是(  )
A.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B.海陆轮廓
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地转偏向力
3.A 4.B [第3题,①为西北风,从低纬度吹向高纬度,且从海洋吹向陆地,其性质为暖湿。第4题,盛行风①是北半球东北信风随气压带、风带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向左偏转形成的,与海陆轮廓无关。]
题组2 季风气候
读亚洲某月季风示意图,回答5~6题。
5.(易错题)关于图中A、B、C三种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三种风都是季节性的
B.三种风都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导致的
C.受三种风影响的地区,都易出现降水
D.B风是C风越过赤道后偏转而形成的
6.图示季节(  )
A.亚欧大陆上被印度低压控制
B.亚欧大陆上的温度低于同纬度海洋
C.亚洲东部地区低温少雨
D.全球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南
5.D 6.A [第5题,图中A表示东南季风,B表示西南季风,C表示东南信风。A、B是季节性的,C是常年存在的;A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导致的;受C影响的地区不易出现降水。故选D项。本题易错选C项。第6题,图示季节,亚洲的东部、南部盛行偏南风,为北半球的夏季,此时亚欧大陆上的温度高于同纬度海洋;亚欧大陆上被印度低压控制;亚洲东部地区高温多雨;全球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北。故选A项。]
教材P64活动:
提示:结合教材插图,即可完成。充分考虑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及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教材P65活动:
提示:1.略。
2.回顾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能够总结对应的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一般分布在南、北纬10°之间;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南、北回归线到30°之间的大陆内部与西岸;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
3.赤道低气压带与信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在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
4.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北纬35°~55°大陆东岸。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北纬25°~35°大陆东岸。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北纬10°~25°大陆东岸。
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