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制氧气的装置:
第六单元复习课
实验室制取三大气体的装置
1、氧气
2、氢气
3、二氧化碳
药品:高锰酸钾
药品:锌粒和稀 硫酸(或盐酸)
药品:大理石(或石灰石) 和稀盐酸
CO2
难溶于水
不易溶于水
能否溶于水
小于空气
略大于空气
气体的密度
不加热
反应条件
固体和液体
反应物状态
H2
O2
氧气和二氧化碳、氢气的比较
固体
固体和液体
加热
不加热
大于空气
能溶于水
根据以上提供的信息,你认为实验室
制取几种气体时,应该怎样选择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讨论
基本类型:
1)固体反应物(加热)--固固加热
设计原则:
2)固液反应物(不加热)--固液不加热(常温)
气体发生装置
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
一般有两种:
1、排空气法(1)向上排空气法:密度大于空气
(2)向下排空气法:密度小于空气
2、排水法:不(不易)溶于水
气体收集装置
一、比较氧气、氢气、二氧化碳实验室制法
2KMnO4 === K2MnO4+MnO2+O2 ↑
2 H2O2 === 2 H2O +O2↑
MnO2
第1种方法:
第2种方法:
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
盖上玻璃片。正放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步骤
便于添加液体
便于控制产生气体的快慢
组装简单
CO2
利用氢气的可燃性检验
检验
点燃,轻微的爆鸣声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验满(验纯)
H2
O2
氧气和二氧化碳、氢气的比较
燃着的木条熄灭
带火星的木 条复燃
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为什么各气体有不同的验满、验纯和检验方法?
讨论
性 质
气体
色、态、味
密 度
溶 解 性
O2
CO2
无色无味的气体
无色无味的气体
比空气略大
比空气大
不易溶于水
可溶于水
二、比较 O2和 CO2 的性质
(一)物理性质
相 同
不相同
不相同
分子构成不同,它们的物理性质有差异,收集气体的方法不同。
(二)、O2和CO2 的组成元素不同, 它们的化学性质是相似还是完全不同呢?
(2)、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 既不可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 能与水发生化合反应生成碳酸。
3. 能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
4. 具有氧化性。
(1)、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在氧化反应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是一种常用的氧化剂。
难溶于水
比空气大
不同颜色固体呈现
C
性 质
气体
色、态、味
密 度
溶 解 性
CO
H2
无色无味的气体
无色无味的气体
比空气略小
比空气小
难溶于水
难溶于水
三、比较 CO和H2、C 的性质
(一)物理性质
不相同
不相同
相同
现象:
结论:
1、可燃性——操作:
⑴点燃纯净的CO。
⑴CO燃烧,产生蓝色火焰,放出热量。
⑵在火焰上方罩一内壁涂有石灰水的烧杯。
⑵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CO + O2 2CO2
点 燃
⑴CO具有燃性。
⑵CO燃烧的产物是CO2。
CO2 + Ca(OH)2 CaCO3↓+ H2O
在点燃CO之前是否也要通过验纯?为什么?
(二)比较CO和H2、C的化学性质
O2不足: 2C + O2 == 2CO
点燃
O2充足 : C + O2 ===? CO2
小结:碳在不同条件下燃烧,产物不同
碳跟氧气的反应—可燃性
点燃
3:8 < m(c):m(o2) < 3:4
仔细观察CO和H2、C在还原氧化铜Cu时,装置有何不同?为什么要这样设计装置?
2、比较CO和H2、C的还原性
碳和氧化铜的反应装置
2、下列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有哪些错误? A.长颈漏斗下端管口没有插到液面以下 B.导气管插到液面以下。 C.用向下排气法收集。 D.导管没有插到接近集气瓶底部。
1、甲烷的实验室制法是: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两种固态药品,经研磨均匀混合后装入反应装置中,加热产生甲烷气体。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比空气轻,极难溶于水的气体。 (1)本实验中反应物的状态为——反应条件为———(2)请你画出本实验的气体发生装置。此实验的气体发生装置与什么气体的发生装置相同 (3)甲烷气体是否难溶于水,密度是否比空气大。利用此性质应用什么方法来收集甲烷
信息给予题:
硫化氢是没有颜色,有臭鸡蛋气味的有剧毒气体。它的密度比空气略大,能溶于水,1体积水能溶解2.6体积的硫化氢,溶于水形成氢硫酸。
硫化氢是一种可燃性气体,
2H2S+3O2===2H2O+2SO2
实验室里常用块状固体硫化亚铁(FeS)与稀硫酸反应来制取。
(1)实验室制取硫化氢的发生装置可用
(2)收集应用
(3)为了防止多余的气体逸出污染环境,可将其通入 中。
点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