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延初级中学九年级物理导学案
时间: 年 月 日 课型:新授 执笔:路小平 审核:物理组
课题:第一节 杠杆(2) 九年级 班级 小组 授课人:
学习目标
1、会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并会利用杠杆平衡条件解决有关问题。
2、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知道三种杠杆的特点及应用。
3、通过三种杠杆的分析,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能力及应用物理知识分析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4、通过了解杠杆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物理知识对提高人民生活、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习重点: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能对常用的杠杆进行归类。
学习难点:会正确应用杠杆的平衡条件。
一、自主预习
1.平衡条件:杠杆平衡是指杠杆_______或__________。实验证明,杠杆的平衡条件是___ 。表示为:F1l1=F2l2 即杠杆平衡的条件取决于 是否相等。杠杆平衡时,力和力臂成____比,即力臂越长,力就________。
2.分类:①动力臂______阻力臂的杠杆,杠杆平衡时F1_____F2,属于省力杠杆。②动力臂_____阻力臂的杠杆,杠杆平衡时,F1_____F2,属于费力臂杠杆。③动力臂______阻力臂的杠杆,杠杆平衡时,F1____F2,属于等臂杠杆。省力杠杆,省力但费_______;费力杠杆,费力但省_______;等臂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既不省距离,也不费距离;又省力又省距离的杠杆是______的。
温馨指导:判断所使用的杠杆是省力还是费力,可利用杠杆平衡时,通过比较F1与F2的大小来比较;也可以通过比较动力臂l1与阻力臂l2的大小来确定。
二、合作探究
例1. 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1)实验前,先把杠杆的中点支在支架上,调节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___________________位置平衡。(图中杠杆上每格距离相等)。
(2)实验中,改变支点两侧的钩码位置和个数,一般要做三次实验,得到三组数据并进行分析,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右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如果在支点两侧的钩码下方分别再挂一个等重的钩码后,杠杆______保持平衡(选填“能”或“不能”)。
例2、用一根杠杆撬一块质量1t的石头,如动力臂是160cm,阻力臂是20cm,则至少要用______N的力才能把石头撬动.
例3.如右图所示,现要在杠杆的另一端B端画一个最长力臂的力使杠杆保持平衡,请画出这个力。
【小结】
三、课堂达标:
1.下列工具中:(1)镊子;(2)羊角锤;(3)铡刀;(4)理发剪刀;(5)裁衣剪刀;(6)天平;(7)大扫帚;(8)筷子;(9)剪铁皮的剪刀;(10)道钉撬;(11)火钳;(12)起重机的起重臂;(13)撬棒;(14)汽车的脚踏板.其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______________,属于等臂杠杆的是___________,属于费力杠杆的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
2.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将杠杆中点支到支架上后,发现右端比左端低,这时,应将右端螺母向_____边调,使杠杆在______位置平衡.(2)在实验中,若保持钩码的只数和位置不变,使弹簧测力计由竖直向下拉改为斜向下拉,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四、课后巩固
1、两个小孩坐在跷跷板上,恰好处于平衡,此时
A.两个小孩重力一定相等 B.两个小孩到支点的距离一定相等
C.两个小孩质量一定相等 D.两边的力臂与小孩重力的乘积相等
2.如图所示,把一根均匀的米尺,在中点O支起,两端各挂四个钩码和两个钩码,恰好使米尺平衡,按下列方式增减钩码或移动钩码,下列几种方式仍能保持米尺平衡的是( )
A.两边各加一个钩码
B.两边钩码各向外移动一格
C.左边增加一个钩码,右边向外移动一格
D.左右两边的钩码各减少一个
3、如下图所示,杠杆AB分别在F1、F2或F3作用下保持静止,、 A为支点,则关于三个力下列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F1最小 B.F2最小
C.F3最小 D.三个力一样大
4、一根轻质杠杆,在左右两端分别挂上200N和300N的重物时,杠杆恰好平
衡。若将两边物重同时增加50N,则杠杆:( )
A、左端下沉 B、右端下沉 C、仍然平衡 D、无法确定
教(学)反思:(共11张PPT)
第十三章 简单机械
第一节 杠杆(二)
实验的目的是:研究杠杆在什么条件下平衡,即研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之间的关系。
实验步骤:
1.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螺母
螺母
2 .照课本图13-3那样,在杠杆两边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调节钩码的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
F2
F1
L2
L1
然后把实验数据填入课本的表格中。
这时杠杆两边受到钩码的作用力都等于钩码的重力。
因为一个钩码的质量是:m=50g=0.05kg,
其重力G=mg= 0.05kg×10N/kg= 0.5N
则杠杆受到的作用力为:F=nG (n为钩码的个数)
3.改变力和力臂的数值,再做两次实验,将结果
填入表中.
4.求出各次实验中动力×动力臂和阻力×阻力臂 的值,然后思考杠杆的平衡条件.
在此时,两个力臂又是怎样记录呢?
实验步骤:
1.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 .照课本图13-3那样,在杠杆两边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调节钩码的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
3.改变力和力臂的数值,再做两次实验,将结果填入表中.
4.求出各次实验中动力×动力臂和阻力×阻力臂的值,然后思考杠杆的平衡条件.
实验
次数 动力
F1(N) 动力臂
L1(cm) 动力×
动力臂 阻力
F2(N) 阻力臂
L2(cm) 阻力×
阻力臂
1 0.5 10 5 1 5 5
2 0.5 20 10 1 10 10
3 0.5 15 7.5 1.5 5 7.5
实验数据:
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或写作: F1L1= F2L2
这个平衡条件也就是阿基米德发现的杠杆原理。
上面的关系也可以写成下面的形式:
阻力 动力臂
动力 阻力臂
或
F1 L2
F2 L1
动力 阻力臂
阻力 动力臂
或
F1 L2
F2 L1
本节的知识点:
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F1L1= F2L2
1.如图2所示,杠杆A端为支点,在另一端B用力F将挂在C点的物体提起。已知物重为50N,则动力F为:( ) A.25N B.250N C.20N D.10N
C
G=50N
AC=2
AB=5
F AB=G AC
G
2
5
F=
AC
AB
=
50N
×
=20N
2.如图3所示,杠杆的支点是 ,动力F的力臂是 。
3.如图4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则F1︰F2= 。
A
AD或CB
F1: F2=L2 :L1=5厘米 :7厘米= 5 :7
L1=7厘米 L2=5厘米
5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