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第一章 声现象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在我们生活的世界里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声音…………
请听
一、声的产生
请大家一起来做实验:
1、用手抖动书页发声
2、发出“啊——”的声音,同时用手摸喉头
请问大家:你在听到声音的同时,看到了什么?又感觉到了什么?
我们可以发现,发出声音的物体在振动
请大家再来观察一下音叉和吉他弦的振动
思考题1、你知道蜜蜂,苍蝇,蚊子在飞舞时如何发出“嗡嗡”声吗?
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声音的保存方法
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我们可以将物体的振动记录下来,从而能保存声音,如早期的机械唱片。
1.声音靠什么传播的呢?
二、声音的传播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播的,如收听广播;打雷时听到雷声。
实验说明:空气能传播声音。
除了空气等气体外,液体也能传播声音。
如:水中的鱼会被岸上的说话声吓跑,花样游泳运动员根据音乐完成各种动作;渔民利用电子发声器捕鱼等。
固体能不能传播声音呢?
请大家做一个小实验:
一位同学敲击桌面,另一位同学把耳朵贴在桌子的另一端,你听到了什么?
气体,液体和固体能够传播声音,物理学中把这样的物质叫做介质。声音是靠介质传播的。
看来,除了气体,液体以外,固体也能传播声音。
2. 如果没有介质,例如在真空中声音能否传播?
将一只电铃放入密闭的玻璃罩内,接通电路,可清楚地听到铃声,用抽气机抽去其中的空气,听到铃声越来越弱。
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听到铃声越来越响。
真空不能传声。
3.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
声以波的形式传播着,我们把它叫做声波。
与水波相似,音叉振动使得它周围的空气也象水似的,产生波动,并向四周传播。
三、声速
声传播的快慢用声速描述,它的大小等于声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
声传播需要时间吗?
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有关。
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米/秒.
声速的大小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
2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6米/秒.
请大家猜想一下声音在固体、气体、液体中传播时,在哪种介质中传播得最慢?
请看课本第15页的小资料
回声到达耳朵比原声晚0.1秒以上,人耳才能把回声和原声分开。
回声:声波在遇到障碍物时要发生反射,反射回来传人人耳的声波称为回声。
可利用回声测距。若从发声到听到回声的时间为t,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为v,则发生体到障碍物的距离为
小结
一、声音是怎样发生的?
二、声音的传播要依靠介质(气体、液体、固体)
三、声音传播的速度在不同物质、不同温度时传播,大小不同
15Co 空气中声速 v=340米/秒
四、回声的相关知识
练习
(1)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
(2)声音必须靠
传播,它在
不能传播
(3)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
(4)铁路工人为了听见远处的火车,将耳朵贴在铁轨上,这是因为
(5)某人对着山谷对面的山峰喊了一声,1.5秒后听到了回声,求人与山峰之间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