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空气
【一】学习目标
1.知识技能
(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
(2)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能区分一些常见的混合物和纯净物。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实验的操作,观察和分析,了解空气的组成
通过对空气、氧气等物质的比较,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养成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
【二】学法指导
知道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空气的组成,各成分的用途。
难点:如何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的方法。
【四】知识深化
1.在空气组成的研究中贡献突出的科学家是 ,最早使用了 对化学进行定量研究。
2.空气中氧气的测定
(1)原理:
(2)现象:
(3)文字表达式: 用化学符号表示为:
(4)测定结果偏低的原因(至少写两条):
3.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
(1)通过“空气中氧气的测定”实验得出有关氮气的性质:
(2)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
4.举例说明什么是纯净物:
举例说明什么是混合物:
5.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等级数值越大,空气质量 ;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污染物包括 、 、 、 、 。
6.小明和小红对市场上销售的一种分袋包装的蛋糕发生了兴趣,因为蛋糕包装在充满气体的小塑料袋内,袋内的气体充的鼓鼓的,看上去好像一个小“枕头”。他们认为这种充气包装技术,主要是为了使食品能够较长时间地保鲜、保质。那么,这是什么气体呢?小红猜想是氮气,小明猜想是二氧化碳。
(1)请你帮助他们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判断小明的猜想是否正确,简要写出操作步骤: 。
(2)小明的猜想如果正确,现象应是: 。
(3)你认为食品充气包装,对所充气体的要求是:① ;② ;③ 。
答案:(1)用注射器抽取袋内气体通入到少量的石灰水中,观察现象 (2)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①无毒 ②不与食品反应 ③廉价、易得(答案合理即可)
【五】目标检测
1.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 )
A、氢气、冰、冰水混合物 B、红磷、雨水、可乐饮料
C、液态氧、氯化氢、洁净的空气 D、氧气、过氧化氢、水蒸气
2.下列变化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
A.工业制氧气 B.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产生氧气
C.蜡烛燃烧 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
3.空气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是1.29 g/L,以下四种气体中既能用排水法收集,又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的是 ( )
气 体 A B C D
标准状况下密度 /(g .L-1) 1.997 1.429 0.771 0.717
溶 解 性 可溶 微溶 易溶 难溶
4. 为了让灯泡通电发热时,消耗灯泡内的氧气,达到保护钨丝的目的,通常在白炽灯泡里的玻璃柱上涂有一层红色物质,该物质是 ( )
A.红磷 B.氧化汞 C.二氧化锰 D.氯酸钾
5. 下列情况能引起大气污染的是 ( )
①燃烧烟煤;②燃放鞭炮;③工业废气的任意排放;④植物的光合作用;⑤飞机、汽车排放尾气;⑥
人和动物的呼吸
A.②③④⑥ B.①②④⑥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⑥
6. 下列物质中含有氧气的是 ( )
A.双氧水 B.氧化汞 C.氯酸钾 D.空气
7. 电工师傅使用的"验电笔"中常充入一种气体,此气体通电时发红光,它是( )
A、氮气 B、氧气 C、空气 D、氖气
8. 下列关于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 B.有的氧化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氧化反应全不是化合反应 D.所有燃烧都是化合反应
9.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 )
A.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B.氮气用于制硝酸和化肥
C.氮气填充食品包装袋 D.液氦用于制造低温环境
10. 有下列物质:①氧气;②氮气;③五氧化二磷;④二氧化硫;⑤二氧化碳;⑥食盐水;⑦氖气。请用这些物质的序号填空: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_______;(2)属于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的是_______;(3)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4)属于稀有气体的是_______;(5)为固体的是_______;(6)能做焊接金属的保护气的有__________。
11.右图所示装置有多种功能,如收集气体、洗涤气体等,
请根据此图回答下列问题:
(1)气体从a端进入集气,该气体必须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
(2)将此装置倒置后,气体从a端进入集气,该气体必须具有的
性质是_____________;
(3)装置中预先装满水,将水排出集气,气体从_______端进入;
(4)用水将瓶中的气体排出使用,水从_______端进入。
12.有四瓶无色无味的气体,分别是空气、氧气、氮气、二氧化碳气体。试用简单的方法加以鉴别。
13. 我们已经知道了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右图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图。
(1)实验时,燃烧匙里为什么要盛过量的红磷?
(2)这个实验除了可以得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的结论外,还可以得出有关氮气性质的哪些结论?(写出两点)
(3)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为什么选择红磷?能否用铁丝、硫磺或木炭代替红磷?
14. 甲、乙、丙是三个实验的示意图,根据下图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进行总结归纳并回答下列问题:
所发生的三个反应有多个共同的特点,分别是① ,② ,③ ,④
【六】纠错校正
【七】总结反思
a
b
PAGE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