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1张PPT)
中考冲刺
关于月亮,你可以想到什么?
独上江楼思悄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圆满肥白的孕妇肚子颤巍巍贴在天上
人家写得好吗?
——《围城》
咏
雪
《世说新语》二则之
教师:刘兴娜老师
目录
CONTENTS
壹
基础检测
贰
《咏雪》
叁
综合练习
e7d195523061f1c0c2b73831c94a3edc981f60e396d3e182073EE1468018468A7F192AE5E5CD515B6C3125F8AF6E4EE646174E8CF0B46FD19828DCE8CDA3B3A044A74F0E769C5FA8CB87AB6FC303C8BA3785FAC64AF542475A45392D2F8775CA8396ADF9814316F4BCA66A595152145D02A78D9995D9D21073999643B7859F2D3C4C10EF3DCFD341B293B5F8E08C2DF1
壹
e7d195523061f1c0c2b73831c94a3edc981f60e396d3e182073EE1468018468A7F192AE5E5CD515B6C3125F8AF6E4EE646174E8CF0B46FD19828DCE8CDA3B3A044A74F0E769C5FA8CB87AB6FC303C8BA3785FAC64AF542475A45392D2F8775CA8396ADF9814316F4BCA66A595152145D02A78D9995D9D21073999643B7859F2D3C4C10EF3DCFD341B293B5F8E08C2DF1
基础题速战速决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挟带(xié)
拂晓(fó)
相形见绌(chù)
垂涎欲滴(xián)
B.钥匙(yuè)
执着(zhuó)
锲而不舍(qiè)
一气呵成(hē)
C.解剖(pōu)
拮据(jū)
穿凿附会(záo
)
断壁残垣(yuán)
D.胆怯(qiè)
混淆(xiáo)
束手无策(sù)
如法炮制(páo)
(fú)
(yào)
(shù)
C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决别
部署
抑扬顿挫
引颈受戮
B.销蚀
云霄
妇孺皆知
不可明状
C.拼搏
赃物
变换莫测
黯然失色
D.琐屑
坦露
突如其来
冥思遐想
名
幻
袒
A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德国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疫情引发欧洲国家恐慌,一些国家的农产品市场也遭到重创,据称,作为德国重要蔬菜供应地的法国,其黄瓜等蔬菜的销售量一泻千里。
B.《建党伟业》艺术地再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的风雨沧桑,正所谓开卷有益,观影之后,我们增长了知识,尤其对那段尘封的历史有了更为真切的感受。
C.为迎接中国--亚欧博览会这一规格高、规模大、影响广的重要展会,我市召开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会议,决定投资10亿元,力争让首府改头换面,发生巨大变化。
D.京沪高铁将于6月底正式开通,这对航空公司一些航班的运营造成了一定压力,虽然航空公司作了一些调整,双方暂时相安无事,但以后的竞争还是难以避免。
彼此之间没有什么争执或冲突,还过得去。
形容江河水流迅速;也形容文笔奔放、流畅。
打开书本,总有益处。常用以勉励人们勤奋好学,多读书就可以得到有用的知识。
人的容貌发生了改变。现多比喻只改形式,不变内容。合贬义。
D
4.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又过端午节,??
??????的芦苇带着??
??????的水汽,电视里传出
?????????的古韵,慈眉善目的外婆仿佛就在我的面前。这甜而不腻的粽子,这??
??????的感觉永远都埋藏在心灵深处,无论岁月走过多少年,我们都会与外婆一起过端午节。
???
A.一春濡湿?
温暖芳香?
简淡高沽?
翠绿清香
???
B.翠绿清香?
一春濡湿?
简淡高洁?
温暖芳香
???
C.翠绿清香?
简淡高洁?
一春濡湿?
温暖芳香
???
D.简淡高洁?
一春濡湿?
温暖芳香
?翠绿清香
B
5.与下列课文有关内容的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赤壁》--《樊川诗集》--杜牧--唐代
B.《杨修之死》--《三国演义》--施耐庵—元末明初
C.《藤野先生》--散文--鲁迅--现代
D.《威尼斯商人》--戏剧--莎士比亚--英国
B
罗贯中
贰
e7d195523061f1c0c2b73831c94a3edc981f60e396d3e182073EE1468018468A7F192AE5E5CD515B6C3125F8AF6E4EE646174E8CF0B46FD19828DCE8CDA3B3A044A74F0E769C5FA8CB87AB6FC303C8BA3785FAC64AF542475A45392D2F8775CA8396ADF9814316F4BCA66A595152145D02A78D9995D9D21073999643B7859F2D3C4C10EF3DCFD341B293B5F8E08C2DF1
咏
雪
世说新语
南朝(宋齐梁陈)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
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大夫的言谈、逸事。
《咏雪》出自《言语》篇
《陈太丘与友期行》出自《方正》
志人小说:记载人物言谈或历史人物的小说
逸事,同“轶事”,世人不知道的事。
整体感知
参照注释,朗读课文,看看文中到底写了哪些内容。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整体感知
读完课文,说说文中主要介绍了哪些内容。
时间:
地点:
人物:
谢太傅问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和兄女发表了
自己的看法——“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
太傅大笑乐。(咏雪)
谢道韫——无奕之女
凝之之妻
寒雪日
家中
谢太傅、儿女
补叙身份:
叙述事件:
咏
雪
整体感知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把家里人聚在一起。
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文章的义理。
不久,一会儿。
急。
高兴的样子。
即“所似何”,像什么,宾语前置。何,疑问代词,什么。似,像。
相比。
大体。
译: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雪天把家人聚集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论文章的义理。不久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白雪纷纷扬扬的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
整体感知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不如,不及。
乘风。因,趁、乘。
即指谢道韫,东晋有名的才女,以聪明有才著称。无奕,指谢安长兄谢奕,字无奕。
译文:他哥哥的女儿谢道韫说:“不如比作柳絮乘着风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大笑了起来。(谢道韫)是太傅的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叁
e7d195523061f1c0c2b73831c94a3edc981f60e396d3e182073EE1468018468A7F192AE5E5CD515B6C3125F8AF6E4EE646174E8CF0B46FD19828DCE8CDA3B3A044A74F0E769C5FA8CB87AB6FC303C8BA3785FAC64AF542475A45392D2F8775CA8396ADF9814316F4BCA66A595152145D02A78D9995D9D21073999643B7859F2D3C4C10EF3DCFD341B293B5F8E08C2DF1
综
合
练
习
精读细研
1.本文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营造了一种融洽、儒雅、欢快、轻松、温馨的家庭氛围。
从“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可以看出来。
精读细研
2.把雪比作盐,比作柳絮,到底哪一个好?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雪?
甲:“撒盐空中”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上扬,甚至飞得更高更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
乙:“柳絮因风起”一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而“撒盐”一喻所缺乏的恰恰是意蕴。
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一喻就好在有意象。
精读细研
3.
“公大笑乐”该如何理解?谢太傅到底认为谁回答得最好?
谢太傅对以上两个答案的优劣未作评定,而是“大笑乐”,十分耐人寻味,营造了一种融洽、欢快、轻松、温馨的家庭氛围。
从文中谢安“大笑乐”的反应来看,他倾向于“柳絮因风起”的说法。
精读细研
4.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补充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作者赞赏谢道韫的才气。
概括主题
课堂小结
《咏雪》借谢太傅在家中与子侄辈咏雪一事,表现了谢道韫的文学才华和聪明机智,同时也透露出一种生活的雅趣和文化的传承。
课堂检测
咏?雪?
①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②“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③“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本文选自南朝宋彭城人??
?编著的《?
?》一书。
刘义庆
世说新语
⑴内集(????????
)??????
⑵儿女(??????????
)??????
⑶俄而(??????????
)
⑷欣然(??????????
)??????
⑸差可拟(????????
??)????
⑹未若(?????????
?)?
⑺因风起(??????????)????
⑻即公大兄无奕女(????)?????
家庭聚会
子侄辈
不久,一会儿
课堂检测
2.解释加横线的字词。
高兴的样子
大体可以相比
不如,不及
趁,乘
是
3.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
。
②
。
③
。
一个寒冷的下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集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论文章的义理
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
不如比作柳絮乘着风满天飞舞
课堂检测
我的眼睛很大很大
装得下高山
装得下大海
装得下蓝天,
装得下整个世界
灯把黑夜,
烫了一个大窟窿
冬天的时候,
我的一颗牙齿掉了
我的眼睛很小很小
有时遇到心事
就连两行泪
也装不下
眼
睛
春天来了,
我的牙齿又发了芽
换
牙
灯
陈太丘与友期行
《世说新语》二则之
教师:刘兴娜老师
1.参照注释,朗读课文,朗读时注意节奏和断句。
整体感知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
2.找出两个能够表现本文要义(思想内容)的词。
信
礼
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约定。
正午时分。
丢下(他)而离开。去,离开。
(友人)才到。
乃,才。
这年。
也称令尊,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通“否”。
译: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是中午。过了中午朋友没有到,陈太丘丢下友人离开了,他离开以后,他的朋友才到。陈元方这年七岁,在家门外嬉戏。客人问他:“你的父亲在吗?”陈元方回答说:“父亲等待您很长时间而您没有到,已经离开了。”
整体感知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
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
之。元方入门不顾。
不是人哪!
哉,语气助词,表感叹。
表示动作偏指一方。
舍弃。
谦词,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
就,副词。
守信。
拉,牵拉。
他,指元方。
回头看。
译文:客人便发怒说道:“不是人啊!和人家相约同行,丢下我走了。”
陈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定的时间是中午,中午了您却没有到,就是没有信用;对着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客人很惭愧,下了车拉元方(表示好感),元方走入家门,(根本)不回头看。
整体感知
精读细研
1.友人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2.你认为陈元方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3.有人认为客人已经认错,元方就应该原谅他,而他居然“入门不顾”,弄得客人尴尬至极,无地自容,这的确有些失礼。你是否同意这个看法?
带着下面的问题,再读课文,总结答案。
精读细研
1.友人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友人惭,下车引之。
言而无信,不守信用
缺乏修养、没有礼貌
知错能改
精读细研
2.元方的性格特点如何?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元方入门不顾。
懂礼识义
性格直率,好恶分明,情感易外露
正直不阿
精读细研
3.有人认为客人已经认错,元方就应该原谅他,而他居然
“入门不顾”,弄得客人尴尬至极,无地自容,这的确有些失礼。你是否同意这个看法?
(1)不同意。元方当时才七岁,他能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从容不迫地反驳一个成年人,使对方明理,并赢得对方的叹服,维护了父亲的名誉,这已属不易。我们不能对一个七岁的孩子求全责备。
精读细研
(2)同意。父亲的友人已经表示了歉意,应该给人改正过错的机会。人不可能一辈子都不犯错误,只要改正,就是好的,不能总是抓住人的“小辫子”不放。
古今异义
合作探究
与儿女讲论文义(
)
陈太丘与友期行(
)
太丘舍去(
)
古义: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今义:儿子和女儿
古义:约定
今义:日期
古义:离开
今义:前往
合作探究
下车引之(
)
元方入门不顾(
)
古义:拉,牵拉
今义:引导
古义:回头看
今义:照顾或光顾
通假字
合作探究
尊君在不(
)
“不”通“否”
一词多义
合作探究
信
则是无信(
)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
名词,信用
形容词,真诚,诚实
词类活用
合作探究
友人惭(
)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
意动用法,感到惭愧
名词用作状语,在门外
文言句式
合作探究
1.判断句
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
“……也”表判断
2.省略句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
“寒雪日”前省略介词“于”
去后乃至(
)
待君久不至(
)
“乃”前省略主语“友”
“待”前省略主语“家君”
撒盐空中差可拟(
)
3.倒装句
白雪纷纷何所似(
)
宾语前置,应为“白雪纷纷所似何”
状语后置,应为“(于)空中撒盐差可拟”
合作探究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①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②“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③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课堂检测
课堂检测
⑴与友期行(????????)?
⑵太丘舍去(????????)
⑶去后乃至(????????)?
⑷尊君在不(????
)(?
?
?)
⑸待君久不至(????)?
⑹相委而去(????????)??????
⑺家君(?
?????????????)?????
⑻下车引之(????????)??????
⑼元方入门不顾(????????)??
离开
约定
同“否”
才
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1.解释加横线的字词。
拉,牵拉
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
舍弃
您
回头看
①????????????????
??????
②??????????????????????????
③?????????????????????????????????????
正午过了,朋友却没有到,太丘便不再等候就离开了,太丘走后他的朋友才到。
真不是人啊!跟别人约好同行,却丢下我走了。
友人感到惭愧,从车里下来想拉元方。元方径自走进自家的大门,也不回头看。
课堂检测
2.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