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4单元《在那遥远的地方》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4单元《在那遥远的地方》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0-09-12 09:04: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在那遥远的地方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在那遥远的地方》
欣赏《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了解混合拍子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在那遥远的地方》引导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正确的歌唱,培养良好的歌唱习惯。
2.在歌唱与聆听的过程中感受少数民族音乐的风格特点,了解新疆民族音乐中混合拍子的特点。
3.练习击打八七拍子伴奏型,随乐合拍,感受这种特殊拍子所带来的音乐韵味。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准确演唱歌曲,并表现出歌曲的风格与特点。
2.难点 了解“混合拍子”,并能随乐合拍。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展示青海相关图片与中国地图)
师:同学们能在地图中找到图片中所显示的地区吗?
生:??
师:今天我们一同走进大西北,了解我国西北地区的民族音乐
(设计意图:通过地图给学生一个直观的地理方位概念,了解西北地区的民族、环境等,为分析歌曲的风格特点打下基础。)
二、学唱歌曲
1.聆听歌曲,感受情绪,歌曲描写了什么内容?
生答。
师评并补充:这是一首青海民歌,前两段用形象的比喻赞美姑娘的美貌,后两段则表达出青年对姑娘真挚的爱情。
2.朗读歌词,体会歌词所抒发的情感。
(设计意图:通过歌词朗读,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
3.欣赏全曲,边听边思考:歌曲的速度、节拍、力度是如何表现的?
(设计意图:整体感知音乐,从音乐要素上了解歌曲)
4.介绍歌曲改编者王洛宾。
5.老师范唱歌曲第一段。
6.学生学唱歌曲第一段,注意歌曲音准。
7.请同学们看歌谱,曲调中出现了一个变音记号,大家知道这个变音记号的名称和意义吗?
生答。
师:这个变音记号叫“升记号”,所标示的音符将升高半音演唱。
8.跟琴学唱旋律,适度乐谱。用模仿的方法唱好变化音。
在此,教师需引导学生实用正确的发音技巧与咬字方式,使学生潜移默化的养成正确的演唱习惯。
(设计意图:新课标中强调需讲解声乐中简单的发声技巧。这一学唱部分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熟悉乐谱,进而跟唱。在学唱同时教师及时的调整与讲解有益于学生正确歌唱方式的养成。)
9.分组表演
三、欣赏《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
1.聆听音乐,思考:乐曲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有哪些乐器演奏?乐曲可以分为几段?
生答,教师补充。
2.介绍作品《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
小提琴曲《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是陈钢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根据同名_?°???????__??????_曲改编,取材于_??°???_塔吉克民族的音乐素材。具有浓厚的_?°????é?????_。
此曲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情,整个乐曲的主题可用"载歌载舞"四字概括,具体分为两部分:
3.分段欣赏。
(1)引子部分
聆听音乐并思考:这段音乐表现了怎样的意境?有什么乐器演奏?速度与力度是如何表现的?
生答,老师补充。
引子一开始,钢琴伴奏就用散板奏出带有浓郁塔吉克族音乐风格的旋律,似描绘了塔什库尔干魅力的自然景色,把听众带到了那绿草如茵的辽阔大草原。
(2)第一部分
聆听音乐,跟着老师击打节奏,并思考:这段音乐变现了什么样的情绪?它的速度、力度、节奏分别有什么样的特点? (小组分配任务,分别讨论)
老师重点带学生体会混合拍子的节奏,带学生一同合乐体验八七拍子。
第一部分是"纵情高歌",这部分旋律极富歌唱性,展现了辽阔美丽的草原风光和牧民们骑在马上弹琴高歌的情景;在转入第二部分时有一小段华彩。
(3)第二部分
聆听音乐,对比乐曲第一部分提问:这段音乐具有怎样的音乐情绪,它的速度、力度、节奏又有什么特点?
(分小组讨论)
教师展示乐谱中三个主题旋律,学生随乐哼唱,体验旋律特点。
第二部分就是"热烈欢舞",这部分旋律富有舞蹈性,充分发挥了左手复杂多变敏捷灵活的技巧,表现了塔吉克人民欢腾的舞蹈的场面。
4.复听全曲,再次感受。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演唱了歌曲《在那遥远的地方》、欣赏了小提琴独奏曲《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这两首音乐作品各有特点,歌曲是优美、抒情的,乐曲是欢快、跳跃的,反映出我国民族音乐的丰富多彩。
下节课我们继续欣赏神州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