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大气环境 (2)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掌握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和形成过程,并且能够解释自然界中常见的热力环流现象;
2、理解高空和近地面风受力的情况以及风向与等压线的关系
【重难点】重点: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难点:大气水平运动。
【知识结构和课前预读】
一、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
1、热力环流演示试验
实验现象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现象二:(1)垂直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平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原理分析(小组合作讨论):
(1)空气产生垂直运动的原因是什么呢?
(2)空气垂直运动后,同一水平面上(高空、近地面)气压是否还相同?不同的话,何处气压相对高呢(分别讨论高空和近地面)?
(3)结合第(2)小题,空气产生水平运动的原因是什么呢?
总结归纳原理,完成下列框图。
3、生活实例(应用热力环流原理,根据提示思考、填空并添上箭头完成各图的环流情况)
(1)海陆风
由于海陆热力差异,陆地热容量小,白天获得太阳辐射,近地面的陆地要比同一纬度的海洋气温____(高/低),空气____(上升/下沉),形成____(高/低)低气压;海洋上因气温____(高/低)产生_____(上升/下沉)气流,形成____(高/低)气压,陆地与海洋形成了热力环流。近地面空气由____(海洋/大陆)吹向____(海洋/大陆),形成____(海/陆)风。夜间与白天的环流情况相反,近地面形成____(海/陆)风。
(2)城市热岛环流
完成课文48页活动(1)(2)小题,得出结论:市区比郊区气温_____(高/低),在右图中用箭头标出形成的热力环流情况,近地面风由______(郊区/市区)吹向_____(郊区/市区)。
假如你是城市规划者,请思考:
1、要在图中布局火电厂,为减少对市区空气的污染,你会选择哪个地点(用序号)?请说明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使市区的大气质量改善,你会选择哪个或者哪些地点大量植树种草(用序号)?请说明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阅读课文(包括阅读材料),分析图2-31(以北半球为例),思考:
(1)高层大气风向与等压线有什么关系?结论:__________。
(2)近地面风向与等压线有什么关系?结论:__________。
(3)高层大气的风受哪些力的作用?这些力的方向有什么特点?
结论:高层大气受到________力、__________力的作用。其中,_______力,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力,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近地面大气受到哪些力的作用?这些力的方向有什么特点?
结论:近地面大气受到________力、________力、________力的作用。其中,________力,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力,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力,方向_______________。
(5)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对风分别有什么影响(风向、风速)?
结论:水平气压梯度力,________风向,__________风速;地转偏向力________风向,__________风速;摩擦力________风向,__________风速。
【巩固练习】
1、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 )
A.在垂直方向上的气压梯度 B.高低纬度间的温度差异
C.地转偏向力 D.高空冷空气下沉
2、下列各风向示意图中(单位:百帕),表示南半球高空的是( )
A B C D
近地面_____不均
大气的____运动
同一水平面的___差异
大气的_____运动
引起
导致
促使
热力环流
风
近地面_____不均
大气的____运动
同一水平面的___差异
大气的_____运动
引起
导致
促使
热力环流
高空中的风:受力情况_____,
风向 ________________
近地面的风:受力情况______,
风向 ____________________
海陆风
城市热岛环流等
800
805
810
810
805
800
1010
1005
1000
1000
1005
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