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诫子书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淡泊( ) 淫慢( )
lì( )精险zào( )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非志无以成学(达成,成就)
B.非宁静无以致远(达到)
C.淫慢则不能励精(过多或过甚)
D.年与时驰(疾行,指迅速逝去)
3.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夫君子之行(助词,的)
B.俭以养德(连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
C.才须学也(用在句末表示肯定语气,相当于“啊”)
D.意与日去(连词,和)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夫君子之行日月之行
B.年与时驰江春入旧年
C.年与时驰元方时年七岁
D.遂成枯落枯藤老树昏鸦
5.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非淡泊/无以/明志
B.夫君子/之行
C.险躁/则不能/治性
D.将复/何及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诫子书》选自《__________》,是诸葛亮临终时写给他8岁儿子__诸葛瞻__的一封书信。
(2)文中常被人们引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的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填空)
(3)文中有一句话表现了“躁”的危害,这句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阐述“学、才、志”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诫子书中诸葛亮劝勉儿子要珍惜时光,把握现在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诫子书》,回答问题。
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静以修身__________________
(2)非学无以广才__________________
(3)淫慢则不能励精__________________
(4)险躁则不能治性__________________
8.下列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说明了“淡泊”“宁静”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基本要求,强调它们是与人的志向相关的。
B.“学须静也”的“学”已经不只是指一般的学习,而含有修养自己的人格和品德的意思,“静”也不只是单纯的宁静,而有淡泊名利的意味。
C.“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从反面说明了“淡泊”“宁静”的重要性。
D.“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表达了君子不与外界同流合污、独善其身的良好愿望。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诸葛亮认为成才成学的条件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诫外甥书
诸葛亮
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使庶几之志,揭然①有所存,恻然②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③,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④伏于凡庸,不免于下流矣!
(选自《诸葛亮集》)
【注】①揭然:显露,显然,昭彰。②恻然:忧伤、悲痛。③淹留:滞留,停留,引申为境遇不佳。④窜:躲藏。
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志当存高远非宁静无以致远
B.去细碎意与日去
C.若志不强毅非淡泊无以明志
D.广咨问非学无以广才
1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的含义和用法与例句中的“之”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使庶几之志
A.夫君子之行 B.下车引之
C.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D.学而时习之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怎样才能成为一位志向高远之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一个人如果没有志向会怎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乙】周公诫子
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诫之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之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之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之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夫此六者,皆谦德也。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欤?”
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非淡泊无以明志__________________
(2)险躁则不能治性__________________
(3)又相天子__________________
(4)犹恐失天下之士__________________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乙】文,根据所给的“美德”与“结果”填空,使之与所给信息匹配。
美德
恭敬
简朴
谦卑
敬畏
愚拙
浅薄
结果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胜
哲
智
20.这两篇短文都是告诫子孙的文章,但中心内容不同。其中【甲】文诸葛亮告诫儿子的中心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周公告诫儿子伯禽的中心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代书信的别称
(1)函:如“便函”就是便信,“公函”就是公文。
(2)书:如“家书”就是家信,“手书”就是亲笔信。
(3)札:原指写字用的木片,引申为书信。如“大札”“惠札”“便札”。
(4)简:原指写字用的竹片,引申为书信。如“书简”“小简”。
(5)笺:供题诗、写信用的纸张,引申为书信,如“便笺”“锦笺”“华笺”。
(6)尺牍:牍,古代书写用的竹木简,狭长形,长约一尺,故称“尺牍”。
(7)尺素:素,纸未发明前,富贵人家常用绢帛书写,通常长一尺。尺素引申为书信。
(8)鸿雁:典出自《汉书·苏武传》:“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此后文学作品中常用“鸿雁”来代书信。成语有“鸿雁传书”。
21.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家慈是旧时对别人称自己母亲的谦辞。旧俗有“严父慈母”之说,故有此称。
B.在没有发明造纸术之前,我国曾用削成狭长的竹片作为书写材料,人们把这种竹片称为简。
C.诗句“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描写的是我国传统节日——春节的盛况。
D.现代所说的书信,古代通称为“书”,如诸葛亮的《诫子书》就是写给儿子的一封家书,即家信。
参考答案
1.bó yín 励 躁 2.C 3.D 4.D 5.B
6.(1)诸葛亮集 诸葛瞻 (2)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 (3)险躁则不能治性 (4)夫学须静也 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 非志无以成学 (5)年与时驰 意与日去 遂成枯落 多不接世 悲守穷庐 将复何及
7.(1)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 (2)增长。(3)懈怠。 (4)修养。
8.D
9.(1)君子的品行,是依靠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来修养身心的;是依靠节俭的作风来培养品德的。 (2)如果不是内心恬淡,不慕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如果不是身心宁静,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
10.立志、学习、惜时。
11.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告诫儿子要注意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明确自己的志向,并注意珍惜光阴,勉励他刻苦学习。
12.C 13.A
14.人所立的志向应该高尚、远大,要追慕古代圣贤,断绝贪欲,摒弃郁结在胸中的俗念。
15.一个人树立的理想应该远大,追慕先贤,节制情欲,摒弃俗念,还要能够适应顺利、曲折等不同境遇的考验,摆脱琐碎杂事的纠缠,广泛地向人请教,根除自己怨天尤人的情绪。
16.如果志向不坚毅,思想境界不开阔,沉溺于世俗私情,碌碌无为,永远混杂在平庸的人群之后,就会难免沦落到下流社会,成为没有教养,没有出息的人。
17.(1)明确、坚定。 (2)轻薄。 (3)辅佐。 (4)害怕、担心。
18.(1)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2)见闻广博,记忆力强,但仍觉得自己是见识浅薄的人,是一个有智慧的人。
19.荣 安 贵
20.要立德、修身 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就怠慢轻视人才
21.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