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狼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8 狼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9-13 08:20: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8.狼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缀行(   )   屠大窘(  )  苫蔽(  )
尻尾(  )顷刻(  ) 假寐(  )
chí(  )担持刀bì(  )命狡xiá(  )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一狼仍从(跟从)
B.屠大窘(处境困迫,为难)
C.意暇甚(从容、悠闲)
D.场主积薪其中(财物)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复投之将复何及
B.缀行甚远夫君子之行
C.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意暇甚
D.而两狼之并驱如故温故而知新
4.分析下列句中“之”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②而两狼之并驱如故。③久之,目似瞑,意暇甚。④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⑤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A.①⑤/②④/③B.②/①③/④⑤
C.①③/②⑤/④D.①④/②⑤/③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不属于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一狼径去B.其一犬坐于前
C.一狼洞其中D.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6.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狼/得骨/止
B.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C.屠/自后/断其股
D.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狼》的作者是__________代著名文学家__蒲松龄__,字__留__仙__,世称__聊斋先生__,其著名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是《__聊斋志异__》。
(2)表现屠户警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表现狼“黠”的本性的句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4)文中描述两只狼都被击毙之后,作者的感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狼》,回答问题。
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恐前后受其敌__________________
(2)其一犬坐于前__________________
(3)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__________________
(4)屠自后断其股__________________
9.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主要告诉我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我们可先作让步;但如果其得寸进尺、贪得无厌,我们就应该勇敢地进行斗争。
B.文章的基本情节依次是:遇狼—御狼—惧狼—杀狼。
C.“投以骨”和“复投之”表现屠户一开始对狼怀有怜悯并抱有希望。
D.“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和“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表现了狼的狡猾。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试概括狼的形象,并说说这则故事讽喻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狼子野心
[清]纪昀
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一日,主人昼寝厅事,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杀而取其革。此事从侄虞惇言。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主人昼寝厅事不舍昼夜
B.再就枕将寐乃悟前狼假寐
C.更不止于野心矣止有剩骨
D.不使前也其一犬坐于前
1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其”与例句中的“其”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将啮其喉
A.竟忘其为狼B.乃杀而取其革
C.乐亦在其中矣D.其一犬坐于前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文中最后一句除了对狼表示谴责以外,还表达了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乙】两牧竖①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②号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僵卧,久之不动。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
【注】①牧竖:牧童。②跑:同“刨”,兽类用足扒土。
1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一狼径去__________________
(2)狼亦黠矣__________________
(3)相去数十步__________________
(4)跑号如前状__________________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既而奄奄僵卧,久之不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比较阅读【甲】【乙】两文,【甲】文中两狼的形象特征是什么?【乙】文中大狼的行为体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甲】【乙】两文分别写的是屠户、牧竖跟狼的较量,屠户与牧竖对狼采取的行为,你赞同哪一种?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天干地支:天干地支简称“干支”,包括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十天干:甲、乙、丙、丁、戊(wù)、己、庚(ɡēnɡ)、辛、壬(rén)、癸(guǐ)。十二地支:子、丑、寅(yín)、卯(mǎo)、辰、巳(sì)、午、未、申、酉(yǒu)、戌(xū)、亥(hài)。
(2)十二生肖:即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十二生肖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十二地支呈现一一对应的关系,分别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20.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子属鼠、丑属牛、寅属虎、卯属兔、辰属龙、巳属蛇……“十二属相”又称“十二生肖”。
B.古人根据中国十二生肖中的动物的出没时间,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用与之对应的十二地支为代号,来命名各个时辰。
C.丑时为凌晨3时至5时,是黎明前的黑暗阶段。据说是牛开始日出耕田的时刻。在十二生肖中属于牛。
D.古时候,为了让平民百姓也能记住自己出生的年号,就使用了最简单的动物纪年法,后来称其为“生肖年”,是一种十分古老而流传至今的纪年法。
参考答案
1.zhuì jiǒng shàn kāo qǐnɡ mèi 弛 毙 黠
2.D 3.A 4.D 5.A 6.B 7.(1)清 蒲松龄 留仙 聊斋先生 聊斋志异 (2)方欲行 转视积薪后 (3)目似瞑 意暇甚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4)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止增笑耳
8.(1)攻击。 (2)像狗似的。 (3)从通道。 (4)从。
9.D 10.(1)骨头已经扔完了,(但)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2)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11.狼的形象:贪婪、狡诈、凶狠。这则故事讽喻了像狼一样的恶人,他们不论怎样狡诈,终归是要失败的。告诫人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存有幻想、妥协让步,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12.D 13.B 14.禽兽并不值得说什么,这个人为什么要收养这两只狼给自己留下祸患呢! 15.对主人不识狼的阴险本性表示嘲讽。 16.(1)径直。 (2)狡猾。
(3)距离。 (4)原先的。 17.(1)屠户于是奔跑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面,卸下担子拿起屠刀。 (2)不久大狼奄奄一息,僵直地躺在地上,很久都不动弹。 18.【甲】文中两狼贪婪、凶残、狡诈而愚蠢;【乙】文中大狼的行为体现出浓浓的母爱。 19.(示例)赞同【甲】文中屠户的做法,因为屠户面对的是恶狼,他被迫自卫,除恶务尽,杀狼是正当的;而【乙】文中牧竖“杀狼”则出于一种无聊游戏的心态,很是残忍,显露的是人性中恶的一面。
20.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