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一、教学理念
克罗齐曾提出:“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而要让过去的历史能“引起现实的思索、打动现实的兴趣、和现实的心灵生活打成一片”就离不开历史解释。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的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价的态度、能力与方法,是核心素养中对学生最高层次的要求。因此,在整体的教学设计中,我以学习者为中心,从设置问题、呈现材料,到引导学生分析、解读,再到学生主动思考、解决问题,揭示历史表象背后的深层因果关系。
二、教科书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中外历史纲要(上)》中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的第一课,由“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边疆压力与财政危机”、“王安石变法”和“南宋的偏安”这四个子目构成,分别聚焦于“宋初统治者大力加强专制集权,成功地维护了政权的稳定”,“北宋的统治危机主要表现在军事和财政两个方面”,“王安石变法取得一些成果,但并未挽救北宋衰亡的命运”,“南宋偏安半壁的局面维持了较长时间”这四个点,其中前两个部分内容篇幅较大,重要程度更高。此外,还有地图2幅(<北宋、辽、西夏对制图>和<金、南宋、西夏对制图>),图片5幅,史料阅读、历史纵横和探究与拓展各1则,补充材料丰富且利用价值高。
三、学情分析
高一年级学生通过之前的学习和课外的了解,已经对两宋这段历史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也掌握了一些对文本的解读和分析能力。同时,由于高一学生感性思维较强,从课外对两宋风云的了解中很多认识都包含了演绎、虚构的成分,且缺乏理论提升和总结。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我通过故事讲解、人物刻画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材料解读、问题设置提升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对这段历史的深刻认识。
四、教学目标
回顾隋唐五代时期藩镇割据的历史教训,知道北宋的建立;
通过分析军权的集中,理解北宋初期强化专制集权的措施、影响;
结合背景,体会专制集权强化过程中,北宋面临的边疆和财政危机;
客观评价王安石变法,认识其能缓解危机,但不能挽救北宋的衰亡。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从隋唐五代的历史教训理解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难点:认识宋代在专制集权加强的过程中带来积贫积弱的问题。
六、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两宋沿革】
???导入学习任务:从宏观的时间、空间走进两宋
【展开——宋代的政治和军事】
1.图片<杯酒释兵权>
2.教师活动:典故讲解<杯酒释兵权>
3.过渡:这样一来,赵匡胤解除了功臣宿将掌控军队的大权,并通过改革将大宋的主要军队,禁军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这就在他的大宋王朝拉开了集权的序幕。那么赵匡胤为什么这么急切的要集权呢?
(一)学习任务一:理解、分析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1.专制集权加强的原因:吸取唐以来藩镇割据的历史教训
过渡: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面对刚刚结束的隋唐五代十国的历史,赵匡胤和宰相赵普是怎么想的呢?
(赵)普曰:“唐季以来,战斗不息,国家不安者,其故非他,节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矣。——《涑水纪闻》卷1
设问:根据材料,赵普认为唐以来“国家不安”的原因是什么?
(“节镇太重,君弱臣强”①节度使的权力过大;②君权被削弱)
讲述:更确切的说,面对五代十国留下来的局面,宋太祖赵匡胤面临着两个难题,一是独霸一方的割据势力,一是大权在握的宰相。所以,赵匡胤想要集权。权力有很多,而作为原本是禁军首领的赵匡胤,他自己就是通过黄袍加身坐上的皇位,因此他深知军权的重要性。刚刚我们已经讲到赵匡胤通过杯酒释兵权解除了禁军将领的,接下来他会怎么做呢?
2.军权的集中
(1)首先,军权从地方收归到中央。
讲述:地方上的军事权掌握在谁的手中?(节度使)
上谓普曰:“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长编》卷13
方镇:藩镇
设问:根据材料的指向,针对“方镇残虐”的问题,宋初用什么方法来应对?
(①中央派文官出任地方各州的长官知州)
补充:“知某州军事”:“权”表示不是正式职务,只是代理;“知”就是管理的意思;州军事的州代表民政,军代表军政。简称知州。
设问:知州既管理民政又管理军政,那原来的节度使呢?
(节度使的实权被削减,成为一个虚衔。)
②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
那为什么这些节度使这么轻易就愿意交出了自己的大权呢?其实,在此之前,赵匡胤另一边也在做准备,在他做皇帝的第二年,就裁掉了中央禁军中年老体弱的兵。裁军以后怎么补充呢?地方上补充,符合标准的,地方就选出来送到京城,经过训练补充到禁军中,所以中央禁军质量提升了。隔几年选一次,隔几年选一次,地方节度使的兵就惨了。
禁军又分别拱卫京师和地方,还要定期更换驻地。一来这些节度使手中的兵并不强大,二来这么调来调去,军心不稳。所以地方节度使已经没有力量同中央抗衡了,只好妥协。
讲述:一来原来地方上的节度使逐渐变成一个虚衔;二来知州只是代中央来管理地方的民政和军政,实际权力掌握在中央,实现了中央集权。
(2)其次,禁军统领权分散。
设问1:根据教材第53页正文第3段内容,概括中央是如何管理军权的。
(由枢密院和“三衙”分权:枢密院调兵,“三衙”统兵。)
设问2:分散禁军统领权的实质是什么?
(分掌部分兵权,互相牵制,都不能拥兵自重而对皇权构成威胁。这一统兵体制充分地维护了皇帝的最高统兵权。君主专制的加强)
3.其他权力的集中:行政权、财政权
①集中行政权:在地方上,州的长官是知州,在中央任职的人把他空降到地方担任一个州的主管,赵匡胤还不放心,你干的久了还是会形成帮派。又在各州设通判。通判负责监督知州,可直接向皇帝报告情况。各州的公文必须由知州和通判联合签署才有效,以是的他们互相牵制。这就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②集中财政权:地方上不仅是有军权,更是以财富养兵,用军队积攒财富。所以地方上不仅不能有强兵,更不能有财权。从唐末到五代,一直有一个陋习,地方节度使收的赋税呢每次要截留一大部分,不给中央上交。赵匡胤就在各路设转运使,规定地方赋税留下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由转运使全部运送中央,这就消除了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
③中央分权:北宋在宰相下增设参知政事为副宰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枢密院管理军事,分割宰相的军权;设三司管理财政收入,分割宰相的财政权。将宰相的职权一分为三,便于皇帝总览大权。
4.崇文抑武的方针
①用文官担任枢密院长官;
②扩大科举规模,太高文官和士人的地位。
5.专制集权加强的影响
吾宋制治,有县令,有郡守,有转运使,以大系小,系牵绳联,总合于上。虽其地在万里外,方数千里,拥兵百万,而天子一呼于殿陛间,三尺竖子驰传捧诏,召而归之京师,则解印趋走,惟恐不及??。——苏洵《嘉祐集》卷1《审势》
今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故财已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已;民已困而三司取财不已。中书视民困而不知使枢密院减兵、三司宽才以救民者,制国用之职不在中书也。????——《长编》卷179,《职官志》2
设问:根据材料,结合教材分析专制集权的加强对北宋社会有什么影响?
(积极:有效地预防了内部动乱因素,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消极:制度束缚过死,权力分割过细,影响力行政效率,助长了保守疲沓的政治风气。)
过渡:专制集权的强化一方面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但是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这些影响同北宋立国的背景结合在一起不断发酵,产生新的问题。
???????????????????????????????????????????????????????????????????
(二)学习任务二:认识北宋的统治危机
1.边疆压力(积弱)
设问:根据地图,说一说北宋的边境压力主要来自于哪里?
(北方的辽(契丹族)和西夏(党项族))
讲述:宋朝接手一个烂摊子。
首先,辽国比宋建国早五十多年,所谓的燕云十六州(今天的北京、天津河北山西的北部),早就被五代十国的后晋割让给辽国了;而党项族也长期霸占着西北的土地,五代的统治者也都默认党项在西北的割据存在。那么中原到北方的屏障都没有了,而宋代又建都开封,开封是一片平地,豁露在黄河边。骑兵从北下南,很快就到达开封城下。所以宋代立国是没有国防的,造成了北宋军事上的被动。
其次,宋朝有意收复失地。比如宋太宗想夺回燕云十六州,两次北伐,均告失败,与党项族的也是屡战屡败。
所以结果没办法,战不能取胜,转而和。
辽(契丹)
西夏(党项)
过程
屡战屡败,先战后和
屡战屡败,先战后和
结果
“檀渊之盟”
①维持已有疆界
②辽宋皇帝兄弟相称
③宋每年送给辽“岁币”
庆历议和
①西夏取消帝号
②西夏向北宋称臣
③宋每年送给西夏“岁赐”
影响
获得北部边防的安定
暂时和平,后冲突不断
注:“岁币”白银10万两,绢20万匹;“岁赐”银7.2万两、绢15、3万匹、茶3万斤。
2.财政方面(积贫)
——整理自詹子庆主编《中国古代史》下册
(1)空前庞大的军队
过渡:北宋在边疆战时上屡战屡败,这到底是一支怎么样的军队?
兵制:募兵制(历史纵横)
目的:稳定社会治安,消除动乱因素
特点:多而不精,管理混乱,训练废弛,素质低下
影响:军事力量不振,与北方民族交战处于劣势;军费直线上升,加重财政负担。
(2)日益膨胀的官僚队伍
开宝中,……止有刺史一人,李谦溥是也,司户一人,孙赍是也。太平兴国中,臣及第归乡,有刺史、通判、副使、判官、推官、监军,监酒榷税算又增四员,曹官之外更益司理。一州既尔,天下可知。此所以尽取山泽之利而不能足也。
——《宋朝诸臣奏议》卷145
设问:材料中北宋官员的设置有什么变化?这样的变化在财政上会带来什么问题?
(官员设置数量不断增多,机构重叠。加重朝廷负担,财政状况日益恶化。)
【总结】
朱熹总结北宋败亡的教训时说:“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
——《朱子语录》
【课后探究:王安石变法】
?“天变不足惧,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
结合教材内容,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基本内容,分析其影响和效果,思考变法能否挽救北宋的危亡。
1.背景:
北宋的政治风气因循守旧,行政效率低下;军事力量不振,与北方民族交战处于劣势;“庆历新政”归于失败。
2.基本原则:加强国家的管理和控制
3.目的:富国强兵
4.措施(结果)
(1)富国:力图在调控经济的同时开辟财源(向农民提供农业贷款、拨巨资从事商业经营等)→增加了大笔收入,消除了财政赤字。
(2)强兵:“兵农合一”的征兵制取代募兵制(对农民进行编制管理和军事训练)→效果并不明显。
5.影响
①加重人民负担;
②统治集团内部分裂提议严重,引发党争;
③未能挽救北宋衰亡的命运。
七、教学评价设计
水平1:辨识历史叙述中不同的时间与空间的表达方式,宏观上认识宋代所处的中国古代继三国两晋南北朝之后有一个北方民族活跃的时期;微观上认识到宋代从北宋到南宋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和变迁,并且将以上认识运用到恰当的时空表达中。能够从所获得的材料中提取有关的信息,区分历史史实和历史解释。
水平2:能够将两宋时期政治和军事中的重要事件定位在特定的时空框架下;能够利用历史年表、历史地图等方式对两宋的疆域变化加以描述。运用所给史料中的有效信息得出关于宋初专制集权加强的结论。能够选择、组织和运用相关材料并使用相关历史术语,对王安石变法的内容和举措提出自己的解释。
水平3:能够把握两宋历史变迁之间的时间、空间联系。在对文字、图表信息提取的基础之上,对宋代的冗军问题进行互证,形成对该问题更全面、丰富的解释。尝试从来源、性质和目的等方面,对于评价宋初专制集权加强不同解释的原因并加以评析。
水平4:能够在辨别史料作者意图的基础上利用史料,如赵普对宋初政治建制的建议。能够把握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发展趋势,体会在两宋时期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融合和发展。
八、教学反思
在进行历史解释教学过程中,我认为以下几点颇为重要。一是对史料的重视。史料是研究和认识历史的基本依据,是历史学存在和展现价值的基石,任何历史结论的获得必然要基于史料的分析和演绎。史学家对“史料”的定义或宽泛或狭窄,老师在备课过程中遇到的社会生活史史料也纷繁复杂,因此要求我们能够先为学生挑选合适的史料,帮助学生认识、解释和重构历史过程,从中对历史形成解释。二是对史观的引导。同一史料,不同历史学家,不同解释主体因其角度和目的不同往往会形成不同的历史结论,因此,老师应该为学生介绍不同史观,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进行多元解释。三是提升学生的史学综合素养。历史解释和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价值观等核心素养都有着密切联系,若要提升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要配合其他素养的同步关注和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