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课 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9课 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9-13 10:37: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9课·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从总体上来看,本课是新教材: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十单元“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第二课。学生在学习本节课时,已经学习了第九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建设”和第28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通过前几课的学习,学生已有了必要的基础知识,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建设过程的曲折性有所认知、有所思考。
从整本书内容结构看,本单元的内容是本册书的最后一个单元,本节课是这本书的最后一课内容,因此在对本节课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注意这一特征,除了对基础内容学习之外,重点应放在对整本书的一个情感升华和价值观的升华。
从本节课的具体内容上看,本节课由三个子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构成。可以看出本节课的逻辑结构很清楚,主要讲的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中国综合国力不管提升,进而不断扩大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发挥大国责任和历史使命。
因此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对于本课的学习要在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础之上,探讨中国的伟大复兴,探讨中国如何在国际上发挥大国影响力,进而对本册书中国历史的学习进行爱国情感和价值观的升华。
【课程标准分析】
由中华人民着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2017年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对本课的目标制定如下:
认识邓小平理论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指导意义;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加强和改善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认识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意义,认清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形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文化的形成过程及意义的系统认识。
从课程标准中我们可以看出,本课的教学重点应放在对第一字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深化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知,使学生认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树立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进而通过第二、三子目内容的学习增强学生对中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所取得成就的自豪感,进而提高他们民族自信心。
【学情分析】
我所带的学生是高一重点班学生,他们经过初中的学习,对本节课的内容有初步了解;他们大部分来自城镇家庭有一定的课外阅读量,历史知识面相对来说比较广,所具备的历史素养也相对较高。但是由于初中阶段学习偏向于基础知识,因此他们对于历史史料的理解归纳能力有所欠缺。在学习中,需要正确引导学生逐渐形成理解历史的素养,从而达到教学目的。故而,本课通过问题引导,小组合作探究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引发学生的思考,在学习中深化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认知,增强学生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目标】
1.通过“改革开放40周年,厉害了我的国”视频片段导入新课,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思考中国高速发展的发因。
2.通过小组讨论探究,让学生梳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的过程和内容,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和学习的能力以及时空观念的素养,引导学生归纳本节课的知识逻辑体系,剖析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高速发展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进行的。
3.通过“大胆假设”环节的学习,增强学生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他们国家主人翁意识以及家国情怀的素养。
【重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难点】
深化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知,增强制度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改革开放40周年,厉害了我的国!”视频片段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的形式导入新课,一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二来让学生在视频中感知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用直接的视觉刺激,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三来提出问题:“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为何会取得如此重大的成就?”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二、自主学习
在自主学学习环节,首先提出问题:本课三个子目之间有什么逻辑关系?让学生在问题的指导下,认真自主阅读教材内容,归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过程和具体内容。
自主学习结束后,随机点2名同学回答问题,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指出本节课的逻辑体系
设计意图:通过提出问题,在问题的指导下让学生自主学习,一则为了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意识,为接下来小组探究和思考奠定基础知识的了解和认知;二则通过自主学习,主动思考本节课三个子目间的逻辑顺序,养成学生善于思考的能力。
三、小组合作探究
本环节让各小组讨论课前作业:“搜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的图片或视频,并进行讲解”。小组通过讨论,确定本组所要展示的内容并组织展示语言,选出一名代表展示给班里同学。
教师在抽选两个或三个组进行展示后,再次提出问题:“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为何会取得如此重大的成就?”并给1分钟的时间让学生思考,随机抽点几名学生回答,学生回答结束后,教师在此基础上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之所以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断深化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中国的大国复兴之路。这也是中国能够在短短40年的时间发展到世界第二大国的核心所在。进而引导学生理解中国特色会主主义理论在中国发展过程中起到的巨大作用和中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
设计意图:通过课前作业的布置,让学生对历史课堂的学习更有参与感,让学生在搜集相关信息的时候切实感受中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为课堂学习的情感升华做准备。通过小组讨论展示的形式,增强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能力,同时为接下来教师精讲环节奠定情感基础。
四、“大胆假设”
通过以上环节的学习对本课的基础知识已经交代清楚。本环节让学生再次阅读教材198页“史料阅读”关于“一带一路”的内容,并结合自己对“一带一路”的了解,思考问题:“假如你是领导人,在发展的新时代,你将如何制定国家发展方针,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中国的伟大复兴?”。首先学生自己思考,然后组员之间互相分享,最后选出几名同学表达自己的想法。
设计意图:通过“大胆假设”,培养学生的国家主人翁意识,让学生明白要实现中国的伟大复兴需要每个人的添砖加瓦。进而对本节课的学习和整本书的学习进行情感升华,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意识。
五、教师精讲
在本节课真的最后,教师精要概括,要明确指出,通过本节课、整本书的学习,我们不单单在学习罗列的知识点,而是不断地学习历史的过程中,丰富自己的思想,加深对中国和中华民族的了解和认知,认识到中华文化的辉煌,认识到中国从近代屈辱一路走来的不易,认识到中华的复兴之梦需要新时代的每一个人贡献自己。
【教学反思】
1.本节课是在默认学生对基础知识熟知的前提下进行学习的,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发现学生的基础知识有所欠缺。
2.新教材的容量较大,如果讲解基础知识,那么高中历史的学习就很难进行深度的探讨。如果一节课分开课时讲,因为高中历史课程时间安排不够,会出现一学期无法讲完课程内容。
3.初高中历史知识的衔接的迫切性。由于初中开卷考试,造成大量学生历史学习习惯不好,历史基础知识不牢。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