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1课《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9-13 10:48: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1课《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教学设计
一、教学理念
根据教育部制定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结合本课教学内容,本课的新课标要求是:认识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认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中国共产党成立对中国革命的深远影响,认识国共合作领导国民革命的历史作用。
翻检对比教育部制定颁布的2003年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相关内容如下: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基于此,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新的认识:①新课程标准在知识要点方面明确增加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这一点;②新课程标准在知识要求方面由概述到认识的认知模式转换为着重强调探讨对历史事件的历史意义、深远影响和历史作用。
更进一步地说,笔者臆测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要求是:学生在一定的时空观念下,借助史料实证的方法回到历史现场,在唯物史观的引领下应用历史的术语与思维解读历史、阐释历史,从而树立具有家国情怀的历史价值观。
从课程标准分析来看,新教材的本课内容在核心素养的培育方面相对偏重唯物史观和家国情怀。这段知识的学习对学生充分认识历史的必然性有巨大帮助,对历史学科的辩证思维有一定的提升训练,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塑造有巨大作用。
二、教科书教学内容分析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2018年《普通高中历史教科书(试用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七单元《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之第21课的内容。
教材叙事从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惨败遭遇导入,继而介绍五四运动的爆发过程,明确将其定性为一次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指出其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呼应本单元的标题——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教材指出,五四运动的深远影响就是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走上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道路,马克思主义发展成为新思潮的主流。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指明了中国革命的方向。随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推动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运动迅速展开。正当北伐军胜利进军的紧要关头,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轰轰烈烈、席卷全国的国民革命最终失败。
对比所谓旧教材(人教版必修一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的对应内容,在教学内容上明显增加的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中国共产党成立时的“红船精神”。
值得一提的是,试用版新教材在第七单元的导入部分的第六行叙述是“蒋介石先后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其中的“先后”二字疑似笔误。
从教学内容涉及的历史知识本身的地位来看,这一课的内容可谓至关重要。众所周知,《中外历史纲要》上册是中国历史,而此课的内容可谓是中国近代历史承上启下的重要篇章,是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交替之际的重大转折。
从教材内容的初步分析来看,新教材的编写者更加注重历史过程的完整性,更加注重历史知识的逻辑性,旨在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以来始终坚持的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旨在更好地推动新课标理念下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的培育。
三、学情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广州市的高一年级学生,他们思想非常活跃,探究欲望强烈,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和自主学习能力。[0]在初中阶段,他们对本课的内容(比如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等)有简单学习,因此基础知识部分是有一定重合,从整体上而言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也较好。
但是,从针对性的调查结果来看,学生对本课所涉及的历史学科的专业术语与核心概念(如新民主主义革命)缺乏一定的深度认知,对史实史事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不能完全把握,对多种语境下的史料解析能力不足,更没有对整个历史形成完整的结构框架和知识体系,因而所谓“五位一体”的历史核心素养没有完全实现。
四、教学目标
从总体上而言,依照2017年教育部制定颁布的新课程标准呈现之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要求,本课拟定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达成学业质量水平2级之高度。[1]具体目标如下:
(1)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历史地图、观察图画资料,说出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国民革命等史事的时间、地点和所涉主要人物的历史事迹,从而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来龙去脉。
(2)学生通过对比五四运动与以往斗争的区别与联系,综合分析五四运动的基本内容与特点,从而认识五四爱国运动的反帝反封建意义,继而理解无产阶级(人民群众)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重要作用。
(3)学生通过观看中共一大的视频影像资料,认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中国共产党成立对中国革命的深远影响;通过分析一大代表的身份信息和归纳“红船精神”的内涵,着重感悟早期先进知识分子追求共产主义理想信仰的精神力量。
(4)学生通过观看国民革命的视频影像资料来理解国共合作的背景原因,并说出黄埔军校的创办过程和北伐战争的具体历程;学生通过阅读分析北伐战争时期的文献资料(含歌曲作品、口号、图片),认识国共合作领导国民革命有反帝反封建的历史进步作用,认同广州地区(家乡)作为早期民主革命策源地的重大意义。
五、教学重难点分析
从教学重点的把握来看,本课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理解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深远影响和国民革命的历史作用。
从教学难点的突破来看,本课的教学难点在于引导学生理解无产阶级的革命先进性,继而得出“中国共产党使中国的革命形势焕然一新”的重要论点。
六、教学设计思路
从主题教学角度来讲,本课的设计主题是“希望的崛起”。这一课试图通过五四运动的讲述来指出新的革命阶级在崛起,通过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来指出新的革命思想在崛起,通过中共一大的召开来指出新的革命政党在崛起,通过国共合作的北伐来指出新的革命斗争在崛起。新的阶级、新的思想、新的政党、新的斗争,无不孕育着新的希望,这恰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从单元结构角度来讲,本课是第七单元《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的内容,下一课第22课的内容是《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因此,在教学上必须注意在国共合作的失败原因分析中适当引导学生归纳革命教训,为后续中国共产党独立开展武装斗争和开辟工农武装割据道路打下基础。
从教学资源的深层整合角度来讲,本课设计注重以下两点:(1)首先充分挖掘教材,借助“学习聚焦”引导学生记笔记,借助“学习拓展”中“1927年2月武汉革命政府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的史实”进一步引领学生认识国民革命的反帝国主义意义,借助“探究与拓展”的补充材料进一步引领学生了解和认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过程中与其他社会主义思潮的关系,从而彰显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2)其次广泛利用资源,使用新华社的时政新闻作为课堂导入的材料,采用互联网技术剪辑《筑梦路上》[2]的第一集《群英寻路》和第二集《存亡之秋》的有关片段作为课堂讲授的内容,既减少了口述叙事的啰嗦,又活跃了课堂学习的气氛,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帮助学生加强记忆。
基于以上几点对教学设计的设计思路,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必须注重核心主题的一以贯之,必须注重历史叙事的承前启后,必须注重教学重点的牢牢把握,必须注重教学难点的着力突破,必须注重教学资源的深层整合。
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一):导入新课
师生活动内容: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时政新闻材料两则如下。
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2017年10月3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
教师提问,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学生听讲、思考、回答。教师明确指出,习近平同志在作十九大报告时说,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设计思路和意图:(1)课堂以时政热点新闻为导入,以党的十九大召开为背景,以大会主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关注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的历史,牢固把握立德树人的育人总目标。(2)与政治学科的部分知识点交叉对话,显得非常有趣味,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又培养了多学科融合学习的综合能力。(3)教师在导入新课环节就创设了历史与现实的对话情境,有利于培育学生时空观念的核心素养。
教学环节(二):过渡与承转
师生活动内容: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一幅描绘五四运动的油画,然后提问学生,引导学生从油画中提取有关五四运动的历史信息。学生回答教师提问,尝试归纳表达五四运动的基本史实。
设计思路和意图:(1)有效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培养学生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能力。(2)图画资料的材料阅读一直是学生较为薄弱的一项,课堂活动的有效训练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这一不足。
教学环节(三):五四运动
师生活动内容:教师口述近代以来探索救亡图存道路的史实,引导学生讨论思考“与以往的斗争相比,五四运动有何新特点?”。学生思考讨论后回答问题,并完成表格笔记的填写。教师结合上述五四运动的新特点来讲授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概念。学生听讲、做笔记。
设计思路和意图:(1)有效培养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从而掌握辨别历史事实与历史叙述,理解历史叙述与历史结论,说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2)学生采用比较学习的方法,可以促进思考、拓展视野,从而培育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的素养。
教学环节(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师生活动内容:教师展示介绍朱执信的《德意志革命家小传》资料,并播放视频(主要内容来自纪录片《筑梦路上》第一集《群英寻路》),讲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提问“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内涵。学生听讲、观看视频并回答提问,做笔记。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探究与拓展”的补充材料,提问为什么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革命理论。学生阅读、思考并回答提问。
设计思路和意图:(1)引导学生学会从历史学科的角度出发,站在历史的高度去理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与现实意义,从而坚定唯物史观的哲学信仰。(2)借助“探究与拓展”的补充材料(蔡和森的《马克思学说与中国无产阶级》)进一步引领学生了解和认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过程中与其他社会主义思潮的关系,从而彰显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3)本教学环节重点涉及唯物史观和家国情怀的素养,特别需要注重科学性、正确性和有效性三大原则,价值引领的正确与否关乎立德树人的成功与否。
教学环节(五):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师生活动内容:
(1)教师播放视频(主要内容来自纪录片《筑梦路上》第一集《群英寻路》),介绍中共一大召开前的历史背景和一大召开的具体情况。学生观看视频,进入历史情境,体悟历史过程。
(2)教师展示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选派代表简况表,补充介绍。提问学生有何发现。学生阅读材料,回答提问。
(3)学生阅读教材第128页的“学习聚焦”: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指明了中国革命的方向。教师引述部分前沿学者的研究成果,提出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焕然一新。学生听讲、思考并做笔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后的历史必然。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灵魂。
设计思路和意图:(1)有效培养学生描述和阐释事物,客观叙述历史事实,正确解释历史事物,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主要涉及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的素养。(2)有效培养学生论证和探讨问题,发现历史问题,论证历史问题,独立提出观点,主要涉及史料实证的素养。(3)学生采用史料研习的方法,促进思考、拓展视野,真正感受早期共产党人的政治抱负、革命信仰与家国情怀。(4)立德树人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始终坚持的育人目标。中共党史的教学内容在立德树人中发挥着关键作用。(5)这一环节的教学最为重要,它渗透着唯物史观的价值引领,蕴含着时空观念的思维意识,透射出历史解释的思考逻辑,采用了史料实证的专业方法,实践了家国情怀的品格塑造。
教学环节(六):过渡与承转
师生活动内容:教师提供材料,提问为什么中共领导的工人运动频频受挫。学生思考,回答原因,并顺势推导出当时的合理选择是国共合作。
设计思路和意图:适当的材料引用和提问过渡是把握课堂节奏的有效手段之一。因势利导的思维逻辑是学生乐于接受的重要方法之一。
教学环节(七):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
师生活动内容:教师播放视频(主要内容来自纪录片《筑梦路上》第二集《存亡之秋》),观看前提问:①为什么国民党和共产党需要合作、可以合作?②国民革命的高潮阶段是什么事件,取得哪些成果,有何影响?③为什么国民革命可以轰轰烈烈、席卷全国?学生回答问题,并归纳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
设计思路和意图:(1)借助视频资料的回放,创设情境且设计问题,环环相扣地让学生理解国共合作是时代所趋,是合理必然。(2)学生采用史料研习的方法,促进学生反思早期共产党人的革命经验不足,“温情与敬意”般地理解党在幼年时期的“右”倾错误。同时,这为下一节课(中国共产党开辟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埋下伏笔,做好铺垫。
教学环节(八):小结
师生活动内容:教师口述要旨。学生做笔记。
设计思路和意图:画龙点睛,深化主题。
八、教学评价设计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撰写一篇读后感想,可以自拟主题,要求观点清晰,做到史论结合,不少于500字,不得抄袭、套作。
材料一:从19世纪末马克思主义最初传入中国,到五四运动后形成传播热潮,经历了两个不同的阶段。两个阶段具有其相应的特征。虽然在传入和传播的过程中,关于剩余价值学说、阶级斗争理论和唯物史观等成为译介传播者关注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但两个阶段仍存在较大的差异。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发生了具有实质意义的变化,是对早期译介阶段的超越。认识马克思主义传播中国两个阶段的不同,必须从中国社会变革与思潮演进关系的规律上去发掘原因。从社会变革纵贯线的动态眼光审视,斗争武器的载体、仿效目标的视线、指导变革的战略等方面的变化,是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得以超越早期译介阶段的历史深层原因。
——齐卫平《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两个阶段比较研究》
材料二:2005年6月21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光明日报发表文章《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首次提出并阐释了“红船精神”,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的源头精神。2017年10月31日,党的十九大闭幕仅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专程前往上海和浙江嘉兴,瞻仰中共一大会址和嘉兴红船,回顾建党历史,重温入党誓词,宣示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的坚定政治信念。
红船劈波行,精神聚人心。红船精神所昭示的是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今天我们重新刊发习近平总书记当年的这篇重要文章,旨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温红船精神,坚定理想信念,进一步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宣传贯彻,为实现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7年12月01日02版)
材料三:孙中山在其生命的最后几年,曾与中共合作,成功地改组了国民党,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在中国的兴起。但是,孙中山最初同意接纳中共党员加入国民党,从一开始就有着复杂的政治背景。这其中,苏联和共产国际的作用尤为引人注目。十分明显,孙中山看重的,很大程度上并不是这个当时在全国才只有区区几百人的政治小团体,尽管他相当欣赏中共党员所具有的工作热情和献身精神,并不惜委以重任,然而他的基本意图只是要借助这种办法来推进国民党在组织上的发展。只要注意到孙中山对马克思主义的批评,及坚持共产组织和苏维埃制度不适用于中国的态度,就不难看出他绝难按照共产党人的意志改造国民党。国共之间的矛盾冲突在孙中山在世时之所以没有发展到不可收拾的程度,一个重要的原因仅仅在于孙中山太过自信,并且独断独行。一旦孙中山不在,国共两党之间的矛盾冲突就难免会以相当尖锐的形式公开表现出来。
——杨奎松《孙中山与共产党——基于俄国因素的历史考察》
九、板书设计
??????????????一、新的阶级崛起:五四运动?????????????????????1919年
新????????????(1)背景
的????????????(2)时间、地点(中心)
希????????????(3)主要特点
望????????????(4)历史意义
??????????????二、新的思想崛起: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三、新的政党崛起: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921年
新????????????(1)时间、地点
的????????????(2)一大主要代表
崛????????????(3)历史意义
起????????????(4)红船精神
??????????????四、新的斗争崛起:国共合作的国民革命?????1924年—1927年
十、教学反思
回想刚拿到课题与试讲教材时,笔者的第一感觉是教学内容非常多,40分钟的教学时间内能否完成教学内容是第一难题。第一次试课时,笔者尽可能简明扼要地口语阐述,基本上是做到了完成教学设计的全部过程。这给予了笔者一定信心,在接下来的磨课修改中进一步突破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在课堂节奏的把握上更有余地。从第一次试讲到中间的反复打磨锤炼,再到最后的呈现,笔者在一次又一次的实践中领悟到:恰当的材料引用和适当的提问过渡是一堂好课节奏把握的亮点特色。
从教学的内容和现有的学情来看,学生对五四运动、中共一大,乃至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的史实都是有一定认识的,初中历史的基础知识尚在,其他学科的相关渗透犹存,但“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情况着实令人堪忧。学生更多地把此课当成是政治观点的灌输,天然的排斥心理恰恰照成学生不能具备唯物史观的哲学思维和温情敬意的家国情怀。这是现实的学情,更是突破的难点。
事实上,从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的提出,到新课程标准的出炉,我们充分感受到一个强烈的声音:学生要在一定的时空观念下,借助史料实证的方法回到历史现场,在唯物史观的引领下应用历史的语言与思维解读历史、阐释历史,从而树立具有家国情怀的历史价值观。因此,笔者在重点突破和难点深入的时候,着重强调政治事件的历史性,全力引导学生放下一知半解的固有成见,从大历史的角度去理解1920年代的中国社会,从国际上的风云变幻到国内的军阀混战,一步一环地了解国情、理解革命、领悟历史。
再者,传统的历史讲述五四运动会突出爱国主义的情感渲染,笔者却提醒学生反思爱国外衣下的法制践踏和盲目排外中的劣根本性,也强调早期共产党人的家国情怀必须传承。这是笔者备课授课中的深刻体会,历史学科的德育功能是立德树人的重要抓手。立德树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根本要求。毋庸置疑,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为谁培养人才,这都是准备每一节课时必须放在第一位的。
此外,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的崛起与十月革命后马列主义的传播,都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催化剂,而广东地区是近代民主革命的策源地,这是培育学生家国情怀的地缘优势。笔者在备课时广泛挖掘,在授课时充分利用,不断引导学生从现实到历史,从历史回现实。
五个核心素养是一体的,但40分钟的一节课往往是不能周全的,这几乎是所有一线教师的共同感悟。基于此,本节课的重点放在了唯物史观和家国情怀这两大核心素养上。反复的实践告诉我,唯物史观和家国情怀的素养培育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却可以一步一步加以推进。在这节课的教学准备中,甚至包括教学过程时,笔者都产生了许多反思性的探索。
以上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是笔者在2018年初步设计并实践完成的,下面则是2019年5月底应邀参加人民教育出版社组织的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优秀教学设计案例征集活动时忍不住的“再度啰嗦”。事非经过不知难,2018年的艰辛摸索历历在目。2018年1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了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倡导并付诸实践多年的新课程标准改革似乎终于尘埃落定。伴随这份官定版本的新课程标准新鲜出炉,中学历史教育学界随即掀起一波又一波的讨论。某种意义上而言,2018年是中学历史教育界迎来了一个“史学教育的春天”。随后,根据教育部教材局统一部署,人民教育出版社发布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试用版),并且于2018年下半年在北京、上海、天津、河南、浙江、广东、新疆、宁夏、海南、山东、四川等11个省、市、自治区进行了试教试用。何其有幸,本教学设计的试讲试教活动于2018年9月在广州市真光中学校本部高一年级开展,本人承担了第21课《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的教学实践任务。可以说,2018年在全国中学历史教育同仁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积极探索了一年,我们奋发有为了一年,这是成果丰硕的一年,这是值得点赞的一年。
时间辗转来到了2019年,而2019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此高度重视。中共中央政治局于2019年4月19日下午就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举行第十四次集体学习。随后的4月30日,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一时间,祖国大地各族人民尤其是广大青年议论纷纷,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多家主流媒体连续报道、社论频频。笔者适时收集了一些,甚至编辑了电子版的文集留待进一步研究,同时也为本课的进一步深入研磨留下空间。
五四风雷,激荡百年。五四运动是我国近现代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五四精神是五四运动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重温100年前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加深对五四运动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的认识,从历史中汲取前行的力量,用历史的光芒照亮未来,我们才能更加步履铿锵、勇毅笃行。
研究“五四”,要加强对五四运动历史意义的研究,深刻揭示五四运动对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深远影响。作为历史教师,必然要坚持大历史观,在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70多年斗争史、中国共产党90多年奋斗史中去认识和把握。从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理论逻辑相结合的高度,从五四运动以来中国的政治史、思想史、文化史、社会史等各领域开展研究,总结历史规律,揭示历史趋势,讲清楚为什么五四运动对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具有如此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讲清楚为什么马克思主义能够成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指导思想,讲清楚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够担负起领导人民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历史重任,讲清楚为什么社会主义能够在中国落地生根并不断完善发展(或者说引申为讲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重大问题),引导人们以史为鉴、以史为师,不断坚定“四个自信”。
热切期待下一次授此新课时可以有机会尝试一下“四个讲清楚”。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