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认识地球
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天圆地方
盖天说
推测:“地球”
麦哲伦环球航行,证实地球是一个球体。
证明地球是个球体
天之包地
浑天说
地球的形状?
两极稍扁
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是一个正球体吗?
人类对地球认识的三次飞跃
16世纪初
17世纪后
近年的人造地球卫星
平均半径:
约6371KM
最大周长:
约4万千米
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地球的大小
你能在地球上准确找到下列位置吗?
1、咱们的校园?
2、你家在哪里?
3、重庆在哪里?
看成一个点,能准确描述这个点就知道它在地球上的准确位置。
赤
道
北极
认识纬线
先说说纬线的定义吧!
在地球仪上沿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
纬线的特点知道吗?
纬线圈的长度有长有短,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
怎么样,我学得还可以吧?
棒极了!我们一起来学习下面的知识
吧!
北
纬
N
南
纬
S
纬线的划分
0o
15oN
30oN
45oN
60oN
90oN
60oS
45oS
30oS
15oS
90oS
75oN
75oS
赤道
0o
10oN
10oS
20oS
20oN
30oS
30oN
90oS
90oN
赤道
(北纬)
(南纬)
越向北度数越大
越向南度数越大
纬
线
度
数
规
律
纬
线
定义
形状
长度
指示
方向
地球表面与赤道平行的圆圈。
每一条纬线自成纬线圈。
从赤道开始,向两极逐渐缩短,到极点
时成一点。
东西方向
起点
度数
划分
半球
划分
赤道把地球划分为南、北两个半球。
赤道(
0o
)
向北、向南各分为90o
23.5o
赤
道
南
回
归
线
北
回
归
线
北极圈
南极圈
0o
0o
23.5oN
23.5oS
23.5o
66.5oS
66.5o
66.5oN
66.5o
90oN
90oS
几条重要的纬线
90oS
低纬度
中纬度
中纬度
高纬度
高纬度
0oN
0o
30oN
30oS
30o
30o
60oS
60o
60oN
60o
90oN
高中低纬度的划分
北极圈66.5oN
南极圈66.5oS
南回归线23.5oS
北回归线23.5oN
认识经线
S
N
W
E
15o
15o
60o
45o
30o
30o
45o
60o
0o
本初子午线
0o
10oE
10oW
20oW
20oE
30oW
30oE
180oW
180oE
本初子午线
(西经)
(东经)
越往西度数越大
越往东度数越大
经
线
度
数
规
律
东西半球的划分
纬
线
定义
形状
长度
指示
方向
地球表面与赤道平行
的圆圈
每一条纬线
自成纬线圈
从赤道开始,向两极逐渐
缩短,到极点时成一点
东西方向
经
线
起点
赤道(
0o
)
度数
划分
向北、向南各分为90o
半球
划分
赤道把地球划分
为南、北两个半球
连接南北两极,并与纬线互相垂直的弧线
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经线圈
从本初子午线开始,向东西两边相等的半圆
南北方向
本初子午线(
0o
)
向东、向西各分为180o
(
20o
W,160oE)把地球划分
为东、西两个半球
哪个半球?
90oN
90oS
0o
160oE
20oW
20oW
方向、位置、
哪个半球、
哪个纬度范围
W
E
15o
15o
60o
45o
30o
30o
45o
60o
本初子午线
0o
15oN
30oN
45oN
60oN
90oN
60oS
45oS
30oS
15oS
90oS
75oN
75oS
N
S
0o
A
B
C
D
E
F
经纬网
D
C
B
A
0o
30o
30o
60o
90o
0o
20o
20o
40o
60o
40o
60o
图中A点的经纬度书写正确的是:
A(40oE
60oN
)
B(40oW
60oN
)
C(40oE
60oS
)
D(40oW
60oS
)
√
练一练
D
C
B
A
0o
30o
30o
60o
90o
0o
20o
20o
40o
60o
40o
60o
请书写出B点的经纬度,找出位于
赤道上的点、本初子午线上的点、
位于北极的点。
1.本初子午线的度数是:
A
180o
B
20oW
C
0o
D
160oE
√
2.中、低纬度的分界线是:
A
0o纬线
B
30o纬线
C
60o纬线
D
90o纬线
√
3.有关纬线叙述错误的是:
A
所有纬线都是圆,可称为纬线圈
B
地球仪上有无数条纬线
C
纬线都指示东西方向
D
纬线的长度都相等
√
本初子午线经过
所有的经线又称为
南北线或子午线
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
4.南回归线的度数是:
A
23.5o
B
23.5oS
C
0o
D
66.5oS
√
5.下列纬度属于高纬度地带的是:
A
59oS
B
30oN
C
45oN
D
61oS
√
6.有关经线叙述正确的是:
A
经线又叫经线圈
B
任意两条经线可以组成一个经线圈
C
经线都指示南北方向
D
地球仪上只有360条经线
√
练习:
1、东西经判断
2、南北纬判断
00
900
200
100
450
1350
左图中:
N是
点,大圆是
,NA是0°经线。
NE是
度经线。
则NB是
经
度NC是
经
度。
ND是
经
度,
西
让我们换个方向,从北极上空来看地球仪,再看看经线的情况。
20
东
160
E
N
A
B
C
20°
D
西
90
180
北极
赤道
例题:
①说出A点的座标:
②A点属于东西哪个半球?
③A点属于南北哪个半球?
④A点属于高中低哪个纬度带?
⑤A点属于热、温、寒哪个温度带?
⑥AC线段长度约多少?
1020
1080
220
260
?A
?B
?C
(1020E,220S)
东
南
低纬
热带
约888千米
40°
60°
80°
0°
40°
80°
A
B
写出AB两点的经纬度
1、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2、地球仪为什么是歪的?
趣味思考:
地球的大小?
地球仪。
经线?纬线?
人类是如何逐步认识地球形状的?
经纬网定位。
智能反馈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章第一节:认识地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能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通过该项内容的学习是学生受到有关的科学史教育。
2、知道地球的大小。
3、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划分,逐步建立地理空间概念。
能力目标:1、会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2、通过自己动手制作地球仪,了解地球仪的基本构造。
3、熟练地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
情感目标:通过人类逐步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使学生受到科学史教育,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人类证明地球形状的证据;描述地球的大小;经度、纬度;南北半球与东西半球的划分;在经纬网上确定位置。
教学难点:经度与纬度的大小变化规律以及经纬度的大小与位置关系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能够比较详细的描述地球的形状。
2、学会运用地球的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来描述地球的大小。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描述地理事物的能力。
情感目标:使学生领悟到人类对大自然的认识,是一个孜孜不倦的求索、深化的过程,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兴趣,领悟追求真理的精神,促进其求真务实科学态度的形成。
教学重点:1、认识地球的形状,能够描述地球的形状。
2、了解地球的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
教学难点:1、科学精神的培养。2、描述比较大的地理事物的能力
学情分析:学生对地球的形状基本有所了解,具体描述要注意准确,对于地球的大小一些具体数据要加强记忆。
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
教学媒体:地球仪、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
平时我们看天空中的太阳和月亮是什么形状?那么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是什么形状呢?
思考回答
从实际生活感觉入手
承转:
我们生活在地球上,长期以来受条件限制,无法看到地球的全貌,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探索过程。
地球的形状:
给出材料14、15页,提问:古代的人们是怎样认识地球的形状的?人们对地球形状比较准确的认识来自于一次什么活动?
阅读、思考、回答
让学生了解科学史,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练习:
15页1.在15页图上填注南美洲、非洲、麦哲伦海峡
练习
培养学生学会读图
小结承转:
这次活动后,人们初步确定地球是一个球体,但它是一个正球体吗?
引起思考
认识地球的形状
给出材料15页下注意教给学生分清圆形和球体的区别(平面、立体)补充材料:人们认识地球的三次飞跃。参2616世纪初、17世纪后、近年的人造地球卫星
阅读、思考、回答交流
让学生正确认识地球,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说出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交流、探讨、举出实际中的例子,15页练习
分组讨论、达成意见,各小组代表发言举例
把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拓展学生的思维。
承转
可以说,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球休,这个球体有多大呢?
地球的大小:
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问:表面积相当于多少个中国?(53.1)
一个人一小时走2km,多久才能绕赤道一圈?(2万小时,833.3天)
计算、学会描述
重在描述地球大小能力的培养,并学会描述相关事物
补充材料:
地球是目前太阳系九大行星中唯一确知有生命存在的星球。简介太阳系九大行星。
看图讨论
拓宽知识面
达标反馈
出示讨论题:1、人类认识地球的形状主要经历了哪几个阶段?2、从人类逐步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中,你有何感悟?3、试描述地球的形状和大小4、列举能说明地球形状的地理现象。
讨论、交流、回答
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巩固,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
达标反馈
出示讨论题:1、人类认识地球的形状主要经历了哪几个阶段?2、从人类逐步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中,你有何感悟?3、试描述地球的形状和大小4、列举能说明地球形状的地理现象。
讨论、交流、回答
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巩固,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
总结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将会更好地认识地球
方法归纳
人类对地球的认识是经历长期探索,多方考证的,同学们在平时要敢于假设、勇于探索,用实践认识真理。要勤思考,常体验,在生活中注意观察地理现象,养成思考、观察的习惯。
板书设计
球的形状是球体人类逐步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对地球形状的证明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认识地球仪。了解赤道、纬线、经线的定义,能够在地图、地球仪上准确地找出。
2、明确南北半球、东西半球、高中低纬度的划分。
能力目标:掌握经线、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能够进行对比分析。
情感目标:
加强对比分析思维的训练。
教学重点:1、了解赤道、纬线、经线的定义,能够在地图、地球仪上准确地找出.
2、掌握经线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能够进行对比分析
教学难点:掌握经线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能够进行对比分析
学情分析:学生对第一节课所讲的地球的形状、大小,缺乏理性思维,同时大多数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不够,地球上的经、纬线比较抽象,学生难于理解
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
教学媒体:地球仪、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组织教学:复习提问:
总结作业情况,?地球的真实形状描述:平均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
思考、回答
回忆上节课所学内容,及时巩固
引入新课:
地球的真实形状是不规则球体,为了帮助我们更好地研究地球,把它按比例缩小后近似为一个理想化的正球体模型,这就是我们看到的地球仪。
观察地球仪、思考
引起学生对地球仪探索的兴趣
了解地球仪
展示并转动地球仪,组织学生讨论。认识地轴、两极、赤道极圈、回归线、经线、纬线、经度、纬度。了解低、中、高纬度的划分,南极和北极各用什么字母表示?地轴是一个假象轴。
观察地球仪,分组交流认识地球仪掌握、理解。
让学生通过实际观察认识、了解地球仪,直观,印象深。
完成经线和纬线的表格
组织学生观察地球仪和地图,思考、讨论,随学生的讨论逐渐显示答案(表格见板书设计)
小组交流、讨论,完成表格。
可使学生对经线和纬线有个全面而深刻的认识。为以后学习地球的运动打下基础
观察地球仪的转动
演示地球自转介绍以右手指示地球仪转动方向:
面向赤道(上北下南)自西向东转动,从北极上空看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顺时针。
观察教师的演示,并实际操作
通过实际操作,能直观地观察地球仪的转动。
达标反馈
指导学生上黑板绘制经纬网,并绘出主要的经线、纬线。如: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0度经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到黑板上绘制
巩固知识
内容总结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内容
小组合作总结
培养学生归纳能力
方法归纳
注意观察,多看地球仪,认识和领会地轴、两极、本初子午线和赤道等这些基本点及线的重要性,辨认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辨别东经和西经的区别。
板书设计地球的模型:地球仪(1)、地轴是假象轴(2)、南极S,北极N(3)、纬线和经线
经线
纬线
定义
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形状
半圆
圆
长度
一样长
赤道最长,南北极最短
指示方向
南北方向
东西方向
特殊线
0度经线
赤道、南北回归线、极圈
分布规律
0度经线以东为东经,数值越来越大,0度经线以西为西经,数值越来越大并在180度东西经重合。
赤道纬度是0度,以北为北纬,以南为南纬,数值逐渐增大,到南北极点为90度
半球划分
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后记:为什么有那么多是孩子没带地球仪,理由很多样,是不是我应该开学就让他们准备好?
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熟练利用经纬网定位,能够在地球表面找出已知点的方位,或根据方位确定未知点。通过动手制作小地球仪,加深对地球仪基本构造的认识。
能力目标:加强学生读图分析能力的训练,帮助学生尽快掌握学习地理的方法。进一步训练学生的阅读地图、分析地图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会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某一点的位置。
教学难点:经纬网定位,读图能力的培养。
学情分析:连续两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地球仪表面的点、线已经很熟悉,经线、纬线;经度、纬度是学习地理的基础性知识,必须牢固掌握。经纬网定位是难点,应训练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教具准备:地球仪、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导入
在黑板上绘制经纬网图,复习经纬线知识
回忆、思考
巩固上节已学知识
师生互动1用经纬网定位
举例说明,经纬网可以确定位置,它对军事、航海、交通、以及气象观测等方面都有广泛的用途。给出经纬度,让学生找位置;给出位置,说出经纬度。
学生思考、举例讨论、思考、回答
识经纬网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说清南北纬、东西经是非常重要的。否则就会出大错。
完成21页活动题
引导、启发
交流、讨论、合作
学会知识,关键在于会用。
用小乒乓球制作地球仪
明确制作步骤,对学生进行指导
分组合作完成制作,展示制作成果。总结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
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方法归纳
运用知识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多动脑、多动手,在过程中学习地理。在地球仪的经纬网上确定方向和任何一点的位置,并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板书设计
利用经纬网在地球仪上确定位置小地球仪的制作
后记:萦绕在心头的是一份责任
课堂上的一个过渡,始终觉得不甚满意,便久久萦绕在心头,反复琢磨修改。很多师生认为地理是门副科,不必这样,但我却觉得给学生的东西应该是我自己满意的,不必在乎学科地位,不必在乎得失,因为那就是自己的责任。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