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3张PPT)
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
等高线地形图
思考:怎样把罗浮山的高低起伏表现在地图上?
一、地形图的判读
地面高度
海拔高度—
相对高度—
甲
乙
海平面
1000米
1500米
某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某点高出另一点的垂直距离
500米
水准零点是海拔的起点,又叫海拔零点。
各个地方的海平面高度有一定差距,因此存在不一样的海拔零点。
1956年起,我国统一使用山东青岛的黄海海面零点作为标准。
位于青岛的中国水准零点
1、分析图读出A、B两点的海拔高度,A与B地的相对高度。
你懂了吗?试试看:
海平面
A
B
500米
1500米
1000米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200
200
200
200
100
等高线: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点连接成线。
地表的高低起伏常用等高线地形图表示。
等高距是多少?
同一幅地图上,等高距相等。
10米
等高线的疏密程度和地形有什么关系?
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
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如何阅读一幅等高线地形图?
这幅地图的等高距是多少?
50米
山峰:等高线闭合。中间高四周低。
地图中常用三角形符号表示。
山峰
山脊: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
中间高,两边低。(凸低为脊)
山谷: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
中间低,两边高。(凸高为谷)易形成河流。
陡崖:等高线重叠。
鞍部:两个山峰之间较平缓的低地。
等深线: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的线。
小结:
3.把各个地点的_____标注在地图上,再把海拨高度_____的点连接成线,就是______。
海拨
相同
等高线
4.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
成线,叫做______。
等深线
1.地面某个地点高出_______的____距离,称为____。
2.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____距离,叫做________.
海平面
垂直
海拨
垂直
相对高度
5.坡陡的地方等高线____;坡缓的地方等高线____。
密集
稀疏
山顶
300
200
400
山脊
200
300
400
400
300
200
山谷
鞍部
陡崖
A
B
C
D
E
P26活动
1.从B点爬到山顶A容易,还是从C爬到A容易?
2.在图中,你能找到山脊或山谷吗?
凸低为脊,凸高为谷。
练习:
1.下列数据是海拔还是相对高度?
①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
②惠州佳兆业中心楼高288米。
③罗浮山飞云顶海拔1296米。
④罗浮山索道高差500米。
海拔
相对高度
海拔
相对高度
288米
2.从下图所示地方爬到飞云顶要爬多高?(飞云顶海拔1296米)
1296-1020=276米
甲山在乙山什么方向?相对高度是?
B坡和H坡中,坡度较陡的是?
点A
点G
线段DC
线段EF
表示了什么地形?
B点
陡崖
山脊
山谷
鞍部
从甲山能看到G吗?为什么?
从E能看到B点
F点或者D点吗?
东北
170米
B
复习
陡坡
缓坡
陡崖
山峰
山谷
山脊
鞍部
二、分层设色地形图
在不同的等高线和等深线之间,着上不同的颜色,可以一目了然的看到地表的高低形态和海底的起伏状况。
蓝色——代表海洋
绿色——代表平原
黄褐色——代表高原、丘陵、山地
白色——代表雪线以上
平
原
黄土高原
内蒙古高原
盆
地
盆
地
丘
陵
山
地
地形
海拔
地面起伏程度
高原
山地
丘陵
盆地
平原
陆地表面的五种基本地形
较高,海拔在500米以上
较高,海拔在500米以上
海拔在500米以下
无一定标准
一般在200米以下
面积较大,外围较陡、
内部起伏较为和缓
具有耸立的山峰、
陡峭的山坡
地势起伏较大
四周高,中间低
起伏很小,宽广平坦
在世界地形图上找到青藏高原、巴西高原、
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安第斯山脉
亚
洲
南美洲
非洲
(三)地形剖面图
100
300
500
700
800
东
西
700
500
300
100
900
更直观的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
西
南
北
东
100
900
500
300
800
1050
700
A
B
北
南
西
东
1、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字母代表的地形是A_____E______F______AD
_____
(2)P、D两地坡度较缓的是____,原因是
。
(3)F处河流流向大致是
。
山峰
鞍部
山脊
D处等高线稀疏
D
山谷
P
F
自北向南
2、读下图判断
断崖顶部的E点海拔可能为____
A
59米
B
99米
C
199米
D
259米
D
(2)山顶K的海拔高度范围:
200
400
K
a
b
(1)判断a、b两条等高线
的海拔高度
a:800米
b:600米
800—1000米之间
作业
完成地理练习册《地形图的判读》所有相关练习
P16-18。
明天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