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6张PPT)
第一节
电是什么
南阳市实验学校
1、认识摩擦起电现象,会用摩擦起电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相关现象;
学习目标
2、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3、知道验电器的构造、作用及工作原理,知道电荷量及其单位;
学习难点
学习重点
电荷间相互作用;
摩擦起电的实质;
神奇的静电球
高压静电
让头发竖起
范德格拉夫起电机
当静电积聚到一定量时
会发生火花放电现象
静电现象
现在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电
各种电路板
电闪雷鸣
电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的学习和生活都离不开电。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电子技术、信息科技、空间技术、海洋技术、生物工程、新能源和新材料等,正在把人类带进一个崭新的高科技时代,这些高新技术的发展都离不开电。
电是什么?人们最初是从摩擦起电认识电现象的,让我们也从“摩擦起电”开始电的探究之旅吧!
用塑料尺、塑料梳子、塑料笔杆与头发摩擦,再靠近碎纸屑,会发生什么现象?
摩擦过的塑料尺、塑料梳子、塑料笔杆会将纸屑吸起来
做一做
(1)摩擦过的塑料梳子能
轻小物体。
吸引
(2)将摩擦过的气球靠近细水流,水流会
。
弯曲
结论:
一些物体被摩擦后,能够吸引轻小物体,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
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
带电体的性质: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电视机的荧光屏上经常粘有灰层,这是因为电视机工作时,屏幕上带有
,而具有了
的性质。
电荷
吸引轻小物体
思考一下,在生活中你还见到过哪些摩擦起电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干燥的天气里脱毛衣时,会听到轻微的噼啪声;用干燥的毛刷刷毛衣时,会在毛刷上吸附许多细微脏物(只要答案合理即可)
下列现象不属于摩擦起电的是(?
?
?
?)
A、在干燥的天气脱毛衣时会听到轻微的噼叭声
B、用干净的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头发会随梳子飘起
C、化纤衣服穿在身上特别容易吸附灰尘
D、擦黑板时粉笔灰四处飘落
练习
D
加油站规定:“严禁用塑料桶装汽油”。这样规定的理由是(
?
)
A、塑料与汽油会起化学变化,使汽油变质;
B、汽油会腐蚀塑料,造成漏油;
C、汽油与桶壁不断摩擦,使塑料桶带电,产生火花放电,引燃汽油,造成火灾;
D、汽油与桶壁不断摩擦,使塑料桶带电,人触到桶的外壳会造成触电伤害。
练习
C
为什么没有接触两个气球就开始摆动?
物体所带的电荷种类都一样吗?
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与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一样吗?
互相排斥
互相吸引
凡是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排斥的带电体,必定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吸引。
大量的事实使人们认识到: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
电荷的种类
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上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
玻?
正?
?橡?
负
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
(1)两根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互靠近时,它们之间发生相互
的现象。
(2)两根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靠近时,它们之间发生相互
的现象。
(3)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靠近时,它们之间发生相互
的现象。
排斥
排斥
吸引
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有什么规律?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将两个气球充气后挂起来,让它们碰在一起。用毛织品分别摩擦两个气球相接触的部分。放开气球后,你能观察到什么现象?你能解释这个现象吗?
两个气球不再碰在一起,而是向相反的方向运动并转动。这是因为用毛织品分别摩擦两个气球相接触的部分后,使相接触的部分带上了同种负电荷,而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会发生上述现象。
信息窗
在八年级,我们已知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原子核内部的质子带正电荷,核外电子带负电荷。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内的正电荷跟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的总量相等,整个原子不显电性,是中性的。本来是中性的原子,当它失去一个或几个电子的时候,它的电子总共带的负电荷比原子核的正电荷少,它就显示出带正电荷;相反,本来是中性的原子,当它跟多余的电子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它就显示出带负电荷。不同物质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是不同的,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一个物体的电子可能会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所以,摩擦起电实际上不是产生了电,而是电子在物体之间的转移。
如果一个带电体排斥一个轻小物体,能否判断这个轻小物体也带电?为什么?
答:能。因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说明它们带了同种电荷。
如果一个带电体吸引一个轻小物体,能否判断这个轻小物体也带电?为什么?
答:不能。因为虽然异种电荷相互吸引,但是带电体也能吸引轻小物体,所以不能确定。
将一个带正电的物体去靠近挂在绝缘细绳下的轻质导体小球,小球被吸引,如果用带负电的物体去靠近小球,则(?
?
?
?)
A、小球也将被吸引
B、小球将被排斥
C、小球将静止不动
D、小球有可能被吸引,也有可能被排斥
练习
D
一根摩擦过的玻璃棒或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大约只有10-7?C,一片雷雨云带电的电荷大约有几十库仑。
物体带电荷有多有少
两个电荷量分别为1库仑的带电体,相距1千米,相互作用力约为9000N。可见:库仑是一个很大的单位。
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符号是Q。
电荷量的单位是库仑,简称库,符号是C。
想一想:
到现在为止,有几种方法可以判断物体带电?
两种
{
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电荷间的相互的作用
还有其它办法检验物体带电吗?
实验室里常用一种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
构造:
验电器
工作原理:金属箔因带同种电荷互相排斥而张开。
3.如何粗略比较物体带电的多少?
金属箔张开的角度越大,物体带的电就越多。
2.验电器为什么能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呢?
验电器
1.验电器: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
练习
一个带电体跟一个带正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相接触,观察到验电器的金属箔先闭合后又张开,根据这一现象可以判断(
?)
A、带电体一定带有大量的正电
B、带电体一定带有大量的负电
C、带电体一定带有与验电器等量的正电
D、带电体一定带有与验电器等量的负电
放在一起的等量异种电荷完全抵消的情况,叫做正负电荷的中和。
B
加油站
静电感应
一个带电的物体与一个不带电的导体相互靠近时,由于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会使导体内部的电荷重新分布;异种电荷被吸引到带电体附近而同种电荷被排斥到远离带电体的导体的另一端。这种现象叫静电感应。
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A.摩擦起电:
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
B.接触带电:
物体接触带电体使之带电
C.感应带电:
将带电物体靠近未带电导体使之带电
注:
感应带电——将带电体拿走,物体又恢复不带电
一、两种电荷
摩擦过的物体能吸引轻小物体的,则说明该物体带了电荷。这种现象叫摩擦起电现象。
1、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3、电荷量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课堂小结
原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4、验电器
5、静电感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