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光现象 4.5光的色散 课后练习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光现象 4.5光的色散 课后练习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9-12 22:05: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光现象
4.5光的色散
课后练习
一、单选题
1.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白光通过棱镜发生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
B.岸边景物在湖水中形成倒影,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C.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好像在水面处发生弯折,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D.能从不同方向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在其表面发生了镜面反射
2.下列现象分别属于红外线或紫外线的应用:①夜视仪;②遥控器;③医院用的消毒灯;④使钞票上的防伪荧光物质发光;⑤全自动感应水龙头.其中属于紫外线应用的有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①②③⑤
D.③④
3.以下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我们进校门用的自动测温表是对紫外线进行感应
B.在电话听筒里是把声信号变成电信号
C.电视信号和手机信号等都是靠电磁波传播的,它们具有相同的频率
D.数字信号抗干扰能力特别强
4.关于紫外线的用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视机的遥控装置
B.适当的紫外线照射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
C.钞票上的防伪措施
D.军事设施上的夜视镜
5.过度晒太阳会使皮肤粗糙,甚至会引起皮肤癌,这是由于太阳光中有
(
)
A.红外线
B.紫外线
C.可见光
D.以上都不是
6.生命探测仪在地震救援中,成为搜索废墟下生命的一双慧眼.下列关于红外生命探测仪工作原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是利用紫外线进行生命探测的
B.是通过红外线进行生命探测的
C.是依靠超声波进行生命探测的
D.是利用次声波进行生命探测的
7.实验证明,蛇的鼻眼之间有一种红外感受器,对周围温热物体产生感觉,人们受到启发研制出了响尾蛇导弹.关于蛇的红外感受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接收红外线,引起蛇的视觉
B.接收红外线,引起蛇的警觉
C.发射红外线,引起蛇的视觉
D.发射红外线,引起蛇的警觉
8.下列光现象及其分析,正确的是(??

A.人在照镜子时,总是靠近镜子去看,原因是靠近镜子时所成的像会变大
B.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形成彩色光带,说明各种色光都是由白光组成的
C.在一张白纸上用红颜料写一个字,拿到暗室中,若用绿光照射时,将看到字是黑色的
D.平静的水面映出白云蓝天,是由于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
二、填空题
9.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就是由红、_______、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彩虹出现在雨过天晴的空中,这是光的_______现象,该现象是英国物理学家_______发现的.
10.太阳光通过______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在白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颜色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就是______现象;彩色电视画面的颜色是由______三种色光合成的.
11.验钞机发出的________能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家用电器的遥控器发出的________能用来控制电风扇、电视机、空调器等.
12.做光的色散实验时,在红光区域外侧放一温度计,发现温度计示数变化变化不太明显,为使现象明显,你采取的措施是:______.观察水中光路是,现象也不太明显,你采取的措施是:______.
13.电磁波家族成员很多,有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等,它们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例如:用来辨别钞票真伪的验钞机就是利用______来工作的.这些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大小是______m/s.
14.晴天晒被子能杀菌是利用太阳光中的_____杀菌;“声呐”利用了_____定向性好、在水中传播距离远等特点,可用于测绘海底形状.
三、作图题
15.如图甲,一束白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后的光路图.如图乙,一束红光沿AO从空气斜射向玻璃.OB和OC分别是红光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如果一束紫光也沿AO斜射向玻璃.请在图乙中画出紫光的折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并标出传播方向.
16.一束白光射向三棱镜,它经三棱镜后在光屏上会得到彩色光带,请在如图中画出红光和紫光通过三棱镜后的光路图.并标注在光屏上.
四、实验题
17.“关爱生命,安全出行,争当安全模范公民”的教育活动,在全国各地轰轰烈烈地展开.“红灯停,绿灯行”是公民的基本素质.
交通信号灯用红、绿灯,而不用蓝色、紫色等其它颜色的灯.对此,小明、小华、小宇三位同学展开讨论:
①小明说:人的眼睛对红色光、绿色光比较敏感.用红绿灯作为交通指挥灯,容易引起视觉反应,可以提高人们的警惕性,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②小华说:红光穿透能力比蓝色、紫色等其它的色光强,很远处就能看到;人的眼睛对绿色光敏感.
③小宇说:红绿灯作为交通指挥灯,是国际通用的,并不具有科学依据.
(1)雾天,小明、小华和小宇一起在远处观看路口的红绿灯,收集有关“红色光穿透能力强”的证据.小明和小宇看到红灯亮时,小华却认为红灯不亮.此事实说明红色光引起的视觉效果与________有关;三位同学向路口的红灯走近,都感到红色光强度逐渐增强,表明色光的穿透能力与________有关.影响色光穿透能力的因素还有________(至少答出一条).
(2)依据你的生活体验,并结合学过的物理知识,对小宇的说法作出评价:________.
(3)红绿色盲的人不能分辨红绿灯颜色的变换.请你描述现行交通信号灯是如何让色盲的行人做到“红灯停、绿灯行”的或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________(回答一条即可).
18.(1)白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不但改变了方向,而且在白屏上自上而下形成了红、橙、黄、绿、蓝、靛、紫依次排列的彩色光带(如图甲),即玻璃对不同颜色光的折射程度不同,而凸透镜是利用光的________原理制成的光学元件。
(2)图乙中如果分别用红光和紫光以平行于主光轴的方向照射凸透镜,折射后他们的光路会略有差异,则通过b点的是________光(选填“红”或“紫”)。
(3)物体AB发出红色光,经凸透镜成像的光路如图丙,若物体AB发出紫色光,在丙图中大致画出AB经凸透镜成像的光路图。____
19.如图所示,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棱镜后侧的白色光屏上,观察到不同颜色的光.
(1)此现象叫做光的________.此现象是英国物理学家________发现的.
(2)此实验说明白光________(填“是”或“不是”)单色光.
(3)小明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放在A处,发现温度计的示数上升较快,说明A处有一种看不见的光,请写出它在生活中的应用:____________.(一种即可)
(4)小华想证明C处也有一种看不见光,那么她应该把____________(填“温度计”“1元硬币”或“100元纸币”)放到C处.
五、综合题
20.搜集下列短文中的有用信息,分析整理后解答文后提出的问题.
太阳光是天然紫外线的最重要来源.如果太阳辐射的紫外线全部到达地面,地球上的植物、动物和人类都不可能生存.地球的周围包围着厚厚的大气层,在大气层的上部,距地面20~50
km的高空有一层叫做臭氧的物质,它能大量吸收太阳辐射来的对生命有害的紫外线,是地球上的生物得以生存和进化的重要条件.由于电冰箱内长期使用氟利昂,当电冰箱损坏后,其中的氟利昂就将散到大气中,破坏臭氧层,对地球的生态环境构成威胁.为了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1987年在世界范围内签署了限量生产和使用这类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现在已经研制出氟利昂的代用品,如R134a,环戊烷等.我国在1991年签署了《蒙特利尔议定书》,并于2002年停止生产氟利昂.
(1)天然紫外线的最重要来源是:______________.
(2)阳光中的紫外线大部分被_______吸收了.
(3)请写出你知道的形成臭氧层空洞的主要原因______.
(4)世界人们为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方面做了哪些工作______?我国在此方面进展如何______?
21.红灯停,绿灯行
红灯停,绿灯行,这是人所共知的,能否将红绿灯的作用互换一下呢?
我们平时见到的太阳光是白光,它是由红、橙、绿、蓝、靛、紫等色光组成的,白光叫复色光,各种颜色的光叫单色光.单色光的颜色是由频率决定的,红光频率最低,波长最长;紫光频率最高,波长最短.光在空气中传播时,会遇到大气分子、水蒸气微粒以及尘埃微粒等障碍物.当光照射到这些微小的障碍物上,障碍物会将光波的一部分能量散射出去,而另一部分能量将穿过障碍物继续向前传播,光散射的强度与光波波长有关,波长越短,被散射出去的能量越多,穿过的能量越少,在相同条件下,红、橙光穿过的能量多,蓝、绿光被散射出去的能量多,早晚我们看见太阳时,见到的主要是太阳光中穿透厚厚大气层的红光、橙光,所以朝阳、落日是红色的.晴朗的天空,见到的主要是阳光中被大气散射的蓝、绿光,所以天空呈蓝色.
正因为红光在空气中散射最弱,穿透能力强,可以传到较远的地方,使车辆和行人在远处就能发现,及早做好准备,所以用红灯表示停止和危险信号.雾天行车,车上要开黄色警示灯,也是这个道理.可见红绿灯的作用是不能互换的.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概括指出光散射遵循的规律.
(2)试着运用上文提到的知识解释大海为什么是蓝色的?
【参考答案】
1.A
2.D
3.D
4.B
5.B
6.B
7.B
故8.C
9.绿
色散
牛顿
10.
三棱
光的色散
红、绿、蓝
11.
紫外线
红外线
12.
温度计玻璃泡涂上黑色
在水中加些牛奶
13.
紫外线
3×108
14.紫外线
超声波
15.
16.
17.各个不同的人
距离
空气的质量
不正确.红色光穿透能力强,人的眼睛对红色光、绿色光比较敏感
采用灯光图形或者语音提示等方法提醒行人
18.折射


19.色散
牛顿
不是
红外取暖器
100元纸币
20.太阳
臭氧层
电冰箱中的氟利昂破坏臭氧层
1987年在世界范围内签署了限量生产和使用这类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现在已经研制出氟利昂的代用品,如R134a,环戊烷等.我国在1991年签署了《蒙特利尔议定书》,并于2002年停止生产氟利昂.
21.(1)根据文中的关键字句可知光散射遵循的规律:光散射的强度与光波波长有关,波长越短,被散射出去的能量越多,穿过的能量越少;
(2)我们能够看到大海是因为海水反射的光的进入我们的眼睛,射向水面的太阳光中波长较短的蓝光和紫光遇到较纯净的海水分子时就会发生强烈的散射和反射,于是人们所见到的海洋就呈现一片蔚蓝色或深蓝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