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三章章第一节分子热运动练习(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三章章第一节分子热运动练习(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9-12 22:13: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分子热运动
一、选择题
1.教育部曾发布“禁止在中小学幼儿园内吸烟”等禁令,因为吸烟有害健康,只要人吸烟,旁边的人就会闻到烟味,这是由于(

A.分子很小
B.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分子间有斥力
D.分子间有引力
2.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

A.海绵很容易被压缩
B.湿衣服在阳光下逐渐晒干
C.春天,校园里花香扑鼻
D.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
3.中国古诗词既蕴含人文思想,又闪耀理性光辉。对下列古诗词划线部分隐含的化学现象解释不合理的是(  )
A.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爆竹爆炸,属于物理变化
B.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
C.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生铁经不断煅烧捶打氧化,降低碳的含量后变成钢
D.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金的化学性质稳定,在自然界中以单质形态存在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吸盘能牢牢吸在玻璃上,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C.塑料尺子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没有空隙
D.塑料尺子很难被拉长,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5.将2个分别装有空气和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ρ二氧化氮>ρ空气)的玻璃瓶口对口对接,中间用玻璃板隔开。抽开隔板后,通过观察瓶内颜色变化推断气体分子是否作无规则运动。对于玻璃瓶的三种放置方法(如图所示),四位同学判断正确的是(  )
A.小华认为甲图放置最合理
B.小夏认为乙图放置最合理
C.小梦认为丙图放置最合理
D.小满认为三种放置方法都合理
6.关于新冠病毒及其防控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新冠病毒的直径约80mm
B.红外线测温仪能快速测温又能杀菌消毒
C.病毒通过飞沫传播是扩散现象
D.温度越高,喷洒在地面的消毒水蒸发越快
7.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分子运动的是
A.墙内开花墙外香
B.寒冬雪花飞舞
C.八月丹桂飘香
D.向开水内加糖,水变甜
8.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该现象直接说明(  )
A.组成物质的分子很小
B.分子间有间隙
C.分子间存在引力
D.分子不停息做无规则运动了
9.如图,甲、乙、丙三个相同的烧杯中盛有等量、等温的水,用一支滴管分别在水面、水中、水底滴一滴红墨水,记录整杯水变红所用的时间,这项活动要探究的问题是红墨水扩散快慢是否(  )
A.与墨水滴的大小有关
B.与滴墨水的位置有关
C.与烧杯的容积有关
D.与水的温度有关
10.关于分子运动理论的知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加盐时,炒菜比腌菜咸得快,说明分子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B.0℃的冰块中的分子是静止的
C.50ml酒精和50ml水充分混合总体积小于100ml
D.手中的笔杆不易被压缩或拉伸,说明分子间既有斥力,又有引力
二、选择题
11.小明进入家门就闻到了妈妈包韭菜馅饺子的气味,这是_____现象;铁丝不容易被拉断,这说明了分子间存在着_____力。
12.在抗击新冠肺炎期间,医务人员进入病房前必须要穿戴好防护服?口罩?护目镜等?护目镜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出现起雾的现象?这是由于护目镜和面部之间的水蒸气遇冷________(填写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这个过程中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新冠肺炎的飞沫传播________扩散现象?(选填“属于”或“不属于”)
13.电冰箱里的食物容易相互“窜味”,请你从物理角度分析,食物“窜物”属于_________现象,这个现象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将50mL酒精与50mL水混合,所得溶液体积必然______(填“大于”、“等于”“小于”)100mL,这是因为分子间有______,同时也间接证明了分子不停做______。
15.热熔胶是一种在常温下为固态的粘合剂,使用时先用热熔胶枪加热使其熔化,再凝固来粘合物体.如图所示是一款热熔胶枪,扣动扳机通电后热熔胶枪中的发热体能够发热是利用____方式改变内能的.用它给热熔胶加热时,会闻到熔胶的气味,这是_____现象.热熔胶被胶枪挤出,并“粘”在物体上,说身分子间存在_____.
16.经过美食街时,同学们总能闻到风味独特的臭豆腐的味道,这种现象称之为扩散现象,它是______(选填机械运动/分子运动)的结果;你还会发现:给臭豆腐一加热,“香”味会更浓,这说明温度
______(选填“越高”或“越低”),分子运动越剧烈。
17.为了做好疫情防护工作,校园内消毒后能闻到消毒液的味道,这是
______现象;清晨花叶上的两颗露珠接触后成为了更大的一颗水珠,表明水分子之间存在______。
三、实验室
18.小明为了研究分子动理论的知识,进行了几个实验:
(1)如图实验是水和酒精混合前后的实验现象,主要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实验,a是一个铁丝圈,中间较松弛的系着一根棉线,图中是浸过肥皂水的铁丝网,图c表示用手指轻碰一下棉线的左边,图d表示棉线左边的肥皂膜破了,棉线被拉向右边,这个实验说明了________;
(3)如图实验时,先在量筒里装一半清水,再在水下面注入硫酸铜溶液。如图所示,是小明观察到的溶液在“实验开始时”、“静放10日后”、“静放30日后”所呈现的现象,其中______(选填标号“甲、乙、丙”)量筒是表示溶液静放30日后的实验现象。
19.谢亮老师特别爱喝茶。有天用热水泡茶时发现茶叶很快就会沉入水底,他想如果用冷水来泡茶情况又是怎样的呢?在汪小建老师的建议下,爱探究的他做了用不同温度的水泡茶的实验,并测出了茶叶从加水到下沉所需的时间,结果如下表所示。
温度(℃)
20
40
60
80
100
时间(分)
220
130
25
10
4
(现象分析)茶叶吸水膨胀,它的重力增大,浮力______,但由于重力大于浮力,
所以下沉。
(原因解释)由上表可知,温度越高,茶叶从加水到下沉的时间越短,请从微观角度解释
其可能的原因:______。
(实际应用)夏季到了,又是电蚊香大显身手的时候。使用时,接上电源,使蚊香片温度
升高,香味很快散发到空气中。请你再举出一个上述原理在生活中应用的例子:______。
甲、乙两个相同的透明玻璃水杯,盛有质量相等、温度不同的纯净水,其中一杯是80℃的热水,另一杯是5℃的冷水,它们都静静地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同时向两个水杯中滴入一滴碳素墨水,过几分钟后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
(1)甲、乙两个水杯中,盛有热水的是_______;
(2)该实验说明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与_______有关。
参考答案
1.B
2.A
3.A
4.D
5.A
6.D
7.B
8.B
9.B
10.B
11.扩散
引力
12.液化
放出
不属于
13.扩散
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14.小于
间隙
无规则运动
15.做功
扩散
引力
16.分子运动
越高
17.扩散
引力
18.分子间有空隙
分子间有引力

19.变大
温度高,分子无规则运动剧烈
炒菜时温度高,菜越容易入味

温度